人一多就容易亂,更何況還有不少初次入雍的胡人。於是有大臣提議,由鴻臚寺將治安律法翻譯成不同的文字,然後發往番坊,放置在各家客棧中,讓那些胡人都翻看了解。這活兒自然是落到了像胥科,但老像胥們最近忙得不可開交,這種在他們看來十分簡單的活計便決定交給實習像胥們。
十幾種番邦文字,幾乎就能涵蓋所有來長安之胡人,實習像胥的九人需合力將這十幾種文字翻譯出來。方才林像胥將這任務分發下來,眾人便感覺到了壓力。
十幾種文字,他們可不是每一種都精通。有幾個國家的文字,他們如今也隻是略懂,需要借助典籍一點點查才能翻譯出來。可朝廷要得急,隻給了半月的時間,他們不僅要先翻譯成文字,在翻譯之後還需謄抄數十份,可不是個輕鬆的活計!
“與其糾結這番事一職,不如還是先定下岑夫子的課與這次律例的譯文。”柳桑寧提醒道。
聽她提到這個,劉贇開口道:“岑夫子的課我們早就定下了。”
柳桑寧微微挑眉,這是趁她不在他們自行決定了?瞧著還真是一點兒也沒將她放在眼裏,好似這課程無需她參加一般。
一旁顧安見氣氛有些不妙,趕緊開口:“咱們商量過了,選了呼羅珊、天竹、百越、南倭、蘇基五國。新濟與婆娑大家要麽本身就精通,要麽多少都會點兒,於是便沒有選了。”
柳桑寧有些意外,她原本以為有幾個人是想要偷懶的,新濟與婆娑必定會在其中,如此一來就隻需學習三門不太熟悉的語言。可眼下卻出乎她的意料,讓她對自己的這幾位同僚也有了新的看法,明白他們都野心不小,牟足勁了要留下。
她很快就想到,大家都這麽統一的上課,那所有人幾乎就都沒什麽太多額外的時間自己去想別的辦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是要將大家都拉到同一個起點上。柳桑寧更明白,或許有人已經拿定主意,會私下請先生教授新濟語與婆娑語,好讓自己贏麵更大些。畢竟這兩門語言的先生是最好請的。
柳桑寧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隻是點頭表示知道了。見她如此平靜,其餘人都有些意外,他們還以為以柳桑寧的性子,此番定要鬧一鬧的。
“至於律例的譯文……”顧安撓了撓腦袋,也有些舉棋不定。
別的語言都好說,就那呼羅珊語,他們當中幾乎沒有幾個人是精通的,隻有一兩個人表示勉強還能認幾個字。換句話說,若是要翻譯呼羅珊文字,他們要費更大的功夫,可能需要逐字逐句的翻閱典籍。
若隻是翻譯還不算太難,偏偏還需謄抄。時間這麽緊,他們誰也沒信心能做好。
這時李慶澤忽然開口:“譯文我們就按自己擅長的來分劃……”
他三言兩語將誰翻譯哪國文字安排得明明白白,被分配到的人也都欣然接受,唯獨沒有安排柳桑寧。說到最後,還剩下呼羅珊語,李慶澤不懷好意看向她:“我們八個人負責十五種語言,你就隻用負責呼羅珊語,可別說我們幾個大男人欺負你一個女娘。”
聽起來的確是他們承擔了更多,可柳桑寧卻是麵無表情。她很清楚李慶澤是知道自己填報的是新濟語的,他們這些人甚至連她考試時考的是婆娑語都不一定清楚,更別說她提都沒提過的呼羅珊語。
這明擺著就是在給她難堪,想讓她完不成這次的任務。
見柳桑寧不吭聲,李慶澤給劉贇使了個眼色,劉贇立即說道:“咱們平均一人都要負責兩種語言,唯獨你隻需負責一種,已經很照顧你了。”
“照顧?”柳桑寧都聽笑了,她也不發火,隻看著劉贇皮笑肉不笑,“這種照顧給你要不要?我跟你換。”
劉贇翻譯的是新濟語與天竹語,都是他熟稔或精通的文字。聽到柳桑寧的話,他自然是不肯的,竟還下意識地倒退了半步。
柳桑寧掃了其他幾位同僚一眼,大家紛紛避開了她的目光。可見這呼羅珊語還真是人人避之不及。
柳桑寧哼笑幾聲,什麽多餘的話也沒說,徑直走向了書架,從書架上挑了本呼羅珊的字詞典籍,坐回了自己的工位上。
李慶澤劉贇等人不由有些幸災樂禍起來,招呼著其他實習像胥落座幹活。
律例的內容是已經摘出來了的,每個實習像胥都領到了一份。屋子裏瞬間就安靜下來,隻有微微的翻書聲。
袁碩偶爾會抬眼看向柳桑寧的方向,隻見柳桑寧似乎在一頁頁看典籍,幾乎很少動筆。他不由有些替柳桑寧擔憂起來,該不會是一個字都不會吧?
顧安注意到袁碩的異樣,順著他的眼神看過去,最後也定格在了柳桑寧身上。他輕輕踢了下袁碩的桌腳,示意他專心一些。
袁碩回過神來,低下頭沉浸在翻譯中。
柳桑寧卻將典籍看得津津有味,她對呼羅珊語很是熟悉。畢竟摩羅大師很喜歡呼羅珊國的書籍,那些長安賣得暢銷的異聞異錄話本子,摩羅大師比書局的人都早拿到原版書籍,然後看也不看直接交由柳桑寧來翻譯。這些年下來,她對呼羅珊語早就熟記於心了。
隻是像胥科裏的這本典籍,是根據崇文館編撰所寫的大雍字詞典籍翻譯成呼羅珊文字,上麵除了字詞,還會用幾句話說一個小故事,便於學習之人更加深入的了解。這樣的典籍柳桑寧還是頭一回看,覺得很有意思。
她心道,自己就當是溫故而知新。
於是下值時,實習像胥們並沒有看到一個萎靡不振的柳桑寧。反倒是見她精神奕奕,眼睛亮得驚人,甚至下值時嘴裏還哼著不成調的曲子,瞧著心情十分愉悅。
李慶澤嘴裏不由說道:“奇了怪了,她莫不是被呼羅珊語逼瘋了吧?”
否則怎還能笑得出來?
其他人也很是不解,可大家與柳桑寧關係疏遠,自是不會有人上前去問的。
等到次日,柳桑寧依舊是滿滿的幹勁,去番事輪值時,還順手將呼羅珊語的典籍帶走了。
李慶澤嘖了一聲:“去輪值番事還帶著典籍,做給誰看呢?”
“我瞧她是被呼羅珊語難住了,想要抓緊一切時間臨時抱佛腳吧。”劉贇也小聲笑了一句。
李慶澤聽了也不由高興起來,覺得這回定要叫柳桑寧吃這個苦頭。
柳桑寧來到番事輪值之地,這是一個小小的房間,就在鴻臚寺進門的右邊。這個房間三麵牆有窗戶,其中一麵窗戶是與鴻臚寺大門在同一麵。若是有番邦人想要求助或是求告,隻需敲窗戶便可。
當值之人詢問過緣由後,若需詳細的了解,便可遞給前來者一張字條,那人便可憑借字條進入鴻臚寺,來到番事房。
最近番事房幾乎無人問津,畢竟不少像胥都在出外務,許多事情他們早就在外頭給解決了,會找上門的番邦人少之又少。
柳桑寧坐下後便拿出了典籍,準備繼續看。
就這麽一會兒工夫,窗戶被敲響了。
第19章 補辦通關文牒
柳桑寧走過去打開窗戶,窗外站著一名高鼻梁深藍眼睛的女娘。那女娘瞧著二十五六歲,看到柳桑寧的時候也愣了一下,大約是沒想到番事會是一位女娘。
“請問有什麽事嗎?”柳桑寧看著女娘問道。
女娘朝屋子裏瞧了一眼,見確實隻有柳桑寧一人,她搓了搓手,有些局促地用蹩腳的大雍話說道:“大人,我的通關文牒不見了……我想來補辦一個……”
她聲音不大,瞧著有些膽怯,說這些話似乎用了她所有的勇氣。
柳桑寧聽到女娘這麽說,她打量了一下,問道:“你帶路引了嗎?”
“帶了帶了。”女娘兩隻手交纏在一起,連連點頭。
柳桑寧想了下,轉身從牆上的架子上取下一張字條遞到了女娘手中。然後對她說道:“你先進來吧。”
女娘拿到字條,似乎心情都激動起來,手指緊緊抓著字條,轉身往鴻臚寺大門走去。不一會兒,她便到了番事房的門口。
她站在門旁,揪著手指不敢輕易往裏走。
柳桑寧抬眼瞧見,立即招手道:“進來吧。”
女娘從外麵走進來,柳桑寧又讓她在椅子上坐下。見她十分緊張的模樣,想了想倒了杯茶遞給她:“如今天兒還有些涼,喝口熱茶吧。”
女娘接過茶杯,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溫熱的茶水順著腸道流向胃,隻覺得整個人都暖起來。或許是因為柳桑寧態度溫和,女娘整個人也放鬆下來。
柳桑寧從桌上拿起一本冊子,翻了翻裏麵的內容。這本冊子裏說的便是番邦人通關文牒若有丟失該如何處置,裏麵也有一些需要詢問丟失者的問題。
柳桑寧便幹脆也在女娘對麵坐下,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女娘看了眼柳桑寧,斟酌了一下開口:“我叫阿奴莉莉。”
“你是哪裏人?”柳桑寧又問。
阿奴莉莉說道:“我是呼羅珊人。”
柳桑寧聽了後便立即用呼羅珊語繼續提問,問了下阿奴莉莉的年紀以及何時來雍等,阿奴莉莉也都一一回答。她雖瞧著膽子小,但回答起來的時候還算順暢,並沒有需要仔細思考作假的模樣。
柳桑寧想了下,又問:“你的通關文牒是在何處丟失的?”
阿奴莉莉怔愣了下,下意識回答:“我不知道。”
剛回答完,似乎又覺得這樣回答不好,她趕緊又說道:“我是在客棧發現不見的,可是在哪裏丟失的我確實不知。”
聽到阿奴莉莉這麽說,柳桑寧倒是放下不少心來。若是她能馬上回答出來,柳桑寧反倒要懷疑她所說的話的真實性。
“麻煩路引給我看看。”柳桑寧說道。
阿奴莉莉聽到柳桑寧的話,趕緊從懷裏掏出路引遞給柳桑寧。
大雍的路引是一張文書,正麵用呼羅珊語,背麵用大雍語寫明了她來大雍的目的以及需要留在大雍的時間。除此之外,上麵還注明了她身上並無官司以及繳稅的情況等。柳桑寧仔仔細細看了一遍,確認路引沒有造假。
“你這兩日便得離開長安了。”柳桑寧注意到她可以留在大雍的時間,她算了下回呼羅珊的時間,發現這兩日就必須離開長安了。否則就無法在規定時間內離開大雍境內。
阿奴莉莉點頭:“是的,所以丟了通關文牒才會趕緊來辦的。”
番邦人進出大雍都必須同時有路引和通關文牒,缺一不可。所以這東西對來大雍的番邦人來說十分重要。
阿奴莉莉小聲問:“大人,可以幫我補辦嗎?”
柳桑寧確認了路引沒問題,又見阿奴莉莉的回答也都沒有漏洞,按照鴻臚寺的規定,是的確可以補辦的。
於是柳桑寧點頭道:“好,稍等。”
補辦通關文牒的手續稍顯繁瑣,並不是柳桑寧獨自一人就能辦理的。需要先讓阿奴莉莉在紙上寫下申請補辦的理由,還需要簽字畫押。若是阿奴莉莉不會寫字,便由柳桑寧替她寫下,然後再由她簽字畫押。
寫完這些,阿奴莉莉需要留下她的路引,再由柳桑寧將申請交到王硯辭處,由王硯辭蓋上鴻臚寺的公章。隨後便要送去番坊判官處,由番坊司蓋以通關公章,並補辦通關文牒。
而這些事,都需要由當天輪值的像胥來辦,大多數像胥都是不喜辦理這些事的。因為太過於瑣碎和麻煩,還需要出外務。
可柳桑寧卻並不覺得這些事麻煩,反而有一種初次擔當此任的興奮感。阿奴莉莉隻認識幾個簡單的字和寫自己的名字,於是便由柳桑寧來替她寫申請。等到申請的最後一字寫完,柳桑寧拿起紙吹了吹,便準備拿給阿奴莉莉簽字畫押。
“柳像胥。”王硯辭的聲音卻突然出現,柳桑寧抬眼看去,便與站在她前麵窗戶處的王硯辭四目相對。
他今日穿了絳紫色圓領官袍,頭戴三梁進賢冠,整個人都呈現出一種不同於平日的威嚴,瞧著很有氣勢。柳桑寧記起來,今日是大朝會的日子,王硯辭這身打扮便是剛結束大朝會回來。
柳桑寧連忙起身同他行禮,還未等她說話,就聽見王硯辭問:“這是在做什麽?”
他嘴裏問著,眼睛看向了屋子裏坐著的阿奴莉莉。阿奴莉莉被他一雙美目所視,猶如被雄鷹盯上的獵物,讓她坐立不安起來。她不敢再繼續坐著,連忙起身衝著王硯辭行了大禮。
王硯辭平日裏倒不是如此在意行禮之人,今日他卻沒有多說什麽,隻是看著阿奴莉莉。這讓柳桑寧也覺得有些不安起來,腦子裏想著,她應當是沒做錯什麽吧?
然後回答道:“這位娘子丟了通關文牒需要補辦,我方才已經看過路引,也依著規矩細細問過,眼下剛替她寫好了申請,正打算晚些送去大人那兒。”
王硯辭手一伸,柳桑寧趕緊將寫好的申請遞到了他手中。王硯辭掃了一眼,眉頭微挑:“不慎丟失?”
“對,她不小心弄丟了……”柳桑寧話還沒說完,王硯辭忽然說道:“我在問她。”
阿奴莉莉忽然被點名,頓時越發緊張局促起來。她瞧著這貌如天人的官員,手心卻不自覺地開始冒汗。她的大雍話雖然說得蹩腳,可她卻是完全能聽懂的,自然知道王硯辭在問什麽。
於是她在王硯辭的目光下,將自己跟柳桑寧說過的話又說了一遍。柳桑寧一邊聽一邊點頭,隨即道:“方才她也是如此說。”
言下之意便是說阿奴莉莉並沒有前後不一。
王硯辭臉色柔和下來,可目光卻帶著一種不容反抗的堅毅,他說道:“通關文牒丟失是大事。發現丟失,應先仔細尋找,確認無法尋到才可進行補辦。如今鴻臚寺無法確認你是否已經仔細尋過,便不可下定論。”
柳桑寧一愣,這是什麽時候定的規矩?她方才看的補辦規矩裏,可沒有說需要鴻臚寺確認失主仔細尋過。隻說若有失主上門補辦通關文牒,需仔細詢問,並確認路引等。
可王硯辭這麽說了,她總不好當著番邦人的麵駁王硯辭的話,於是沒有吭聲。
隨後她又聽王硯辭說道:“這位娘子不用心急,我等與你走一趟,去你所住客棧查看一番。若是確認通關文牒遺失無法尋回,便立即替你補辦。”
阿奴莉莉下意識想要拒絕,可王硯辭雖語氣溫和,可態度卻不容反對,她便隻好將話語咽下去,點了點頭。
王硯辭瞥了柳桑寧一眼,柳桑寧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些驚詫地指了指自己:“我也要去?”
“既是你接手的此事,自然要一同前去。”王硯辭平靜說道。
十幾種番邦文字,幾乎就能涵蓋所有來長安之胡人,實習像胥的九人需合力將這十幾種文字翻譯出來。方才林像胥將這任務分發下來,眾人便感覺到了壓力。
十幾種文字,他們可不是每一種都精通。有幾個國家的文字,他們如今也隻是略懂,需要借助典籍一點點查才能翻譯出來。可朝廷要得急,隻給了半月的時間,他們不僅要先翻譯成文字,在翻譯之後還需謄抄數十份,可不是個輕鬆的活計!
“與其糾結這番事一職,不如還是先定下岑夫子的課與這次律例的譯文。”柳桑寧提醒道。
聽她提到這個,劉贇開口道:“岑夫子的課我們早就定下了。”
柳桑寧微微挑眉,這是趁她不在他們自行決定了?瞧著還真是一點兒也沒將她放在眼裏,好似這課程無需她參加一般。
一旁顧安見氣氛有些不妙,趕緊開口:“咱們商量過了,選了呼羅珊、天竹、百越、南倭、蘇基五國。新濟與婆娑大家要麽本身就精通,要麽多少都會點兒,於是便沒有選了。”
柳桑寧有些意外,她原本以為有幾個人是想要偷懶的,新濟與婆娑必定會在其中,如此一來就隻需學習三門不太熟悉的語言。可眼下卻出乎她的意料,讓她對自己的這幾位同僚也有了新的看法,明白他們都野心不小,牟足勁了要留下。
她很快就想到,大家都這麽統一的上課,那所有人幾乎就都沒什麽太多額外的時間自己去想別的辦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是要將大家都拉到同一個起點上。柳桑寧更明白,或許有人已經拿定主意,會私下請先生教授新濟語與婆娑語,好讓自己贏麵更大些。畢竟這兩門語言的先生是最好請的。
柳桑寧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隻是點頭表示知道了。見她如此平靜,其餘人都有些意外,他們還以為以柳桑寧的性子,此番定要鬧一鬧的。
“至於律例的譯文……”顧安撓了撓腦袋,也有些舉棋不定。
別的語言都好說,就那呼羅珊語,他們當中幾乎沒有幾個人是精通的,隻有一兩個人表示勉強還能認幾個字。換句話說,若是要翻譯呼羅珊文字,他們要費更大的功夫,可能需要逐字逐句的翻閱典籍。
若隻是翻譯還不算太難,偏偏還需謄抄。時間這麽緊,他們誰也沒信心能做好。
這時李慶澤忽然開口:“譯文我們就按自己擅長的來分劃……”
他三言兩語將誰翻譯哪國文字安排得明明白白,被分配到的人也都欣然接受,唯獨沒有安排柳桑寧。說到最後,還剩下呼羅珊語,李慶澤不懷好意看向她:“我們八個人負責十五種語言,你就隻用負責呼羅珊語,可別說我們幾個大男人欺負你一個女娘。”
聽起來的確是他們承擔了更多,可柳桑寧卻是麵無表情。她很清楚李慶澤是知道自己填報的是新濟語的,他們這些人甚至連她考試時考的是婆娑語都不一定清楚,更別說她提都沒提過的呼羅珊語。
這明擺著就是在給她難堪,想讓她完不成這次的任務。
見柳桑寧不吭聲,李慶澤給劉贇使了個眼色,劉贇立即說道:“咱們平均一人都要負責兩種語言,唯獨你隻需負責一種,已經很照顧你了。”
“照顧?”柳桑寧都聽笑了,她也不發火,隻看著劉贇皮笑肉不笑,“這種照顧給你要不要?我跟你換。”
劉贇翻譯的是新濟語與天竹語,都是他熟稔或精通的文字。聽到柳桑寧的話,他自然是不肯的,竟還下意識地倒退了半步。
柳桑寧掃了其他幾位同僚一眼,大家紛紛避開了她的目光。可見這呼羅珊語還真是人人避之不及。
柳桑寧哼笑幾聲,什麽多餘的話也沒說,徑直走向了書架,從書架上挑了本呼羅珊的字詞典籍,坐回了自己的工位上。
李慶澤劉贇等人不由有些幸災樂禍起來,招呼著其他實習像胥落座幹活。
律例的內容是已經摘出來了的,每個實習像胥都領到了一份。屋子裏瞬間就安靜下來,隻有微微的翻書聲。
袁碩偶爾會抬眼看向柳桑寧的方向,隻見柳桑寧似乎在一頁頁看典籍,幾乎很少動筆。他不由有些替柳桑寧擔憂起來,該不會是一個字都不會吧?
顧安注意到袁碩的異樣,順著他的眼神看過去,最後也定格在了柳桑寧身上。他輕輕踢了下袁碩的桌腳,示意他專心一些。
袁碩回過神來,低下頭沉浸在翻譯中。
柳桑寧卻將典籍看得津津有味,她對呼羅珊語很是熟悉。畢竟摩羅大師很喜歡呼羅珊國的書籍,那些長安賣得暢銷的異聞異錄話本子,摩羅大師比書局的人都早拿到原版書籍,然後看也不看直接交由柳桑寧來翻譯。這些年下來,她對呼羅珊語早就熟記於心了。
隻是像胥科裏的這本典籍,是根據崇文館編撰所寫的大雍字詞典籍翻譯成呼羅珊文字,上麵除了字詞,還會用幾句話說一個小故事,便於學習之人更加深入的了解。這樣的典籍柳桑寧還是頭一回看,覺得很有意思。
她心道,自己就當是溫故而知新。
於是下值時,實習像胥們並沒有看到一個萎靡不振的柳桑寧。反倒是見她精神奕奕,眼睛亮得驚人,甚至下值時嘴裏還哼著不成調的曲子,瞧著心情十分愉悅。
李慶澤嘴裏不由說道:“奇了怪了,她莫不是被呼羅珊語逼瘋了吧?”
否則怎還能笑得出來?
其他人也很是不解,可大家與柳桑寧關係疏遠,自是不會有人上前去問的。
等到次日,柳桑寧依舊是滿滿的幹勁,去番事輪值時,還順手將呼羅珊語的典籍帶走了。
李慶澤嘖了一聲:“去輪值番事還帶著典籍,做給誰看呢?”
“我瞧她是被呼羅珊語難住了,想要抓緊一切時間臨時抱佛腳吧。”劉贇也小聲笑了一句。
李慶澤聽了也不由高興起來,覺得這回定要叫柳桑寧吃這個苦頭。
柳桑寧來到番事輪值之地,這是一個小小的房間,就在鴻臚寺進門的右邊。這個房間三麵牆有窗戶,其中一麵窗戶是與鴻臚寺大門在同一麵。若是有番邦人想要求助或是求告,隻需敲窗戶便可。
當值之人詢問過緣由後,若需詳細的了解,便可遞給前來者一張字條,那人便可憑借字條進入鴻臚寺,來到番事房。
最近番事房幾乎無人問津,畢竟不少像胥都在出外務,許多事情他們早就在外頭給解決了,會找上門的番邦人少之又少。
柳桑寧坐下後便拿出了典籍,準備繼續看。
就這麽一會兒工夫,窗戶被敲響了。
第19章 補辦通關文牒
柳桑寧走過去打開窗戶,窗外站著一名高鼻梁深藍眼睛的女娘。那女娘瞧著二十五六歲,看到柳桑寧的時候也愣了一下,大約是沒想到番事會是一位女娘。
“請問有什麽事嗎?”柳桑寧看著女娘問道。
女娘朝屋子裏瞧了一眼,見確實隻有柳桑寧一人,她搓了搓手,有些局促地用蹩腳的大雍話說道:“大人,我的通關文牒不見了……我想來補辦一個……”
她聲音不大,瞧著有些膽怯,說這些話似乎用了她所有的勇氣。
柳桑寧聽到女娘這麽說,她打量了一下,問道:“你帶路引了嗎?”
“帶了帶了。”女娘兩隻手交纏在一起,連連點頭。
柳桑寧想了下,轉身從牆上的架子上取下一張字條遞到了女娘手中。然後對她說道:“你先進來吧。”
女娘拿到字條,似乎心情都激動起來,手指緊緊抓著字條,轉身往鴻臚寺大門走去。不一會兒,她便到了番事房的門口。
她站在門旁,揪著手指不敢輕易往裏走。
柳桑寧抬眼瞧見,立即招手道:“進來吧。”
女娘從外麵走進來,柳桑寧又讓她在椅子上坐下。見她十分緊張的模樣,想了想倒了杯茶遞給她:“如今天兒還有些涼,喝口熱茶吧。”
女娘接過茶杯,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溫熱的茶水順著腸道流向胃,隻覺得整個人都暖起來。或許是因為柳桑寧態度溫和,女娘整個人也放鬆下來。
柳桑寧從桌上拿起一本冊子,翻了翻裏麵的內容。這本冊子裏說的便是番邦人通關文牒若有丟失該如何處置,裏麵也有一些需要詢問丟失者的問題。
柳桑寧便幹脆也在女娘對麵坐下,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女娘看了眼柳桑寧,斟酌了一下開口:“我叫阿奴莉莉。”
“你是哪裏人?”柳桑寧又問。
阿奴莉莉說道:“我是呼羅珊人。”
柳桑寧聽了後便立即用呼羅珊語繼續提問,問了下阿奴莉莉的年紀以及何時來雍等,阿奴莉莉也都一一回答。她雖瞧著膽子小,但回答起來的時候還算順暢,並沒有需要仔細思考作假的模樣。
柳桑寧想了下,又問:“你的通關文牒是在何處丟失的?”
阿奴莉莉怔愣了下,下意識回答:“我不知道。”
剛回答完,似乎又覺得這樣回答不好,她趕緊又說道:“我是在客棧發現不見的,可是在哪裏丟失的我確實不知。”
聽到阿奴莉莉這麽說,柳桑寧倒是放下不少心來。若是她能馬上回答出來,柳桑寧反倒要懷疑她所說的話的真實性。
“麻煩路引給我看看。”柳桑寧說道。
阿奴莉莉聽到柳桑寧的話,趕緊從懷裏掏出路引遞給柳桑寧。
大雍的路引是一張文書,正麵用呼羅珊語,背麵用大雍語寫明了她來大雍的目的以及需要留在大雍的時間。除此之外,上麵還注明了她身上並無官司以及繳稅的情況等。柳桑寧仔仔細細看了一遍,確認路引沒有造假。
“你這兩日便得離開長安了。”柳桑寧注意到她可以留在大雍的時間,她算了下回呼羅珊的時間,發現這兩日就必須離開長安了。否則就無法在規定時間內離開大雍境內。
阿奴莉莉點頭:“是的,所以丟了通關文牒才會趕緊來辦的。”
番邦人進出大雍都必須同時有路引和通關文牒,缺一不可。所以這東西對來大雍的番邦人來說十分重要。
阿奴莉莉小聲問:“大人,可以幫我補辦嗎?”
柳桑寧確認了路引沒問題,又見阿奴莉莉的回答也都沒有漏洞,按照鴻臚寺的規定,是的確可以補辦的。
於是柳桑寧點頭道:“好,稍等。”
補辦通關文牒的手續稍顯繁瑣,並不是柳桑寧獨自一人就能辦理的。需要先讓阿奴莉莉在紙上寫下申請補辦的理由,還需要簽字畫押。若是阿奴莉莉不會寫字,便由柳桑寧替她寫下,然後再由她簽字畫押。
寫完這些,阿奴莉莉需要留下她的路引,再由柳桑寧將申請交到王硯辭處,由王硯辭蓋上鴻臚寺的公章。隨後便要送去番坊判官處,由番坊司蓋以通關公章,並補辦通關文牒。
而這些事,都需要由當天輪值的像胥來辦,大多數像胥都是不喜辦理這些事的。因為太過於瑣碎和麻煩,還需要出外務。
可柳桑寧卻並不覺得這些事麻煩,反而有一種初次擔當此任的興奮感。阿奴莉莉隻認識幾個簡單的字和寫自己的名字,於是便由柳桑寧來替她寫申請。等到申請的最後一字寫完,柳桑寧拿起紙吹了吹,便準備拿給阿奴莉莉簽字畫押。
“柳像胥。”王硯辭的聲音卻突然出現,柳桑寧抬眼看去,便與站在她前麵窗戶處的王硯辭四目相對。
他今日穿了絳紫色圓領官袍,頭戴三梁進賢冠,整個人都呈現出一種不同於平日的威嚴,瞧著很有氣勢。柳桑寧記起來,今日是大朝會的日子,王硯辭這身打扮便是剛結束大朝會回來。
柳桑寧連忙起身同他行禮,還未等她說話,就聽見王硯辭問:“這是在做什麽?”
他嘴裏問著,眼睛看向了屋子裏坐著的阿奴莉莉。阿奴莉莉被他一雙美目所視,猶如被雄鷹盯上的獵物,讓她坐立不安起來。她不敢再繼續坐著,連忙起身衝著王硯辭行了大禮。
王硯辭平日裏倒不是如此在意行禮之人,今日他卻沒有多說什麽,隻是看著阿奴莉莉。這讓柳桑寧也覺得有些不安起來,腦子裏想著,她應當是沒做錯什麽吧?
然後回答道:“這位娘子丟了通關文牒需要補辦,我方才已經看過路引,也依著規矩細細問過,眼下剛替她寫好了申請,正打算晚些送去大人那兒。”
王硯辭手一伸,柳桑寧趕緊將寫好的申請遞到了他手中。王硯辭掃了一眼,眉頭微挑:“不慎丟失?”
“對,她不小心弄丟了……”柳桑寧話還沒說完,王硯辭忽然說道:“我在問她。”
阿奴莉莉忽然被點名,頓時越發緊張局促起來。她瞧著這貌如天人的官員,手心卻不自覺地開始冒汗。她的大雍話雖然說得蹩腳,可她卻是完全能聽懂的,自然知道王硯辭在問什麽。
於是她在王硯辭的目光下,將自己跟柳桑寧說過的話又說了一遍。柳桑寧一邊聽一邊點頭,隨即道:“方才她也是如此說。”
言下之意便是說阿奴莉莉並沒有前後不一。
王硯辭臉色柔和下來,可目光卻帶著一種不容反抗的堅毅,他說道:“通關文牒丟失是大事。發現丟失,應先仔細尋找,確認無法尋到才可進行補辦。如今鴻臚寺無法確認你是否已經仔細尋過,便不可下定論。”
柳桑寧一愣,這是什麽時候定的規矩?她方才看的補辦規矩裏,可沒有說需要鴻臚寺確認失主仔細尋過。隻說若有失主上門補辦通關文牒,需仔細詢問,並確認路引等。
可王硯辭這麽說了,她總不好當著番邦人的麵駁王硯辭的話,於是沒有吭聲。
隨後她又聽王硯辭說道:“這位娘子不用心急,我等與你走一趟,去你所住客棧查看一番。若是確認通關文牒遺失無法尋回,便立即替你補辦。”
阿奴莉莉下意識想要拒絕,可王硯辭雖語氣溫和,可態度卻不容反對,她便隻好將話語咽下去,點了點頭。
王硯辭瞥了柳桑寧一眼,柳桑寧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些驚詫地指了指自己:“我也要去?”
“既是你接手的此事,自然要一同前去。”王硯辭平靜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