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照這般講,義母就更沒必要見佞王妃最後一麵了。”
安逢啞然片刻:“那,真是我瞎想了……可能是真有情誼,但在這大局之下,身不由己,如今更已是人死兩散了……”
淩初道:“這些事很重要?”
安逢道:“不重要,隻是我自己莫名想問。”
淩初不說話了,他這次沉默的時間很久,久到安逢以為是要睡了,卻忽然聽見一道猶疑的聲音:“你知道義母和安姑母有情——”
安逢腦袋仿佛炸開一般:“我不知。”
“義兄莫要胡言。”安逢嚴肅道,“我隻是隨便問問。”
“若是隻有這一回,我自然當你隨便問問,”淩初起身,走過屏風,“可你從前也問過我這樣的話......”
安逢看著高大的黑影向他走來。
他就知道,義兄沒有袁大哥那樣好糊弄,他過於急切了,他沒想到竟然自己從前就問過?是何時問的?為何會問義兄這些?是在看了那段話之後問的嗎?
難道那時的自己也同樣懷疑佞王妃和娘親之間的過往嗎?
“你還問我,義母回京殺了佞王是否與佞王妃有關?那時我還不解其意,想不通你為何覺得這兩者有關係......”淩初未再往下說,他臉色複雜,看著縮在床上一動不動的人。
安逢比他想象得還要敏銳。
外人道淩君汐不忌男女,多年前未婚有子,私下作風極亂。
從前曆經生死,立下傳世奇功的人在這流言蜚語中被抹上不明不白的低劣之色。天子每年大肆賜人,男女皆有,哪是為了彰顯恩德嘉獎之意?分明是讓風言風語傳得更快更多,要將流言“坐實”。
淩君汐多年在外征戰,膝下隻有安逢一子,為人鐵血無情,冷靜果斷,感情一事上與她好似毫不沾邊,身邊隻有安夫人——那個獵戶唯一的親妹妹。
至少在淩初看來,她們行事雖默契,可舉止從不過分親密。
他也是最近才察覺的,安逢是怎麽看出來的?
況且安逢如今失憶,這三年的記憶都沒有了,他是三年前就看出來了?還是更早時候?
“你是知道義母同姑母……”
安逢忽然坐起身:“義兄別說了!也別過來了!”
淩初停下腳步,離安逢的床榻不過一尺之距。
安逢穿著輕薄單衣,他仰頭看著淩初:“義兄這是在質問我?”
淩初目光落在安逢散亂的衣襟處:“我沒有。”
安逢看起來很生氣:“那義兄怎這樣的語氣?”
許是覺得坐著太沒氣勢,安逢還要起身下床,誰知肩膀剛動,就被淩初一掌壓下:“莫要著涼。”
聲音的冷,掌心的熱,讓安逢臉皮連著耳朵發麻。
他本就是假裝慍怒,好逃過這問,這樣一打岔,他反倒不知怎麽說話了。
兩人挨得很近,體溫的熱氣互相傳來,都讓彼此心頭微顫。
“義.、義兄.....”安逢仰頭看著黑夜之中模糊的麵孔,依稀能看到淩初漆黑眼眸中的亮色,他直覺這樣的氛圍不對勁,一時噤聲,將要開口的話堵在了舌尖。
風雨如晦,電閃雷鳴。
安逢略顯緊張地舔了舔嘴,上唇的飽滿唇珠增了一抹水色,整個人好似楚楚可憐。
淩初垂眸看著正在他腰際位置的安逢,放在人肩膀上的手動了動,帶落些安逢單衣,露出一半的肩頭。他火熱的手似乎是要往下滑,但又很快拿起來,指腹滑過安逢側頸,一觸即分。
“夜裏雨涼,快躺下。”
“哦。”安逢躺下了,覺得心好像跳得更快了,被淩初碰過的地方熱乎乎的,心中有微妙的欣喜,卻又失落,還有些驚訝。
是他的錯覺嗎?他怎麽覺得義兄怪怪的?
但他很快就想到了正事:“娘親自有我以後便寡居多年,有一人相伴再好不過,何必管是誰,我問佞王妃一事,隻是為娘親覺得難過……”安逢頓住話,覺得自己說了太多,該避諱,“我說多了,總之是我不希望有人議論娘親,義兄你也不行。”
“我心中無一絲不敬之心,義母身邊的人也對她敬重有加。”淩初道:“可離得遠了,旁人是不懂的。”
安逢道:“那些人需要時,當我娘親如神祗,不需要時,又當她是茶餘飯後談資,我不能讓他們不說,但我至少要我耳邊清淨。”
淩初看出安逢不喜歡談這件事,還有些真怒,於是不再開口。
“謝謝義兄。”
“又謝我什麽?”
“為義兄曾經照看我一事道謝。”安逢其實方才便想說,隻是他急著問事。
安逢認真道:“還有道歉,我為固執留下義兄而道歉。”
淩初已經對安逢知道這些事並不驚訝了,道:“不必如此,其實我不後悔我當年留下來。”
若不是他留下,那留在上京照顧安逢的人會是其他人,親近安逢,接受安逢的依賴,甚至情意……
安逢聞言,訝異了一下,但他隻當淩初是心中另有誌向,要在上京大展宏圖,於是並不作他想,他也不想硬要問什麽報答,那樣太生疏了。
他欣然道:“那就好。”
淩初回到了屏風後的床榻,兩人默契地不再提寧婧汐一事。
屋外風雨依舊猛烈,可有淩初在,安逢的確安心許多,他眼皮沉重,慢慢有了睡意。
屏風後的淩初聽見呼吸穩了,腿間熱意還是未消,他闔眸,輕輕歎了口氣。
……
屋外,向童在小亭處同值守護衛交接。
向童遞過傘,道:“今日人怎少了許多?連院門口都沒人了。”
護衛道:“淩公子在屋裏守著,大家都放心,自然少派了些。”
隻要淩初和安逢待在一起,他們就會輕鬆很多,於是府中上下,個個都盼著兩人經常在一塊待著,可惜這輕鬆日子並不多見。
向童聞言,也露出些笑意,點頭。
護衛道:“向哥,近日都未見你吃酒了?改日跟兄弟們喝一杯!”
向童是個酒蒙子,愛吃酒,還對酒一道上頗有研究,安逢未失憶前,還時而讓向童買些好酒回來。
向童聽了護衛的邀約,卻擺手拒絕:“我已戒了,那玩意兒太誤事。”
元宵前一日,小公子和他就在廂房裏吃酒,那酒太烈太醇,他沒忍住就喝多了,睡了大半宿。
如今向童偶爾想起,都還在後怕,要知道,陳一示當時就死在那小巷!
那夜夜色如墨,冷風刺骨,向童醒來,看見安逢靜靜坐在窗邊,支手撐著頭,像是在吹風醒酒。
窗撐得大開,夾道的風灌進屋裏,吹得又猛又冷。
向童看著安逢的背影,打了個顫,一下就酒醒了。
自從安逢被擄走過一回,淩君汐就對安逢之事格外上心。將軍隻是定居溫陽,遠離廟堂,但並不代表她不管將軍府的事。
向童知道自己失職非同小可,為貪杯懼悔交加,連忙請恕自己過失。
安逢道:“無事的,向童哥,這酒是我邀你喝,佳節將近,就這一回,你不過隻是吃醉了酒打了個盹。”
安逢關上窗,掩去窗外冬風的呼嘯,聲音輕輕,他垂眸,理順被風吹亂的烏發,仿佛在勸說向童,也在勸說自己:“你不說我不說,誰會知道呢?”
第五十六章 雨夜血腥
“這還有衣裳,跑不遠了,若是讓他真跑了,主子定饒不了我們!”
幾人朝著安逢故意引的方向追去。
安逢胸腔裏的心跳得他幾欲嘔吐,他以一個怪異的姿勢藏在深草之中,忍著腳踝的劇痛,他屏息等著人走過,才小心翼翼爬出草地,艱難站起。今日烏雲遮天,他看不出太陽在何處,隻能憑著感覺朝著下坡路走。
山路陡峭,他漸漸體力不支,頭腦暈眩,眼前開始浮現重影,樹木都在晃動。
那些人因為他的身份而有所顧忌,並未捆綁嚴實,才讓他逃了一回,若是再抓住了他,可就一定逃不出來了……
正是焦急恐慌之時,安逢忽然看見一個人。
那是個與他年齡相仿的少年,兩隻手都拿著糖糕,嘴邊滿是糖渣子,像是從山下回來。
安逢走近一些,那人聽見動靜,機敏地抬頭看來,看見他後神色微詫。
安逢哀求且欣喜道:“這位公子,你可知下山的路?我……我一時迷路……”
他走近才發現,這位少年長得極為漂亮,眼眸含情,朱唇皓齒。
那少年上下打量著他,啟唇一笑:“我帶你吧。”
他擔心那夥人追上來會一並害了少年,不肯人帶。
少年卻不容拒絕,竟直接拉過他的手。
“你就替我指個方向便好……”他掙紮著說,可誰知少年力氣頗大,他掙紮不開。
他掏出銀錢,“這些你拿去,買些糖糕……”
少年停下腳步,收了錢,麵色高興:“我也給你帶一些。”
“不必了,我不……”他話還未說完,就被少年一掌劈暈。
再睜眼,已是又回到了那個囚禁他的地方。
一人神情暴怒地看著他,手持鐵鞭,腰掛長劍。
他後知後覺,才意識到自己身上遍布的傷痕,渾身的劇痛。
原來他是被鞭打著疼醒的。
“他們可真是廢物,連個人都看不好!”那少年說話,嘴角還簌簌掉著糖渣子。
那拿著鐵鞭的人臉色陰沉:“跟你說了多少回?要麽易容,要麽遮好你的臉!今日你有功我不罰你,再有下回就去泡手!”
那少年撇嘴,戴好了麵巾,而後才蹲下身,像是根本瞧不見他身上猙獰的鞭傷一樣,開心道:“我要下山買糖糕了,會給你帶一份的。”
他轉過臉,不說話。
那少年捧著他的臉,讓他看過來,一雙眼撲閃撲閃,又問:“你不想吃糖糕?那你想吃什麽?”那少年做事全憑自己心意,見他仍不言語,轉頭就走出了門,“不管了,就給你買糖糕了。”
而他留在屋裏承受被虐打的苦痛。
安逢啞然片刻:“那,真是我瞎想了……可能是真有情誼,但在這大局之下,身不由己,如今更已是人死兩散了……”
淩初道:“這些事很重要?”
安逢道:“不重要,隻是我自己莫名想問。”
淩初不說話了,他這次沉默的時間很久,久到安逢以為是要睡了,卻忽然聽見一道猶疑的聲音:“你知道義母和安姑母有情——”
安逢腦袋仿佛炸開一般:“我不知。”
“義兄莫要胡言。”安逢嚴肅道,“我隻是隨便問問。”
“若是隻有這一回,我自然當你隨便問問,”淩初起身,走過屏風,“可你從前也問過我這樣的話......”
安逢看著高大的黑影向他走來。
他就知道,義兄沒有袁大哥那樣好糊弄,他過於急切了,他沒想到竟然自己從前就問過?是何時問的?為何會問義兄這些?是在看了那段話之後問的嗎?
難道那時的自己也同樣懷疑佞王妃和娘親之間的過往嗎?
“你還問我,義母回京殺了佞王是否與佞王妃有關?那時我還不解其意,想不通你為何覺得這兩者有關係......”淩初未再往下說,他臉色複雜,看著縮在床上一動不動的人。
安逢比他想象得還要敏銳。
外人道淩君汐不忌男女,多年前未婚有子,私下作風極亂。
從前曆經生死,立下傳世奇功的人在這流言蜚語中被抹上不明不白的低劣之色。天子每年大肆賜人,男女皆有,哪是為了彰顯恩德嘉獎之意?分明是讓風言風語傳得更快更多,要將流言“坐實”。
淩君汐多年在外征戰,膝下隻有安逢一子,為人鐵血無情,冷靜果斷,感情一事上與她好似毫不沾邊,身邊隻有安夫人——那個獵戶唯一的親妹妹。
至少在淩初看來,她們行事雖默契,可舉止從不過分親密。
他也是最近才察覺的,安逢是怎麽看出來的?
況且安逢如今失憶,這三年的記憶都沒有了,他是三年前就看出來了?還是更早時候?
“你是知道義母同姑母……”
安逢忽然坐起身:“義兄別說了!也別過來了!”
淩初停下腳步,離安逢的床榻不過一尺之距。
安逢穿著輕薄單衣,他仰頭看著淩初:“義兄這是在質問我?”
淩初目光落在安逢散亂的衣襟處:“我沒有。”
安逢看起來很生氣:“那義兄怎這樣的語氣?”
許是覺得坐著太沒氣勢,安逢還要起身下床,誰知肩膀剛動,就被淩初一掌壓下:“莫要著涼。”
聲音的冷,掌心的熱,讓安逢臉皮連著耳朵發麻。
他本就是假裝慍怒,好逃過這問,這樣一打岔,他反倒不知怎麽說話了。
兩人挨得很近,體溫的熱氣互相傳來,都讓彼此心頭微顫。
“義.、義兄.....”安逢仰頭看著黑夜之中模糊的麵孔,依稀能看到淩初漆黑眼眸中的亮色,他直覺這樣的氛圍不對勁,一時噤聲,將要開口的話堵在了舌尖。
風雨如晦,電閃雷鳴。
安逢略顯緊張地舔了舔嘴,上唇的飽滿唇珠增了一抹水色,整個人好似楚楚可憐。
淩初垂眸看著正在他腰際位置的安逢,放在人肩膀上的手動了動,帶落些安逢單衣,露出一半的肩頭。他火熱的手似乎是要往下滑,但又很快拿起來,指腹滑過安逢側頸,一觸即分。
“夜裏雨涼,快躺下。”
“哦。”安逢躺下了,覺得心好像跳得更快了,被淩初碰過的地方熱乎乎的,心中有微妙的欣喜,卻又失落,還有些驚訝。
是他的錯覺嗎?他怎麽覺得義兄怪怪的?
但他很快就想到了正事:“娘親自有我以後便寡居多年,有一人相伴再好不過,何必管是誰,我問佞王妃一事,隻是為娘親覺得難過……”安逢頓住話,覺得自己說了太多,該避諱,“我說多了,總之是我不希望有人議論娘親,義兄你也不行。”
“我心中無一絲不敬之心,義母身邊的人也對她敬重有加。”淩初道:“可離得遠了,旁人是不懂的。”
安逢道:“那些人需要時,當我娘親如神祗,不需要時,又當她是茶餘飯後談資,我不能讓他們不說,但我至少要我耳邊清淨。”
淩初看出安逢不喜歡談這件事,還有些真怒,於是不再開口。
“謝謝義兄。”
“又謝我什麽?”
“為義兄曾經照看我一事道謝。”安逢其實方才便想說,隻是他急著問事。
安逢認真道:“還有道歉,我為固執留下義兄而道歉。”
淩初已經對安逢知道這些事並不驚訝了,道:“不必如此,其實我不後悔我當年留下來。”
若不是他留下,那留在上京照顧安逢的人會是其他人,親近安逢,接受安逢的依賴,甚至情意……
安逢聞言,訝異了一下,但他隻當淩初是心中另有誌向,要在上京大展宏圖,於是並不作他想,他也不想硬要問什麽報答,那樣太生疏了。
他欣然道:“那就好。”
淩初回到了屏風後的床榻,兩人默契地不再提寧婧汐一事。
屋外風雨依舊猛烈,可有淩初在,安逢的確安心許多,他眼皮沉重,慢慢有了睡意。
屏風後的淩初聽見呼吸穩了,腿間熱意還是未消,他闔眸,輕輕歎了口氣。
……
屋外,向童在小亭處同值守護衛交接。
向童遞過傘,道:“今日人怎少了許多?連院門口都沒人了。”
護衛道:“淩公子在屋裏守著,大家都放心,自然少派了些。”
隻要淩初和安逢待在一起,他們就會輕鬆很多,於是府中上下,個個都盼著兩人經常在一塊待著,可惜這輕鬆日子並不多見。
向童聞言,也露出些笑意,點頭。
護衛道:“向哥,近日都未見你吃酒了?改日跟兄弟們喝一杯!”
向童是個酒蒙子,愛吃酒,還對酒一道上頗有研究,安逢未失憶前,還時而讓向童買些好酒回來。
向童聽了護衛的邀約,卻擺手拒絕:“我已戒了,那玩意兒太誤事。”
元宵前一日,小公子和他就在廂房裏吃酒,那酒太烈太醇,他沒忍住就喝多了,睡了大半宿。
如今向童偶爾想起,都還在後怕,要知道,陳一示當時就死在那小巷!
那夜夜色如墨,冷風刺骨,向童醒來,看見安逢靜靜坐在窗邊,支手撐著頭,像是在吹風醒酒。
窗撐得大開,夾道的風灌進屋裏,吹得又猛又冷。
向童看著安逢的背影,打了個顫,一下就酒醒了。
自從安逢被擄走過一回,淩君汐就對安逢之事格外上心。將軍隻是定居溫陽,遠離廟堂,但並不代表她不管將軍府的事。
向童知道自己失職非同小可,為貪杯懼悔交加,連忙請恕自己過失。
安逢道:“無事的,向童哥,這酒是我邀你喝,佳節將近,就這一回,你不過隻是吃醉了酒打了個盹。”
安逢關上窗,掩去窗外冬風的呼嘯,聲音輕輕,他垂眸,理順被風吹亂的烏發,仿佛在勸說向童,也在勸說自己:“你不說我不說,誰會知道呢?”
第五十六章 雨夜血腥
“這還有衣裳,跑不遠了,若是讓他真跑了,主子定饒不了我們!”
幾人朝著安逢故意引的方向追去。
安逢胸腔裏的心跳得他幾欲嘔吐,他以一個怪異的姿勢藏在深草之中,忍著腳踝的劇痛,他屏息等著人走過,才小心翼翼爬出草地,艱難站起。今日烏雲遮天,他看不出太陽在何處,隻能憑著感覺朝著下坡路走。
山路陡峭,他漸漸體力不支,頭腦暈眩,眼前開始浮現重影,樹木都在晃動。
那些人因為他的身份而有所顧忌,並未捆綁嚴實,才讓他逃了一回,若是再抓住了他,可就一定逃不出來了……
正是焦急恐慌之時,安逢忽然看見一個人。
那是個與他年齡相仿的少年,兩隻手都拿著糖糕,嘴邊滿是糖渣子,像是從山下回來。
安逢走近一些,那人聽見動靜,機敏地抬頭看來,看見他後神色微詫。
安逢哀求且欣喜道:“這位公子,你可知下山的路?我……我一時迷路……”
他走近才發現,這位少年長得極為漂亮,眼眸含情,朱唇皓齒。
那少年上下打量著他,啟唇一笑:“我帶你吧。”
他擔心那夥人追上來會一並害了少年,不肯人帶。
少年卻不容拒絕,竟直接拉過他的手。
“你就替我指個方向便好……”他掙紮著說,可誰知少年力氣頗大,他掙紮不開。
他掏出銀錢,“這些你拿去,買些糖糕……”
少年停下腳步,收了錢,麵色高興:“我也給你帶一些。”
“不必了,我不……”他話還未說完,就被少年一掌劈暈。
再睜眼,已是又回到了那個囚禁他的地方。
一人神情暴怒地看著他,手持鐵鞭,腰掛長劍。
他後知後覺,才意識到自己身上遍布的傷痕,渾身的劇痛。
原來他是被鞭打著疼醒的。
“他們可真是廢物,連個人都看不好!”那少年說話,嘴角還簌簌掉著糖渣子。
那拿著鐵鞭的人臉色陰沉:“跟你說了多少回?要麽易容,要麽遮好你的臉!今日你有功我不罰你,再有下回就去泡手!”
那少年撇嘴,戴好了麵巾,而後才蹲下身,像是根本瞧不見他身上猙獰的鞭傷一樣,開心道:“我要下山買糖糕了,會給你帶一份的。”
他轉過臉,不說話。
那少年捧著他的臉,讓他看過來,一雙眼撲閃撲閃,又問:“你不想吃糖糕?那你想吃什麽?”那少年做事全憑自己心意,見他仍不言語,轉頭就走出了門,“不管了,就給你買糖糕了。”
而他留在屋裏承受被虐打的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