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宋仁宗郭皇後(十)


    戰火果然極快燃起,之後張氏頻頻遇見官家,身份也從禦侍快速轉變為清河郡君、才人,而尚娘子和楊娘子兩人仍在想方設法獲得更多恩寵。


    但可能是助孕的法子弄巧成拙,也有可能是張才人過於厲害,她們的恩寵日益稀薄,與之相反的是張才人的極其受寵。


    不過她們畢竟是兩個人,又在宮中紮根已久,並非是一個剛來的才人能抗衡的,因此兩人在宮中倒是形成了一股平衡的勢力,在這種勾心鬥角的氛圍中,葉湘雅腹中子嗣也到了十月臨盤之時。


    分娩當日正好趕上趙禎上朝的時候,趙禎一聽,那還得了,便顧不得上朝,帶著一眾臣子在產房外等著,心裏做足要等許久的準備了,畢竟皇後是初次分娩,經驗不足,孩子晚一會兒出來無礙。


    但是在半個時辰後,趙禎手中抱著白白胖胖的嬰孩,有些傻眼,這麽快的嗎?而且他聽說剛出生的孩子都不會太好看的,但他的孩子卻如此好看。


    初得孩子的喜悅瞬間填滿他心房,在聽到孩子還是個皇子時,他心裏更為高興了,其他臣子無一不是賀喜、大喜。


    賀喜官家得了一個康健的皇子,大喜大宋江山後繼有人。


    唯獨跟在官家身後的張才人和尚婕妤、楊婕妤臉色一下沉了。


    在產房內,葉湘雅鬆了一口氣,所幸是個皇子,雖說她早就做好生下來的孩子是個公主的心理準備,可大宋的公主實在是太苦了,她並不願自己孩子的婚事被人擺弄,就此荒唐過完一生。


    萬幸。


    葉湘雅目光微凝,任由宮人給她擦拭身子,隻要確定子嗣是個皇子,還是個康健的皇子,那麽接下來的一切,便可快速解決了。


    她可沒那麽多耐心跟她們勾心鬥角下去。


    ……


    大皇子的洗三、滿月禮都辦得極其盛大圓滿,趙禎時常抱著大皇子愛不釋手,連後宮娘子都不見了,仿佛眼裏隻有大皇子,模樣不知多歡喜了。


    官家有子了,大臣們便不再勸官家過繼子嗣,而是圍著大皇子商議各種事,像是大皇子稍大些後,這學識由何人來教,這武藝又由何人來習,這種種問題,都是急需解決的。


    趙禎給大皇子取了一個名字,叫趙昉,之後便整日叫著大哥,逗著孩子玩。


    趙昉是嫡長子出身,無論他之後有多少皇子,隻要他還好好活著,這皇位就交不到其他人手中,這幾乎是大宋上下的共識了,葉湘雅作為趙昉生母、大宋皇後,地位也更加穩固了。


    連帶著郭氏一族在京中地位穩步上升,但葉湘雅並未得意,反而告誡郭氏一族不得仗著皇子外家的身份耀武揚威,郭氏一族很是聽話,這便導致皇後在群臣心中名聲好上不少了。


    平心而論,葉湘雅這個皇後並不是以賢惠著稱的,她也做不到對後宮娘子笑臉相迎,但是在大宋上下,她卻是不可替代的皇後。


    一是她這位皇後給官家生下了大皇子,二是隻要皇後無大過,是官家大婚迎娶的皇後,天下人皆知,便不可替代了。


    左右有官家在前,大皇子在後,皇後的地位是誰都動搖不了的。


    葉湘雅即便對後宮娘子態度平淡,也無人指點說道了。


    話又說回到後宮娘子身上,前有張才人十分得寵,後有尚婕妤和楊婕妤虎視眈眈,兩人在皇後生下大皇子後便提起一顆心,好似清楚誰才是最不能違抗之人了。


    於是三人齊齊向葉湘雅投誠,其他娘子也竭盡所能討好皇後。


    但葉湘雅有子傍身,對後宮鬥爭不甚熱絡,對後宮娘子更談不上往來密切了,她該收的禮都收了,該還的也都還了,然後在往下兩年看著娘子們鬥、爭恩寵,她是一點都不接觸後宮瑣事,有子萬事足,整日帶著孩子玩總比對上那些娘子好。


    而她當初說著要看一場好戲,結果不負厚望。


    最先倒台的是尚娘子。


    尚婕妤以容貌出眾為傲,也憑借容貌在後宮站穩腳跟,但她對上容貌更出眾的張才人時,就不可避免落了下乘,再加上後宮總有新進宮的娘子,有些容色雖不比她好,但卻是更青春動人,也分薄了她不少恩寵。


    當恩寵沒了時,楊婕妤早就跟其他娘子交好了,這會兒的她才體會到後宮殘酷,曾經信誓旦旦說對自己好的官家轉眼就和其他娘子好了,曾經交好的姐妹也能輕而易舉將自己拋下。


    曾經她能得意跟皇後抗衡,算計皇後,不過是因為自己出於上風,風水輪流轉,當她自己處於下風時,便感受到這種難受了,隻是在後宮中‘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條法則適用於所有人,等到她後悔自己太過得意,以至於徹底得罪皇後,身邊沒有一個幫她一把的人的時候,已經晚了。


    她看著皇後日複一日高傲,對後宮娘子毫不放在心上,隻顧有子萬事足,所有預想的皇後報複的手段都沒有成真,皇後無心對付她,她不甘,卻已經回不到過去對皇後嚴武揚威之時了。


    她現在後悔了,就是不知在後悔沒有討好地位日漸穩固的皇後,還是在後悔自己沒有趁皇後快要倒台時踩多幾腳了。


    自此她在宮中地位越發不顯,到最後便成了官家拋在腦後的娘子,一輩子都是婕妤,竟不比原來的尚充儀位份了,那時候的她固然會因為皇後被廢而送出宮去,但她後來回宮後好說歹說也是充儀的位份了。


    而這次,葉湘雅自是不會這麽便宜她了。


    這第二個倒台的便是楊婕妤,在宮中但凡有一樣優勢便能走得長久,楊婕妤貌不比尚婕妤,但她擅書法、擅音律,便借此得寵。


    尚婕妤倒台了,她早就找上了新的姐妹,恩寵倒是沒少多少。


    她跟劉太後有沾親帶故的遠親關係,趙禎偶爾想起大娘娘時,會去看一看她。


    隻是恩寵的稀少是不可避免的事,她看著官家越發寵愛張才人,自己始終沒懷上子嗣,無論是中宮之主還是下任官家之母的身份,她都沒有得到。


    在葉湘雅的提議中,她被官家封為九嬪之一的充儀,這還是其他娘子都沒有的待遇,可這也是她最後落得的最高位份了,想像原來那樣成為四妃之一的德妃,葉湘雅隻笑笑,那還真是想的美了。


    至此,導致原身倒台的兩位引火線已經不複過往地位恩寵了。


    剩下要忌諱的便是這‘溫成皇後’張氏了,葉湘雅對這位娘子沒什麽算計的心思,隻是防著對方被官家追贈皇後之位。


    後宮最後的勝利者這話定義挺大的,葉湘雅就怕張氏被追封皇後了,係統就評判說她此次任務不達標,因為讓一個起初身份低微的宮妃在死後被帝王追封,雖說該宮妃沒有子嗣,可這何曾不是某種意義上的勝利者,畢竟成了帝王心中的白月光。


    葉湘雅不想賭這種小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哪怕她有了大皇子,官家有這種打她臉麵舉動的可能不大,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賭狗賭到最後,終將一無所有。


    她不博官家的良心,她隻信自己的手段。


    所以在張才人得寵時,在張才人被封為美人後,又越階被封為九嬪之一的修媛時,葉湘雅一言不發,隻安心撫養子嗣,她兒子康健又活潑,就是稍微尚武了一點,但那無所謂,大宋有一個懂軍事之道的帝王也好,宋朝還不是大一統王朝,這說不定是大宋的一場機遇。


    後來到康定元年,張修媛的長女安壽公主出生時,不過一月,這長女便夭折了,張修媛受了重大打擊,險些一蹶不振。


    但很快,她便迎來了第二個骨肉,這第二個骨肉便是寶和公主,可惜在兩年後,即慶曆三年便夭折了。


    這次骨肉夭折,險些要了張修媛的命,從此大病一場,直至年底誕下鄧國公主趙幼悟。


    葉湘雅才有所動作,這鄧國公主趙幼悟應該是張修媛最後一胎了,在這個孩子夭折後很多年,張氏始終無所出,直至病逝。


    葉湘雅有心想讓張氏保住這一胎,唯有這樣,張氏才會有鬥誌活下去,隻為了看到女兒平安長大婚嫁,左右離官家駕崩的年數還有二十年,正好是一個公主長大成人並且婚嫁的年紀。


    在太醫確診張氏生下趙幼悟之後將子嗣艱難後,葉湘雅便將各種有利於恢複身子的手段施展在體弱的趙幼悟身上,這孩子將來會叫她一聲嬢嬢,認她為嫡母,看在一聲嬢嬢的情況下,她對這孩子稍稍上心也不為過。


    在趙幼悟頭次生重病時,葉湘雅親自照顧這孩子,等孩子身體好轉後,張修媛跪在地上對葉湘雅重重磕了幾個響頭,感激之情如山如海,她這輩子都還不清。


    第11章 宋仁宗郭皇後(完)


    趙禎樂得看孩子們的生母和樂融融,皇後是他舍不下的皇子生母,也是他的發妻,而修媛是他素來寵愛的妃子,是公主生母。


    兩人友好相處,對他來說便是最大的安慰。


    雖說這種行為在葉湘雅眼裏有些虛情假意了,但誰叫那是皇帝,她有所求,便有所依,她求的是帝王百年後的皇位,求的是穩固的皇後乃太後之位,求什麽都不求帝王感情,所以帝王的舉動仍讓她笑眯眯的,對著張修媛道:


    “待小公主長大後,張妹妹可得親眼看到小公主出嫁啊。”


    張修媛點頭,“但願如此。”這些年在宮裏的爭鬥,讓她對官家的愛慕不比從前了,而孩子的屢屢夭折更是給了她巨大打擊,太醫說過她在幼悟之後就再難有孕了,幼悟是她最後的孩子,她一定會庇佑孩子平平安安長大的。


    她要看到孩子出嫁,看到孩子得駙馬孩子圓滿度過一生。


    “孃孃!”趙昉大概是剛下朝便匆匆跑來了,竟滿頭是汗,葉湘雅遞去帕子讓他好好擦臉,“怎麽了,這麽著急?”


    趙昉今年已經十一歲了,是個大少年了,在內廷仍是一副長不大的小孩模樣,這虧得是趙禎的縱容。


    趙昉笑眯眯的,跟母後神態一模一樣,“孃孃,狄大人說會教我練武,兒子終於能耍槍了。”


    葉湘雅摸了摸孩子的頭,狄大人應該是狄青了,宋朝從始至終都是文強武弱,讓趙昉接觸狄青未必是件壞事,“你高興就好,孃孃隻會為你高興,你隻要記住,有些事你一旦下定決心要做了,就不要輕易放棄。”


    朝廷上的臣子大多是文官,自是想下一任官家一心向文官,而非武官,狄青是武官出身,自是受朝廷百官排斥,現在情況還好,等狄青擔任樞密使後位高權重,那時候受到文官的排斥和官家的忌憚可就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了。


    若是狄青極討趙昉喜歡,那些文官怕是夜不能寐吧,所以她才讓孩子堅定決心,別被其他人影響,說不定有生之年,她能看到大宋大統一王國。


    “好,孃孃,兒子知道了。”說罷,趙昉才看見葉湘雅身後的張修媛,神色稍肅,隻點了點頭,畢竟對於一個身份本就不一般的皇子來說,後宮除卻生母是需他敬重的,其他娘子一年到頭都不見得見過一麵,他這種態度很是正常。


    一個出身顯貴還是帝王唯一的子嗣,受到怎樣縱容都不為過。


    張修媛微笑,心裏卻是在惋惜,要是她前兩個孩子是個皇子就好了,哪怕疼惜三個孩子、為女兒們的夭折傷心不已,可她當初選擇成為官家娘子,就是盼著能一步登天,如今為母則強,才將種種野心壓下去,用盡平生壽命為女兒祈福。


    隻是這種想法不合時宜,張修媛閉了閉眼,將遺憾盡數收回,她現在該做的是認真撫養小女兒長大,當小女兒出嫁後的後盾。


    張修媛一想到這些時日皇後娘娘跟她說過的大宋公主下場,便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她知道皇後娘娘隻是為了排遣寂寞才跟她說起這些事的,可她實在無法忍受。


    為何金尊玉貴的公主要縱容駙馬納妾,眼睜睜看著駙馬跟乳母通奸,最後還得公主原諒駙馬,她無法想象自己女兒會遭遇這種事,所以,她要好好活著,不求能一直庇護女兒,隻求能看到女兒過得幸福喜樂就行。


    女兒沒有同母兄弟做靠山,那她就成為女兒最大的靠山。


    ……


    秋去冬來,不知不覺間又過了幾年歲月,到慶曆八年正月時,官家遇刺,四名宮廷禁衛軍士兵叛變,點火殺人,十分放肆,毫無忌憚。


    但皇後及時將官家藏好,沒讓官家擅自出去外邊觀察情況,倒是讓官家逃過一劫,此後,官家越發信服皇後,各種恩封皇後母家,又給正陽宮賜下不少賞賜。


    葉湘雅樂得看到此幕,不過順手而為就能討到帝王歡心,何樂不為,而且,她此舉隻是為了讓張修媛沒了救駕之功,升不上貴妃之位,便無法在官家心裏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此,她所有的計劃便環環相扣,隻待官家駕崩那日到來,她子嗣即位,一切便順順當當的了。


    “娘娘,夜風正冷,您該回去歇息了。”韋金芸還在葉湘雅身邊數十年如一日的相伴,葉湘雅站在正陽宮外眺望遠方,“不必,再等等吧。”


    等官家批閱好劄子就會過來,她留在宮裏無事可做,便幹脆再等等官家了,也正好培養一下夫妻感情。


    “那妾給您拿來披帛吧。”


    “不用了,金芸,你去歇著吧。”葉湘雅心情不錯,含笑催促著這位陪伴自己多年的忠奴,“去吧,你今日忙上忙下的,也累壞了。”


    韋金芸搖頭,“服侍娘娘,妾不覺得累。”與其說累,還不如說心甘情願,多年來,娘娘獨信她一人,這叫她如何不感動。


    行吧,要陪她就陪吧,多一個人嘮嗑也好。


    葉湘雅繼續看著前方,直至官家的身影出現了,才收回視線,“官家,您來了。”


    趙禎伸出手將皇後的手握在手心,皺眉,“怎麽這麽冷,在外邊待了多久?”


    “不久。”葉湘雅一邊說著,一邊推官家進門。


    她此次等官家並非單純為了培養夫妻感情,更重要的是趙昉的婚事該定下來了。


    趙昉注定是大宋下一任皇帝,他的婚事重中之重,畢竟他已經十五歲了。


    但官家還在專心給她暖手,葉湘雅疑惑的看著他,“官家,屋裏暖和,不用擔心臣妾。”


    “朕知道,隻是朕念著跟你成婚二十多年,總是忍不住對你更好些。”


    葉湘雅笑笑,隻將這話拋在腦後,將手抽出後便正兒八經說起京中適齡女子了。


    趙昉有意親近武將,她幹脆給他選一個將門之後為妻,夫妻倆正好有共同話題。


    葉湘雅道:“官家,臣妾仔細看過京中適齡女子,覺得這曹薇寧,若是能當臣妾兒媳婦就好了。”


    皇後之位講究讓家世門第及格、舉止賢良淑德的女子當,葉湘雅還是明白這個道理的,照這個方向來找一圈,果不其然便看中了高門大族“真定曹氏”家族之女,也就是原本當得官家繼後的曹氏侄女、曹琮之女曹薇寧,將門之後,英姿颯爽。


    葉湘雅是迫不及待想要迎來這麽位兒媳婦經常陪她說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娘娘萬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行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行星並收藏快穿之娘娘萬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