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深元等人也反應過來,立即叫衙役快馬加鞭趕去明兆典當行拿人。
做典當這行的東家,一般都是前頭的屋子做典當的活計,後頭的屋子就是自家宅院。畢竟典當行與旁的鋪子做的生意不同,它的特殊性讓東家必須時時刻刻自己也能盯著。
況且明兆典當行並不是一個小典當鋪,他們東家齊遠山也算得上是長安城裏說得上名號的商賈,刑部的衙役也是知曉在何處的。
柳桑寧則與王硯辭在大理寺的偏房裏等著,隻等他們將人抓回來。
坐在椅子上的柳桑寧抓著扶手的手有些抖,她覺得自己還是大意了,原以為她看破了他有在意的愛人,便能拿捏此點用來破案。可她沒想到,這卜立也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方才柳桑寧在那衙役要走時還叫住他問了一嘴,問他卜立有沒有說什麽奇怪的話。那衙役回答得很快:“他突然大喊了一聲「我什麽也不會說」。”
吼完這句話,他才服毒自盡。
柳桑寧就什麽都明白了。
他既不願意得罪官府的人,叫他們去捉拿自己心愛之人。又不願被東家知曉他出賣了他,估摸著也是為了防止東家對付他心愛之人。於是他說完後讓自己死在大理寺牢獄中,並且還是服毒自盡,好讓東家聽見消息時,誤以為他是什麽都沒說就自盡了。
他這般舉動,隻怕是那牢獄中有東家的眼線。
想到這裏,她不免打了個激靈。王硯辭感覺到身邊人情緒的變化,他扭頭看去,就見柳桑寧擰著眉頭,一臉嚴肅,眼中似還有些害怕。
他將邊幾上的茶杯朝柳桑寧的方向推了推,開口道:“喝口茶,靜靜心。”
柳桑寧覺得自己就像是被人從深淵裏突然拉出來一般,她回過神來,撇頭看向王硯辭,在他的目光下,就真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她真覺得喝完後,自己的心像是定了不少。
等她將一杯飲盡,茶杯重新放置在邊幾上時,王硯辭才又開口問道:“方才在擔心什麽?”
其實他想問的是在害怕什麽,不過柳桑寧向來也是個要強的,隻怕是不願叫人瞧出她的脆弱。於是王硯辭話到嘴邊還是換了個措辭。
柳桑寧沉默了一會兒,才回答:“我隻是在想,若卜立的東家真的在牢獄中有眼線,那……那名眼線是什麽時候放進來的?他又為何要在大理寺中放眼線?除了大理寺,旁的官部也有嗎?刑部呢?”
頓了下,她喉嚨有些艱澀道:“鴻臚寺呢?”
她不敢想,鴻臚寺若是混進了這樣的內奸,將來若是出現了雍番的事,會不會小事也變大事。大雍與番邦國的往來看似大雍壓了一頭。可柳桑寧也曾從父親還有摩羅大師甚至於其他人的隻言片語裏明白了一個理兒,與番邦之交要慎之又慎,因為一不小心就會釀成戰事。
如今大雍與各番邦國還能維係和平,是因為大雍這些年來也十分小心處置與番邦國有關的各項事宜。隻要不是利益衝突過大,番邦國也不會想要再大動幹戈。
可誰也無法保證,是不是所有番邦的上位者都這般想。縱觀曆史長河,總會有那麽幾個「不安於室」的番邦皇室之人。
王硯辭卻隻淡淡道:“大理寺的牢飯都是與附近的小館合作,每日小館的人會將牢飯送來。今日來送飯的人,是個麵生的,說是原來那個病了,他來頂一天活兒。”
柳桑寧一愣:“你是說,大理寺裏的那個眼線,是送膳的那個人?”
王硯辭輕「嗯」了一聲,柳桑寧頓時鬆了口氣,她還以為背後之人能如此手眼通天,還能在朝廷衙門裏塞人。不過鬆懈下來後,她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你是如何知曉的?”
王硯辭輕笑:“就在你沉思的時候,我讓長伍去打聽了一下。”
“你說,他們能抓到人嗎?”柳桑寧有些擔憂問。
王硯辭倒依舊是風輕雲淡的模樣:“那便得看他們的本事了。”
好在,兩個衙門的人出動沒有叫柳桑寧失望。當她聽到外頭的聲響,知曉明兆典當行東家被捉拿回來時,她便再也坐不住了。
王硯辭卻示意她別急,就這麽坐在椅子上,然後指了指身後的牆。
柳桑寧露出疑惑之色,忽然就聽到一聲驚堂木拍在桌上的巨響,隨即便傳來了魯深元的聲音。
“……”柳桑寧明白過來,這兒隔音較差,就這麽靠牆坐著就能聽得一清二楚。她思緒不由有些發散,也不知道鴻臚寺是不是也是這種情況?
柳桑寧聽著隔壁明兆典當行的東家齊遠山一開始嘴硬,到後麵被當場上刑鬼哭狼嚎,再到承認信的確是自己所寫,前後不過一個時辰——
竟連卜立都比他挺得時間久。
想來,這人是好日子過慣了,實在是吃不得苦。
柳桑寧這會兒心情倒是平靜了許多,她聽著一牆之隔的齊遠山跟倒豆子似的將豫州鹽場的貓膩抖摟出來,又交代了幾個關鍵人物,她都不覺得稀奇了。那幾個人的名字她沒聽過,也不知道是不是鹽場舉足輕重的人物。
這會兒王硯辭突然起身,說道:“走吧。”
柳桑寧一愣:“不用等他簽字畫押嗎?”
“那是大理寺的事,咱們已為這案子耽誤了這麽久,也該回去處理鴻臚寺的事了。”王硯辭說完,邁步往外走,柳桑寧趕緊跟了上去。
出大理寺的門時,王硯辭忽然問道:“當時卜立認罪,你為何覺得他在撒謊?你好像,從一開始就懷疑他不是真正的幕後之人。”
柳桑寧抿了抿嘴,說道:“因為他瞧著有些偏瘦。”
“就因為這?”王硯辭有些意外。
柳桑寧點頭:“做私鹽這樣的大買賣,進賬是不會少的。長年累月下來,定是荷包鼓鼓。你瞧長安城裏但凡店鋪大些的掌櫃,誰不是將自己吃得圓潤嗎,更何況是東家?就算是不胖,也不會是這樣偏瘦的身材。卜立這般,一瞧就是平日裏要幹活的人。能做私鹽的東家,又怎會需要親自幹活?”
王硯辭看著柳桑寧的目光有了些許的變化。他知道柳桑寧比起普通人洞察力更強,但此刻他覺得她是洞察力極強。有時候還能從一些別人不曾想過的方麵去思考問題。
若他早年間培養的人裏有她這樣的人,想來這會兒已經成了他最得力的幫手。
心裏頭這般想著,兩人一起上了馬車。
落座後,柳桑寧躊躇片刻,還是問出來:“王大人,我今日是否得罪了刑部的吳侍郎?我瞧著他看我的眼神不大好,像是對我很是不滿。”
“他自是對你有不滿。”王硯辭哼笑一聲,“你讓卜立吐出豫州鹽場時,便不要想著他對你有好臉色了。”
“為何?”柳桑寧不解。
王硯辭折扇在她腦袋上輕輕一點,然後道:“你為人聰明,隻不過在為官之道上卻太缺乏曆練。你以為鹽場是什麽?如今大雍幾個鹽場,管轄在不同人的手底下,瞧著是地方上的鹽運司操心。但各鹽運司與朝中不同高官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還牽扯到皇親國戚。卜立攀扯出一個豫州鹽場,誰又知曉這鹽場背靠之人究竟是誰?他既然供出來,那就不得不查,若是查到了什麽人頭上……他自是擔心頭上的烏紗帽不保。”
柳桑寧莫名覺得後背一陣發涼,她低喃:“隻怕不僅僅是烏紗帽不保,恐怕連腦袋也不保了。”
若是真牽扯到大人物,誰知道大人物會幹出些什麽事來?
王硯辭見她明白過來,繼續道:“我與你透露一點,豫州鹽場背後有安親王。若此事要查下去,安親王可不一定坐得住。吳侍郎也是明白這一點,所以才不想卜立抖摟出來。你壞了他的盤算,他自是對你沒好臉色。”
柳桑寧一麵覺得懊惱,一麵又覺得這簡直荒唐。難道就因為怕皇親國戚報複,就連真相也不顧了?那還要律法做什麽,還談什麽天地公道?
她心中是有些不服氣的。王硯辭將她的不服氣看在眼裏,卻沒有出聲去勸她,他覺得柳桑寧這樣有骨氣,還真叫他高看一眼。
宮門落鎖前,王硯辭忽然又被皇帝叫進宮中。
皇帝案頭擺放著大理寺呈上來的案卷與畫押的供詞,他雙眸深邃,看著王硯辭,問道:“王愛卿,如何看?”
王硯辭麵上不動聲色,隻道:“陛下,鹽場沉屙已久,那些蛀蟲不得不除。但眼下沒幾個月便是太後壽誕,萬國來朝,不是好時機。陛下想要整頓鹽場,必得騰出手來一擊即中,不可讓蛀蟲有翻身的機會。”
“懂朕者,唯爾矣。”這話簡直說到了皇帝的心坎兒上,他其實心中早就有了決斷,隻不過卻還是想有個人先開口。
王硯辭垂眸,心中明白皇帝這不過是想有個暫時不處理鹽場的由頭。但這個由頭卻不能由一國之君說出來,那就必須得有個人替他說。若是此事不小心傳揚出去,那也不是他這個皇帝不願意查,而是王硯辭勸他不要查的。
說白了,想要一個背鍋的人罷了。
王硯辭這些年早就拿捏準了皇帝的心思,這等小事對他來說不算什麽。他也不在意所謂的名聲,反正如今他寵臣的名頭在外,難道是什麽好名聲嗎?
倒不如趁著皇帝此刻心情好,要些別的東西。
於是王硯辭一拱手,道:“此次案件能如此之快攻破,多虧了一個人。”
“哦?是誰?”皇帝問。
王硯辭答:“是鴻臚寺的一名實習像胥,名叫柳桑寧。”
頓了下,他又道:“她亦是崇文館編撰柳青行之幺女。此次是她發現了重要的線索,又看破那卜立撒謊,這才揪出真正的凶手。”
“哦?竟是那位你破格允她考試的女娘?”皇帝也是聽說過此事的,“沒想到她還是官宦之女,柳青行……朕知道他,他編撰番邦誌,也算盡心盡力。”
皇帝一高興,便笑著道:“既然她有功,那自是要賞的!王愛卿,你覺得朕賞她什麽為好?她是實習像胥,那就晉她為七品像胥如何?”
王硯辭想了想,道:“臣以為,陛下不如直接問她。”
於是到了次日,柳桑寧一臉蒙逼地跟著王硯辭進了宮。
等她跪在皇帝麵前行禮,聽到皇帝說要賞她時,她整個人都震驚了。
第60章 我做東
見柳桑寧一臉不可置信,王硯辭嘴角溢出笑意,皇帝也看得哈哈笑起來。
他讓柳桑寧平身,然後說道:“王愛卿說,此次能這麽快破案多虧了你。聽聞你如今是鴻臚寺的實習像胥,那朕便晉你為七品像胥如何?”
若不是皇帝說得一臉正氣,柳桑寧差點都以為自己是那後宮妃嬪,晉升了位份。在皇帝的目光下,柳桑寧忽然又跪下,拱手說道:“多謝陛下好意,臣女既是鴻臚寺之人,為國效力為陛下效力乃是分內之事。鴻臚寺實習像胥的考核在即,臣女想靠自己的真本事通過考核。”
皇帝沒想到柳桑寧竟然會拒絕,他一挑眉,在柳桑寧忐忑不安中,問道:“此等機會,若是換了旁人那是求都求不來的,隻會牢牢抓住。你確定你不要?”
柳桑寧一抿嘴,像是下了某種決心,她說道:“陛下,臣女確定。”頓了下,她說出自己的理由,“陛下,臣女乃女子,此前從未有女子考官之先例,那臣女便是這第一人。既為第一人,自是要給天下女子看,這世上還有這樣一條道路可以走。若我通過考核留在了鴻臚寺,那才是切切實實是女子考官的例子,讓後人有例可參考。若今日我接受了陛下的賞賜,那我與如太醫與文博士的入仕便無差別,又如何能叫後人走我這條路當女官呢?”
皇帝神情嚴肅,柳桑寧心中越發打鼓。可忽然皇帝卻哈哈笑了幾聲,隨即還拍了兩下掌。
他朗聲說道:“好,有誌氣!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朕也不強人所難。但朕說出來的賞賜也從不收回。那便這般,若你通過了鴻臚寺的考核,屆時朕便晉你為七品像胥,如何?”
皇帝都這麽說了,柳桑寧自然不敢再次拒絕,隻得充滿感激地應下。
等從皇宮裏出來上了馬車,柳桑寧才長長地舒了口氣,一隻手撫了撫胸口,看起來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王硯辭瞥眼看她:“這般害怕?”
“不是害怕,是緊張。”柳桑寧反駁道,“我初次見聖人,緊張也是很尋常的。聖人威嚴,誰人第一次見了不心生敬畏呢?”
“你既已在聖人麵前放了話,那接下來便好好準備考核。”王硯辭囑咐道。
柳桑寧連連應下。
隻是柳桑寧沒想到,自己拒絕了皇帝直接晉升她的官職要靠自己考官的事情竟被傳開了。她不知道是誰傳出去的,當時回來後,她隻在鴻臚寺中同徐盡歡提了一嘴。但當時有沒有其他人聽到她也不敢保證。
這件事兒越傳越廣,不過短短兩日,就已經大街小巷都傳遍了。之所以被這般津津樂道,隻因她是一名女子,卻能以女子之身說出這番大氣的話,讓不少人驚歎。
柳桑寧上值時,半路突然衝出來一名女娘,瞧著不過十五六歲。她身上穿的衣裳不算差,也不算特別好。臉紅撲撲的,瞧著很是可愛。
“這位小娘子,你可是有什麽事?”柳桑寧看著攔在她跟前的女娘問道。
女娘像是鼓起了巨大的勇氣,對柳桑寧說道:“柳大人,你在我心裏就是女子的表率。我也想像你一樣,以後憑自己的本事考取功名。若我能考取功名,我爹肯定就不會想將我遠嫁了。我一定會勤奮念書的。”
說完這句,女娘將手中一個油紙包塞進柳桑寧手中:“這個給你吃。柳大人,你一定要通過這次鴻臚寺的考核,讓天下女子都看看,我們也可以像男子一樣考功名!”
小女娘說完紅著臉轉身就跑,柳桑寧看著自己手中的油紙包有些發愣。她打開來,裏麵是熱騰騰的兩個包子,顯然是給她當早膳的。
一輛馬車在她身邊停下,窗簾被撩起來,露出王硯辭一半的臉:“柳像胥,在發什麽呆?”
柳桑寧聽到聲音抬頭望去,見到王硯辭她下意識將手中的包子往前送了送,說道:“方才有位小娘子送了我這個。”
“嗬,勁鬆包子鋪的包子。看來這位送你包子的小女娘是一大早就起床去排隊給你買包子了。”王硯辭眼中含笑,“上來吧,載你一程。”
柳桑寧已經習慣坐王硯辭的馬車了,她沒有推辭,立即就爬了上去。一進車廂,她就將油紙包遞過去:“喏,給你吃一個。”
王硯辭挑眉:“人家送你的心意,你就這麽給我?”
“包子嘛,本來就是吃的。”柳桑寧說著自己拿了一個吃起來,拿著油紙包的手依舊伸向王硯辭,“再說,我能得到她的欽佩喜愛,也有你的功勞。”
做典當這行的東家,一般都是前頭的屋子做典當的活計,後頭的屋子就是自家宅院。畢竟典當行與旁的鋪子做的生意不同,它的特殊性讓東家必須時時刻刻自己也能盯著。
況且明兆典當行並不是一個小典當鋪,他們東家齊遠山也算得上是長安城裏說得上名號的商賈,刑部的衙役也是知曉在何處的。
柳桑寧則與王硯辭在大理寺的偏房裏等著,隻等他們將人抓回來。
坐在椅子上的柳桑寧抓著扶手的手有些抖,她覺得自己還是大意了,原以為她看破了他有在意的愛人,便能拿捏此點用來破案。可她沒想到,這卜立也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方才柳桑寧在那衙役要走時還叫住他問了一嘴,問他卜立有沒有說什麽奇怪的話。那衙役回答得很快:“他突然大喊了一聲「我什麽也不會說」。”
吼完這句話,他才服毒自盡。
柳桑寧就什麽都明白了。
他既不願意得罪官府的人,叫他們去捉拿自己心愛之人。又不願被東家知曉他出賣了他,估摸著也是為了防止東家對付他心愛之人。於是他說完後讓自己死在大理寺牢獄中,並且還是服毒自盡,好讓東家聽見消息時,誤以為他是什麽都沒說就自盡了。
他這般舉動,隻怕是那牢獄中有東家的眼線。
想到這裏,她不免打了個激靈。王硯辭感覺到身邊人情緒的變化,他扭頭看去,就見柳桑寧擰著眉頭,一臉嚴肅,眼中似還有些害怕。
他將邊幾上的茶杯朝柳桑寧的方向推了推,開口道:“喝口茶,靜靜心。”
柳桑寧覺得自己就像是被人從深淵裏突然拉出來一般,她回過神來,撇頭看向王硯辭,在他的目光下,就真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她真覺得喝完後,自己的心像是定了不少。
等她將一杯飲盡,茶杯重新放置在邊幾上時,王硯辭才又開口問道:“方才在擔心什麽?”
其實他想問的是在害怕什麽,不過柳桑寧向來也是個要強的,隻怕是不願叫人瞧出她的脆弱。於是王硯辭話到嘴邊還是換了個措辭。
柳桑寧沉默了一會兒,才回答:“我隻是在想,若卜立的東家真的在牢獄中有眼線,那……那名眼線是什麽時候放進來的?他又為何要在大理寺中放眼線?除了大理寺,旁的官部也有嗎?刑部呢?”
頓了下,她喉嚨有些艱澀道:“鴻臚寺呢?”
她不敢想,鴻臚寺若是混進了這樣的內奸,將來若是出現了雍番的事,會不會小事也變大事。大雍與番邦國的往來看似大雍壓了一頭。可柳桑寧也曾從父親還有摩羅大師甚至於其他人的隻言片語裏明白了一個理兒,與番邦之交要慎之又慎,因為一不小心就會釀成戰事。
如今大雍與各番邦國還能維係和平,是因為大雍這些年來也十分小心處置與番邦國有關的各項事宜。隻要不是利益衝突過大,番邦國也不會想要再大動幹戈。
可誰也無法保證,是不是所有番邦的上位者都這般想。縱觀曆史長河,總會有那麽幾個「不安於室」的番邦皇室之人。
王硯辭卻隻淡淡道:“大理寺的牢飯都是與附近的小館合作,每日小館的人會將牢飯送來。今日來送飯的人,是個麵生的,說是原來那個病了,他來頂一天活兒。”
柳桑寧一愣:“你是說,大理寺裏的那個眼線,是送膳的那個人?”
王硯辭輕「嗯」了一聲,柳桑寧頓時鬆了口氣,她還以為背後之人能如此手眼通天,還能在朝廷衙門裏塞人。不過鬆懈下來後,她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你是如何知曉的?”
王硯辭輕笑:“就在你沉思的時候,我讓長伍去打聽了一下。”
“你說,他們能抓到人嗎?”柳桑寧有些擔憂問。
王硯辭倒依舊是風輕雲淡的模樣:“那便得看他們的本事了。”
好在,兩個衙門的人出動沒有叫柳桑寧失望。當她聽到外頭的聲響,知曉明兆典當行東家被捉拿回來時,她便再也坐不住了。
王硯辭卻示意她別急,就這麽坐在椅子上,然後指了指身後的牆。
柳桑寧露出疑惑之色,忽然就聽到一聲驚堂木拍在桌上的巨響,隨即便傳來了魯深元的聲音。
“……”柳桑寧明白過來,這兒隔音較差,就這麽靠牆坐著就能聽得一清二楚。她思緒不由有些發散,也不知道鴻臚寺是不是也是這種情況?
柳桑寧聽著隔壁明兆典當行的東家齊遠山一開始嘴硬,到後麵被當場上刑鬼哭狼嚎,再到承認信的確是自己所寫,前後不過一個時辰——
竟連卜立都比他挺得時間久。
想來,這人是好日子過慣了,實在是吃不得苦。
柳桑寧這會兒心情倒是平靜了許多,她聽著一牆之隔的齊遠山跟倒豆子似的將豫州鹽場的貓膩抖摟出來,又交代了幾個關鍵人物,她都不覺得稀奇了。那幾個人的名字她沒聽過,也不知道是不是鹽場舉足輕重的人物。
這會兒王硯辭突然起身,說道:“走吧。”
柳桑寧一愣:“不用等他簽字畫押嗎?”
“那是大理寺的事,咱們已為這案子耽誤了這麽久,也該回去處理鴻臚寺的事了。”王硯辭說完,邁步往外走,柳桑寧趕緊跟了上去。
出大理寺的門時,王硯辭忽然問道:“當時卜立認罪,你為何覺得他在撒謊?你好像,從一開始就懷疑他不是真正的幕後之人。”
柳桑寧抿了抿嘴,說道:“因為他瞧著有些偏瘦。”
“就因為這?”王硯辭有些意外。
柳桑寧點頭:“做私鹽這樣的大買賣,進賬是不會少的。長年累月下來,定是荷包鼓鼓。你瞧長安城裏但凡店鋪大些的掌櫃,誰不是將自己吃得圓潤嗎,更何況是東家?就算是不胖,也不會是這樣偏瘦的身材。卜立這般,一瞧就是平日裏要幹活的人。能做私鹽的東家,又怎會需要親自幹活?”
王硯辭看著柳桑寧的目光有了些許的變化。他知道柳桑寧比起普通人洞察力更強,但此刻他覺得她是洞察力極強。有時候還能從一些別人不曾想過的方麵去思考問題。
若他早年間培養的人裏有她這樣的人,想來這會兒已經成了他最得力的幫手。
心裏頭這般想著,兩人一起上了馬車。
落座後,柳桑寧躊躇片刻,還是問出來:“王大人,我今日是否得罪了刑部的吳侍郎?我瞧著他看我的眼神不大好,像是對我很是不滿。”
“他自是對你有不滿。”王硯辭哼笑一聲,“你讓卜立吐出豫州鹽場時,便不要想著他對你有好臉色了。”
“為何?”柳桑寧不解。
王硯辭折扇在她腦袋上輕輕一點,然後道:“你為人聰明,隻不過在為官之道上卻太缺乏曆練。你以為鹽場是什麽?如今大雍幾個鹽場,管轄在不同人的手底下,瞧著是地方上的鹽運司操心。但各鹽運司與朝中不同高官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還牽扯到皇親國戚。卜立攀扯出一個豫州鹽場,誰又知曉這鹽場背靠之人究竟是誰?他既然供出來,那就不得不查,若是查到了什麽人頭上……他自是擔心頭上的烏紗帽不保。”
柳桑寧莫名覺得後背一陣發涼,她低喃:“隻怕不僅僅是烏紗帽不保,恐怕連腦袋也不保了。”
若是真牽扯到大人物,誰知道大人物會幹出些什麽事來?
王硯辭見她明白過來,繼續道:“我與你透露一點,豫州鹽場背後有安親王。若此事要查下去,安親王可不一定坐得住。吳侍郎也是明白這一點,所以才不想卜立抖摟出來。你壞了他的盤算,他自是對你沒好臉色。”
柳桑寧一麵覺得懊惱,一麵又覺得這簡直荒唐。難道就因為怕皇親國戚報複,就連真相也不顧了?那還要律法做什麽,還談什麽天地公道?
她心中是有些不服氣的。王硯辭將她的不服氣看在眼裏,卻沒有出聲去勸她,他覺得柳桑寧這樣有骨氣,還真叫他高看一眼。
宮門落鎖前,王硯辭忽然又被皇帝叫進宮中。
皇帝案頭擺放著大理寺呈上來的案卷與畫押的供詞,他雙眸深邃,看著王硯辭,問道:“王愛卿,如何看?”
王硯辭麵上不動聲色,隻道:“陛下,鹽場沉屙已久,那些蛀蟲不得不除。但眼下沒幾個月便是太後壽誕,萬國來朝,不是好時機。陛下想要整頓鹽場,必得騰出手來一擊即中,不可讓蛀蟲有翻身的機會。”
“懂朕者,唯爾矣。”這話簡直說到了皇帝的心坎兒上,他其實心中早就有了決斷,隻不過卻還是想有個人先開口。
王硯辭垂眸,心中明白皇帝這不過是想有個暫時不處理鹽場的由頭。但這個由頭卻不能由一國之君說出來,那就必須得有個人替他說。若是此事不小心傳揚出去,那也不是他這個皇帝不願意查,而是王硯辭勸他不要查的。
說白了,想要一個背鍋的人罷了。
王硯辭這些年早就拿捏準了皇帝的心思,這等小事對他來說不算什麽。他也不在意所謂的名聲,反正如今他寵臣的名頭在外,難道是什麽好名聲嗎?
倒不如趁著皇帝此刻心情好,要些別的東西。
於是王硯辭一拱手,道:“此次案件能如此之快攻破,多虧了一個人。”
“哦?是誰?”皇帝問。
王硯辭答:“是鴻臚寺的一名實習像胥,名叫柳桑寧。”
頓了下,他又道:“她亦是崇文館編撰柳青行之幺女。此次是她發現了重要的線索,又看破那卜立撒謊,這才揪出真正的凶手。”
“哦?竟是那位你破格允她考試的女娘?”皇帝也是聽說過此事的,“沒想到她還是官宦之女,柳青行……朕知道他,他編撰番邦誌,也算盡心盡力。”
皇帝一高興,便笑著道:“既然她有功,那自是要賞的!王愛卿,你覺得朕賞她什麽為好?她是實習像胥,那就晉她為七品像胥如何?”
王硯辭想了想,道:“臣以為,陛下不如直接問她。”
於是到了次日,柳桑寧一臉蒙逼地跟著王硯辭進了宮。
等她跪在皇帝麵前行禮,聽到皇帝說要賞她時,她整個人都震驚了。
第60章 我做東
見柳桑寧一臉不可置信,王硯辭嘴角溢出笑意,皇帝也看得哈哈笑起來。
他讓柳桑寧平身,然後說道:“王愛卿說,此次能這麽快破案多虧了你。聽聞你如今是鴻臚寺的實習像胥,那朕便晉你為七品像胥如何?”
若不是皇帝說得一臉正氣,柳桑寧差點都以為自己是那後宮妃嬪,晉升了位份。在皇帝的目光下,柳桑寧忽然又跪下,拱手說道:“多謝陛下好意,臣女既是鴻臚寺之人,為國效力為陛下效力乃是分內之事。鴻臚寺實習像胥的考核在即,臣女想靠自己的真本事通過考核。”
皇帝沒想到柳桑寧竟然會拒絕,他一挑眉,在柳桑寧忐忑不安中,問道:“此等機會,若是換了旁人那是求都求不來的,隻會牢牢抓住。你確定你不要?”
柳桑寧一抿嘴,像是下了某種決心,她說道:“陛下,臣女確定。”頓了下,她說出自己的理由,“陛下,臣女乃女子,此前從未有女子考官之先例,那臣女便是這第一人。既為第一人,自是要給天下女子看,這世上還有這樣一條道路可以走。若我通過考核留在了鴻臚寺,那才是切切實實是女子考官的例子,讓後人有例可參考。若今日我接受了陛下的賞賜,那我與如太醫與文博士的入仕便無差別,又如何能叫後人走我這條路當女官呢?”
皇帝神情嚴肅,柳桑寧心中越發打鼓。可忽然皇帝卻哈哈笑了幾聲,隨即還拍了兩下掌。
他朗聲說道:“好,有誌氣!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朕也不強人所難。但朕說出來的賞賜也從不收回。那便這般,若你通過了鴻臚寺的考核,屆時朕便晉你為七品像胥,如何?”
皇帝都這麽說了,柳桑寧自然不敢再次拒絕,隻得充滿感激地應下。
等從皇宮裏出來上了馬車,柳桑寧才長長地舒了口氣,一隻手撫了撫胸口,看起來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王硯辭瞥眼看她:“這般害怕?”
“不是害怕,是緊張。”柳桑寧反駁道,“我初次見聖人,緊張也是很尋常的。聖人威嚴,誰人第一次見了不心生敬畏呢?”
“你既已在聖人麵前放了話,那接下來便好好準備考核。”王硯辭囑咐道。
柳桑寧連連應下。
隻是柳桑寧沒想到,自己拒絕了皇帝直接晉升她的官職要靠自己考官的事情竟被傳開了。她不知道是誰傳出去的,當時回來後,她隻在鴻臚寺中同徐盡歡提了一嘴。但當時有沒有其他人聽到她也不敢保證。
這件事兒越傳越廣,不過短短兩日,就已經大街小巷都傳遍了。之所以被這般津津樂道,隻因她是一名女子,卻能以女子之身說出這番大氣的話,讓不少人驚歎。
柳桑寧上值時,半路突然衝出來一名女娘,瞧著不過十五六歲。她身上穿的衣裳不算差,也不算特別好。臉紅撲撲的,瞧著很是可愛。
“這位小娘子,你可是有什麽事?”柳桑寧看著攔在她跟前的女娘問道。
女娘像是鼓起了巨大的勇氣,對柳桑寧說道:“柳大人,你在我心裏就是女子的表率。我也想像你一樣,以後憑自己的本事考取功名。若我能考取功名,我爹肯定就不會想將我遠嫁了。我一定會勤奮念書的。”
說完這句,女娘將手中一個油紙包塞進柳桑寧手中:“這個給你吃。柳大人,你一定要通過這次鴻臚寺的考核,讓天下女子都看看,我們也可以像男子一樣考功名!”
小女娘說完紅著臉轉身就跑,柳桑寧看著自己手中的油紙包有些發愣。她打開來,裏麵是熱騰騰的兩個包子,顯然是給她當早膳的。
一輛馬車在她身邊停下,窗簾被撩起來,露出王硯辭一半的臉:“柳像胥,在發什麽呆?”
柳桑寧聽到聲音抬頭望去,見到王硯辭她下意識將手中的包子往前送了送,說道:“方才有位小娘子送了我這個。”
“嗬,勁鬆包子鋪的包子。看來這位送你包子的小女娘是一大早就起床去排隊給你買包子了。”王硯辭眼中含笑,“上來吧,載你一程。”
柳桑寧已經習慣坐王硯辭的馬車了,她沒有推辭,立即就爬了上去。一進車廂,她就將油紙包遞過去:“喏,給你吃一個。”
王硯辭挑眉:“人家送你的心意,你就這麽給我?”
“包子嘛,本來就是吃的。”柳桑寧說著自己拿了一個吃起來,拿著油紙包的手依舊伸向王硯辭,“再說,我能得到她的欽佩喜愛,也有你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