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話一出,四周看熱鬧的人也都清楚是怎麽回事了。原來是這小子在碰瓷!
這下,大家看熱鬧的心也沒了,紛紛散去,不想再繼續浪費時間看下去。少年也清楚自己搞砸了,他也不等柳桑寧回答,轉身撒腿就跑!
柳桑寧反應過來前,他已經鑽進了一旁的巷子裏,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等人一走,柳桑寧眉眼間的厲色便緩和了下來。她感覺到身邊人一動,隨後就聽到王硯辭開口:“多謝。”
柳桑寧扭頭看向他,問道:“王大人,你好歹也是鴻臚寺卿,怎的還真準備被一少年訛錢不成?”
“也不是等著他訛錢。”王硯辭輕輕笑了笑,“隻是見他著粗布麻衣,說話時分明手都還有些抖,可見心裏頭也是怕的。但即便害怕他也要訛我這筆錢,我便在想,他是否是家中遇上了什麽大事急需銀子。方才隻是在思考,要不要趁著給他銀子時,也隨他走一趟,了解發生了什麽事。”
柳桑寧呆住,她沒想到王硯辭心裏頭竟是這麽打算的。她不由又多看了王硯辭幾眼,覺得這人總是給她一種矛盾的感覺。讓她總在以為他不是什麽好人時,又想要推翻自己的結論,覺得他是個好人。
王硯辭見她不說話,卻依舊衝她笑,道:“不過還是多謝柳像胥,像柳像胥這般敢於仗義執言,又公正之人已是不多了。”
柳桑寧想到自己剛開始還準備看他的笑話,此刻見他如此認真地同自己道謝。頓時有些心虛起來,耳根都因為心虛紅了。
柳桑寧立即轉移了話題:“王大人怎會來老鼠坊這種地方?”
作為鴻臚寺卿,他是不需要巡街的。
王硯辭回答道:“聽聞袁碩病了,便來探望一二。”
“袁碩住在老鼠坊?!”柳桑寧有些驚了。雖然她與袁碩幾乎每日都在鴻臚寺見麵。可她卻從不知袁碩是住在老鼠坊這種貧民窟的。
今日袁碩的確請了病假,並沒有來鴻臚寺。柳桑寧一時間心裏頭覺得有些奇怪,一個住在老鼠坊這種貧民窟的人,能有能力走王硯辭的後門嗎?
這個疑問幾乎是在瞬間就在她心裏越放越大,讓她還有種必須弄清楚這件事的衝動。於是她立馬道:“王大人,我與你同去吧。袁碩與我乃是同僚,若是沒遇上便罷了。既然遇上了王大人,又知曉他就住在此地,豈有不去探望的道理?”
王硯辭看向她,腦子裏不知道在想什麽。柳桑寧等了一會兒才聽到他應下:“好,那就一起去吧。”
兩人並肩走著,夕陽的餘暉已經隻剩下殘留在天邊的一丁點。即便如此,道路兩旁的屋子,這會兒出來掛燈籠的人都很少。
柳桑寧注意到這些細節,她不用問心裏頭也清楚,這是百姓們為了省些蠟燭錢。隻要還有一丁點的光亮,他們都不會舍得提前點燃燈籠裏的蠟燭的。更甚者,或許門口根本都不會掛燈籠。
她兒時曾聽崔氏說過,當時崔家家道中落,最難挨的時候,整個家裏就連等點燈的燈籠都隻有一隻,是給崔氏的祖母用的。其他人到了晚上便縮在屋子裏盡量不出來走動,若真要走動,也是摸黑。若是有月光的時候還好,借著月光還能稍稍看清楚些。
崔氏那會兒還歎息:“我被夫人做主進了柳府成了良妾,日子不知好過了多少。”
即便是柳桑寧覺得在府中最難的那幾年,崔氏也說比起先前已經是好日子了。柳桑寧那會兒聽了心下淒涼,暗暗發誓日後一定要有出息,要讓崔氏一直過好日子。
老鼠坊裏的貧窮令她不由沉默。她住在繁花似錦的坊市裏,從小到大幾乎沒見過什麽貧民。「貧民」二字,隻活在她的「聽說」裏。今日親眼所見,她第一次感覺到了一種無力。她明白,這不是她能解決的事情。
王硯辭瞥了眼柳桑寧,見她瞧著街景眼中流露出悲傷之色,忽然開口問道:“你是如何知曉布塔族的習俗的?”
“我曾在書中看過。”柳桑寧回答得很快,“後來又找摩羅大師問過,他曾去過布塔族,所以說得更詳細些。”
柳桑寧說的「書」其實是摩羅大師自己的遊記,像布塔族這樣不起眼的部族,幾乎不會有人特意為它著書的。
王硯辭回想了許久,也不記得自己在哪本書上看見過介紹布塔族的。但聽到柳桑寧提到摩羅大師,他倒是有幾分興趣。
“你說的可是那位在靜安寺中的番邦高僧?”
柳桑寧點頭:“是。”
“你竟與他相熟?”王硯辭有些意外。
柳桑寧笑了:“我幼時便與摩羅大師相識了,他說我有慧根,我也喜歡同他說話,便經常去靜安寺找他玩。”
她的語氣聽起來有些天真爛漫,倒顯現出幾分小女兒的嬌俏來。
正說著,王硯辭腳步停下:“到了。”
眼前是一扇看起來有些破舊的木門,並不寬大,就是老百姓最常住的屋子大小的門。王硯辭抬手叩響木門,不一會兒裏頭就傳來腳步聲,門「嘎吱」一聲被打開,露出了一張柳桑寧熟悉的臉——
竟是顧安?!
柳桑寧微微張大嘴,下意識說道:“顧像胥,你也來看望袁像胥?”
顧安顯然也沒想到柳桑寧會與王硯辭一同來。他看向王硯辭,王硯辭用眼神向他示意,顧安接收到王硯辭的意思,才回答:“不是,我住這兒。”
柳桑寧嘴巴張得更大了。
等一起進了宅子,柳桑寧才發現原來不僅是顧安在,就連另一位實習像胥藺家安也在。平日裏他們三人在像胥科就十分交好,幾乎是形影不離。
柳桑寧見藺家安穿著常服,頓時也明白過來,她道:“你們三個,一起住在這裏?”
兩人點了點頭,這時袁碩一邊咳嗽一邊從屋子裏披了外裳出來,見到柳桑寧亦是一怔。隨即他調轉方向,嗖地回了屋子,過了一會兒才穿戴整齊地走了出來。
柳桑寧打量了一下他們居住的宅子,這是一座算得上逼仄的宅院。說是有院子,但整個院子大約也隻有十來平,旁邊有一排屋子,大約三間,瞧著都不大。柳桑寧目測,這宅院比她在百官齋住的那套小院兒差不多大小。
她和春濃兩個人住在那兒都略顯擁擠,更何況他們是三個大男人?
再瞧這院中擺設,看著很是清貧。
“我們三個是從河東道的善堂一道出來的,我們寒窗苦讀十年,為的便是能出人頭地。”袁碩同柳桑寧解釋起三人為何一起居住的原因,“隻是我們囊中羞澀,如今官職未定,我們也不想浪費太多銀錢在吃住上,所以就一起賃了這處房屋。”
不用他們說,柳桑寧也知道肯定是因為此處便宜。但令她在意的是「善堂」一詞,長安也有善堂。所謂善堂,便是收留無家可歸的孩子的地方,多是由本地的商賈官宦出錢維持。也就是說,袁碩三人竟是孤兒。
柳桑寧看了看他們,又看了看王硯辭,然後問:“那你們與王大人,是如何相識的?”
袁碩道:“我們曾在城中遇到過王大人,那會兒我們身上銀錢被賊人搶去,已是身無分文。我身子骨不算好,那會兒還病了,沒有銀錢抓藥。於是我們三人便想著在街邊支一字攤,賣字寫信換些銅板。王大人見我字好,又見我病了,便出錢買下了我們所有的字,給了我們銀子,不僅夠我看病,還夠我們賃下這屋子。”
說到幾人的相識,袁碩三人臉上都露出感激之情。
“王大人知曉我們不易,幫助我們良多。鴻臚寺要應考,也是王大人告訴了我們。若不是他好心告知,我們三人可能為了填飽肚子,還在四處想法子賺銀子,就要錯過此次鴻臚寺應考了!”說到這兒,袁碩也是一副後怕的模樣。
柳桑寧有一瞬間的脊背僵硬,她覺得自己或許摸到了她先前想的那個問題的真相。
她立即說道:“所以之前你們在竇家樓見王大人,感謝他提拔你們,是因為他將應考的消息告知你們?”
袁碩三人點頭。
顧安還有些不好意思地撓腦袋:“我們想感謝王大人,本想著在家中做一桌菜請大人赴約。但大人說祝賀我們能考上,知曉我們入長安後還沒吃過一頓好飯,便做東讓咱們去竇家樓吃一頓。”
藺家安想到竇家樓的飯菜,不由吞了吞口水:“雖然那日王大人有事先走了,但我們在廂房裏吃的菜,真真兒是我長這麽大以來吃過最好吃的。”
柳桑寧聽得有些無地自容,恨不能挖個洞將自己埋了!
她這些時日一直懷疑他們三個是走後門的關係戶,又懷疑王硯辭是個徇私舞弊品行有瑕之人。不僅腹誹過他無數次,還一直揣測他的種種行為,簡直是……她都要羞愧得頭都抬不起來了。
柳桑寧又記起一事,小心翼翼問王硯辭:“王大人,你也應該沒有授意過讓其他人為難我吧?”
王硯辭一臉莫名:“我為何要授意他們為難你?”
他的模樣看起來讓柳桑寧覺得自己仿佛問了一個極其愚蠢的問題。
這回她是真悟了,是誤會,統統都是誤會!全是她自個兒想岔了!
王硯辭卻沒有管柳桑寧如何想,他從袖袋中拿出一個荷包,將荷包遞到了一旁顧安的手中,對他們說道:“你們也不要太自苦了,這些錢拿去,買些肉來吃,將身子養好。”
“大人,我們不需要,你已經幫了我們許多了!”袁碩立即就要將荷包退回去,王硯辭卻是不容置疑地說道:“這是我以鴻臚寺卿的名義來看望你們,下屬生病上峰探望,有什麽問題嗎?再者,探病哪有空手來的道理。”
這話說得柳桑寧麵上又是一僵。額,她就是空手來的。
於是她忙道:“今日我叫婢子燉些雞湯,明日我帶去鴻臚寺,給你們都好好補補!”
袁碩三人推辭不過,隻好也應下。
等從袁碩三人的宅院裏回到百官齋,柳桑寧旋風似的找到了春濃,拉著她的手問道:“家中的雞還有嗎?”
春濃不明所以,點了點頭。
“好,那拿出來燉了,明日我要帶去鴻臚寺。”
等用過膳,柳桑寧將袖子用襻膊挽住,一扭頭就進了小廚房。
春濃追在她屁股後頭問:“姑娘,你這是要做什麽?”
“做些點心。”柳桑寧一邊回答一邊已經開始拿出糯米粉來加水揉麵。
“做點心作甚?”春濃不解,這可才剛用過晚膳也不餓呀?
柳桑寧微微抬眼看向她,鄭重其事道:“賠罪。”
第27章 討好賠罪
次日上值時,是春濃陪著一塊兒去的,她們兩人手中都拎了食盒,等到了鴻臚寺門前,春濃才將自己手中的食盒交給了柳桑寧。
春濃看著柳桑寧,有些擔憂道:“姑娘,就你一個人拎著吃食來鴻臚寺上值,會不會叫旁的人覺得你不務正業呀?”
“我是關心同僚,與不務正業有何幹係?”柳桑寧卻不在意這些,“人活在世,若總是要看他人臉色過活,那還活個什麽勁兒?”
說完,她囑咐春濃早些回去,自己拎著吃食進了鴻臚寺。
她腳下生風,一路來到像胥科,將手中的大食盒先放下,然後拎著小食盒往王硯辭的工房裏走。自進入鴻臚寺開始,她幾乎每日都是最早來上值的人,遵照約定每天都會去王硯辭的工房進行灑掃。
今日也不例外。
她進了房間,將小食盒放在了書案上,先是用掃帚將屋子裏清掃一遍,隨後又用木桶打來水,用抹布開始四處擦拭。先是桌麵與書架一類,隨後便是地麵。
所幸工房並不大,大約花費兩刻鍾的時間,便都做完了。她直起身,揉了揉有些酸的腰,一抬頭便又瞧見了懸掛牆上的空白畫軸。
她不由走近了些看,這些日子她心係像胥科的事務,並未再注意過這幅畫。今日這麽一瞧,便發現這畫軸的邊緣處竟還有隱隱的暗紋,顯得十分精致。紙張瞧著也稍顯名貴,柳桑寧一眼無法辨別是何種紙。
從小到大,她一直都很喜歡各式各樣的紙張,去書局時也會時不時問一嘴有沒有新進的紙。柳桑寧看得有些入迷,見四下無人,她將手擦幹淨,忍不住想要摸一摸,想看看是何種手感。
就在手快碰上畫軸時,伸手傳來響動,緊接著便是兩聲咳嗽聲。
柳桑寧驚得立即收回了手,轉身便瞧見王硯辭站在門口。她有些尷尬地抿了抿嘴,將手背在身後,又衝他討好地笑。
王硯辭瞥了她一眼,朝自己書案走去,又瞥見了書案上放的食盒。長伍跟在他身後,這會兒卻識相地留在屋外,並沒有進門。
王硯辭在書案前坐下,似不經意問道:“今日怎的這會兒還在這裏?平日裏不都早早打掃了就溜了嗎。”
“什麽溜不溜的,我哪有溜啊……”柳桑寧絕不肯承認她平日裏都是快速地幹完灑掃的活,趁著王硯辭來之前就匆匆離去,避免與他碰麵。
但今時不同往日,她是有心向他賠罪的。所以才放慢了些動作,在此等著他。柳桑寧走到書案前,伸手將食盒往王硯辭麵前推了推,有些諂媚說道:“王大人,這是我親手做的點心,送給你嚐嚐。”
說著,她打開了食盒,將裏麵精致的糕點拿了出來。她做的是自己拿手的透花糍,外形做成了梅花模樣,上頭還有花瓣點綴。
王硯辭略一挑眉,頗感意外道:“沒想到你還有這等手藝。”
柳桑寧有些不好意思,說道:“我在家時,女工不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這做點心的手藝了。”
她對吃的東西的興趣比女工要多一萬倍,寧願卷起袖子進廚房,也不願意坐在屋子裏繡這繡那,打絡子什麽的也很是不喜。從前崔氏和溫氏也還為此發愁過,覺著她女工這般糟糕,日後若成婚,連自己的喜扇都繡不了一麵。
柳桑寧熱情說道:“我這透花糍是經過我自個兒的改良的,裏頭不光有靈沙臛(豆沙),我還放點桂花蜜,摻和在一起味道甜而不膩。這糯米皮也與旁人不同,我蒸出來的糯米皮更為軟糯彈牙。王大人若是覺得辦公累了餓了,便可來上一塊,配著茶喝最合適不過了。”
柳桑寧完全不覺得自個兒是在自賣自誇。畢竟她的手藝可是連柳青行這樣對她不喜的男人都沒忍住同溫氏誇過一嘴的。
王硯辭卻沒有在她期待的目光下拿出一塊來吃,隻是掀起眼皮看她:“為何要做這些給我?”
這下,大家看熱鬧的心也沒了,紛紛散去,不想再繼續浪費時間看下去。少年也清楚自己搞砸了,他也不等柳桑寧回答,轉身撒腿就跑!
柳桑寧反應過來前,他已經鑽進了一旁的巷子裏,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等人一走,柳桑寧眉眼間的厲色便緩和了下來。她感覺到身邊人一動,隨後就聽到王硯辭開口:“多謝。”
柳桑寧扭頭看向他,問道:“王大人,你好歹也是鴻臚寺卿,怎的還真準備被一少年訛錢不成?”
“也不是等著他訛錢。”王硯辭輕輕笑了笑,“隻是見他著粗布麻衣,說話時分明手都還有些抖,可見心裏頭也是怕的。但即便害怕他也要訛我這筆錢,我便在想,他是否是家中遇上了什麽大事急需銀子。方才隻是在思考,要不要趁著給他銀子時,也隨他走一趟,了解發生了什麽事。”
柳桑寧呆住,她沒想到王硯辭心裏頭竟是這麽打算的。她不由又多看了王硯辭幾眼,覺得這人總是給她一種矛盾的感覺。讓她總在以為他不是什麽好人時,又想要推翻自己的結論,覺得他是個好人。
王硯辭見她不說話,卻依舊衝她笑,道:“不過還是多謝柳像胥,像柳像胥這般敢於仗義執言,又公正之人已是不多了。”
柳桑寧想到自己剛開始還準備看他的笑話,此刻見他如此認真地同自己道謝。頓時有些心虛起來,耳根都因為心虛紅了。
柳桑寧立即轉移了話題:“王大人怎會來老鼠坊這種地方?”
作為鴻臚寺卿,他是不需要巡街的。
王硯辭回答道:“聽聞袁碩病了,便來探望一二。”
“袁碩住在老鼠坊?!”柳桑寧有些驚了。雖然她與袁碩幾乎每日都在鴻臚寺見麵。可她卻從不知袁碩是住在老鼠坊這種貧民窟的。
今日袁碩的確請了病假,並沒有來鴻臚寺。柳桑寧一時間心裏頭覺得有些奇怪,一個住在老鼠坊這種貧民窟的人,能有能力走王硯辭的後門嗎?
這個疑問幾乎是在瞬間就在她心裏越放越大,讓她還有種必須弄清楚這件事的衝動。於是她立馬道:“王大人,我與你同去吧。袁碩與我乃是同僚,若是沒遇上便罷了。既然遇上了王大人,又知曉他就住在此地,豈有不去探望的道理?”
王硯辭看向她,腦子裏不知道在想什麽。柳桑寧等了一會兒才聽到他應下:“好,那就一起去吧。”
兩人並肩走著,夕陽的餘暉已經隻剩下殘留在天邊的一丁點。即便如此,道路兩旁的屋子,這會兒出來掛燈籠的人都很少。
柳桑寧注意到這些細節,她不用問心裏頭也清楚,這是百姓們為了省些蠟燭錢。隻要還有一丁點的光亮,他們都不會舍得提前點燃燈籠裏的蠟燭的。更甚者,或許門口根本都不會掛燈籠。
她兒時曾聽崔氏說過,當時崔家家道中落,最難挨的時候,整個家裏就連等點燈的燈籠都隻有一隻,是給崔氏的祖母用的。其他人到了晚上便縮在屋子裏盡量不出來走動,若真要走動,也是摸黑。若是有月光的時候還好,借著月光還能稍稍看清楚些。
崔氏那會兒還歎息:“我被夫人做主進了柳府成了良妾,日子不知好過了多少。”
即便是柳桑寧覺得在府中最難的那幾年,崔氏也說比起先前已經是好日子了。柳桑寧那會兒聽了心下淒涼,暗暗發誓日後一定要有出息,要讓崔氏一直過好日子。
老鼠坊裏的貧窮令她不由沉默。她住在繁花似錦的坊市裏,從小到大幾乎沒見過什麽貧民。「貧民」二字,隻活在她的「聽說」裏。今日親眼所見,她第一次感覺到了一種無力。她明白,這不是她能解決的事情。
王硯辭瞥了眼柳桑寧,見她瞧著街景眼中流露出悲傷之色,忽然開口問道:“你是如何知曉布塔族的習俗的?”
“我曾在書中看過。”柳桑寧回答得很快,“後來又找摩羅大師問過,他曾去過布塔族,所以說得更詳細些。”
柳桑寧說的「書」其實是摩羅大師自己的遊記,像布塔族這樣不起眼的部族,幾乎不會有人特意為它著書的。
王硯辭回想了許久,也不記得自己在哪本書上看見過介紹布塔族的。但聽到柳桑寧提到摩羅大師,他倒是有幾分興趣。
“你說的可是那位在靜安寺中的番邦高僧?”
柳桑寧點頭:“是。”
“你竟與他相熟?”王硯辭有些意外。
柳桑寧笑了:“我幼時便與摩羅大師相識了,他說我有慧根,我也喜歡同他說話,便經常去靜安寺找他玩。”
她的語氣聽起來有些天真爛漫,倒顯現出幾分小女兒的嬌俏來。
正說著,王硯辭腳步停下:“到了。”
眼前是一扇看起來有些破舊的木門,並不寬大,就是老百姓最常住的屋子大小的門。王硯辭抬手叩響木門,不一會兒裏頭就傳來腳步聲,門「嘎吱」一聲被打開,露出了一張柳桑寧熟悉的臉——
竟是顧安?!
柳桑寧微微張大嘴,下意識說道:“顧像胥,你也來看望袁像胥?”
顧安顯然也沒想到柳桑寧會與王硯辭一同來。他看向王硯辭,王硯辭用眼神向他示意,顧安接收到王硯辭的意思,才回答:“不是,我住這兒。”
柳桑寧嘴巴張得更大了。
等一起進了宅子,柳桑寧才發現原來不僅是顧安在,就連另一位實習像胥藺家安也在。平日裏他們三人在像胥科就十分交好,幾乎是形影不離。
柳桑寧見藺家安穿著常服,頓時也明白過來,她道:“你們三個,一起住在這裏?”
兩人點了點頭,這時袁碩一邊咳嗽一邊從屋子裏披了外裳出來,見到柳桑寧亦是一怔。隨即他調轉方向,嗖地回了屋子,過了一會兒才穿戴整齊地走了出來。
柳桑寧打量了一下他們居住的宅子,這是一座算得上逼仄的宅院。說是有院子,但整個院子大約也隻有十來平,旁邊有一排屋子,大約三間,瞧著都不大。柳桑寧目測,這宅院比她在百官齋住的那套小院兒差不多大小。
她和春濃兩個人住在那兒都略顯擁擠,更何況他們是三個大男人?
再瞧這院中擺設,看著很是清貧。
“我們三個是從河東道的善堂一道出來的,我們寒窗苦讀十年,為的便是能出人頭地。”袁碩同柳桑寧解釋起三人為何一起居住的原因,“隻是我們囊中羞澀,如今官職未定,我們也不想浪費太多銀錢在吃住上,所以就一起賃了這處房屋。”
不用他們說,柳桑寧也知道肯定是因為此處便宜。但令她在意的是「善堂」一詞,長安也有善堂。所謂善堂,便是收留無家可歸的孩子的地方,多是由本地的商賈官宦出錢維持。也就是說,袁碩三人竟是孤兒。
柳桑寧看了看他們,又看了看王硯辭,然後問:“那你們與王大人,是如何相識的?”
袁碩道:“我們曾在城中遇到過王大人,那會兒我們身上銀錢被賊人搶去,已是身無分文。我身子骨不算好,那會兒還病了,沒有銀錢抓藥。於是我們三人便想著在街邊支一字攤,賣字寫信換些銅板。王大人見我字好,又見我病了,便出錢買下了我們所有的字,給了我們銀子,不僅夠我看病,還夠我們賃下這屋子。”
說到幾人的相識,袁碩三人臉上都露出感激之情。
“王大人知曉我們不易,幫助我們良多。鴻臚寺要應考,也是王大人告訴了我們。若不是他好心告知,我們三人可能為了填飽肚子,還在四處想法子賺銀子,就要錯過此次鴻臚寺應考了!”說到這兒,袁碩也是一副後怕的模樣。
柳桑寧有一瞬間的脊背僵硬,她覺得自己或許摸到了她先前想的那個問題的真相。
她立即說道:“所以之前你們在竇家樓見王大人,感謝他提拔你們,是因為他將應考的消息告知你們?”
袁碩三人點頭。
顧安還有些不好意思地撓腦袋:“我們想感謝王大人,本想著在家中做一桌菜請大人赴約。但大人說祝賀我們能考上,知曉我們入長安後還沒吃過一頓好飯,便做東讓咱們去竇家樓吃一頓。”
藺家安想到竇家樓的飯菜,不由吞了吞口水:“雖然那日王大人有事先走了,但我們在廂房裏吃的菜,真真兒是我長這麽大以來吃過最好吃的。”
柳桑寧聽得有些無地自容,恨不能挖個洞將自己埋了!
她這些時日一直懷疑他們三個是走後門的關係戶,又懷疑王硯辭是個徇私舞弊品行有瑕之人。不僅腹誹過他無數次,還一直揣測他的種種行為,簡直是……她都要羞愧得頭都抬不起來了。
柳桑寧又記起一事,小心翼翼問王硯辭:“王大人,你也應該沒有授意過讓其他人為難我吧?”
王硯辭一臉莫名:“我為何要授意他們為難你?”
他的模樣看起來讓柳桑寧覺得自己仿佛問了一個極其愚蠢的問題。
這回她是真悟了,是誤會,統統都是誤會!全是她自個兒想岔了!
王硯辭卻沒有管柳桑寧如何想,他從袖袋中拿出一個荷包,將荷包遞到了一旁顧安的手中,對他們說道:“你們也不要太自苦了,這些錢拿去,買些肉來吃,將身子養好。”
“大人,我們不需要,你已經幫了我們許多了!”袁碩立即就要將荷包退回去,王硯辭卻是不容置疑地說道:“這是我以鴻臚寺卿的名義來看望你們,下屬生病上峰探望,有什麽問題嗎?再者,探病哪有空手來的道理。”
這話說得柳桑寧麵上又是一僵。額,她就是空手來的。
於是她忙道:“今日我叫婢子燉些雞湯,明日我帶去鴻臚寺,給你們都好好補補!”
袁碩三人推辭不過,隻好也應下。
等從袁碩三人的宅院裏回到百官齋,柳桑寧旋風似的找到了春濃,拉著她的手問道:“家中的雞還有嗎?”
春濃不明所以,點了點頭。
“好,那拿出來燉了,明日我要帶去鴻臚寺。”
等用過膳,柳桑寧將袖子用襻膊挽住,一扭頭就進了小廚房。
春濃追在她屁股後頭問:“姑娘,你這是要做什麽?”
“做些點心。”柳桑寧一邊回答一邊已經開始拿出糯米粉來加水揉麵。
“做點心作甚?”春濃不解,這可才剛用過晚膳也不餓呀?
柳桑寧微微抬眼看向她,鄭重其事道:“賠罪。”
第27章 討好賠罪
次日上值時,是春濃陪著一塊兒去的,她們兩人手中都拎了食盒,等到了鴻臚寺門前,春濃才將自己手中的食盒交給了柳桑寧。
春濃看著柳桑寧,有些擔憂道:“姑娘,就你一個人拎著吃食來鴻臚寺上值,會不會叫旁的人覺得你不務正業呀?”
“我是關心同僚,與不務正業有何幹係?”柳桑寧卻不在意這些,“人活在世,若總是要看他人臉色過活,那還活個什麽勁兒?”
說完,她囑咐春濃早些回去,自己拎著吃食進了鴻臚寺。
她腳下生風,一路來到像胥科,將手中的大食盒先放下,然後拎著小食盒往王硯辭的工房裏走。自進入鴻臚寺開始,她幾乎每日都是最早來上值的人,遵照約定每天都會去王硯辭的工房進行灑掃。
今日也不例外。
她進了房間,將小食盒放在了書案上,先是用掃帚將屋子裏清掃一遍,隨後又用木桶打來水,用抹布開始四處擦拭。先是桌麵與書架一類,隨後便是地麵。
所幸工房並不大,大約花費兩刻鍾的時間,便都做完了。她直起身,揉了揉有些酸的腰,一抬頭便又瞧見了懸掛牆上的空白畫軸。
她不由走近了些看,這些日子她心係像胥科的事務,並未再注意過這幅畫。今日這麽一瞧,便發現這畫軸的邊緣處竟還有隱隱的暗紋,顯得十分精致。紙張瞧著也稍顯名貴,柳桑寧一眼無法辨別是何種紙。
從小到大,她一直都很喜歡各式各樣的紙張,去書局時也會時不時問一嘴有沒有新進的紙。柳桑寧看得有些入迷,見四下無人,她將手擦幹淨,忍不住想要摸一摸,想看看是何種手感。
就在手快碰上畫軸時,伸手傳來響動,緊接著便是兩聲咳嗽聲。
柳桑寧驚得立即收回了手,轉身便瞧見王硯辭站在門口。她有些尷尬地抿了抿嘴,將手背在身後,又衝他討好地笑。
王硯辭瞥了她一眼,朝自己書案走去,又瞥見了書案上放的食盒。長伍跟在他身後,這會兒卻識相地留在屋外,並沒有進門。
王硯辭在書案前坐下,似不經意問道:“今日怎的這會兒還在這裏?平日裏不都早早打掃了就溜了嗎。”
“什麽溜不溜的,我哪有溜啊……”柳桑寧絕不肯承認她平日裏都是快速地幹完灑掃的活,趁著王硯辭來之前就匆匆離去,避免與他碰麵。
但今時不同往日,她是有心向他賠罪的。所以才放慢了些動作,在此等著他。柳桑寧走到書案前,伸手將食盒往王硯辭麵前推了推,有些諂媚說道:“王大人,這是我親手做的點心,送給你嚐嚐。”
說著,她打開了食盒,將裏麵精致的糕點拿了出來。她做的是自己拿手的透花糍,外形做成了梅花模樣,上頭還有花瓣點綴。
王硯辭略一挑眉,頗感意外道:“沒想到你還有這等手藝。”
柳桑寧有些不好意思,說道:“我在家時,女工不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這做點心的手藝了。”
她對吃的東西的興趣比女工要多一萬倍,寧願卷起袖子進廚房,也不願意坐在屋子裏繡這繡那,打絡子什麽的也很是不喜。從前崔氏和溫氏也還為此發愁過,覺著她女工這般糟糕,日後若成婚,連自己的喜扇都繡不了一麵。
柳桑寧熱情說道:“我這透花糍是經過我自個兒的改良的,裏頭不光有靈沙臛(豆沙),我還放點桂花蜜,摻和在一起味道甜而不膩。這糯米皮也與旁人不同,我蒸出來的糯米皮更為軟糯彈牙。王大人若是覺得辦公累了餓了,便可來上一塊,配著茶喝最合適不過了。”
柳桑寧完全不覺得自個兒是在自賣自誇。畢竟她的手藝可是連柳青行這樣對她不喜的男人都沒忍住同溫氏誇過一嘴的。
王硯辭卻沒有在她期待的目光下拿出一塊來吃,隻是掀起眼皮看她:“為何要做這些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