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桑寧卻有些不放心:“我如今尚未洗刷冤屈,你不該來見我。萬一被旁人知曉,還會將你卷入進來。”
說到這兒,柳桑寧壓低聲音道:“這回死的是婆娑國四皇子哈裏耶,事關大雍與婆娑國之交,此事大理寺定是要嚴查到底的。”
聽到柳桑寧的話,徐盡歡心猛地一跳。他沒想到竟然是牽扯到兩國邦交的大事!
“你怎麽辦?”徐盡歡擔憂問。
柳桑寧壓著嗓子道:“他們總不能屈打成招,我沒有做過的事也不能栽贓到我頭上。你放心,我會好好配合大理寺查案,定能還我清白的。”
見柳桑寧並未心灰意冷,徐盡歡也稍作放心。
這時一旁傳來腳步聲,那衙役小跑著過來,對徐盡歡說道:“這位大人,來人了,還請您避一避。”
徐盡歡隨衙役快步往一旁避開,他躲在拐角處,聽到有人在柳桑寧的牢獄前駐足,接著便是開鎖的聲音。
隨即他聽到有人說道:“走吧,大理寺卿找你問話。”
第41章 替她擔保
柳桑寧被帶到大理寺公堂之上,大理寺卿魯深元已經坐在了堂上桌案前。他見到柳桑寧時,頗有些驚訝,這位女娘他曾見過。
略一思索便想起來,這是崇文館編撰柳青行的女兒。前幾年吏部尚書府上擺宴,他去參宴時見到過。那會兒柳桑寧還是十幾歲的青蔥少女,卻已經展現出姣好的容貌。那時他還記得有人曾打趣過,說柳青行日後沒準能因這女兒的好容貌走大運。
一別幾年,沒想到再見麵竟是在自己的公堂之上。
柳桑寧卻對魯深元沒什麽印象,畢竟他屬於長輩,柳桑寧在宴會時並沒有打量過。這會兒見到魯深元,覺得他嚴肅得有些可怕。
魯深元收斂起所有的情緒,隻一拍驚堂木,問道:“堂下何人?”
這邊是慣用的問話開場了。
柳桑寧定了定心神,回答:“下官柳桑寧。”
她特意用了「下官」二字,魯深元聽得眉頭微挑,看著柳桑寧的目光也意味深長起來。他明白,柳桑寧這是想提醒他,她也屬於朝廷命官。雖然如今還隻是實習像胥,可踏進了鴻臚寺的門,又是正兒八經考進去的,那便算是身在朝廷了。
魯深元這會兒對她的看法又變得不一樣起來,他心道,柳青行這樣古板迂腐之人,生的女兒倒是機靈得很。
於是魯深元也懶得繞彎子,直接就問道:“昨日你做了什麽,何時又去了哪裏,都一一交代清楚。”
於是柳桑寧絞盡腦汁地回憶昨日一整天的事。從早上吃了什麽,再到何時到了鴻臚寺點卯,接著又將在鴻臚寺一日的工作說清楚,接著便是去竇家樓吃酒。
說完吃酒,柳桑寧道:“席上我喝多了,之後便回去休息了。魯大人,哈裏耶皇子昨晚上遇害,我可沒有作案動機啊!”
魯深元眼睛一眯,立即問道:“我不曾說過死者是何時遇害,你怎知是昨晚?”
大約是常年審案的緣故,魯深元氣勢其實很足。他長得也有些黑,這會兒緊盯著柳桑寧,一副她敢撒謊就仿佛要吃了她的模樣,尋常女子見了定是要嚇哭了。
柳桑寧心裏頭也有些瘮得慌,可她早就聽聞大理寺卿是個鐵麵無私的清官,隻在乎案子的真相。不會徇私包庇誰,也不會因著凶手位高權重而忌憚。這樣的人審案,想來定能還她清白。
於是柳桑寧回答:“魯大人不問前日,不問今日,偏偏就問了昨日,那定是昨日遇害。畢竟這個節骨眼上,大人應當也不想故弄玄虛耽誤了破案的時間。至於晚上嘛,那是因為我白日裏一直在鴻臚寺當值,且身邊一直都有人瞧見,根本沒有作案時間。若他是白日遇害,想來大人隻需讓人稍加調查便能知曉我根本沒有作案機會,也不會叫人將我帶回來了。”
柳桑寧這話說得麵不改色,隻是心裏卻在想,我總不能說你底下的捕頭跟王硯辭什麽都招了,還剛好被我聽到了吧?
她這話說得頭頭是道,魯深元一時半會兒竟也都被她說服了。他覺得柳桑寧腦子的確是轉得快,沒想到當年看到的小姑娘,竟是如此聰慧之人。
但他身為大理寺卿,自然也不會因為柳桑寧的三言兩語就相信她絕無作案機會的。他繼續問道:“歸家之後呢?”
柳桑寧想到自己是在王硯辭府上睡的,難免有些心虛。她微微垂眸,說道:“我醉酒得厲害,回去後就昏昏沉沉睡著了,一覺睡到次日了。”
“是嗎?”魯深元目光如炬,見柳桑寧點頭,他忽地又一拍驚堂木,“撒謊!衙役早就去百官齋問過門房的人,昨日你壓根就沒有回百官齋!”
這時外頭有衙役進來,走到魯深元身邊,湊近耳語了幾句。
魯深元一聲冷笑,看著柳桑寧道:“你也未曾回過柳府。說,你究竟是去了何處做了什麽?!”
柳桑寧心中猶豫,不知道該不該說實話。她怕說了不僅會引人非議她與王硯辭,還怕連累王硯辭卷入這件事當中。
就在她躊躇不前時,徐盡歡從外頭進來,對著桌案後的魯深元一拱手,道:“魯大人,下官徐盡歡,乃鴻臚寺司丞,專司像胥科。眼下前來,是為婆娑國皇子遇害一案。”
徐盡歡停頓了一下,才道:“事關兩國邦交,鴻臚寺定鼎力相助。”
這下大理寺的人都明白了,這位徐大人是來幫忙協助調查的。不是來質問他們為何帶走鴻臚寺像胥的便好。
此刻,在門外替徐盡歡引路的衙役卻忍不住在心中嘀咕:這位大人也姓徐,莫非跟徐將軍是親戚?
徐將軍在邊疆數十年,大家雖聽過威名,但對他其實並不太了解。對他家裏的情況就更不清楚了,許多人連徐將軍有幾個子女都不清楚。
魯深元的臉色也好了些許,他示意手下給徐盡歡搬椅子,請他坐下任他旁聽。柳桑寧不由低頭瞥了徐盡歡一眼,正好對上徐盡歡的目光。他使了個眼色,似乎在讓她不要緊張。
魯深元這會兒目光重新回到柳桑寧身上,他冷聲道:“柳娘子,你昨日酒宴之後究竟去了何處做了什麽?從實交代!”
隨著他最後一句話,又是重重地驚堂木被拍響的聲音。這次來得又快又重,將公堂上其他人也都嚇了一跳。隻是大家都不是初見此場麵的人,便都忍住沒有表現出來。
柳桑寧也是被嚇得一激靈,這完全是生理反應。她在心裏不由吐槽,大理寺隻怕還沒找到什麽關鍵性證據來指向是她作案,便想靠這套審犯人之術來讓她自己吐出更多,沒準就能獲得更多的線索。
她覺得這套審案的法子不可取,可又清楚,這或許就是人家長久積累下來的能夠快速破案的經驗。
“大人可曾問過門房,今日可是見我從百官齋裏出來的?若我昨日沒有回去,又怎會從裏頭出來?”柳桑寧答非所問,反倒是反問了魯深元。方才魯深元說問過門房時,她便知曉是想詐她。
她心裏頭搖擺得很,總覺得若是實話說了,有些對不住王硯辭。
魯深元臉色微沉,他沒想到柳桑寧竟如此警覺。門房的確是說了昨晚並未見她回百官齋,可也的確說了,她今早卻是從百官齋裏出門的。他方才那樣說,不過是想看能不能詐出什麽來。
但這話他決不能承認,於是道:“本官在問你的話,你老實回答便是。昨晚上你究竟去了哪裏做了什麽。”
柳桑寧還沒說話,就聽到有男聲從公堂外響起——
“她昨日與我一同歸府。”
柳桑寧頓時瞪大了眼睛,扭頭朝後看去。便見王硯辭逆著光,從公堂外踏入,一步一步走到了她身旁。
王硯辭看向桌案後的魯深元,他抬手一揖,道:“魯大人,昨日柳桑寧酒後是與在下一同歸府。”
魯深元頓時擰了眉,他沒想到為了一個柳桑寧,王硯辭竟會親自前來。如今王硯辭不僅得聖心,還因提議舉辦太後千秋宴之事,很得太後喜愛。若不是生死攸關之事,朝堂上無人想得罪他。
但他更沒想到,王硯辭竟能為了柳桑寧,不顧自己的名聲。孤男寡女在一起,還一同歸府?歸誰的府?自然是王硯辭的府邸!這要是傳出去,可不得了。
王硯辭就像是看穿了魯深元一般,麵上一臉無奈說道:“昨日柳像胥與同僚喝得盡興,奈何酒量太差,還未等結束就已經醉得認不出人來。在下府邸與百官齋不過一牆之隔,便捎了她一程。怎知……”
他故意拖著長音,有些故弄玄虛:“柳像胥喝醉後性情倒是很不相同,非鬧著要爬牆回去,不肯走百官齋正門。於是我隻好先帶她去了府邸醒醒酒,隨後又叫人帶她去圍牆腳下,讓府中婢子幫著她爬牆回了百官齋。大人若是不信,大可遣人去我府上詢問。”
王硯辭臉上還帶著若有似無的笑,看起來是對柳桑寧這樣的行為很是忍俊不禁。他說的篤定,態度鬆弛,看起來很有說服力。
隻有柳桑寧在一旁暗歎,王硯辭這春秋筆法實在是妙啊!他說的都是實情,可又不是實情。若是衙役真拿他這話去府上問,隻怕真能得出一模一樣的答案。
魯深元心中就算沒有全然相信,但也知曉王硯辭敢這麽說,就一定是能對上的。可他卻還是不放心,事情沒有水落石出,與哈裏耶近期有過最多衝突的柳桑寧就仍舊不能洗脫嫌疑。
這時王硯辭一拱手,道:“下官深知魯大人辦案謹慎。不若這樣,魯大人將柳像胥先從牢中放出來,下官做擔保,讓她跟在下官身邊,同下官一道將此案查個水落石出。”
第42章 將她保出來
王硯辭言語裏將姿態放得極低,給足了魯深元顏麵。但魯深元心中知曉,他雖然比自己低了半個品階的官階,可在皇帝跟前,他可沒有王硯辭有臉麵。王硯辭能對他如此客氣,是給他遞個台階,好讓他能順著下來。
魯深元看王硯辭這副模樣,心裏頭其實已經八分信了他的話。他也相信,就算是派人去王硯辭府邸詢問,得出來的答案恐怕也是一樣。倒不如順水推舟,將這事兒讓鴻臚寺擔了大半去,這樣就算皇帝責問起來,也能有王硯辭在前麵擋著。最重要的是,此事涉及番邦國,他們大理寺的確也需要鴻臚寺的協助。
思及此,魯深元說道:“既然王大人開了口,我自是信得過的。不過有言在先,如今柳娘子由王大人做擔保,那王大人就必須確保她一直待在你身邊,絕不能離開長安,且必須隨傳隨到。”
“可以。”王硯辭一口應下。他瞥了眼柳桑寧,柳桑寧也連忙衝魯深元點頭,表示自己絕對不會離開長安。
王硯辭又道:“事關兩國邦交,此案要越早破案越好。魯大人,不如先讓我們去看看現場。”
魯深元是聽過王硯辭一些事跡的,之前有些番邦人在長安犯的案子根本都用不著遞到他這兒來,就已經被王硯辭給解決了。此次若不是命案,沒準也隻會遞到鴻臚寺去。
於是他道:“來人,帶王大人他們去驛站。”
王硯辭看向一旁的柳桑寧:“還愣著做什麽?”
柳桑寧回過神來,立即就跟了上去。徐盡歡見狀,連忙也起身衝魯深元拱手告辭,也隨王硯辭一同離開。
等出了大理寺,門口停著的正是王硯辭的馬車。柳桑寧微訝,她記得他上值一般都隻坐家中的窄小馬車,這會兒停著的卻是他那輛寬敞的大馬車。
莫非他早就知曉徐盡歡也在此處,所以特意換了大的馬車來?
領他們去驛站的捕頭已經上了馬在前頭候著,柳桑寧隨王硯辭上了馬車,三人在馬車裏坐定後,長伍便趕著馬車跟上了前麵的捕頭。
王硯辭看向徐盡歡:“徐大人今日下午請假,原是為了替柳像胥奔波。”
這話聽不出情緒,徐盡歡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王硯辭這是在責備他,還是隻是尋常的詢問。他想了想,誠實說道:“下官著實擔心柳像胥安危。早就聽聞大理寺審案頗有手段,涉及命案我怕他們會急著動用刑罰好從柳像胥嘴裏問出些什麽來。所以才想著趕來看看,也好叫大理寺之人明白,咱們鴻臚寺並不會坐視不管。”
頓了下,徐盡歡又承認錯誤:“此事下官並未請示王大人,是下官之過。”
“你明白就好。”王硯辭語氣極淡,柳桑寧在一旁閉嘴不敢吱聲,她總覺得王硯辭好似在生氣。可這種生氣好像又不是因為覺得她給自己惹了麻煩。反倒是因為徐盡歡來探望自己這件事。
可是為什麽呢?難道是擔心徐盡歡這樣做反倒讓事情變複雜?但徐盡歡管著像胥科,出了事他來過問也實屬正常呀。
柳桑寧覺得自己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就聽王硯辭繼續道:“事關兩國,又涉及番邦皇子,大理寺也已經插手此事,再加上咱們鴻臚寺,事情已經變得複雜起來。你若是在這中間做了什麽,之後出了任何的狀況,他人都有借口推到你身上來。”
王硯辭這話雖然語氣平靜,可聽在另外兩人耳朵裏,卻都是身心一震,這才發覺他們的確是沒有往深裏想。
王硯辭意味深長說道:“永遠不要小瞧了自己在朝堂裏的分量,你永遠都不會知曉,你會在什麽時刻變成他人眼中珍貴的棋子。”
這話說得柳桑寧和徐盡歡都無比嚴肅起來。他們都不是蠢人,腦子裏轉個彎兒就明白了王硯辭話裏的意思。
柳桑寧微垂眼睫,如今鴻臚寺乃是朝廷中極為紅火的官部,其他六部的人估計眼紅的人也不少……
“等到了案發現場,少說話,多觀察。”王硯辭最後叮囑了一句。
柳桑寧和徐盡歡連忙應下。
馬車在番坊的一家驛站停下。因為婆娑國皇子並不是以使臣的身份前來的大雍,隻是以婆娑國采買的商人前來,一開始連大雍朝廷都不知曉。若不是他們在酒樓鬧事被柳桑寧戳破想吃白食被抓,恐怕會一直瞞著身份。所以他們並不是住在鴻臚寺在皇城的驛站裏。
這家驛棧在番坊裏也算是有些名頭,一些番邦的富商喜愛住在這裏,算得上是番坊內高檔的客棧。這裏的廂房分為三等,甲字號乃是最豪華的廂房,也是數量最少的,一共隻有六間,哈裏耶等人就包了三間。
六間房分別在客棧三樓的東西兩頭,哈裏耶一行人住的東頭的三間。其中哈裏耶住的是其中最大的一間,且在最裏頭。也就是說,若是有人想要去哈裏耶的房間,就必須經過另外兩間廂房。這樣一來,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哈裏耶的安全。
可即便如此,哈裏耶卻還是被人殺死在了房間裏。
捕頭帶他們來到了房門口,將門推開,說道:“王大人,自案發後這裏就被封了,日夜都有咱們的人把守,沒有人進出過,一切都還是保持著案發時的樣子。”
王硯辭聽了後,隻「嗯」了一聲,並沒有特別的表示,隨後他們三人進了屋子,在屋子裏轉悠起來。
捕頭心中好奇,旁的人聽聞命案都是第一時間要求去檢查屍體,這位王大人倒是和旁人不同,反倒是第一時間來看案發現場。也不知是他不懂查案,還是獨特的查案風格?
他心裏頭這麽想著,自己也趕緊跟了進去。
柳桑寧進了廂房後,便是高度集中精神,屋子裏的每一處她都沒有放過。最後,她又在一攤血跡前停下。
說到這兒,柳桑寧壓低聲音道:“這回死的是婆娑國四皇子哈裏耶,事關大雍與婆娑國之交,此事大理寺定是要嚴查到底的。”
聽到柳桑寧的話,徐盡歡心猛地一跳。他沒想到竟然是牽扯到兩國邦交的大事!
“你怎麽辦?”徐盡歡擔憂問。
柳桑寧壓著嗓子道:“他們總不能屈打成招,我沒有做過的事也不能栽贓到我頭上。你放心,我會好好配合大理寺查案,定能還我清白的。”
見柳桑寧並未心灰意冷,徐盡歡也稍作放心。
這時一旁傳來腳步聲,那衙役小跑著過來,對徐盡歡說道:“這位大人,來人了,還請您避一避。”
徐盡歡隨衙役快步往一旁避開,他躲在拐角處,聽到有人在柳桑寧的牢獄前駐足,接著便是開鎖的聲音。
隨即他聽到有人說道:“走吧,大理寺卿找你問話。”
第41章 替她擔保
柳桑寧被帶到大理寺公堂之上,大理寺卿魯深元已經坐在了堂上桌案前。他見到柳桑寧時,頗有些驚訝,這位女娘他曾見過。
略一思索便想起來,這是崇文館編撰柳青行的女兒。前幾年吏部尚書府上擺宴,他去參宴時見到過。那會兒柳桑寧還是十幾歲的青蔥少女,卻已經展現出姣好的容貌。那時他還記得有人曾打趣過,說柳青行日後沒準能因這女兒的好容貌走大運。
一別幾年,沒想到再見麵竟是在自己的公堂之上。
柳桑寧卻對魯深元沒什麽印象,畢竟他屬於長輩,柳桑寧在宴會時並沒有打量過。這會兒見到魯深元,覺得他嚴肅得有些可怕。
魯深元收斂起所有的情緒,隻一拍驚堂木,問道:“堂下何人?”
這邊是慣用的問話開場了。
柳桑寧定了定心神,回答:“下官柳桑寧。”
她特意用了「下官」二字,魯深元聽得眉頭微挑,看著柳桑寧的目光也意味深長起來。他明白,柳桑寧這是想提醒他,她也屬於朝廷命官。雖然如今還隻是實習像胥,可踏進了鴻臚寺的門,又是正兒八經考進去的,那便算是身在朝廷了。
魯深元這會兒對她的看法又變得不一樣起來,他心道,柳青行這樣古板迂腐之人,生的女兒倒是機靈得很。
於是魯深元也懶得繞彎子,直接就問道:“昨日你做了什麽,何時又去了哪裏,都一一交代清楚。”
於是柳桑寧絞盡腦汁地回憶昨日一整天的事。從早上吃了什麽,再到何時到了鴻臚寺點卯,接著又將在鴻臚寺一日的工作說清楚,接著便是去竇家樓吃酒。
說完吃酒,柳桑寧道:“席上我喝多了,之後便回去休息了。魯大人,哈裏耶皇子昨晚上遇害,我可沒有作案動機啊!”
魯深元眼睛一眯,立即問道:“我不曾說過死者是何時遇害,你怎知是昨晚?”
大約是常年審案的緣故,魯深元氣勢其實很足。他長得也有些黑,這會兒緊盯著柳桑寧,一副她敢撒謊就仿佛要吃了她的模樣,尋常女子見了定是要嚇哭了。
柳桑寧心裏頭也有些瘮得慌,可她早就聽聞大理寺卿是個鐵麵無私的清官,隻在乎案子的真相。不會徇私包庇誰,也不會因著凶手位高權重而忌憚。這樣的人審案,想來定能還她清白。
於是柳桑寧回答:“魯大人不問前日,不問今日,偏偏就問了昨日,那定是昨日遇害。畢竟這個節骨眼上,大人應當也不想故弄玄虛耽誤了破案的時間。至於晚上嘛,那是因為我白日裏一直在鴻臚寺當值,且身邊一直都有人瞧見,根本沒有作案時間。若他是白日遇害,想來大人隻需讓人稍加調查便能知曉我根本沒有作案機會,也不會叫人將我帶回來了。”
柳桑寧這話說得麵不改色,隻是心裏卻在想,我總不能說你底下的捕頭跟王硯辭什麽都招了,還剛好被我聽到了吧?
她這話說得頭頭是道,魯深元一時半會兒竟也都被她說服了。他覺得柳桑寧腦子的確是轉得快,沒想到當年看到的小姑娘,竟是如此聰慧之人。
但他身為大理寺卿,自然也不會因為柳桑寧的三言兩語就相信她絕無作案機會的。他繼續問道:“歸家之後呢?”
柳桑寧想到自己是在王硯辭府上睡的,難免有些心虛。她微微垂眸,說道:“我醉酒得厲害,回去後就昏昏沉沉睡著了,一覺睡到次日了。”
“是嗎?”魯深元目光如炬,見柳桑寧點頭,他忽地又一拍驚堂木,“撒謊!衙役早就去百官齋問過門房的人,昨日你壓根就沒有回百官齋!”
這時外頭有衙役進來,走到魯深元身邊,湊近耳語了幾句。
魯深元一聲冷笑,看著柳桑寧道:“你也未曾回過柳府。說,你究竟是去了何處做了什麽?!”
柳桑寧心中猶豫,不知道該不該說實話。她怕說了不僅會引人非議她與王硯辭,還怕連累王硯辭卷入這件事當中。
就在她躊躇不前時,徐盡歡從外頭進來,對著桌案後的魯深元一拱手,道:“魯大人,下官徐盡歡,乃鴻臚寺司丞,專司像胥科。眼下前來,是為婆娑國皇子遇害一案。”
徐盡歡停頓了一下,才道:“事關兩國邦交,鴻臚寺定鼎力相助。”
這下大理寺的人都明白了,這位徐大人是來幫忙協助調查的。不是來質問他們為何帶走鴻臚寺像胥的便好。
此刻,在門外替徐盡歡引路的衙役卻忍不住在心中嘀咕:這位大人也姓徐,莫非跟徐將軍是親戚?
徐將軍在邊疆數十年,大家雖聽過威名,但對他其實並不太了解。對他家裏的情況就更不清楚了,許多人連徐將軍有幾個子女都不清楚。
魯深元的臉色也好了些許,他示意手下給徐盡歡搬椅子,請他坐下任他旁聽。柳桑寧不由低頭瞥了徐盡歡一眼,正好對上徐盡歡的目光。他使了個眼色,似乎在讓她不要緊張。
魯深元這會兒目光重新回到柳桑寧身上,他冷聲道:“柳娘子,你昨日酒宴之後究竟去了何處做了什麽?從實交代!”
隨著他最後一句話,又是重重地驚堂木被拍響的聲音。這次來得又快又重,將公堂上其他人也都嚇了一跳。隻是大家都不是初見此場麵的人,便都忍住沒有表現出來。
柳桑寧也是被嚇得一激靈,這完全是生理反應。她在心裏不由吐槽,大理寺隻怕還沒找到什麽關鍵性證據來指向是她作案,便想靠這套審犯人之術來讓她自己吐出更多,沒準就能獲得更多的線索。
她覺得這套審案的法子不可取,可又清楚,這或許就是人家長久積累下來的能夠快速破案的經驗。
“大人可曾問過門房,今日可是見我從百官齋裏出來的?若我昨日沒有回去,又怎會從裏頭出來?”柳桑寧答非所問,反倒是反問了魯深元。方才魯深元說問過門房時,她便知曉是想詐她。
她心裏頭搖擺得很,總覺得若是實話說了,有些對不住王硯辭。
魯深元臉色微沉,他沒想到柳桑寧竟如此警覺。門房的確是說了昨晚並未見她回百官齋,可也的確說了,她今早卻是從百官齋裏出門的。他方才那樣說,不過是想看能不能詐出什麽來。
但這話他決不能承認,於是道:“本官在問你的話,你老實回答便是。昨晚上你究竟去了哪裏做了什麽。”
柳桑寧還沒說話,就聽到有男聲從公堂外響起——
“她昨日與我一同歸府。”
柳桑寧頓時瞪大了眼睛,扭頭朝後看去。便見王硯辭逆著光,從公堂外踏入,一步一步走到了她身旁。
王硯辭看向桌案後的魯深元,他抬手一揖,道:“魯大人,昨日柳桑寧酒後是與在下一同歸府。”
魯深元頓時擰了眉,他沒想到為了一個柳桑寧,王硯辭竟會親自前來。如今王硯辭不僅得聖心,還因提議舉辦太後千秋宴之事,很得太後喜愛。若不是生死攸關之事,朝堂上無人想得罪他。
但他更沒想到,王硯辭竟能為了柳桑寧,不顧自己的名聲。孤男寡女在一起,還一同歸府?歸誰的府?自然是王硯辭的府邸!這要是傳出去,可不得了。
王硯辭就像是看穿了魯深元一般,麵上一臉無奈說道:“昨日柳像胥與同僚喝得盡興,奈何酒量太差,還未等結束就已經醉得認不出人來。在下府邸與百官齋不過一牆之隔,便捎了她一程。怎知……”
他故意拖著長音,有些故弄玄虛:“柳像胥喝醉後性情倒是很不相同,非鬧著要爬牆回去,不肯走百官齋正門。於是我隻好先帶她去了府邸醒醒酒,隨後又叫人帶她去圍牆腳下,讓府中婢子幫著她爬牆回了百官齋。大人若是不信,大可遣人去我府上詢問。”
王硯辭臉上還帶著若有似無的笑,看起來是對柳桑寧這樣的行為很是忍俊不禁。他說的篤定,態度鬆弛,看起來很有說服力。
隻有柳桑寧在一旁暗歎,王硯辭這春秋筆法實在是妙啊!他說的都是實情,可又不是實情。若是衙役真拿他這話去府上問,隻怕真能得出一模一樣的答案。
魯深元心中就算沒有全然相信,但也知曉王硯辭敢這麽說,就一定是能對上的。可他卻還是不放心,事情沒有水落石出,與哈裏耶近期有過最多衝突的柳桑寧就仍舊不能洗脫嫌疑。
這時王硯辭一拱手,道:“下官深知魯大人辦案謹慎。不若這樣,魯大人將柳像胥先從牢中放出來,下官做擔保,讓她跟在下官身邊,同下官一道將此案查個水落石出。”
第42章 將她保出來
王硯辭言語裏將姿態放得極低,給足了魯深元顏麵。但魯深元心中知曉,他雖然比自己低了半個品階的官階,可在皇帝跟前,他可沒有王硯辭有臉麵。王硯辭能對他如此客氣,是給他遞個台階,好讓他能順著下來。
魯深元看王硯辭這副模樣,心裏頭其實已經八分信了他的話。他也相信,就算是派人去王硯辭府邸詢問,得出來的答案恐怕也是一樣。倒不如順水推舟,將這事兒讓鴻臚寺擔了大半去,這樣就算皇帝責問起來,也能有王硯辭在前麵擋著。最重要的是,此事涉及番邦國,他們大理寺的確也需要鴻臚寺的協助。
思及此,魯深元說道:“既然王大人開了口,我自是信得過的。不過有言在先,如今柳娘子由王大人做擔保,那王大人就必須確保她一直待在你身邊,絕不能離開長安,且必須隨傳隨到。”
“可以。”王硯辭一口應下。他瞥了眼柳桑寧,柳桑寧也連忙衝魯深元點頭,表示自己絕對不會離開長安。
王硯辭又道:“事關兩國邦交,此案要越早破案越好。魯大人,不如先讓我們去看看現場。”
魯深元是聽過王硯辭一些事跡的,之前有些番邦人在長安犯的案子根本都用不著遞到他這兒來,就已經被王硯辭給解決了。此次若不是命案,沒準也隻會遞到鴻臚寺去。
於是他道:“來人,帶王大人他們去驛站。”
王硯辭看向一旁的柳桑寧:“還愣著做什麽?”
柳桑寧回過神來,立即就跟了上去。徐盡歡見狀,連忙也起身衝魯深元拱手告辭,也隨王硯辭一同離開。
等出了大理寺,門口停著的正是王硯辭的馬車。柳桑寧微訝,她記得他上值一般都隻坐家中的窄小馬車,這會兒停著的卻是他那輛寬敞的大馬車。
莫非他早就知曉徐盡歡也在此處,所以特意換了大的馬車來?
領他們去驛站的捕頭已經上了馬在前頭候著,柳桑寧隨王硯辭上了馬車,三人在馬車裏坐定後,長伍便趕著馬車跟上了前麵的捕頭。
王硯辭看向徐盡歡:“徐大人今日下午請假,原是為了替柳像胥奔波。”
這話聽不出情緒,徐盡歡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王硯辭這是在責備他,還是隻是尋常的詢問。他想了想,誠實說道:“下官著實擔心柳像胥安危。早就聽聞大理寺審案頗有手段,涉及命案我怕他們會急著動用刑罰好從柳像胥嘴裏問出些什麽來。所以才想著趕來看看,也好叫大理寺之人明白,咱們鴻臚寺並不會坐視不管。”
頓了下,徐盡歡又承認錯誤:“此事下官並未請示王大人,是下官之過。”
“你明白就好。”王硯辭語氣極淡,柳桑寧在一旁閉嘴不敢吱聲,她總覺得王硯辭好似在生氣。可這種生氣好像又不是因為覺得她給自己惹了麻煩。反倒是因為徐盡歡來探望自己這件事。
可是為什麽呢?難道是擔心徐盡歡這樣做反倒讓事情變複雜?但徐盡歡管著像胥科,出了事他來過問也實屬正常呀。
柳桑寧覺得自己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就聽王硯辭繼續道:“事關兩國,又涉及番邦皇子,大理寺也已經插手此事,再加上咱們鴻臚寺,事情已經變得複雜起來。你若是在這中間做了什麽,之後出了任何的狀況,他人都有借口推到你身上來。”
王硯辭這話雖然語氣平靜,可聽在另外兩人耳朵裏,卻都是身心一震,這才發覺他們的確是沒有往深裏想。
王硯辭意味深長說道:“永遠不要小瞧了自己在朝堂裏的分量,你永遠都不會知曉,你會在什麽時刻變成他人眼中珍貴的棋子。”
這話說得柳桑寧和徐盡歡都無比嚴肅起來。他們都不是蠢人,腦子裏轉個彎兒就明白了王硯辭話裏的意思。
柳桑寧微垂眼睫,如今鴻臚寺乃是朝廷中極為紅火的官部,其他六部的人估計眼紅的人也不少……
“等到了案發現場,少說話,多觀察。”王硯辭最後叮囑了一句。
柳桑寧和徐盡歡連忙應下。
馬車在番坊的一家驛站停下。因為婆娑國皇子並不是以使臣的身份前來的大雍,隻是以婆娑國采買的商人前來,一開始連大雍朝廷都不知曉。若不是他們在酒樓鬧事被柳桑寧戳破想吃白食被抓,恐怕會一直瞞著身份。所以他們並不是住在鴻臚寺在皇城的驛站裏。
這家驛棧在番坊裏也算是有些名頭,一些番邦的富商喜愛住在這裏,算得上是番坊內高檔的客棧。這裏的廂房分為三等,甲字號乃是最豪華的廂房,也是數量最少的,一共隻有六間,哈裏耶等人就包了三間。
六間房分別在客棧三樓的東西兩頭,哈裏耶一行人住的東頭的三間。其中哈裏耶住的是其中最大的一間,且在最裏頭。也就是說,若是有人想要去哈裏耶的房間,就必須經過另外兩間廂房。這樣一來,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護哈裏耶的安全。
可即便如此,哈裏耶卻還是被人殺死在了房間裏。
捕頭帶他們來到了房門口,將門推開,說道:“王大人,自案發後這裏就被封了,日夜都有咱們的人把守,沒有人進出過,一切都還是保持著案發時的樣子。”
王硯辭聽了後,隻「嗯」了一聲,並沒有特別的表示,隨後他們三人進了屋子,在屋子裏轉悠起來。
捕頭心中好奇,旁的人聽聞命案都是第一時間要求去檢查屍體,這位王大人倒是和旁人不同,反倒是第一時間來看案發現場。也不知是他不懂查案,還是獨特的查案風格?
他心裏頭這麽想著,自己也趕緊跟了進去。
柳桑寧進了廂房後,便是高度集中精神,屋子裏的每一處她都沒有放過。最後,她又在一攤血跡前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