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一片寂靜。


    康熙開口了,“後位已定,為馬佳·蓋山之女馬佳格格。”


    這話一出,鼇拜第一個不認,“皇上,這馬佳·蓋山的女兒隻是包衣出身,何德何能成為大清國母!”


    康熙又說,“大清入關以來,一直向著得民心努力,而當得了大清國母之人,必然是名聲極好的女子,馬佳格格出身並不算貴重,隻是她解決天花疫病一事,孝順得體,得朕兩位皇額娘看重,並極力推舉她為朕的皇後,朕怎好不聽從皇額娘的吩咐?”


    他這反問將其他人問住了,大清以孝治國,還真不能違背皇太後的意見,何況這還是兩位皇太後。


    鼇拜仍是不折不撓,“皇上,國母之事重之又重,乃是國事,也是政事,後宮不可幹政,兩位皇太後固然有心,可也得為皇上、為大清考慮。”


    “你是說朕不為大清考慮?想冊立馬佳格格為後也是朕的意思。”


    “奴才絕無此意。”鼇拜拒不認同大清國母隻是包衣奴才出身。


    他心中暗恨,慈和皇太後和佟家到底想做什麽,想以一己之力將一個包衣奴才捧成皇後嗎,可笑,不管慈和皇太後在皇帝麵前遊說多少,他絕對不會同意此事的,讓一個包衣奴才當了皇後,他今後就得認一個包衣奴才做主子,他鼇拜絕不受辱。


    康熙臉色愈發冷了,他的年紀還不到親政的時候,哪怕他想冊封皇後,都得看底下臣子心思。


    他目光落在索尼和遏必隆身上,他清楚這兩大家族動的心思,也樂得配合。


    索尼上前一步,他是四大輔政大臣之首,說的話分量不比鼇拜的輕。


    “馬佳格格乃是滿洲正黃旗人,非包衣,且名聲極好,這樣一位貴女當了皇後,未曾不可。”索尼神色淡淡。


    皇上最近動作急切了,大概非得立後掌權了,而他的孫女年紀尚小,讓蒙古貴女為後不可,讓其他滿洲貴女為後亦不可,唯有這從包衣旗抬出的馬佳氏最合適。


    出身低微,是因名聲被封為皇後的人最好對付不過了,將來等赫舍裏氏有了合適的貴女,便讓這皇後的名聲臭不可聞,將其拉下後位,為赫舍裏氏的貴女騰出位置,這樣才是對家族而言最好的安排。


    跟馬佳格格說的那些承諾,不過是他給孫女的借口。


    在索尼出聲後,遏必隆也道:“奴才聽聞馬佳格格解決天花疫病一事,如此聰慧的女子,除了她能當大清皇後,還能有誰?”


    他心思比索尼的簡單一點,既然自己女兒當不了皇後,皇家對他隱瞞女兒生母一事必然惱怒,在康熙朝,鈕祜祿氏一族是出不了皇後了,那還不如推一個家族好掌控、對家族有益的女子上位,馬佳格格符合要求,並且還是兩位皇太後屬意之人,皇上對馬佳格格也挺滿意的,皇家沒意見,哪輪得到他們臣子發表意見。


    於是,三位輔政大臣發話了,兩人同意一人不同意,就剩葉赫納喇·蘇克薩哈猶豫不定了。


    要是以自身意見為主,他當然是不同意皇家由一原本出身是包衣奴才的女子當大清皇後,但他和鼇拜不和,又是左右不定的牆頭草,鼇拜支持一方,他就反對,而且有兩位同僚堅定的站在了皇上這邊,牆頭草的作風一般是有人站隊就跟著站隊,人多勢眾。


    他猶豫片刻才道:“奴才支持皇上。”


    鼇拜臉色鐵青,他底下臣子紛紛表達意見,不願大清出一個原本是包衣身份的皇後,但是三位輔政大臣發話了,康熙臉色緩和,二話不說就將馬佳格格的後位定下來。


    這也是他心之所向。


    待下朝後,臣子們紛紛議論這件荒唐事,一個原本是包衣的女子怎麽夠資格當上大清皇後,這還是皇上的第一任皇後,這真是太荒唐了。


    隻是這位馬佳格格名聲確實好,解決了天花疫病,此舉對大清的重要性不必多說。


    朝廷上除了某些實在執拗身份的臣子不同意,其他受了馬佳格格恩惠的臣子便一言不發,他們雖然也不讚同馬佳格格成為皇後,但是他們得益於那法子保住了身家性命,他們總不能做出恩將仇報的事。


    麵對鼇拜等人的質問,遏必隆笑了笑,回答更是簡單,“鼇拜,我記得你幾個侄子侄女所幸借助馬佳格格想出的法子保全性命了,班布爾善,你兒子因為誰還活著,你也別忘了。”


    遏必隆掃了兩眼這位大清宗室,班布爾善老是跟隨鼇拜,不知道的還以為班布爾善成了鼇拜的一條走狗,知道的就隻能說班布爾善毫無大清宗室的臉麵。


    兩人臉色更沉。


    康熙回到乾清宮後,得太皇太後吩咐,立即去往慈寧宮。


    抵達慈寧宮後,太皇太後滿臉失望,“玄燁,你實在太令哀家失望了。”


    康熙無言以對,太皇太後是將他扶上皇位的人,他沒法不聽這位老祖宗的話,隻是讓他慢慢來,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而且在這之前,太皇太後極有可能安排蒙古貴女當上皇後,他忍不了這種事發生。


    “你先斬後奏,哀家從不知你心思落在馬佳格格身上了,也不知哀家的兩個兒媳婦何時被馬佳格格籠絡了。”


    佟佳氏就算了,又不是科爾沁出身,跟她不是一條心,但是琪琪格怎能如此,這宮裏的人,越發荒唐了。


    皇帝若非有兩個皇額娘支持,也不會起了迎娶馬佳格格為後的心思。


    太皇太後相信,馬佳格格跟皇帝從無接觸,又何來的感情,一切不過是馬佳氏居心莫測,將她兩個兒媳婦的心思打動了,她特地派人送進宮的蒙古貴女尚未安置下來,但馬佳氏的皇後身份卻由此定下來,這何其荒誕。


    第67章 康熙帝榮妃馬佳氏(完)


    康熙語氣微冷道:“皇瑪嬤,不管怎麽樣,後位已定,你說馬佳格格居心莫測,便是覺得孫兒有眼無珠,孫兒並不願皇瑪嬤如此看待馬佳格格。”


    太皇太後冷笑一聲,“哀家為何不能這麽看馬佳氏?”她好好的孫兒居然瞞著她定下後位人選,孫兒已經不信她了啊。


    康熙服軟道:“不管如何,君無戲言,皇瑪嬤,兩位皇額娘都喜歡馬佳格格,您試著跟她相處,您也會喜歡她的,而且,孫兒也該早早成親了,這朝中大權一日不掌握在孫兒手中,孫兒就日漸不安,孫兒選馬佳格格並非胡來,她是大舅舅義女,跟兩大輔政大臣各有聯係,其他貴女雖說身份比她高,但能讓輔政大臣站在她這邊的,除了馬佳格格,就再無其他人了。”


    他將話題轉移到朝廷政權上,太皇太後臉色還是難看,但話語間有了回旋之地,“確實君無戲言,但馬佳氏確實配不上後位,事已至今,她要是以名聲坐上後位,那些蒙古貴女被一個身份遠不及她們的人壓在身下,玄燁,你可想好怎麽安排她們的位份了?”


    她承認孫子說的話沒錯,玄燁是權衡利弊後才委屈了自己讓馬佳氏成為皇後,大概是怕她接受不來,在征得兩位皇額娘的同意後,才先斬後奏讓朝臣得知後位人選是馬佳氏。


    畢竟這事真讓她知道的話,她必然接受不了。


    往這方麵一想,太皇太後心裏舒服一點了,她辛苦扶持孫子上位,並非是想讓孫子有了皇後就忘了祖母,好在玄燁並非忘本之人,她還可趁機給蒙古貴女抬一抬身份。


    康熙笑道:“這倒簡單,她們有多少人進宮,就安排多少個妃位吧。”左右他無論出於考慮政局還是私心作祟,他都不會寵幸那些妃子。


    先帝亦是如此,除了跟廢後靜妃圓過房,對其他蒙古貴女從不曾接觸,可見其忌憚。


    而太皇太後尚且滿意孫兒的態度,便對立後一事詳作不計較了,隻是,除了琪琪格,她對另一個兒媳婦佟佳氏的忍耐度不強了,佟家一族在先帝尚在世期間不過是三流家族,如今竟敢憑借玄燁母族的身份對後位指手畫腳,她該警告一二了。


    玄燁最親近的母家隻得是科爾沁部。


    ……


    宮外,馬佳府一片喜色。


    大嫂激動不已,小姑子嫁給皇上,就跟自己養大的女兒成為皇後沒有區別,她養大的小姑子能成為大清皇後,她說出去可以驕傲一輩子。


    馬佳·蓋山用異樣的眼神看著女兒,欣慰極了,“你果然是阿瑪最有出息的兒女。”當時他還以為女兒想成為皇後的心願許的太大了,結果是他當阿瑪的目光短淺,好在女兒沒被他影響到。


    這事情兜兜轉轉居然讓他女兒撿到了這個天大的便宜,老天有眼!


    葉湘雅也高興,原身的一半願望就快被她實現了,剩下願望就等進宮後再說,起碼三四年內是不著急的,隻是有一事她得叮囑家裏人。


    “皇上隻是將我抬出包衣旗,馬佳一族還是包衣一族,我是憑借名聲在宮裏立足的,因此馬佳一族今後不得用我的名義做出欺壓百姓的事,我進宮以後,馬佳一族不得與我往來十分密切,宮裏宮外等著抓我把柄的人不知多少,還請阿瑪兄長們見諒,我並非被皇上看中為後,就忘了自己出身馬佳一族。”她掃視幾個兄長嫂嫂及阿瑪。


    “妹妹放心。”大哥慎重點頭,他知道妹妹能成為皇後是馬佳一族多少輩都求不來的好事,馬佳一族不能給妹妹任何幫助,就絕不會連累妹妹。


    “從今往後,馬佳一族要是連累皇後娘娘,必然永無出頭之日。”他信誓旦旦舉起兩根手指並攏發誓道。


    其他人對視一眼,也紛紛點頭發誓。


    葉湘雅姑且放心他們,而後三位貴女找上門來了,語氣間不乏對她的妒恨,後位人選輕而易舉被皇帝定下是她,這三位原本對後位有一圖之力的貴女再怎麽釋懷也會有一絲不甘的。


    佟月芸盡力平複心緒,“你既然成了皇後,今後跟佟氏永遠利益相依,我們三人的承諾實現了,接下來就輪到你實現你的承諾了。”


    “當然。”葉湘雅點頭,隻要不是存心算計,麵對承諾,她自然會回報。


    鈕祜祿·吉佳深深看了她一眼,“但願你是個說話算話的,我要定下婚事了,為董鄂一族朋春繼妻。”


    佟月芸也道:“我未來夫君是烏拉那拉·星禪,成婚日子大概是你進宮後吧。”


    赫舍裏·靜華是導致三人無法進宮為妃的導火線,在三人中已然沒了話語權,因此等前麵兩人說完話以後,她才說自己婚配,是先帝皇二子福全。


    葉湘雅目光落在她身上,滿是疑惑,以赫舍裏·靜華的家世就算為後都行,為未來的親王福晉自然毫無問題,隻是這樣一來,同姓不婚,之前她許的承諾就是一句空話了。


    赫舍裏·靜華麵色沉沉,“我是突然被瑪法告知此事的。”瑪法告訴她,即便無法成為皇後,也得成為親王福晉,她被逼無奈隻得放棄自己原先選好的夫君——伊爾根覺羅·科爾坤。


    這人是大姓出身,但伊爾根覺羅氏當上高官的支係並不多,地位也不算顯赫,正是赫舍裏氏一族容易掌控的存在,就算以瑪法的年紀突然病逝,赫舍裏氏一族還是死死壓在伊爾根覺羅氏一族頭上。


    但一旦她成為親王福晉,今後便是夫君壓她一頭,她無法在府上輕易偷梁換柱。


    “那你這條件可要換一換?”


    “沒必要。”赫舍裏·靜華捏著眉心,她今後既然不能讓女兒嫁給皇子,也不能讓兒子尚公主,有沒有自己的孩子都說不定,無論要來什麽承諾都是一場空,她還不如留著馬佳氏一個承諾,將來一定有派上用場的時候。


    她率先起身離去,鈕祜祿氏和佟氏緊跟其後。


    葉湘雅將她們喝剩的茶水都倒到一個盤裏,房間裏一片寂靜。


    她站起身來,望著窗欞上的格子,沉默著將窗打開,散一散空氣中的沉悶氣息,這場談話過後,很快就是她正式進宮的日子了。


    一個光靠名聲立足的皇後,放在明朝地位絕對穩固,可放在清朝就得看皇帝有多看重皇後了,康熙尚未掌權,太多意外發生了。


    她隻能靠自己,但願別發生一些讓她難做的事。


    不然她下手不輕,就無回旋之地了。


    ……


    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帝後大婚。


    康熙五年時,慈和皇太後身子抱恙,皇後於病床前細心照顧,慈和皇太後身體轉好,大歎皇後孝順。


    康熙六年時,太皇太後意圖給皇帝身邊安排適齡女子為妃,慈和皇太後默許,仁憲皇太後卻道皇上年紀尚小,過兩年再安排妃子不遲,而且蒙古貴女皆為皇帝妃子,皇帝並不缺身邊人,太皇太後這才勉強改變主意。


    其實更主要的是皇帝好似無心於此,她安排再多人也無用。


    如此一來,這宮裏誰待她真心,葉湘雅一目了然。


    她越發喜歡親近仁憲皇太後了,仁憲皇太後的身體被她照顧的越來越好,皇太後還打趣道:“哀家以為你比起哀家,更喜歡佟佳氏。”


    “都是皇額娘,哪還分更喜歡誰?”葉湘雅心道,明麵上她當然不會說更喜歡哪個皇額娘,她用行動表現出來就行了。


    反正她將慈和皇太後延壽至今,也算是報答佟家的扶持之恩了,讓她付出別的真心,這不可能。


    想起慈和皇太後能毫不猶豫讓自己兒子納妾,葉湘雅當時的心情算不上多好,至於現在,她早就不在乎此事了。


    皇帝當時還生怕她誤會,小心翼翼在坤寧宮守了她一夜,葉湘雅想起當時的畫麵就好笑不已。


    仁憲皇太後多看了皇後一眼,她總感覺皇後更喜歡她多一點,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但她還挺開心的。


    “也是,有你這麽孝順的兒媳婦,哀家已然滿意了。”仁憲皇太後笑道。


    葉湘雅挑了挑眉,她還不是很滿意,兩輩子的仁憲皇太後都對她極好,她想著她還得對她更好更好一點才行,“皇額娘,您喜歡什麽糕點,兒媳做給您吃。”


    “就你上次做的蟹黃糕吧。”


    “螃蟹性寒,吃多了容易脾胃不適,我再給你煮點黃酒吧,解性寒。”


    “都聽你的。”仁憲皇太後點頭。


    等蟹黃糕做好後,葉湘雅給慈和皇太後和太皇太後都送去一份了,但這東西的受眾是仁憲皇太後,仁憲皇太後這裏的分量是獨一份的多。


    仁憲皇太後吃的頗有滋味,在一杯黃酒喝下肚後,這日子過得越發舒坦了。


    慈和皇太後身子不行,吃不得太多性寒的東西,便讓人將蟹黃糕撤下了,她在深宮裏待久了,對周圍人的反應極其敏感,她能感覺到兒媳婦這顆心似是偏向母後皇太後那邊去了。


    她心中鬱悶難解,她隻是在皇額娘想給玄燁納妾時沒有開口勸說罷了,哪個當娘的不盼著兒子多子多福,皇後太小心眼了,她的後位還是她和佟家使勁扶持上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娘娘萬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行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行星並收藏快穿之娘娘萬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