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輕雨心中有過一陣鈍痛,披風之下的手捏得極緊,手指幾乎要插進掌心裏。
葉輕雨深吸了一口氣,卻堅持繼續說下去:“他還說,當年是他疏通的關係,叫人做了假證。他早就看中了林氏,想盡辦法想要得到林氏,終於在長安找到了機會。
金浮生脖頸與背脊處本有一紋樣,事後,他怕總有一天事情會查到他頭上,還故意將自己身後的紋樣給去掉了。
他不僅去掉了自己的,還找人將當年幾個別國使臣身上的紋樣給強行去掉,隻因那幾個使臣身上的紋樣位置與他大致相同。他想要以此來混淆視線,哪怕查到了也不能確定是他們當中的哪一個。”
這些真相自然是從王硯辭他們嘴裏聽來的,這會兒她全給栽到金浮生頭上,一口咬死是他今日自己說出來的。就如皇帝在憂心的,覺得證據不足,那她這般說了,金浮生也無證據證明他沒有這麽說過。
葉輕雨覺得自己的思緒從來沒有哪一刻像今日這般清明,她感覺好像有什麽東西在前頭指引著她,讓她走出這許多步。
或許是愧疚吧。愧疚於是自己的父親狼狽為奸,將王孟然的妻子逼上了絕路,讓王孟然求告無門。
聽到葉輕雨說了這麽多,皇帝是想阻止都來不及了。他相信這些話,不用太久就會被人傳出去。
“你說的這些,若是新濟國聖子不認,或許反倒會讓你得了個誣陷的罪名,你可知這其中厲害?”皇帝沉聲問葉輕雨。
葉輕雨衝著皇帝重重磕了一個頭,磕得十分的虔誠。
她目光篤定堅毅,高聲說道:“陛下,臣女句句屬實,甘願接受任何審訊!”
皇帝被葉輕雨這樣豁出去的模樣看得一怔。
還未等他開口,門口忽然傳來聲音:“陛下,臣有冤要向陛下陳情!”
聽到熟悉的聲音,皇帝下意識地看向禦書房門口,便見王硯辭邁步進來,他的身後跟著柳桑寧與徐盡歡。
王硯辭大步走上前,二話不說就跪了下去。
皇帝看得忽然有一瞬隻覺得心髒都似乎停跳了半拍,他抿了抿唇,道:“王愛卿,你有何冤?”
“臣,要替二十二年前慘死的亡父亡母伸冤!”
第176章 朕來審
“王愛卿這是何意?”皇帝看著王硯辭,眼裏帶著些許的警告。
可王硯辭就像是失去了平日裏的聰明,隻執拗道:“臣有一事,必須向陛下坦白!臣並非王慈安之子,而是當年的四品像胥王孟然與林氏之子!”
隨著此話說出口,禦書房內一片寂靜。皇帝看著王硯辭的眼神也變得複雜,他的手不自覺捏成了拳頭,像是極力忍耐著什麽。
他沉著臉問:“王硯辭,這可是你算計好的?你一直欺瞞著朕?!”
王硯辭衝著皇帝伏身:“陛下明鑒,臣自幼被父親收養,父親從小便告訴我,王氏族人應忠君愛國。那時我年幼,又受了極大的刺激,其實許多事都不記得了,隻隱約記得自己看到過一個被紋在身後的紋樣。父親不想讓我想起從前的事,這十幾年來,我也從未去想過。”
這番話說得極為平靜,就像是一個旁觀者在闡述別人的事情。
或許是因為他如此的淡然,讓皇帝不悅的心又舒然了許多。他本緊握的右手鬆開,就這麽看著王硯辭,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一旁柳桑寧與徐盡歡卻在心中大大鬆了口氣,柳桑寧想,方才來的路上她勸他的話,他總算是聽進去了。
因為葉輕雨身上的變故,他們之前定好的計劃必須要做出改變。徐盡歡去通知他們葉輕雨進宮了時,柳桑寧便第一時間想到了這一點。若是王硯辭進宮後直接讓皇帝查二十二年前的案子,還將證據一一擺出來,那隻怕皇帝不僅不會憐惜他。反倒隻會忌憚他,甚至懷疑他與葉輕雨串通一氣。
柳桑寧思來想去,唯有裝作此事對王硯辭來說也是突發事件,他隻是因此又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順勢而為罷了,才能讓皇帝心底的疑慮打消。
皇帝依舊黑著臉:“那你為何突然要向朕伸冤?”
王硯辭臉朝著地,眼睛盯著地麵,雙眸裏全是冰冷的殺意。聲音卻與平常無異:“今日我聽聞葉娘子出事,這才入宮。陛下也知,葉娘子與我等一向交好,她在我心裏如同親妹一般。可沒想到進了宮,卻在禦書房外聽到了這一切。我雖忘記了許多,卻也記得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如今知道他們之死有冤,我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心如止水。他們生我一場,於我有恩,既有恩便要報。”
最後一句話讓皇帝神情緩和了一下。
他不由想起當年他欽點王硯辭為狀元郎後召見他時的場景。那時王硯辭年少,瞧著卻有一種屬於少年的意氣風發。
他那時也是在這禦書房內,對自己行一大禮,擲地有聲說道:“族中雖人人誇我聰慧,我卻知他們許多人隻當我是族長之子,認為我年幼有此學問定是背後有人幫我,我不過是徒有虛名。可陛下卻相信我有真才實學,陛下於我乃是伯樂,有知遇之恩。陛下於我有恩,我必用餘生報恩!”
說完這番話,往後十二載,王硯辭果然說到做到,用才學與能力幫他做了不少事,掃除了朝中不少阻礙,還為他數次以身犯險,差點丟了性命。而他不貪功不要高位,隻願做個純臣,做他的心腹。
想到這裏,皇帝的神色便又緩和了許多。
王硯辭仿佛後腦勺長了眼睛,不用抬頭就知道皇帝的怒氣消了不少。他依舊匍匐在地,隻嘴上說道:“求陛下成全,讓我為亡故的生父生母盡這一點孝吧!”
柳桑寧微垂著雙眸,心裏卻忍不住為王硯辭連連叫好。什麽叫說話的藝術?這就是!就這麽三言兩語,王硯辭不僅一扭頹勢,在最後還用「孝道」來捆綁皇帝。
要知道,他們這個皇帝就是個頂孝順的兒子,對自己的母親幾乎算得上是百依百順,母子關係極好。
一旁太後也聽得動容,她忍不住感慨一句:“也是苦命的孩子。”
王硯辭適時顫抖了一下身體,像是想起了什麽可怕的事:“陛下,除了盡孝,臣也是想除了自己的心魔。”
“此話何意?”皇帝立即問道。
王硯辭這時突然抬頭,眼底一片通紅,他生得俊美,眼下雙眼赤紅,讓他整個人看起來都十分的脆弱,叫人忍不住心疼。
皇帝還是頭一回見到這樣的王硯辭。
隻聽王硯辭說道:“我聽我阿耶說過,當初我是被我生母藏在了屋子的櫃子裏,那櫃子有縫,我便在縫裏目睹了一切。我所瞧見的紋樣,定是那歹人身上的。而這些年,歹人一直沒找到,當初的案子成了懸案。我偶爾會做噩夢,夢到那個紋樣。我想,若是凶手落網,或許我便不會再做這個噩夢了。”
葉輕雨在一旁聽得心都揪成了一團。
她大聲道:“陛下,求陛下為我與王大人做主!我們可都是大雍的子民,是陛下的子民啊!”
說完她跪在地上,抱住了太後的腿,衝她哭:“太後娘娘,我害怕……”
太後頓覺心疼,她看向皇帝,什麽話也沒說,可皇帝也明白了自己母親的意思。
他又看了眼跪在地上,瞧著有些狼狽的王硯辭,最後下令:“將京兆府尹與刑部尚書都給朕叫來,將那金浮生帶上來,朕要親自審這個案子!”
第177章 狡辯
皇帝下令,且有龍顏震怒之相,誰也不敢耽擱時間。
京兆府尹與刑部尚書早就聽聞消息進了宮,已經候在書房外了。而金浮生,刑部的人早就將他押進了宮。不過是在暴室待著,就是為了隨時應對皇帝的提審。
於是不到一刻鍾的時間,人便都來齊了。
刑部尚書與京兆府尹作為一同審案之人,他們心中清楚,他們此次最大的用處應該就是旁觀全程,好做個見證。
金浮生被押著來到禦書房時,整個人看著一點也不慌張,還端著他那副道貌岸然的模樣。雖然手被反捆在身後,但整個人卻依舊挺直著背,瞧著不願落半點下風。
他甚至還衝著皇帝微微一笑:“陛下,想來我們兩國之間定有些誤會。為了一點小誤會如此大動幹戈,陛下難道不覺得不妥嗎?若是此消息傳回新濟,叫我新濟眾人得知我在大雍受辱,恐怕不好收場。”
眾人目光落在金浮生身上,其他人沒想到他膽子竟然這麽大,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敢明裏暗裏威脅皇帝,想讓皇帝忌憚他的身份。
徐盡歡倒真有些擔心。金浮生如今是新濟國地位崇高的聖子,聖子受辱對新濟國民眾來說那就是奇恥大辱。若不能坐實金浮生的罪,他若將此消息傳回新濟國,隻怕兩國友邦局麵很快就會分崩離析。
這絕對不是大雍皇帝想看到的。
但皇帝也不是吃素的,他聽了後並沒有露出什麽表情,也沒有絲毫的退讓,隻不冷不熱說道:“聖子,這位葉娘子乃是相府千金,她親自告發你對她圖謀不軌,且此事也有刑部與京兆府的衙役作證,你可認?”
金浮生聽了卻輕笑起來:“陛下,僅憑葉娘子一麵之詞便武斷定我的罪,這實在不妥。我與葉娘子分明是情投意合,她自己許諾了我,我又情難自控,這才一拍即合。男歡女愛你情我願,怎的成了我圖謀不軌?”
“呸!”葉輕雨氣得忍不住罵人,“分明是你想強迫於我,當時許多人都瞧見了,你還想抵賴?!”
“你是說不經我們允許就闖進來的那些人?”金浮生麵不改色,還毫不顧忌地看向葉輕雨,“他們進來得晚,又不曾瞧見我們先前說了什麽做了什麽,如何就能斷定我是強迫於你?分明是你同我說,想在我離開大雍之前委身於我,好叫你父親不得不同意你隨我去新濟,為何你卻突然反口?”
金浮生說到這裏,露出神傷之色:“莫非,你從一開始就是騙我的,算計我的?”
“你!”
葉輕雨著實沒想到這人不僅臉皮如城牆厚,還如此會顛倒黑白。可偏偏他鑽的空子又叫人無法斬釘截鐵地反駁。就如金浮生說的那樣,那些闖進來救她的人都是事發時才來,可事發前她與金浮生說了什麽,確實無人能證明。
葉輕雨沒想到金浮生這樣輕飄飄幾句話就將局勢扭轉,她急得額角直冒汗。
金浮生見她這副模樣,眼底不由有幾分得意,仿佛在說「跟我鬥,就憑你」?
葉輕雨氣得隻覺得自己快要喘不上氣來,一旁柳桑寧卻突然開口:“聖子這話說岔了。你既說葉娘子不能拿出證據證明你強迫於她,可你又如何證明你不是在強迫她?按聖子所說,你們先前說的話隻有你們自己知道,那你也不能證明她同意了你的行為。”
說完這句,柳桑寧沒給金浮生開口的機會,快速往下繼續說:“可徐大人與刑部京兆府一幹人等,卻是親耳聽到葉娘子呼救,親眼見到你強迫葉娘子,而葉娘子在奮力掙紮。”
說完這句,柳桑寧看向龍椅上的皇帝,對他一拱手:“陛下,按我大雍律法,若雙方不能拿出實證者,那便以目擊證人所言為準,以此為依據定罪。若嫌犯不服,要麽出具物證,要麽出具認證。”
龍椅上皇帝聽著,下意識地點了下頭,表示律法的確如此。
柳桑寧撇頭看向金浮生,似笑非笑:“不知聖子是有物證還是有人證呢?”
葉輕雨聽得眼睛微微睜大,忍不住在心裏為柳桑寧呐喊,隻覺得此時此刻柳桑寧身上仿佛閃著金光,格外的高大。
一旁徐盡歡也忍不住彎了彎嘴角,心道阿寧果然是最聰慧的。
金浮生吃癟,臉色陰沉了幾分。可他很快就調整好狀態,不看任何人,隻看向皇帝。
他說道:“我也略知曉些大雍的律法。此等罪過,若是嫌犯抵死不認,像今日這樣半途而來的人證之言隻能作為輕證。若隻有輕證,最多不過判處六個月的拘禁。陛下,我乃聖子,若是六個月不歸,隻怕新濟國上下臣民不安。你真要因今日這等荒唐之言,便將我扣下不成?”
皇帝抿唇,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可在場的人卻都明白,他不會。
與新濟國的邦交乃是大雍對外邦交重要的一環,新濟國實力相比其他幾個番邦國強勁數倍不說,其國家所處的位置對大雍來說也極為重要,乃是抵擋另外三個番邦的防線。
若是與新濟的邦交破裂,對大雍來說極為不利。皇帝自然不會為這麽小又無鐵證的一件事得罪了新濟王。
王硯辭心一沉,他明白,若無強有力的證據坐實金浮生的罪,他們奈何不了他。
於是王硯辭立即上前道:“陛下,新濟國聖子身上背著的可不止這一件案子。他親口同葉娘子承認,二十二年前那件案子乃他所犯!”
金浮生雙瞳微縮,他看向王硯辭忽地明白過來,真正要殺他的刀原來在這兒等著。
葉輕雨也反應過來,又將自己聽到的話快速說了一遍,金浮生方才毫無波動的眼裏也多了幾分異樣的情緒。
但他還是那副油鹽不進的模樣:“全憑葉娘子一張嘴,就想連二十二年前的案子都栽贓到我頭上了?當初也不是沒查過我,我可是無罪的。”
大約是被金浮生三番兩次顛倒黑白給氣狠了,葉輕雨也不知哪裏來的力氣,她忽然站起來衝到了金浮生麵前,伸手用力將他的衣裳給扒了一半下來!
金浮生肩頭的傷暴露了出來。
葉輕雨指著傷口道:“陛下你看,這根本就不像狩獵所受的傷!咱們可以叫個太醫來,叫太醫診斷!”
金浮生用力扯回自己的衣裳,力氣大到葉輕雨像是被她推了一把似的,踉蹌著連連後退。就在金浮生要將衣裳穿好時,突然一隻手抓住了他的後衣領,接著在他反應過來之前,隻聽「撕拉」一聲,衣裳竟是碎了。
這下不光是露了半邊膀子,而是整個上身都暴露在眾人眼前。
屋子裏的女人卻沒有一個人眼神閃躲。尤其是柳桑寧,不僅目光坦蕩,還率先往人家的後背看去……
第178章 作證
王硯辭餘光瞥見,不動聲色往旁邊挪了半步,擋住了柳桑寧的目光。
葉輕雨深吸了一口氣,卻堅持繼續說下去:“他還說,當年是他疏通的關係,叫人做了假證。他早就看中了林氏,想盡辦法想要得到林氏,終於在長安找到了機會。
金浮生脖頸與背脊處本有一紋樣,事後,他怕總有一天事情會查到他頭上,還故意將自己身後的紋樣給去掉了。
他不僅去掉了自己的,還找人將當年幾個別國使臣身上的紋樣給強行去掉,隻因那幾個使臣身上的紋樣位置與他大致相同。他想要以此來混淆視線,哪怕查到了也不能確定是他們當中的哪一個。”
這些真相自然是從王硯辭他們嘴裏聽來的,這會兒她全給栽到金浮生頭上,一口咬死是他今日自己說出來的。就如皇帝在憂心的,覺得證據不足,那她這般說了,金浮生也無證據證明他沒有這麽說過。
葉輕雨覺得自己的思緒從來沒有哪一刻像今日這般清明,她感覺好像有什麽東西在前頭指引著她,讓她走出這許多步。
或許是愧疚吧。愧疚於是自己的父親狼狽為奸,將王孟然的妻子逼上了絕路,讓王孟然求告無門。
聽到葉輕雨說了這麽多,皇帝是想阻止都來不及了。他相信這些話,不用太久就會被人傳出去。
“你說的這些,若是新濟國聖子不認,或許反倒會讓你得了個誣陷的罪名,你可知這其中厲害?”皇帝沉聲問葉輕雨。
葉輕雨衝著皇帝重重磕了一個頭,磕得十分的虔誠。
她目光篤定堅毅,高聲說道:“陛下,臣女句句屬實,甘願接受任何審訊!”
皇帝被葉輕雨這樣豁出去的模樣看得一怔。
還未等他開口,門口忽然傳來聲音:“陛下,臣有冤要向陛下陳情!”
聽到熟悉的聲音,皇帝下意識地看向禦書房門口,便見王硯辭邁步進來,他的身後跟著柳桑寧與徐盡歡。
王硯辭大步走上前,二話不說就跪了下去。
皇帝看得忽然有一瞬隻覺得心髒都似乎停跳了半拍,他抿了抿唇,道:“王愛卿,你有何冤?”
“臣,要替二十二年前慘死的亡父亡母伸冤!”
第176章 朕來審
“王愛卿這是何意?”皇帝看著王硯辭,眼裏帶著些許的警告。
可王硯辭就像是失去了平日裏的聰明,隻執拗道:“臣有一事,必須向陛下坦白!臣並非王慈安之子,而是當年的四品像胥王孟然與林氏之子!”
隨著此話說出口,禦書房內一片寂靜。皇帝看著王硯辭的眼神也變得複雜,他的手不自覺捏成了拳頭,像是極力忍耐著什麽。
他沉著臉問:“王硯辭,這可是你算計好的?你一直欺瞞著朕?!”
王硯辭衝著皇帝伏身:“陛下明鑒,臣自幼被父親收養,父親從小便告訴我,王氏族人應忠君愛國。那時我年幼,又受了極大的刺激,其實許多事都不記得了,隻隱約記得自己看到過一個被紋在身後的紋樣。父親不想讓我想起從前的事,這十幾年來,我也從未去想過。”
這番話說得極為平靜,就像是一個旁觀者在闡述別人的事情。
或許是因為他如此的淡然,讓皇帝不悅的心又舒然了許多。他本緊握的右手鬆開,就這麽看著王硯辭,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一旁柳桑寧與徐盡歡卻在心中大大鬆了口氣,柳桑寧想,方才來的路上她勸他的話,他總算是聽進去了。
因為葉輕雨身上的變故,他們之前定好的計劃必須要做出改變。徐盡歡去通知他們葉輕雨進宮了時,柳桑寧便第一時間想到了這一點。若是王硯辭進宮後直接讓皇帝查二十二年前的案子,還將證據一一擺出來,那隻怕皇帝不僅不會憐惜他。反倒隻會忌憚他,甚至懷疑他與葉輕雨串通一氣。
柳桑寧思來想去,唯有裝作此事對王硯辭來說也是突發事件,他隻是因此又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順勢而為罷了,才能讓皇帝心底的疑慮打消。
皇帝依舊黑著臉:“那你為何突然要向朕伸冤?”
王硯辭臉朝著地,眼睛盯著地麵,雙眸裏全是冰冷的殺意。聲音卻與平常無異:“今日我聽聞葉娘子出事,這才入宮。陛下也知,葉娘子與我等一向交好,她在我心裏如同親妹一般。可沒想到進了宮,卻在禦書房外聽到了這一切。我雖忘記了許多,卻也記得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如今知道他們之死有冤,我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心如止水。他們生我一場,於我有恩,既有恩便要報。”
最後一句話讓皇帝神情緩和了一下。
他不由想起當年他欽點王硯辭為狀元郎後召見他時的場景。那時王硯辭年少,瞧著卻有一種屬於少年的意氣風發。
他那時也是在這禦書房內,對自己行一大禮,擲地有聲說道:“族中雖人人誇我聰慧,我卻知他們許多人隻當我是族長之子,認為我年幼有此學問定是背後有人幫我,我不過是徒有虛名。可陛下卻相信我有真才實學,陛下於我乃是伯樂,有知遇之恩。陛下於我有恩,我必用餘生報恩!”
說完這番話,往後十二載,王硯辭果然說到做到,用才學與能力幫他做了不少事,掃除了朝中不少阻礙,還為他數次以身犯險,差點丟了性命。而他不貪功不要高位,隻願做個純臣,做他的心腹。
想到這裏,皇帝的神色便又緩和了許多。
王硯辭仿佛後腦勺長了眼睛,不用抬頭就知道皇帝的怒氣消了不少。他依舊匍匐在地,隻嘴上說道:“求陛下成全,讓我為亡故的生父生母盡這一點孝吧!”
柳桑寧微垂著雙眸,心裏卻忍不住為王硯辭連連叫好。什麽叫說話的藝術?這就是!就這麽三言兩語,王硯辭不僅一扭頹勢,在最後還用「孝道」來捆綁皇帝。
要知道,他們這個皇帝就是個頂孝順的兒子,對自己的母親幾乎算得上是百依百順,母子關係極好。
一旁太後也聽得動容,她忍不住感慨一句:“也是苦命的孩子。”
王硯辭適時顫抖了一下身體,像是想起了什麽可怕的事:“陛下,除了盡孝,臣也是想除了自己的心魔。”
“此話何意?”皇帝立即問道。
王硯辭這時突然抬頭,眼底一片通紅,他生得俊美,眼下雙眼赤紅,讓他整個人看起來都十分的脆弱,叫人忍不住心疼。
皇帝還是頭一回見到這樣的王硯辭。
隻聽王硯辭說道:“我聽我阿耶說過,當初我是被我生母藏在了屋子的櫃子裏,那櫃子有縫,我便在縫裏目睹了一切。我所瞧見的紋樣,定是那歹人身上的。而這些年,歹人一直沒找到,當初的案子成了懸案。我偶爾會做噩夢,夢到那個紋樣。我想,若是凶手落網,或許我便不會再做這個噩夢了。”
葉輕雨在一旁聽得心都揪成了一團。
她大聲道:“陛下,求陛下為我與王大人做主!我們可都是大雍的子民,是陛下的子民啊!”
說完她跪在地上,抱住了太後的腿,衝她哭:“太後娘娘,我害怕……”
太後頓覺心疼,她看向皇帝,什麽話也沒說,可皇帝也明白了自己母親的意思。
他又看了眼跪在地上,瞧著有些狼狽的王硯辭,最後下令:“將京兆府尹與刑部尚書都給朕叫來,將那金浮生帶上來,朕要親自審這個案子!”
第177章 狡辯
皇帝下令,且有龍顏震怒之相,誰也不敢耽擱時間。
京兆府尹與刑部尚書早就聽聞消息進了宮,已經候在書房外了。而金浮生,刑部的人早就將他押進了宮。不過是在暴室待著,就是為了隨時應對皇帝的提審。
於是不到一刻鍾的時間,人便都來齊了。
刑部尚書與京兆府尹作為一同審案之人,他們心中清楚,他們此次最大的用處應該就是旁觀全程,好做個見證。
金浮生被押著來到禦書房時,整個人看著一點也不慌張,還端著他那副道貌岸然的模樣。雖然手被反捆在身後,但整個人卻依舊挺直著背,瞧著不願落半點下風。
他甚至還衝著皇帝微微一笑:“陛下,想來我們兩國之間定有些誤會。為了一點小誤會如此大動幹戈,陛下難道不覺得不妥嗎?若是此消息傳回新濟,叫我新濟眾人得知我在大雍受辱,恐怕不好收場。”
眾人目光落在金浮生身上,其他人沒想到他膽子竟然這麽大,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敢明裏暗裏威脅皇帝,想讓皇帝忌憚他的身份。
徐盡歡倒真有些擔心。金浮生如今是新濟國地位崇高的聖子,聖子受辱對新濟國民眾來說那就是奇恥大辱。若不能坐實金浮生的罪,他若將此消息傳回新濟國,隻怕兩國友邦局麵很快就會分崩離析。
這絕對不是大雍皇帝想看到的。
但皇帝也不是吃素的,他聽了後並沒有露出什麽表情,也沒有絲毫的退讓,隻不冷不熱說道:“聖子,這位葉娘子乃是相府千金,她親自告發你對她圖謀不軌,且此事也有刑部與京兆府的衙役作證,你可認?”
金浮生聽了卻輕笑起來:“陛下,僅憑葉娘子一麵之詞便武斷定我的罪,這實在不妥。我與葉娘子分明是情投意合,她自己許諾了我,我又情難自控,這才一拍即合。男歡女愛你情我願,怎的成了我圖謀不軌?”
“呸!”葉輕雨氣得忍不住罵人,“分明是你想強迫於我,當時許多人都瞧見了,你還想抵賴?!”
“你是說不經我們允許就闖進來的那些人?”金浮生麵不改色,還毫不顧忌地看向葉輕雨,“他們進來得晚,又不曾瞧見我們先前說了什麽做了什麽,如何就能斷定我是強迫於你?分明是你同我說,想在我離開大雍之前委身於我,好叫你父親不得不同意你隨我去新濟,為何你卻突然反口?”
金浮生說到這裏,露出神傷之色:“莫非,你從一開始就是騙我的,算計我的?”
“你!”
葉輕雨著實沒想到這人不僅臉皮如城牆厚,還如此會顛倒黑白。可偏偏他鑽的空子又叫人無法斬釘截鐵地反駁。就如金浮生說的那樣,那些闖進來救她的人都是事發時才來,可事發前她與金浮生說了什麽,確實無人能證明。
葉輕雨沒想到金浮生這樣輕飄飄幾句話就將局勢扭轉,她急得額角直冒汗。
金浮生見她這副模樣,眼底不由有幾分得意,仿佛在說「跟我鬥,就憑你」?
葉輕雨氣得隻覺得自己快要喘不上氣來,一旁柳桑寧卻突然開口:“聖子這話說岔了。你既說葉娘子不能拿出證據證明你強迫於她,可你又如何證明你不是在強迫她?按聖子所說,你們先前說的話隻有你們自己知道,那你也不能證明她同意了你的行為。”
說完這句,柳桑寧沒給金浮生開口的機會,快速往下繼續說:“可徐大人與刑部京兆府一幹人等,卻是親耳聽到葉娘子呼救,親眼見到你強迫葉娘子,而葉娘子在奮力掙紮。”
說完這句,柳桑寧看向龍椅上的皇帝,對他一拱手:“陛下,按我大雍律法,若雙方不能拿出實證者,那便以目擊證人所言為準,以此為依據定罪。若嫌犯不服,要麽出具物證,要麽出具認證。”
龍椅上皇帝聽著,下意識地點了下頭,表示律法的確如此。
柳桑寧撇頭看向金浮生,似笑非笑:“不知聖子是有物證還是有人證呢?”
葉輕雨聽得眼睛微微睜大,忍不住在心裏為柳桑寧呐喊,隻覺得此時此刻柳桑寧身上仿佛閃著金光,格外的高大。
一旁徐盡歡也忍不住彎了彎嘴角,心道阿寧果然是最聰慧的。
金浮生吃癟,臉色陰沉了幾分。可他很快就調整好狀態,不看任何人,隻看向皇帝。
他說道:“我也略知曉些大雍的律法。此等罪過,若是嫌犯抵死不認,像今日這樣半途而來的人證之言隻能作為輕證。若隻有輕證,最多不過判處六個月的拘禁。陛下,我乃聖子,若是六個月不歸,隻怕新濟國上下臣民不安。你真要因今日這等荒唐之言,便將我扣下不成?”
皇帝抿唇,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可在場的人卻都明白,他不會。
與新濟國的邦交乃是大雍對外邦交重要的一環,新濟國實力相比其他幾個番邦國強勁數倍不說,其國家所處的位置對大雍來說也極為重要,乃是抵擋另外三個番邦的防線。
若是與新濟的邦交破裂,對大雍來說極為不利。皇帝自然不會為這麽小又無鐵證的一件事得罪了新濟王。
王硯辭心一沉,他明白,若無強有力的證據坐實金浮生的罪,他們奈何不了他。
於是王硯辭立即上前道:“陛下,新濟國聖子身上背著的可不止這一件案子。他親口同葉娘子承認,二十二年前那件案子乃他所犯!”
金浮生雙瞳微縮,他看向王硯辭忽地明白過來,真正要殺他的刀原來在這兒等著。
葉輕雨也反應過來,又將自己聽到的話快速說了一遍,金浮生方才毫無波動的眼裏也多了幾分異樣的情緒。
但他還是那副油鹽不進的模樣:“全憑葉娘子一張嘴,就想連二十二年前的案子都栽贓到我頭上了?當初也不是沒查過我,我可是無罪的。”
大約是被金浮生三番兩次顛倒黑白給氣狠了,葉輕雨也不知哪裏來的力氣,她忽然站起來衝到了金浮生麵前,伸手用力將他的衣裳給扒了一半下來!
金浮生肩頭的傷暴露了出來。
葉輕雨指著傷口道:“陛下你看,這根本就不像狩獵所受的傷!咱們可以叫個太醫來,叫太醫診斷!”
金浮生用力扯回自己的衣裳,力氣大到葉輕雨像是被她推了一把似的,踉蹌著連連後退。就在金浮生要將衣裳穿好時,突然一隻手抓住了他的後衣領,接著在他反應過來之前,隻聽「撕拉」一聲,衣裳竟是碎了。
這下不光是露了半邊膀子,而是整個上身都暴露在眾人眼前。
屋子裏的女人卻沒有一個人眼神閃躲。尤其是柳桑寧,不僅目光坦蕩,還率先往人家的後背看去……
第178章 作證
王硯辭餘光瞥見,不動聲色往旁邊挪了半步,擋住了柳桑寧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