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逢還沒想到淩初真陪著他看完了,有些忐忑和期待地問:“義兄覺得怎麽樣?”
淩初想了想,評價道:“還不錯,不過裏麵那些話都不像屈君遙能說出來的。”
“話本嘛,有些出入很常見,”安逢又問,“那義兄覺得屈君遙和墨文居士是真的……斷袖嗎?”
安逢臉色嚴肅,仿佛淩初要是說一個不是,他就立馬苦臉。
有關這兩人的風月韻事不算什麽隱秘,淩初也有所耳聞。
淩初被安逢這副模樣逗笑,“說實話,我覺得似真似假,可今日看了這話本後,又覺不真。”
安逢愣了愣:“哪處不真了?”
淩初翻到一頁,指著那行字說道:“你也知墨文居士一字千金,這《雜詩小集》不像從前那般難得,你我都讀過,通篇近兩萬字,手抄下來且無一處塗抹,無一個錯字,極其耗費心神體力,太難完成,就算真做成了,就隻為送生辰禮?你會為一個朋友做到這種地步?”
安逢被說服了,但也不在意,還是那番話:“話本嘛,有些誇大出入是常事。”他想了想,又道,“也許是那時候墨文居士也未能意識到自己已然情深,情不自禁就能為屈君遙做這樣難的事啊。”
這番無意之語令淩初怔愣片刻,他垂眸,掩下眼中情緒,嘴唇碰了一下安逢臉頰,“你說得對。”
安逢合上話本,好好收了書,道:“不過義兄你說得也對,墨文居士手抄《雜詩小集》也隻是傳言,誰都沒見過他的手抄本,許是假的。”安逢頓了頓,補充道,“不過他們之間情誼一定是真的!”
淩初卻忽然想,或許程墨伴手抄《雜詩小集》也是真的,隻是屈君遙不舍得給任何人看罷了……
他笑了笑,心裏真的有些信了。
作者有話說:
小劇場:
淩初:你好快。
安逢:!!(`h′)
淩初:我說你看書好快。
安逢:……(*`^′*)
第八十一章 敬惜紙字
寧家府宅中,兩個女子滿臉淚痕,無聲泣淚。
寧啟則道:“家主,驚馬之下救美和擦肩偶遇等招都用了,淩懷歸無動於衷。”
寧巍道:“這兩個已是寧家樣貌最為出挑的,我不信淩懷歸他不動心,可是讓他瞧出來什麽?”
寧啟則道:“他如今兩日一回巡街,幾乎都未下馬,都是讓下屬做事。”
寧巍道:“再去試幾回,讓他知道是寧家的人也可以。”
那兩女子即使再想嫁,可也不敢再去,“家主三思,巧合多了,隻會讓他生疑。”
寧啟則也道:“淩懷歸此人不可小覷,最忌別人算計。”
寧巍眼神陰冷地看向那個說話女子,那女子埋下頭。
寧啟則道:“近日上京匪盜忽起,殺人劫掠案件忽增,故而守衛軍勘查也多了起來,淩懷歸護防巡街從七日一回改了兩日一回,她們是女子,頻繁外出,太過招眼,啟則擔心會被流寇匪盜給盯上。”
寧巍看了他一眼,不知是諷是讚,“你倒是直言不諱。”
寧啟則俯身,“家主教導有方。”
寧巍道:“不愧是寧家養出來的拔尖人物,文比墨文居士,武比忠常將軍。”
寧啟則比誰都知道這名聲是怎麽來的……若是年少時,他還會沾沾自喜,如今他心中隻餘麻木冷漠,他垂眸,“啟則忝有此名。”
“淩懷歸這事便先算了,來日方長,”寧巍又問:“將軍府那邊如何?”
寧啟則道:“還是回絕,連門也未進。”
話落,一時靜謐。
寧巍喝了口茶,倏然摔杯,“不過一個山野村夫的卑賤之子,好大的架子!”
仆婢上來收拾殘局,無人再敢說話。
寧啟則的臉被迸裂飛濺的瓷片劃破一道,有細小血痕,他眼眸靜靜垂著,看著在麵前一攤茶水,沉默不言。
寧巍看了他一眼,忽然想起什麽,他屏退奴仆,招手讓寧啟則到他身邊來。
寧啟則微不可查地猶豫了一下,便溫和地笑著走上前,“家主有何吩咐?”
寧巍麵容已然蒼老,眼中略帶渾濁,他輕聲勸道:“啟則啊,你去試試吧。”
“什麽?”寧啟則笑容僵在臉上。
“淩懷歸如今二十有二,竟未說一門親事,說不定有難言之隱,不過你也不必過於親近,探一探便好,如果是,那換個法子便是。”寧巍語氣帶著輕蔑漠然的複雜深意,“將軍府那群人,果然是一家。”
寧啟則垂首,掩下些許扭曲的怒容,都能聽見自己緊要牙關的細微聲響。
寧巍知道他不服,半是威脅半是勸慰地笑道:“你若想在上京有一番作為,定是要跟將軍府通好氣的,淩懷歸雖官職不高,但很重要,上京的權貴之家都不敢多加招惹,你與他君子之交,結交一番也好。”
寧啟則心緒湧動,又不敢告訴寧巍兩人在上京近郊就已碰麵的事,他“調戲”了將軍府的公子,那場麵並不好看,更是會令寧巍多想。
他隻好低聲敷衍:“是……”
*
烈日當空,暑氣蒸騰。
寧家的拜帖連遞十幾日,安逢都是以病中休養為由給拒了。
可寧家仍是每日都來遞拜帖,安逢都有些惱意:“他們怎麽這麽厚臉皮?”
蘭漫為他代筆,正磨著墨,道:“寧家此番回京,想必是什麽都打聽了清楚的,公子和小公子可都代表將軍府的態度。”
安逢有些擔心:“可是帝王已準許寧家回京,寧家勢盛,我若執意不見,會不會惹聖上不喜?給娘親惹禍?上回公主也專門來了將軍府……”
“將軍府把著半數軍權,寧家商賈富甲天下,我們靜靜瞧著上京局勢便好,與寧家少往來。”
安逢挑眉:“那聖上為何默許方家和寧家有姻親?方居勤是忠君純臣麽……”安逢說著,急忙閉上嘴,有些驚訝自己會說出這樣的話。
蘭漫看了他一眼,“小公子慎言,將軍府同樣忠君忠朝。”
安逢一笑而過:“既然如此,那蘭漫姐就別寫這麽長的回帖了,我們還何必措辭呢?”
安逢說著,拿過筆,筆尖輕蘸墨水,落下淡淡幾字:
抱恙,不見。
安逢擱筆,蹙眉看著那略顯拙陋的字,“算了,蘭漫姐,我的字不好看,還是你來罷。”
他可不想讓寧家嘲笑自己草包。
蘭漫拿過筆,輕笑:“小公子未學筆法,自成一派。”
安逢從角落旮旯裏翻出一張紙來,看著那滿篇“靜”字,“我看我失憶前寫得挺好的呀,定是日日練著的,莫非忘了事,也會改了那時練的字跡?”
蘭漫本是笑著,可她目光落到安逢手中的紙上,倏然斂笑,麵色劇變,但短短一瞬,臉上又掛起笑容,站起身來,“這是小公子自己寫的?”
安逢還在看那些字,並未看見蘭漫變化的臉色,“我也不知,不過在我房裏,就應是我寫的嘍。”
蘭漫走到安逢身旁,輕輕拿走安逢手中的白麻紙,“小公子啊,聖人在上,我們對字紙當要心存敬畏,練完了字怎能隨意放在一處呢?廢字廢紙是要專程拿到字爐裏燒掉的。”
安逢聲弱:“我見這寫的還不錯,想著留下。”
蘭漫道:“確實不錯,小公子可給他人看過?”
安逢道:“還不至於專門叫人來賞吧,我身邊哪有好字的人?也就蘭漫姐你懂這些,以前還教我。”
蘭漫道:“小公子過譽,這全是同樣的字又無賞處,還是燒了罷。”
安逢多看了幾眼,想要留下給淩初看看,但想想又算了。
蘭漫問:“小公子可還有其他的?”
安逢擺手:“就這一張,若不是看寫得不錯,我早扔了,想來也是覺得自己寫得不錯,不舍得扔。”
蘭漫笑笑:“那我替小公子燒了。”說著,她折起紙,放入袖中,正要出門。
安逢見蘭漫一副小心模樣,心道蘭漫的確是個敬惜紙字之人,他忽然想起什麽,“等等。”
蘭漫愣了愣,抬頭:“小公子?”
“蘭漫姐光顧著去愛字護字,都忘了寫回帖啦。”安逢哈哈笑道。
蘭漫也笑:“瞧我這記性,竟一時忘了。”
安逢沉吟道:“不過幾字而已,蘭漫姐回去寫也行,寧家的拜帖以後別拿過來了,這麽熱的天,也累得你跑一趟,汗如雨下的,拜帖左右都是那些話,沒什麽意思,你直接替我拒了便是。”
蘭漫領命,走了。
午後,江晟來安逢屋裏納涼,他吃冰厲害,吃了兩大碗梅子雪酥山,都還意猶未盡。
安逢也慢慢吃著一碗:“你是來勾我饞嘴的吧。”
江晟舔嘴:“明明是怕你無聊,特意來找你說說話的。”
安逢聽出些其他意思,看了江晟一眼,問道:“你心裏有事?”
江晟歎氣:“我哥近日不知怎地,悶悶不樂,整日待在屋裏頭。”
安逢有些訝異:“悶悶不樂?”
“是啊,”江晟眉眼耷著,玩著手裏的裂紋瓷碗,“我何曾看到過他這般模樣?我問他怎麽了,他又說無事,從前都不是這樣的,怎就去了邊塞一年多,就變成這樣了?”
江連江晟無父無母,兩兄弟的血脈之親,是誰也替代不了的。
江晟覺得兄弟之間生疏了,自然難受。
安逢見江晟失落模樣,想了想,道:“你跟承銜哥說陳一示死的事沒?讓他開心開心?”
“此等好事,我自然說了呀,什麽都跟他講了,包括陳一示死在哪兒,怎麽死的我都說了。”
“他聽了就沒反應?”
江晟神色憂傷,“沒什麽反應,他這麽恨陳一示,聽到人死了都沒笑一下。”
安逢心想:莫不是承銜哥向義姐表露心意,卻被拒絕,所以如此苦悶?
安逢自然不敢說出這樣的猜測,便道:“也許是才從邊塞回來,對上京風物有諸多不適,義兄初來上京時,也是這般的,睡也睡不好,暴躁得見誰打誰呢。”
江晟一聽,有理,心下散了些許鬱悶,與安逢玩鬧起來,“哈!你說淩初壞話!我要給他說,讓他罰你!”
淩初想了想,評價道:“還不錯,不過裏麵那些話都不像屈君遙能說出來的。”
“話本嘛,有些出入很常見,”安逢又問,“那義兄覺得屈君遙和墨文居士是真的……斷袖嗎?”
安逢臉色嚴肅,仿佛淩初要是說一個不是,他就立馬苦臉。
有關這兩人的風月韻事不算什麽隱秘,淩初也有所耳聞。
淩初被安逢這副模樣逗笑,“說實話,我覺得似真似假,可今日看了這話本後,又覺不真。”
安逢愣了愣:“哪處不真了?”
淩初翻到一頁,指著那行字說道:“你也知墨文居士一字千金,這《雜詩小集》不像從前那般難得,你我都讀過,通篇近兩萬字,手抄下來且無一處塗抹,無一個錯字,極其耗費心神體力,太難完成,就算真做成了,就隻為送生辰禮?你會為一個朋友做到這種地步?”
安逢被說服了,但也不在意,還是那番話:“話本嘛,有些誇大出入是常事。”他想了想,又道,“也許是那時候墨文居士也未能意識到自己已然情深,情不自禁就能為屈君遙做這樣難的事啊。”
這番無意之語令淩初怔愣片刻,他垂眸,掩下眼中情緒,嘴唇碰了一下安逢臉頰,“你說得對。”
安逢合上話本,好好收了書,道:“不過義兄你說得也對,墨文居士手抄《雜詩小集》也隻是傳言,誰都沒見過他的手抄本,許是假的。”安逢頓了頓,補充道,“不過他們之間情誼一定是真的!”
淩初卻忽然想,或許程墨伴手抄《雜詩小集》也是真的,隻是屈君遙不舍得給任何人看罷了……
他笑了笑,心裏真的有些信了。
作者有話說:
小劇場:
淩初:你好快。
安逢:!!(`h′)
淩初:我說你看書好快。
安逢:……(*`^′*)
第八十一章 敬惜紙字
寧家府宅中,兩個女子滿臉淚痕,無聲泣淚。
寧啟則道:“家主,驚馬之下救美和擦肩偶遇等招都用了,淩懷歸無動於衷。”
寧巍道:“這兩個已是寧家樣貌最為出挑的,我不信淩懷歸他不動心,可是讓他瞧出來什麽?”
寧啟則道:“他如今兩日一回巡街,幾乎都未下馬,都是讓下屬做事。”
寧巍道:“再去試幾回,讓他知道是寧家的人也可以。”
那兩女子即使再想嫁,可也不敢再去,“家主三思,巧合多了,隻會讓他生疑。”
寧啟則也道:“淩懷歸此人不可小覷,最忌別人算計。”
寧巍眼神陰冷地看向那個說話女子,那女子埋下頭。
寧啟則道:“近日上京匪盜忽起,殺人劫掠案件忽增,故而守衛軍勘查也多了起來,淩懷歸護防巡街從七日一回改了兩日一回,她們是女子,頻繁外出,太過招眼,啟則擔心會被流寇匪盜給盯上。”
寧巍看了他一眼,不知是諷是讚,“你倒是直言不諱。”
寧啟則俯身,“家主教導有方。”
寧巍道:“不愧是寧家養出來的拔尖人物,文比墨文居士,武比忠常將軍。”
寧啟則比誰都知道這名聲是怎麽來的……若是年少時,他還會沾沾自喜,如今他心中隻餘麻木冷漠,他垂眸,“啟則忝有此名。”
“淩懷歸這事便先算了,來日方長,”寧巍又問:“將軍府那邊如何?”
寧啟則道:“還是回絕,連門也未進。”
話落,一時靜謐。
寧巍喝了口茶,倏然摔杯,“不過一個山野村夫的卑賤之子,好大的架子!”
仆婢上來收拾殘局,無人再敢說話。
寧啟則的臉被迸裂飛濺的瓷片劃破一道,有細小血痕,他眼眸靜靜垂著,看著在麵前一攤茶水,沉默不言。
寧巍看了他一眼,忽然想起什麽,他屏退奴仆,招手讓寧啟則到他身邊來。
寧啟則微不可查地猶豫了一下,便溫和地笑著走上前,“家主有何吩咐?”
寧巍麵容已然蒼老,眼中略帶渾濁,他輕聲勸道:“啟則啊,你去試試吧。”
“什麽?”寧啟則笑容僵在臉上。
“淩懷歸如今二十有二,竟未說一門親事,說不定有難言之隱,不過你也不必過於親近,探一探便好,如果是,那換個法子便是。”寧巍語氣帶著輕蔑漠然的複雜深意,“將軍府那群人,果然是一家。”
寧啟則垂首,掩下些許扭曲的怒容,都能聽見自己緊要牙關的細微聲響。
寧巍知道他不服,半是威脅半是勸慰地笑道:“你若想在上京有一番作為,定是要跟將軍府通好氣的,淩懷歸雖官職不高,但很重要,上京的權貴之家都不敢多加招惹,你與他君子之交,結交一番也好。”
寧啟則心緒湧動,又不敢告訴寧巍兩人在上京近郊就已碰麵的事,他“調戲”了將軍府的公子,那場麵並不好看,更是會令寧巍多想。
他隻好低聲敷衍:“是……”
*
烈日當空,暑氣蒸騰。
寧家的拜帖連遞十幾日,安逢都是以病中休養為由給拒了。
可寧家仍是每日都來遞拜帖,安逢都有些惱意:“他們怎麽這麽厚臉皮?”
蘭漫為他代筆,正磨著墨,道:“寧家此番回京,想必是什麽都打聽了清楚的,公子和小公子可都代表將軍府的態度。”
安逢有些擔心:“可是帝王已準許寧家回京,寧家勢盛,我若執意不見,會不會惹聖上不喜?給娘親惹禍?上回公主也專門來了將軍府……”
“將軍府把著半數軍權,寧家商賈富甲天下,我們靜靜瞧著上京局勢便好,與寧家少往來。”
安逢挑眉:“那聖上為何默許方家和寧家有姻親?方居勤是忠君純臣麽……”安逢說著,急忙閉上嘴,有些驚訝自己會說出這樣的話。
蘭漫看了他一眼,“小公子慎言,將軍府同樣忠君忠朝。”
安逢一笑而過:“既然如此,那蘭漫姐就別寫這麽長的回帖了,我們還何必措辭呢?”
安逢說著,拿過筆,筆尖輕蘸墨水,落下淡淡幾字:
抱恙,不見。
安逢擱筆,蹙眉看著那略顯拙陋的字,“算了,蘭漫姐,我的字不好看,還是你來罷。”
他可不想讓寧家嘲笑自己草包。
蘭漫拿過筆,輕笑:“小公子未學筆法,自成一派。”
安逢從角落旮旯裏翻出一張紙來,看著那滿篇“靜”字,“我看我失憶前寫得挺好的呀,定是日日練著的,莫非忘了事,也會改了那時練的字跡?”
蘭漫本是笑著,可她目光落到安逢手中的紙上,倏然斂笑,麵色劇變,但短短一瞬,臉上又掛起笑容,站起身來,“這是小公子自己寫的?”
安逢還在看那些字,並未看見蘭漫變化的臉色,“我也不知,不過在我房裏,就應是我寫的嘍。”
蘭漫走到安逢身旁,輕輕拿走安逢手中的白麻紙,“小公子啊,聖人在上,我們對字紙當要心存敬畏,練完了字怎能隨意放在一處呢?廢字廢紙是要專程拿到字爐裏燒掉的。”
安逢聲弱:“我見這寫的還不錯,想著留下。”
蘭漫道:“確實不錯,小公子可給他人看過?”
安逢道:“還不至於專門叫人來賞吧,我身邊哪有好字的人?也就蘭漫姐你懂這些,以前還教我。”
蘭漫道:“小公子過譽,這全是同樣的字又無賞處,還是燒了罷。”
安逢多看了幾眼,想要留下給淩初看看,但想想又算了。
蘭漫問:“小公子可還有其他的?”
安逢擺手:“就這一張,若不是看寫得不錯,我早扔了,想來也是覺得自己寫得不錯,不舍得扔。”
蘭漫笑笑:“那我替小公子燒了。”說著,她折起紙,放入袖中,正要出門。
安逢見蘭漫一副小心模樣,心道蘭漫的確是個敬惜紙字之人,他忽然想起什麽,“等等。”
蘭漫愣了愣,抬頭:“小公子?”
“蘭漫姐光顧著去愛字護字,都忘了寫回帖啦。”安逢哈哈笑道。
蘭漫也笑:“瞧我這記性,竟一時忘了。”
安逢沉吟道:“不過幾字而已,蘭漫姐回去寫也行,寧家的拜帖以後別拿過來了,這麽熱的天,也累得你跑一趟,汗如雨下的,拜帖左右都是那些話,沒什麽意思,你直接替我拒了便是。”
蘭漫領命,走了。
午後,江晟來安逢屋裏納涼,他吃冰厲害,吃了兩大碗梅子雪酥山,都還意猶未盡。
安逢也慢慢吃著一碗:“你是來勾我饞嘴的吧。”
江晟舔嘴:“明明是怕你無聊,特意來找你說說話的。”
安逢聽出些其他意思,看了江晟一眼,問道:“你心裏有事?”
江晟歎氣:“我哥近日不知怎地,悶悶不樂,整日待在屋裏頭。”
安逢有些訝異:“悶悶不樂?”
“是啊,”江晟眉眼耷著,玩著手裏的裂紋瓷碗,“我何曾看到過他這般模樣?我問他怎麽了,他又說無事,從前都不是這樣的,怎就去了邊塞一年多,就變成這樣了?”
江連江晟無父無母,兩兄弟的血脈之親,是誰也替代不了的。
江晟覺得兄弟之間生疏了,自然難受。
安逢見江晟失落模樣,想了想,道:“你跟承銜哥說陳一示死的事沒?讓他開心開心?”
“此等好事,我自然說了呀,什麽都跟他講了,包括陳一示死在哪兒,怎麽死的我都說了。”
“他聽了就沒反應?”
江晟神色憂傷,“沒什麽反應,他這麽恨陳一示,聽到人死了都沒笑一下。”
安逢心想:莫不是承銜哥向義姐表露心意,卻被拒絕,所以如此苦悶?
安逢自然不敢說出這樣的猜測,便道:“也許是才從邊塞回來,對上京風物有諸多不適,義兄初來上京時,也是這般的,睡也睡不好,暴躁得見誰打誰呢。”
江晟一聽,有理,心下散了些許鬱悶,與安逢玩鬧起來,“哈!你說淩初壞話!我要給他說,讓他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