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節
錯撩權臣後,我被嬌養了 作者:布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卿卿的所為,無疑侵犯到玄朝男子的利益,法不責眾,一時間也顧不上她的身份,冒出好幾個義憤填膺的人出來。
她身邊的護衛隊此刻有了用武之地,準準地抓住那些個冒頭的,二話不說拖出去先打一頓。
外麵劈裏啪啦哀嚎聲不斷,白卿卿頗有興致地解釋,“我聽聞玄朝律法中妻告夫傷人需要先受兩年牢獄之災,我這人心善,做不了那麽嚴苛的事,想要與我說話,隻需要挨一頓打。”
她臉上掛著和煦溫暖的笑容,隻是眾人聽著外頭哀嚎聲逐漸變弱,最後消失不見,心底一陣陣發涼。
過了會兒,那跳出來的幾人被拖了回來,全都昏死過去,身下洇出一片血漬。
長蘭遺憾地搖了搖頭,“連這點困難都熬不過去,可見意誌不堅,王妃還是太仁慈了,那些入了獄的女子熬不過去隻有死路一條,他們卻還能活著,您是真為他們著想啊。”
剩下還想說話的人膽怯了,王妃的護衛打人板子毫不留情,興許挨上一頓命就沒了,反、反正也不是分他們的家產……
白卿卿美眸冷肅地掃了一圈,方才被人瞧見的孫大人此刻慢慢地走出來,朝著她躬身行禮,“王妃仁善,能體恤百姓苦楚,為民伸冤,能有您這樣的王妃,乃淮西之幸呐!”
第948章 識時務
什麽老祖宗的規矩?老祖宗管他頭上的烏紗帽嗎?孫大人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聽人勸,聽人勸吃飽飯,要不他怎麽能在淮西待這麽些年?
“王妃放心,下官定當讓人按著您的意思辦妥,該巧貞姑娘的,一點兒都不會少。”
白卿卿和善地朝他笑了笑,“那就辛苦大人了。”
孫大人不覺得辛苦,他還要感謝王妃,原本他以為王妃會給他施壓,讓他來做這件事,沒想到確實她親自出麵,減少了他大半壓力。
他心情很好地讓人將地上還昏死著的那些人抬下去,今日重頭戲已過,收尾的事兒他再做不好,可就白幹這麽些年了。
白卿卿起身,正要離開時,人群忽然騷亂起來,圍著的人被兵丁從中間分開,寧宴頎長身影大步從中走出來。
“我來接你回去。”
寧宴淺笑著朝她伸出手,白卿卿身上的冷意盡數消失,眉眼彎起來,快步走過去握住他的手,“你那邊忙完了?離得那麽遠讓你不要趕路,有那時間多休息會兒。”
“沒趕,路上也能休息,都結束了?餓不餓,我們去吃蜀味樓。”
寧宴牽著白卿卿的手往外走,忽然人群裏傳出一個聲音:“王爺就任由淮西王妃胡作非為嗎?女子無權分家產,她這是壞了規矩!”
說話的人藏頭露尾,喊完了都不敢露麵,縮在人群裏生怕被寧宴發現。
寧宴也懶得去找是誰,唇角勾起一抹嘲弄,“規矩?什麽規矩?在淮西,我夫人說的話就是規矩,都給我記住了!”
不想守他的規矩就別在淮西呆了,寧宴一如傳言中一般狂妄囂張,“再讓我聽見有人對王妃不敬,我可不會心慈手軟隻打一頓,我會一節一節敲斷他們的骨頭,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尊敬。”
寧宴說出來的話仿佛都帶著血氣,沒人懷疑他是不是真能做出來,以至於在他們離開後許久,才有人敢發出聲響,卻不是議論淮西王妃的。
“真的,太可怕了!我腿,腿都軟了。”
“我就說淮西王是個嗜血殘暴的,我看他眼珠子好像都是紅的。”
“真的假的?我都沒敢看!他眉心有沒有傳言裏邪氣入體的第三隻眼睛?”
“這我可說不好,哪兒能輕易讓我們瞧見?不過我覺得邪門得很,不是說他每逢月圓都要見血?那渾身的殺氣一點兒不作假。”
孫大人在旁邊聽得隻想翻白眼,什麽狗屁不通的傳言還傳得這麽邪乎?淮西王要真殘暴至此,編造流言的還能活到現在?
“我覺得淮西王妃不曾有偏頗,本就是羅家的錯,補償巧貞有何不妥?她一個弱女子險些受虐而亡,拿些錢財怎麽不應該了?”
“對對對,也不知那些反對的人是何居心,莫不是他們也做了同樣的事才會擔心害怕?”
孫大人覺得淮西民眾的覺悟還是很高的,這就對了,識時務者為俊傑,跟著淮西王是不會錯的,他們淮西,福氣在後頭呐。
第949章 找麻煩
羅家遠沒有榮家在淮西有名聲,但這事兒與尋常人家更接近,更常見,因此引起的議論要更加廣。
不過沒人敢肆無忌憚地議論王妃,那幾個挨了板子的到這會兒都隻能趴在床上下不了地,尋常人對權勢的畏懼是不可撼動的。
白卿卿的舉動可謂打破了約定俗成的一些東西,哪怕都知道是羅家的錯,許多人也接受不了給一個女子分家產。
在他們心裏,白卿卿已經被悄悄冠上了妖妃的稱號,將淮西王蠱惑至此,什麽驚世駭俗的事兒都縱著她,長此以往如何得了?
難道就沒有誰來管一管?管不了淮西王,還管不了他的女人嗎?把這事兒傳去宣城,宣城言官遍地,定不會容忍淮西王妃的所作所為!
然而在此之前,寧宴卻已經主動往宣城送了折子。
他如實地將羅家事情的原委寫明,言語間對自己媳婦大誇特誇,說自己無暇顧及到的小事卿卿卻顧及到了,她有著憐憫眾生的善心,明知會遭人非議卻仍舊勇敢為之,此舉乃是大善!
通篇都是寧宴的誇讚,中間穿插了一些他的表忠心,然後暗搓搓地問卿卿這麽努力,皇上可有什麽表示沒有?
皇上拿著寧宴的折子半天沒看完,看幾句就要放下捏捏鼻梁休息,覺得辣眼睛。
“他是越發會給朕找麻煩了。”
一旁伺候的太監總管見皇上表情嫌棄,眼裏卻是帶著笑,立刻也笑著上前,“自打淮西王去了淮西之後,讓皇上煩心的事兒立時少了大半,淮西王向皇上討賞,是在跟您撒嬌呢。”
“他可不會做這些,他就是懶得收拾爛攤子,讓朕給他擦屁股。”
皇上又拿起那折子看了兩遍,“也罷,去傳白卿入宮,這等煩心事兒扔給他來辦。”
第二日,皇上便擬了聖旨,嘉獎淮西王妃體恤民心,端方淑慎,為民除憂,賞賜了不菲的金銀良田,這才有人知曉了白卿卿在淮西做了什麽。
然而在朝臣對此事開口之前,皇上讓人在朝堂上讀了寧宴的折子,卻不是那張滿是誇讚的,而是經過白岩潤色後,正兒八經的折子。
裏麵陳述了事情後,便是充沛的感情,再三言明此事與是男是女無關,白卿卿行事對事不對人,倘若今日是男子遭受虐待傷害,她一樣會這麽做。
又說想來明理之人必定也會認同,尤其是學識淵博者,更會明白生而為人最最根本的是明辨是非的能力,除非是一些與那欺軟怕硬之人有同樣齷齪舉動的人,皇上心係天下,百姓皆為子民,若有人提出異議,懇請皇上千萬提防。
折子讀完,朝堂詭異地寂靜了好一陣。
有人心生猜疑,這真是寧宴寫的?此子不是向來能動手就懶得嗶嗶,他居然肯花心思寫這麽一封尖銳的折子出來?
還有他把話都說完了,末了還來這麽一出,讓其他人說什麽?說了就是與那個姓羅的沆瀣一氣,試問朝堂上有誰敢冒險背負這種名聲?
第950章 波折
有些脾氣執拗的老臣屢次想要開口說話,又憋屈地閉上嘴,餘光不斷地往天子近臣白岩身上掃。
這位轉了性子得理不饒人的年輕臣子,淡色的嘴唇輕輕地抿著,看著一副置身事外的超凡脫俗模樣,可所有人都知道,隻要有人說了淮西王妃的不是,那張嘴就會張開,把人氣到厥過去。
皇上坐在上麵饒有興味地看著朝臣們變化多端的表情,精彩到他快忍不住拍腿,這多有趣?憋死了吧?平日裏他們罵朕的時候可是一點兒不留情麵,這會兒難受了吧?
確實是挺難受的,要說如今玄朝最說不得的,不是當今聖人,不是嬌貴的皇子皇女,而是那遠在淮西的淮西王妃。
得罪了她,淮西王是個睚眥必報的,白岩也不是盞省油的燈,白家如今都不好惹,再加上淩裴舒等其他人……何必給自己找這個麻煩?
“皇上仁善,乃玄朝百姓之福!”
異議都被吞了回去,對白卿卿的嘉獎就此定下。
……
淮西對巧貞一事看不慣的大有人在,然而在淮西王的淫威之下,無人敢多說半句,隻能眼睜睜看著官府的人衝進羅家,強硬地將一半家產歸到巧貞名下。
巧貞至此也與羅家再無關係。
當中自然也生出了一些波折,巧貞的娘家,當初收了羅家的彩禮後便當沒了這個女兒,這會兒卻又冒了出來,哭爹喊娘地要給巧貞做主,放話說就算巧貞與羅家和離,家裏也不會嫌棄她,仍舊有她一口飯吃。
可巧貞隻是靜靜地看了一會兒他們,求到官府去要立女戶。
她爹娘知道後鬧到飛起,一忽兒罵她狼心狗肺不知好歹,一忽兒又哭哭啼啼說都是一家人,他們當初也是沒辦法,一忽兒又將巧貞年幼的弟弟推到她跟前兒,說她怎麽狠心有錢不貼補家裏……
跟大多數不講道理的人家一樣,他們覺得女兒手裏多了一大筆銀錢,天經地義就該是家裏的,她一個女人,還是和離的女人要這麽多錢做什麽?家裏肯再接納她,她就該感恩戴德了!
性子柔弱的巧貞這一次卻牢牢地記住,她不願意的事情,就不該向誰妥協,她是這世間獨一無二的,世上不會有第二個巧貞,她該好好愛護才是。
那對夫婦想要強行將巧貞拖回去,口中還罵罵咧咧說她得了失心瘋,回去關一關清醒清醒就好。
白卿卿沒露麵,讓長蘭帶了幾個護衛直接將人當街摁住打了一頓板子,打得他們鬼哭狼嚎,叫囂著那是他們的女兒,旁人就算是王妃都無權插手!
長蘭沉著眸子站在旁邊,漂亮的小臉上掛著冷笑,“這裏可是淮西,淮西界內,王妃有什麽是管不了的?看來是還沒得教訓。”
她對這兩人丁點兒同情都沒有,沒打服就再打一頓。
直打到那兩人昏死過去,再不能對巧貞做什麽。
可這件事讓原本心裏就不痛快的人更是忍不了,“他們可是巧貞的爹娘!百善孝為先!她竟讓自己的爹娘遭受如此苦楚,她都不配為人!”
第951章 定論
這些人不敢說王妃,便將矛頭都指向所有的開端,一個低微到塵埃裏可以任人欺淩的女子,他們是沒有什麽不敢說的。
對巧貞的謾罵和指責鋪天蓋地而來,她站在那兒,瘦弱的肩膀單薄得如同一張紙片,臉色蒼白地垂著頭,緊緊地抿著嘴唇。
巧貞不斷在心裏跟自己說,這是早就能預料的,沒關係,她不怕,她還好好地活著!王妃說了,旁人說什麽都不重要,人不該為了其他人而活。
“王妃為巧貞姑娘伸冤,你對此有異議,莫不是對王妃的決斷不滿?”
說話的人聽了臉色一白,立刻反駁道:“我沒有那個意思!那是跟羅家的事,與此事何幹?她身為人女卻這般漠視自己的生身父母,還害得他們挨了板子,那就是大大的不孝!”
長蘭聞言勾起嘴角,“何為父母?生了兒女卻不善待,當做物件兒賣給旁人不問死活,也配叫父母?王妃說了,孝順是美德,但愚孝就是蠢,父慈子孝,做父母的先要慈,兒女才會孝,你這麽看不慣,莫不是也是這般對待自己子女的惡毒父母?”
“你血口噴人!”
“那你急什麽?難道不是心虛?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種道理難道都不懂?”
那人怒急攻心捂著心口說不出話來,長蘭懶得再多費口舌,護著巧貞揚長而去。
回去後這麽一說,白卿卿都忍不住誇她,“我們蘭蘭是越發厲害了,已是能夠獨當一麵,吾心甚安!”
長蘭在白卿卿麵前又是害羞內斂的小花兒,紅著臉頰聲音細細的,“是白姐姐教得好。”
白卿卿可太喜歡這孩子了,真會誇人。
淮西王妃在淮西的口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變著,時刻處在風口浪尖,不少人都在等,等有沒有看不過眼又不畏權勢的人站出來,狠狠地斥責她。
等啊等,人沒等到,卻等來了朝廷的嘉獎和賞賜。
宮中禦賜之物送入淮西王府,皇上對淮西王妃的誇讚雖低調卻是真真切切,如此一來,一些人心裏沉了下去。
往後這淮西的天,是真的要變了。
她身邊的護衛隊此刻有了用武之地,準準地抓住那些個冒頭的,二話不說拖出去先打一頓。
外麵劈裏啪啦哀嚎聲不斷,白卿卿頗有興致地解釋,“我聽聞玄朝律法中妻告夫傷人需要先受兩年牢獄之災,我這人心善,做不了那麽嚴苛的事,想要與我說話,隻需要挨一頓打。”
她臉上掛著和煦溫暖的笑容,隻是眾人聽著外頭哀嚎聲逐漸變弱,最後消失不見,心底一陣陣發涼。
過了會兒,那跳出來的幾人被拖了回來,全都昏死過去,身下洇出一片血漬。
長蘭遺憾地搖了搖頭,“連這點困難都熬不過去,可見意誌不堅,王妃還是太仁慈了,那些入了獄的女子熬不過去隻有死路一條,他們卻還能活著,您是真為他們著想啊。”
剩下還想說話的人膽怯了,王妃的護衛打人板子毫不留情,興許挨上一頓命就沒了,反、反正也不是分他們的家產……
白卿卿美眸冷肅地掃了一圈,方才被人瞧見的孫大人此刻慢慢地走出來,朝著她躬身行禮,“王妃仁善,能體恤百姓苦楚,為民伸冤,能有您這樣的王妃,乃淮西之幸呐!”
第948章 識時務
什麽老祖宗的規矩?老祖宗管他頭上的烏紗帽嗎?孫大人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聽人勸,聽人勸吃飽飯,要不他怎麽能在淮西待這麽些年?
“王妃放心,下官定當讓人按著您的意思辦妥,該巧貞姑娘的,一點兒都不會少。”
白卿卿和善地朝他笑了笑,“那就辛苦大人了。”
孫大人不覺得辛苦,他還要感謝王妃,原本他以為王妃會給他施壓,讓他來做這件事,沒想到確實她親自出麵,減少了他大半壓力。
他心情很好地讓人將地上還昏死著的那些人抬下去,今日重頭戲已過,收尾的事兒他再做不好,可就白幹這麽些年了。
白卿卿起身,正要離開時,人群忽然騷亂起來,圍著的人被兵丁從中間分開,寧宴頎長身影大步從中走出來。
“我來接你回去。”
寧宴淺笑著朝她伸出手,白卿卿身上的冷意盡數消失,眉眼彎起來,快步走過去握住他的手,“你那邊忙完了?離得那麽遠讓你不要趕路,有那時間多休息會兒。”
“沒趕,路上也能休息,都結束了?餓不餓,我們去吃蜀味樓。”
寧宴牽著白卿卿的手往外走,忽然人群裏傳出一個聲音:“王爺就任由淮西王妃胡作非為嗎?女子無權分家產,她這是壞了規矩!”
說話的人藏頭露尾,喊完了都不敢露麵,縮在人群裏生怕被寧宴發現。
寧宴也懶得去找是誰,唇角勾起一抹嘲弄,“規矩?什麽規矩?在淮西,我夫人說的話就是規矩,都給我記住了!”
不想守他的規矩就別在淮西呆了,寧宴一如傳言中一般狂妄囂張,“再讓我聽見有人對王妃不敬,我可不會心慈手軟隻打一頓,我會一節一節敲斷他們的骨頭,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尊敬。”
寧宴說出來的話仿佛都帶著血氣,沒人懷疑他是不是真能做出來,以至於在他們離開後許久,才有人敢發出聲響,卻不是議論淮西王妃的。
“真的,太可怕了!我腿,腿都軟了。”
“我就說淮西王是個嗜血殘暴的,我看他眼珠子好像都是紅的。”
“真的假的?我都沒敢看!他眉心有沒有傳言裏邪氣入體的第三隻眼睛?”
“這我可說不好,哪兒能輕易讓我們瞧見?不過我覺得邪門得很,不是說他每逢月圓都要見血?那渾身的殺氣一點兒不作假。”
孫大人在旁邊聽得隻想翻白眼,什麽狗屁不通的傳言還傳得這麽邪乎?淮西王要真殘暴至此,編造流言的還能活到現在?
“我覺得淮西王妃不曾有偏頗,本就是羅家的錯,補償巧貞有何不妥?她一個弱女子險些受虐而亡,拿些錢財怎麽不應該了?”
“對對對,也不知那些反對的人是何居心,莫不是他們也做了同樣的事才會擔心害怕?”
孫大人覺得淮西民眾的覺悟還是很高的,這就對了,識時務者為俊傑,跟著淮西王是不會錯的,他們淮西,福氣在後頭呐。
第949章 找麻煩
羅家遠沒有榮家在淮西有名聲,但這事兒與尋常人家更接近,更常見,因此引起的議論要更加廣。
不過沒人敢肆無忌憚地議論王妃,那幾個挨了板子的到這會兒都隻能趴在床上下不了地,尋常人對權勢的畏懼是不可撼動的。
白卿卿的舉動可謂打破了約定俗成的一些東西,哪怕都知道是羅家的錯,許多人也接受不了給一個女子分家產。
在他們心裏,白卿卿已經被悄悄冠上了妖妃的稱號,將淮西王蠱惑至此,什麽驚世駭俗的事兒都縱著她,長此以往如何得了?
難道就沒有誰來管一管?管不了淮西王,還管不了他的女人嗎?把這事兒傳去宣城,宣城言官遍地,定不會容忍淮西王妃的所作所為!
然而在此之前,寧宴卻已經主動往宣城送了折子。
他如實地將羅家事情的原委寫明,言語間對自己媳婦大誇特誇,說自己無暇顧及到的小事卿卿卻顧及到了,她有著憐憫眾生的善心,明知會遭人非議卻仍舊勇敢為之,此舉乃是大善!
通篇都是寧宴的誇讚,中間穿插了一些他的表忠心,然後暗搓搓地問卿卿這麽努力,皇上可有什麽表示沒有?
皇上拿著寧宴的折子半天沒看完,看幾句就要放下捏捏鼻梁休息,覺得辣眼睛。
“他是越發會給朕找麻煩了。”
一旁伺候的太監總管見皇上表情嫌棄,眼裏卻是帶著笑,立刻也笑著上前,“自打淮西王去了淮西之後,讓皇上煩心的事兒立時少了大半,淮西王向皇上討賞,是在跟您撒嬌呢。”
“他可不會做這些,他就是懶得收拾爛攤子,讓朕給他擦屁股。”
皇上又拿起那折子看了兩遍,“也罷,去傳白卿入宮,這等煩心事兒扔給他來辦。”
第二日,皇上便擬了聖旨,嘉獎淮西王妃體恤民心,端方淑慎,為民除憂,賞賜了不菲的金銀良田,這才有人知曉了白卿卿在淮西做了什麽。
然而在朝臣對此事開口之前,皇上讓人在朝堂上讀了寧宴的折子,卻不是那張滿是誇讚的,而是經過白岩潤色後,正兒八經的折子。
裏麵陳述了事情後,便是充沛的感情,再三言明此事與是男是女無關,白卿卿行事對事不對人,倘若今日是男子遭受虐待傷害,她一樣會這麽做。
又說想來明理之人必定也會認同,尤其是學識淵博者,更會明白生而為人最最根本的是明辨是非的能力,除非是一些與那欺軟怕硬之人有同樣齷齪舉動的人,皇上心係天下,百姓皆為子民,若有人提出異議,懇請皇上千萬提防。
折子讀完,朝堂詭異地寂靜了好一陣。
有人心生猜疑,這真是寧宴寫的?此子不是向來能動手就懶得嗶嗶,他居然肯花心思寫這麽一封尖銳的折子出來?
還有他把話都說完了,末了還來這麽一出,讓其他人說什麽?說了就是與那個姓羅的沆瀣一氣,試問朝堂上有誰敢冒險背負這種名聲?
第950章 波折
有些脾氣執拗的老臣屢次想要開口說話,又憋屈地閉上嘴,餘光不斷地往天子近臣白岩身上掃。
這位轉了性子得理不饒人的年輕臣子,淡色的嘴唇輕輕地抿著,看著一副置身事外的超凡脫俗模樣,可所有人都知道,隻要有人說了淮西王妃的不是,那張嘴就會張開,把人氣到厥過去。
皇上坐在上麵饒有興味地看著朝臣們變化多端的表情,精彩到他快忍不住拍腿,這多有趣?憋死了吧?平日裏他們罵朕的時候可是一點兒不留情麵,這會兒難受了吧?
確實是挺難受的,要說如今玄朝最說不得的,不是當今聖人,不是嬌貴的皇子皇女,而是那遠在淮西的淮西王妃。
得罪了她,淮西王是個睚眥必報的,白岩也不是盞省油的燈,白家如今都不好惹,再加上淩裴舒等其他人……何必給自己找這個麻煩?
“皇上仁善,乃玄朝百姓之福!”
異議都被吞了回去,對白卿卿的嘉獎就此定下。
……
淮西對巧貞一事看不慣的大有人在,然而在淮西王的淫威之下,無人敢多說半句,隻能眼睜睜看著官府的人衝進羅家,強硬地將一半家產歸到巧貞名下。
巧貞至此也與羅家再無關係。
當中自然也生出了一些波折,巧貞的娘家,當初收了羅家的彩禮後便當沒了這個女兒,這會兒卻又冒了出來,哭爹喊娘地要給巧貞做主,放話說就算巧貞與羅家和離,家裏也不會嫌棄她,仍舊有她一口飯吃。
可巧貞隻是靜靜地看了一會兒他們,求到官府去要立女戶。
她爹娘知道後鬧到飛起,一忽兒罵她狼心狗肺不知好歹,一忽兒又哭哭啼啼說都是一家人,他們當初也是沒辦法,一忽兒又將巧貞年幼的弟弟推到她跟前兒,說她怎麽狠心有錢不貼補家裏……
跟大多數不講道理的人家一樣,他們覺得女兒手裏多了一大筆銀錢,天經地義就該是家裏的,她一個女人,還是和離的女人要這麽多錢做什麽?家裏肯再接納她,她就該感恩戴德了!
性子柔弱的巧貞這一次卻牢牢地記住,她不願意的事情,就不該向誰妥協,她是這世間獨一無二的,世上不會有第二個巧貞,她該好好愛護才是。
那對夫婦想要強行將巧貞拖回去,口中還罵罵咧咧說她得了失心瘋,回去關一關清醒清醒就好。
白卿卿沒露麵,讓長蘭帶了幾個護衛直接將人當街摁住打了一頓板子,打得他們鬼哭狼嚎,叫囂著那是他們的女兒,旁人就算是王妃都無權插手!
長蘭沉著眸子站在旁邊,漂亮的小臉上掛著冷笑,“這裏可是淮西,淮西界內,王妃有什麽是管不了的?看來是還沒得教訓。”
她對這兩人丁點兒同情都沒有,沒打服就再打一頓。
直打到那兩人昏死過去,再不能對巧貞做什麽。
可這件事讓原本心裏就不痛快的人更是忍不了,“他們可是巧貞的爹娘!百善孝為先!她竟讓自己的爹娘遭受如此苦楚,她都不配為人!”
第951章 定論
這些人不敢說王妃,便將矛頭都指向所有的開端,一個低微到塵埃裏可以任人欺淩的女子,他們是沒有什麽不敢說的。
對巧貞的謾罵和指責鋪天蓋地而來,她站在那兒,瘦弱的肩膀單薄得如同一張紙片,臉色蒼白地垂著頭,緊緊地抿著嘴唇。
巧貞不斷在心裏跟自己說,這是早就能預料的,沒關係,她不怕,她還好好地活著!王妃說了,旁人說什麽都不重要,人不該為了其他人而活。
“王妃為巧貞姑娘伸冤,你對此有異議,莫不是對王妃的決斷不滿?”
說話的人聽了臉色一白,立刻反駁道:“我沒有那個意思!那是跟羅家的事,與此事何幹?她身為人女卻這般漠視自己的生身父母,還害得他們挨了板子,那就是大大的不孝!”
長蘭聞言勾起嘴角,“何為父母?生了兒女卻不善待,當做物件兒賣給旁人不問死活,也配叫父母?王妃說了,孝順是美德,但愚孝就是蠢,父慈子孝,做父母的先要慈,兒女才會孝,你這麽看不慣,莫不是也是這般對待自己子女的惡毒父母?”
“你血口噴人!”
“那你急什麽?難道不是心虛?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種道理難道都不懂?”
那人怒急攻心捂著心口說不出話來,長蘭懶得再多費口舌,護著巧貞揚長而去。
回去後這麽一說,白卿卿都忍不住誇她,“我們蘭蘭是越發厲害了,已是能夠獨當一麵,吾心甚安!”
長蘭在白卿卿麵前又是害羞內斂的小花兒,紅著臉頰聲音細細的,“是白姐姐教得好。”
白卿卿可太喜歡這孩子了,真會誇人。
淮西王妃在淮西的口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變著,時刻處在風口浪尖,不少人都在等,等有沒有看不過眼又不畏權勢的人站出來,狠狠地斥責她。
等啊等,人沒等到,卻等來了朝廷的嘉獎和賞賜。
宮中禦賜之物送入淮西王府,皇上對淮西王妃的誇讚雖低調卻是真真切切,如此一來,一些人心裏沉了下去。
往後這淮西的天,是真的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