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他買了玉勢,就是為了不去外麵廝混的!
再說了,娘親知道了定會勃然大怒,自己怎會全須全尾地在這兒……
安逢扭了扭腰臀,又大著膽子隔著褻褲摸了摸。
好似沒有異樣,可他想起暗櫃的玉勢,又覺得好像有,他也弄不清楚,但總之還是鬆了口氣。
自己應該沒有在外麵亂來吧。
作者有話說:
小劇場:
袁若全(檢查一遍):嗯……應該沒落下的。
袁若全(確定):副使!屬下絕對沒落下任何一本!
袁若全:(交給淩初厚厚一摞話本)
淩初:(放下心)
夜裏……
安逢(打開暗櫃):(////)看春宮嘍!
第九章 心中猶疑
安逢做了一夜亂七八糟的夢,他夢見茂密綠林之中,有好幾個男人圍上來,他心中恐懼,撒腿就跑,卻被人輕輕鬆鬆抓住一扔。
鐵鞭裹帶著勁風揮下,他被抽得渾身劇痛,口嘔鮮血。
安逢掙紮著蹬腿,繼而驚醒過來,冒了滿頭冷汗。
好端端地,怎做這樣的噩夢……
安逢對那夢後怕依舊,可也來不及細想,他擦盡汗,匆匆洗漱後,腦袋都還脹痛著,就立馬拿著玉英刀要去找淩初,想問問淩初知不知道這玉英刀為何缺了一塊寶石,還想讓人幫著磨個新的鑲進去。
要去淩初院裏,小湖是必經之路,他走到冰湖附近,才見岸邊已被加修了半人高的竹欄,隻留幾處算高的水岸,從湖岸至湖心慢慢填了泥石。
他是在這裏掉下去的嗎?
安逢停下腳步,看著這湖,心中忽然湧上恐懼,他好似記得自己被冰水漫過頭頂的滋味,四肢被凍僵的痛苦。
湖水平靜,安逢卻見此湖波濤洶湧一般,不禁往後退了幾步。
寒涼湖風一吹,又讓他冷靜下來,他忽然發覺去找淩初這事有些不妥。
義兄知道他是斷袖,接受不了同性相親,厭惡龍陽之好,即使後來他們和好了,但誰知他心裏真想的是什麽?昨日那些話,想必隻是因為自己猶在病中,不好責罵他罷了。
他們是名義兄弟,無血脈關係,既然義兄厭惡,自己是否應當離遠一些,免得更惹討厭吧。
安逢心中愴然,明明之前自己和義兄還是好好的,如今卻這般疏遠了……
找蘭漫姐姐好了,安逢忽地想到一個人,方才聽護衛說蘭漫已經做上了府中管家,上下打點十分忙碌,自己意外落湖,她徹夜尋醫,又命人去找盧叔,種種珍貴藥材送入府中,這才保住自己小命。
可是蘭漫姐是母親的人,她知道了,娘親不也知道了嗎?他到現在都沒看見蘭漫人影。
淩年義姐呢?可淩年姐更是母親心腹,找她還是等於找母親。
那還不如直接對母親坦白呢……
可是,可是……
安逢也可是不出什麽個所以然來,他知道淩君汐不會責怪他,還會盡心為他鑲好缺漏的寶石,但他就是不想說出來,還隱隱覺得拿出玉英刀是件錯誤的事……
也許,是之前便已向母親或義兄義姐說過此事,他們已應下了去磨顆新的,而自己又不想拿著殘缺的玉英刀,便將它鎖在了暗櫃裏。
這些記憶,可能隻是自己忘了罷了……
安逢手裏緊緊握著玉英刀,傻愣愣地站著,他今日穿得很是厚實,皮裘外還披了件雀毛的白衣大氅,頭上戴著菱紋棉帽。
大病初愈,他麵色雪白,還挺直地站在湖邊吹冷風。
“大冷天的,你站在那裏做什麽?”
來人聲音熟悉又陌生,安逢心裏有一個猜測,他藏好手中的玉英刀,回過頭去看,果然見那人抱臂而立,斜靠在樹上,他一身紅衣勁裝,比安逢穿得少多了,眉目清俊,眼底卻顯現著些輕視。
安逢心道,謔,這江晟三年後,長得還挺俊朗。
江晟見安逢不說話,挑眉道:“那夜腳踩滑掉進去了,你不害怕得離遠,竟還來看,謔,你穿得這麽多。”他說著,向安逢走去,像是要比一比誰穿得少似的。
江晟一走近,安逢便暗自比量身高。
這一比,安逢就不滿了。
江晟以前還比他矮一截,怎如今長得這麽高了,比他還高啊。
江晟不知安逢在看什麽,但也被看得不悅,他一向看不慣安逢,覺得他驕橫,嬌氣,懶散。
後來安逢年紀越長,江晟就越覺他怪裏怪氣,每看見他,就起雞皮疙瘩,覺得他神態哪哪兒都不對,言行哪哪兒都不順眼。
更何況江晟不喜歡淩初,安逢卻又是淩初的跟屁蟲,他幹脆兩人一起討厭。
江晟見安逢還是不說話,神色奇怪又可惜道:“淩初說你大病一場,忘了些事,你不會是傻了吧?”
他們這些年來一直鬥嘴,關係既是好,又是壞,這話也不過分,可對如今的安逢來說,卻是莫名其妙的,他雖然性格和善,但畢竟是將軍府的小公子,怎會容忍江晟這樣對他這般講話。
可他看江晟救了他一命的麵子上,沒有還口,反而乖乖道謝:“聽說跳下湖救我的人裏麵還有你,謝謝你啊。”
安逢說完,捂嘴打了個噴嚏,他連忙攏了攏大氅衣領,輕飄飄地離開了。
江晟沒反應過來,還要叫住他,卻不知怎地又啞了聲,他踢開腳下一顆石子,咬牙小聲道:“才不要你的謝呢……”江晟回頭看了看那片平靜的湖。
風吹過,皺了湖麵,仿佛那夜安逢在湖中掙紮而起的微微漣漪,江晟看了一會兒,便也走了。
冰雪初融,湖麵倒映著枯枝。淩初站在遠處,望著湖岸邊一白一紅兩個人影相繼離開。
他從看到安逢像是要來找他時,便一直站著遠處等人過來,可誰料安逢忽然停住腳步,呆愣地看起了湖,遲遲未動,最後江晟一來,他還轉身走了。
是想起了自己昨日那番話,心裏難過,才沒有過來的吧。
淩初收回眼神,吩咐身邊護衛:“備馬,去守衛營。”
作者有話說:
小劇場:
安逢:(穿得圓滾滾)(())
淩初:(看見安逢)
淩初(欣慰):對,就該穿得多些。
第十章 夜色無邊
正月十九,煙花燃放的氣味還殘留在冷風中,街邊也散著爆竹爆開的紅紙。
忽然隱隱傳來馬蹄嘚嘚聲響,伴隨著守衛軍吹的示哨。
行人紛紛避讓,看著一行身著黑紅軍衣,肩麵繡著卷雲紋的人馬馳過,為首的男子身著鏽著暗金雲紋的青黑披風,束著簡單的玉冠,他身姿俊偉,麵容冷肅,單手持著韁繩,勒馬往守衛營府奔行。
示哨聲響遠去,守衛軍仿佛一閃而過,除了馬蹄痕跡和踏起的碎紅紙屑與灰塵,便什麽也沒留下,行人們又恢複了方才的模樣,采買叫賣。
人馬停在西街守衛營門前,淩初翻身下馬,解下披風,方進大門,便被人塞了兩三個案卷。
“你可總算來了啊!”蕭翰麵色疲累,將案卷不停地塞給淩初,“我就等著你呢!年十七開朝,你一下請兩日假,平常可沒見你請過假啊!”
淩初拿著案卷行禮,不卑不亢道:“安王殿下,屬下實在是府中有事,一時走不開。”
蕭翰抻了抻筋骨,道:“免禮吧,你一向假不多,這兩日也沒什麽,再說了,我這個主使也是要有事做的,皇叔正嫌我懶惰著呢,這些剩下的交給你了啊。”說完,蕭翰便擺擺手,帶著一臉再也不想管的樣子走了。
淩初恭送走蕭翰之後,翻開案卷。
晏朝都城,又稱大晏都京,繁華地段,商鋪街道寬闊可容五駕馬車並行,天子腳下,人口繁雜,簪纓世家王公貴族,布衣白丁商人工匠,往來絡繹不絕。
人一多,便易出事,今上設都城守衛軍,分東西兩街,安王殿下蕭翰任主使,歲寧軍前左副將淩初任副使,淩初雖是副使的名頭,但安王任京官多為曆練之由,少理事務,所以淩初手中有大半主使之權。
一個皇權在身,一個軍權在手,都城之內,無人不懼守衛軍。
帝王這一舉動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究竟是真信任淩君汐,讓淩君汐義子淩初領京畿重地的安防守衛,還是忌憚淩君汐,賜給她義子一把刀,懸在其頭上,如稍有差錯,便萬劫不複。
帝心深沉,眾人心中各有猜量。
但淩初心裏隱約明白,守衛軍名義上是守衛京畿,但其實是帝王能握的刀,隻是還在打磨之中,未見其光亮……
那幾摞聳高的案卷,已被蕭翰看了多數,也查了多數。
蕭翰是皇室子弟,辦事手段比淩初多幾分圓滑,但也因為不在意,多了幾分隨意,他雖是半個閑王,但也有本事在身,又性子豁朗,在都城混得如魚得水,個個與他都是酒肉之交。
即使是處理了,但淩初還是粗略看了一遍,於是這一忙,便是整整一日,中途他問了幾句近日巡防如何,又看著城圖換了十幾處巡邏地,定了察看抽檢的日子,又去看了練武場,回來還了幾個官員送來的年禮……
積壓的事務太多,忙完一切後,淩初抬起頭來一看,天已是夜色無邊,隻見小小一輪彎月若隱若現。
也不知安逢的病好全沒有……
淩初想到這,便聽門外便有人來報。
聽是大理寺的人,他微微皺了皺眉,對著袁若全點點頭。
袁若全將人請了進來,來人對淩初低聲幾句,淩初還未聽完,便抬手讓人止了話,他神色有些異樣,直接令人備馬,跟著人去了大理寺。
夜色濃黑,已近子時,將軍府內,一片黑暗中,安逢側躺在床,稍稍垂頭側眼,靜默地看著窗外的枯枝。
其實他也看不見,隻是依稀瞧見幾根枝幹黑影。
安逢已看了許久,卻毫無睡意,他睡不著,並非是因為病沒好,相反盧行義妙手回春,這一日藥灌下來,安逢頭疼緩了,神智清明,卻更令他想東想西。
三年啊,三年……
他剛醒來時雖然害怕茫然,但總歸是帶著新奇,他以十六歲的年紀看到了快十九歲發生的事,就像是知道了未來三年後的自己,不免得有些興奮。
可後來冷靜下來想了許多,好奇的心思慢慢淡了,尤其是今日他在府中晃悠一圈,看了許多後,心裏又變得亂糟糟的,仿若心頭有個千斤墜,吊得沉重。
每個人,他見到的,聽到的每個人都有變化……
母親和姑母離開都城,定居溫陽。
義姐去了邊疆守軍,江連哥也去了。
再說了,娘親知道了定會勃然大怒,自己怎會全須全尾地在這兒……
安逢扭了扭腰臀,又大著膽子隔著褻褲摸了摸。
好似沒有異樣,可他想起暗櫃的玉勢,又覺得好像有,他也弄不清楚,但總之還是鬆了口氣。
自己應該沒有在外麵亂來吧。
作者有話說:
小劇場:
袁若全(檢查一遍):嗯……應該沒落下的。
袁若全(確定):副使!屬下絕對沒落下任何一本!
袁若全:(交給淩初厚厚一摞話本)
淩初:(放下心)
夜裏……
安逢(打開暗櫃):(////)看春宮嘍!
第九章 心中猶疑
安逢做了一夜亂七八糟的夢,他夢見茂密綠林之中,有好幾個男人圍上來,他心中恐懼,撒腿就跑,卻被人輕輕鬆鬆抓住一扔。
鐵鞭裹帶著勁風揮下,他被抽得渾身劇痛,口嘔鮮血。
安逢掙紮著蹬腿,繼而驚醒過來,冒了滿頭冷汗。
好端端地,怎做這樣的噩夢……
安逢對那夢後怕依舊,可也來不及細想,他擦盡汗,匆匆洗漱後,腦袋都還脹痛著,就立馬拿著玉英刀要去找淩初,想問問淩初知不知道這玉英刀為何缺了一塊寶石,還想讓人幫著磨個新的鑲進去。
要去淩初院裏,小湖是必經之路,他走到冰湖附近,才見岸邊已被加修了半人高的竹欄,隻留幾處算高的水岸,從湖岸至湖心慢慢填了泥石。
他是在這裏掉下去的嗎?
安逢停下腳步,看著這湖,心中忽然湧上恐懼,他好似記得自己被冰水漫過頭頂的滋味,四肢被凍僵的痛苦。
湖水平靜,安逢卻見此湖波濤洶湧一般,不禁往後退了幾步。
寒涼湖風一吹,又讓他冷靜下來,他忽然發覺去找淩初這事有些不妥。
義兄知道他是斷袖,接受不了同性相親,厭惡龍陽之好,即使後來他們和好了,但誰知他心裏真想的是什麽?昨日那些話,想必隻是因為自己猶在病中,不好責罵他罷了。
他們是名義兄弟,無血脈關係,既然義兄厭惡,自己是否應當離遠一些,免得更惹討厭吧。
安逢心中愴然,明明之前自己和義兄還是好好的,如今卻這般疏遠了……
找蘭漫姐姐好了,安逢忽地想到一個人,方才聽護衛說蘭漫已經做上了府中管家,上下打點十分忙碌,自己意外落湖,她徹夜尋醫,又命人去找盧叔,種種珍貴藥材送入府中,這才保住自己小命。
可是蘭漫姐是母親的人,她知道了,娘親不也知道了嗎?他到現在都沒看見蘭漫人影。
淩年義姐呢?可淩年姐更是母親心腹,找她還是等於找母親。
那還不如直接對母親坦白呢……
可是,可是……
安逢也可是不出什麽個所以然來,他知道淩君汐不會責怪他,還會盡心為他鑲好缺漏的寶石,但他就是不想說出來,還隱隱覺得拿出玉英刀是件錯誤的事……
也許,是之前便已向母親或義兄義姐說過此事,他們已應下了去磨顆新的,而自己又不想拿著殘缺的玉英刀,便將它鎖在了暗櫃裏。
這些記憶,可能隻是自己忘了罷了……
安逢手裏緊緊握著玉英刀,傻愣愣地站著,他今日穿得很是厚實,皮裘外還披了件雀毛的白衣大氅,頭上戴著菱紋棉帽。
大病初愈,他麵色雪白,還挺直地站在湖邊吹冷風。
“大冷天的,你站在那裏做什麽?”
來人聲音熟悉又陌生,安逢心裏有一個猜測,他藏好手中的玉英刀,回過頭去看,果然見那人抱臂而立,斜靠在樹上,他一身紅衣勁裝,比安逢穿得少多了,眉目清俊,眼底卻顯現著些輕視。
安逢心道,謔,這江晟三年後,長得還挺俊朗。
江晟見安逢不說話,挑眉道:“那夜腳踩滑掉進去了,你不害怕得離遠,竟還來看,謔,你穿得這麽多。”他說著,向安逢走去,像是要比一比誰穿得少似的。
江晟一走近,安逢便暗自比量身高。
這一比,安逢就不滿了。
江晟以前還比他矮一截,怎如今長得這麽高了,比他還高啊。
江晟不知安逢在看什麽,但也被看得不悅,他一向看不慣安逢,覺得他驕橫,嬌氣,懶散。
後來安逢年紀越長,江晟就越覺他怪裏怪氣,每看見他,就起雞皮疙瘩,覺得他神態哪哪兒都不對,言行哪哪兒都不順眼。
更何況江晟不喜歡淩初,安逢卻又是淩初的跟屁蟲,他幹脆兩人一起討厭。
江晟見安逢還是不說話,神色奇怪又可惜道:“淩初說你大病一場,忘了些事,你不會是傻了吧?”
他們這些年來一直鬥嘴,關係既是好,又是壞,這話也不過分,可對如今的安逢來說,卻是莫名其妙的,他雖然性格和善,但畢竟是將軍府的小公子,怎會容忍江晟這樣對他這般講話。
可他看江晟救了他一命的麵子上,沒有還口,反而乖乖道謝:“聽說跳下湖救我的人裏麵還有你,謝謝你啊。”
安逢說完,捂嘴打了個噴嚏,他連忙攏了攏大氅衣領,輕飄飄地離開了。
江晟沒反應過來,還要叫住他,卻不知怎地又啞了聲,他踢開腳下一顆石子,咬牙小聲道:“才不要你的謝呢……”江晟回頭看了看那片平靜的湖。
風吹過,皺了湖麵,仿佛那夜安逢在湖中掙紮而起的微微漣漪,江晟看了一會兒,便也走了。
冰雪初融,湖麵倒映著枯枝。淩初站在遠處,望著湖岸邊一白一紅兩個人影相繼離開。
他從看到安逢像是要來找他時,便一直站著遠處等人過來,可誰料安逢忽然停住腳步,呆愣地看起了湖,遲遲未動,最後江晟一來,他還轉身走了。
是想起了自己昨日那番話,心裏難過,才沒有過來的吧。
淩初收回眼神,吩咐身邊護衛:“備馬,去守衛營。”
作者有話說:
小劇場:
安逢:(穿得圓滾滾)(())
淩初:(看見安逢)
淩初(欣慰):對,就該穿得多些。
第十章 夜色無邊
正月十九,煙花燃放的氣味還殘留在冷風中,街邊也散著爆竹爆開的紅紙。
忽然隱隱傳來馬蹄嘚嘚聲響,伴隨著守衛軍吹的示哨。
行人紛紛避讓,看著一行身著黑紅軍衣,肩麵繡著卷雲紋的人馬馳過,為首的男子身著鏽著暗金雲紋的青黑披風,束著簡單的玉冠,他身姿俊偉,麵容冷肅,單手持著韁繩,勒馬往守衛營府奔行。
示哨聲響遠去,守衛軍仿佛一閃而過,除了馬蹄痕跡和踏起的碎紅紙屑與灰塵,便什麽也沒留下,行人們又恢複了方才的模樣,采買叫賣。
人馬停在西街守衛營門前,淩初翻身下馬,解下披風,方進大門,便被人塞了兩三個案卷。
“你可總算來了啊!”蕭翰麵色疲累,將案卷不停地塞給淩初,“我就等著你呢!年十七開朝,你一下請兩日假,平常可沒見你請過假啊!”
淩初拿著案卷行禮,不卑不亢道:“安王殿下,屬下實在是府中有事,一時走不開。”
蕭翰抻了抻筋骨,道:“免禮吧,你一向假不多,這兩日也沒什麽,再說了,我這個主使也是要有事做的,皇叔正嫌我懶惰著呢,這些剩下的交給你了啊。”說完,蕭翰便擺擺手,帶著一臉再也不想管的樣子走了。
淩初恭送走蕭翰之後,翻開案卷。
晏朝都城,又稱大晏都京,繁華地段,商鋪街道寬闊可容五駕馬車並行,天子腳下,人口繁雜,簪纓世家王公貴族,布衣白丁商人工匠,往來絡繹不絕。
人一多,便易出事,今上設都城守衛軍,分東西兩街,安王殿下蕭翰任主使,歲寧軍前左副將淩初任副使,淩初雖是副使的名頭,但安王任京官多為曆練之由,少理事務,所以淩初手中有大半主使之權。
一個皇權在身,一個軍權在手,都城之內,無人不懼守衛軍。
帝王這一舉動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究竟是真信任淩君汐,讓淩君汐義子淩初領京畿重地的安防守衛,還是忌憚淩君汐,賜給她義子一把刀,懸在其頭上,如稍有差錯,便萬劫不複。
帝心深沉,眾人心中各有猜量。
但淩初心裏隱約明白,守衛軍名義上是守衛京畿,但其實是帝王能握的刀,隻是還在打磨之中,未見其光亮……
那幾摞聳高的案卷,已被蕭翰看了多數,也查了多數。
蕭翰是皇室子弟,辦事手段比淩初多幾分圓滑,但也因為不在意,多了幾分隨意,他雖是半個閑王,但也有本事在身,又性子豁朗,在都城混得如魚得水,個個與他都是酒肉之交。
即使是處理了,但淩初還是粗略看了一遍,於是這一忙,便是整整一日,中途他問了幾句近日巡防如何,又看著城圖換了十幾處巡邏地,定了察看抽檢的日子,又去看了練武場,回來還了幾個官員送來的年禮……
積壓的事務太多,忙完一切後,淩初抬起頭來一看,天已是夜色無邊,隻見小小一輪彎月若隱若現。
也不知安逢的病好全沒有……
淩初想到這,便聽門外便有人來報。
聽是大理寺的人,他微微皺了皺眉,對著袁若全點點頭。
袁若全將人請了進來,來人對淩初低聲幾句,淩初還未聽完,便抬手讓人止了話,他神色有些異樣,直接令人備馬,跟著人去了大理寺。
夜色濃黑,已近子時,將軍府內,一片黑暗中,安逢側躺在床,稍稍垂頭側眼,靜默地看著窗外的枯枝。
其實他也看不見,隻是依稀瞧見幾根枝幹黑影。
安逢已看了許久,卻毫無睡意,他睡不著,並非是因為病沒好,相反盧行義妙手回春,這一日藥灌下來,安逢頭疼緩了,神智清明,卻更令他想東想西。
三年啊,三年……
他剛醒來時雖然害怕茫然,但總歸是帶著新奇,他以十六歲的年紀看到了快十九歲發生的事,就像是知道了未來三年後的自己,不免得有些興奮。
可後來冷靜下來想了許多,好奇的心思慢慢淡了,尤其是今日他在府中晃悠一圈,看了許多後,心裏又變得亂糟糟的,仿若心頭有個千斤墜,吊得沉重。
每個人,他見到的,聽到的每個人都有變化……
母親和姑母離開都城,定居溫陽。
義姐去了邊疆守軍,江連哥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