夤夜時分,瑩月微星。
一處宅院內,方瑞走出門,回身關門落鎖,哢嗒一聲。
幾乎同時,一個尖銳硬物抵住他後心,無聲無息,方瑞驚慌失措,“小,小生身上有幾兩碎銀,屋中也有銀票,還請閣下高抬貴手……”
那尖銳的硬物反而越抵越深。
夜色寂靜,唯有蟬鳴和方瑞急促的呼吸聲。
後麵那人忽而笑了:“方瑞,你這戲是做得越來越真了,好得我都要信了。”
“閣下……此話何意?”方瑞緩慢轉過身去,見是熟悉麵孔,臉上的驚恐才慢慢隱去,換上一臉輕鬆笑意,“顧兄無論來多少回,我第一句話都是這句,練得多了,這話裏的害怕自然就聽著真了。”
顧雲良扔了那隨處撿來的木棍,笑道:“你可真是累,時時都要做戲。”
“方瑞”也不客氣,道:“裝人兒子是挺累的,尤其是當仇人的兒子。”
“公子已離京,再等幾月,這一切就都結束了,”顧雲良勸慰地說著,遞給他一個盒子,“這是那邊新做的人皮麵具。”
“方瑞”摸了摸臉,“勞煩清嘉姐了,是我不當心弄壞了一副,不得已換了備用的,且擔心又有意外發生,不然還能撐個三月有餘。”
顧雲良冷冷道:“她正受了罰閉門思過,做個人皮麵具有何勞煩的?”
同是將軍親衛,對顧雲良來說,於清嘉故意調走楚行,蓄意忽視安逢傷重,做的事與背叛無疑,他正是氣頭上,心中傷心懊悔,又無可奈何,“或許是我平日裏勸著說多了,她這份心思反倒越勸越湧了,楚行說得對,我不理解她的痛苦,實在不該多說。”
顧雲良一歎:“不說這些了,安夫人問事可辦妥了?”
“方瑞”不說話,進屋,從暗處翻出一封火漆印的信交給顧雲良,“都用暗語寫在裏頭了,本是要明日喚顧頭領,沒想到今夜您便來了,”方瑞頓了頓,“是我事情遲遲未辦妥,到了迫近之時才有些苗頭,讓將軍和安夫人久等。”
顧雲良不知方瑞要辦何事,但他並不多問,隻接過信,放進身上妥帖之處,也不多看,“將軍和夫人隻是派我來問一問,並無他意。”
“方瑞”又問:“小公子可醒了?還安否?”
“醒了,”雖不親近,但也算是看著長大的孩子,顧雲良心中不忍,歎道,“尚安。”
“我聽到小公子受傷的消息時,很是擔驚受怕。”
顧雲良道:“你隻是怕自己報不了仇。”
“方瑞”笑了,並不掩飾自己的私心:“的確,小公子若是真沒了,又何時能真扳倒方家?我何時才能用回我真正的名字……我家七口人命,可都掛在我身上!這幾年對著仇人作孝子賢弟,戰戰兢兢的模樣,實在難捱。”
顧雲良聽過他的一些往事,其牽扯到多年前駭人聽聞的上京舊案,方家的兩個兒子是駙馬親隨,褻玩弄死了幾個幼童,而後東窗事發,又為遮掩醜事打死了幾個申冤的人,方家和梁瞿匆匆掩下醜事,直到近年淩初任守衛軍副使,翻出舊案,與其他案子一並提審。
可終究方家勢大,守衛軍中有人是不必說的,方居勤的侄女更是宮中寵妃,方家又另找了替死鬼,真正的加害人隻是付出了極為輕微的代價。
顧雲良扯開話,道:“那你這幾日不知小公子安危,豈不擔心壞了?”
“方瑞”搖頭不言,顧雲良隻當他不好談論這些,也覺得話好似逾越了,他隻負責要緊之人的傳話,不該多問多答,便也閉了嘴,告辭離去。
“方瑞”看著人在夜色中隱去,心想,其實後來就不擔心了……因為他轉念一想,其實沒有小公子,將軍也能做成事,隻是難易與否。
他暗暗告誡自身,想必於清嘉也是這樣想的,才會犯下此等錯事,自己切莫再起念頭。
第九十九章 帳中談話
“……懷歸在京中有一段日子了,也不知之後來這裏還會不會習慣?”
一道清冷含笑的聲音響起:“也不知你弟弟哪兒招人稀罕了,就那樣的脾氣,小公子硬是要人留下。”
剛走到帳篷近處,江連就聽出了這個聲音,是楚行。他與淩年走得較近,亦師亦友,江連訝異一下,思考的習慣讓他停住了腳。
“小公子太寂寞了,就算是一個不稱意的玩伴他也會忍耐,從七分不好裏琢磨出三分好來,義母待他……”淩年忽然轉開話,“懷歸那樣虎猛莽撞的性子,也不知小公子受不受得住,可千萬別得罪了。”
楚行道:“小公子脾性溫和,懷歸也有分寸,不會有什麽事的。”
淩年道:“我當年抱著小公子時,他安安靜靜的,在我懷裏瘦弱極了,料想著長大了也乖巧。”
楚行:“我本擔心他放聲大哭,可王府這麽吵,他就隻是閉眼睡著。”
“真快啊……”淩年帶著一點感歎之意,“仿佛就在昨日,如今我想起,心中仍是恐懼慌亂。”
“恐懼?是怕被人發現嬰孩啼哭?還是事後我當年將你踢落湖中?”
淩年笑道:“楚叔怎還記著?”
楚行話語有些深意:“記著好些,怕自己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淩年道:“楚叔是奉義母之命,你要是得罪我,豈不就是義母得罪我?這天底下母親教訓孩子是常有的事,談什麽得罪不得罪?”
楚行沉默一會兒,道:也是。”
江連在外麵聽得半是糊塗半是驚懼,那些話語就嵌進他腦子裏一樣,拆分成無數條信息:“王府”、“嬰孩啼哭”、“踢落湖中”……
這對話談得隱晦,若是常人聽見,也許不會多想,可江連那時年紀已能記事,他分明記著,淩君汐是別院待產,生下後又足足讓孩子將養了近半年才帶回將軍府,更何況那時的淩年淩初身份隻是將軍撿回來的孤兒,食宿都在下人房裏,怎可能抱上剛出生的安逢?
還有踢進湖中?既已收留,何必還要叫人虐待?淩年也好似對此事完全不放心上……
江連心中正是驚濤駭浪,腦中飛速閃過過往一切,後背冷汗涔涔,直到淩年斥聲道:“帳外何人!”他才猛然回神,掀開簾帳,臉上已是談笑模樣,像平常一般打趣:“我才剛來,就要將我趕走?嗯,怎麽是楚叔?這傳信的活一向都是顧叔來,這回怎是楚叔來了?”
楚行淡淡一笑,眼神卻滄桑又鋒利:“路程遙遠,這信也不急,便替他來了。”
三人如往常一般交談,但江連卻感覺自他進帳後氣氛就已經變了。
如果說當時的江連隻是有所懷疑,那淩年後來的試探卻讓他確定了安逢的身份。
淩年與他閑聊,有意無意地,將話引到了年少時,說那日與楚行談起往事,才驚覺自己是個念舊的人。
即使兩人關係不錯,但平常也會謹記男女之防,免得惹人閑話,這樣私下避人的談話很是少見。
氣氛融洽,他看著淩年燈火下清麗帶笑的臉,不禁心下微熱,想起許多事,猶記得淩年青蔥少女的模樣,眼瞳黑亮,青綠色的發帶紮著馬尾,青絲飛揚,她挽弓搭箭,百步之外,篤一聲!正中靶上紅心,也仿佛射中江連的心口。
他選學射藝,就是看淩年學得極好才去選的。
燭火幽幽,江連衝動地說出少年時的驚鴻一瞥,和藏在心中已久的心思。
淩年愣了一下,但很快又是像平常一樣淺淡地,溫柔地笑著,看了江連好一會兒,才道:“承銜,軍中嚴令禁酒,你可不能明知故犯。”
江連這才恍然驚醒。
回首往事,不是為了敘舊,而是試探。
自己心思深,總是掛著笑臉迎著眾人,淩年又何嚐不是?他們真的很像,同樣兒時多舛,少年時寄人籬下,如今也同樣防心甚重,甚至都有一個胞弟……
江連根本就沒飲酒,卻也覺得像是醉了一樣,好似真的有濃烈的酒氣熏紅了他的眼眶,腦中一片空白,他心中苦痛,也有難堪,不敢再看淩年的眼睛,艱澀道:“是我酒醉失言,意明見笑了。”
*
“哥,我拔完了。”江晟拔完墳塋旁的雜草,叫醒一直站著出神的江連。
“嗯。”江連將手中的兩朵荷花放在石碑旁,與江晟跪下三拜,敬上冷食香火。
他們的父母就葬在近郊,母親是采荷女,周圍的人喚他母親姚蓮兒,江一存也喚自己妻子叫阿蓮,江連的名字或也是由此而來。
姚蓮兒生下江晟後,一直盼著丈夫卸甲歸鄉,可產後身體虛弱,江一存死訊傳來時,她太過悲痛,抓著江連的手,兩眼含著清淚地去了。
江連一直忘不了母親的離去,還有父親棺木中的血衣和泥土,他對佞王蕭闕的憎恨和厭惡遠比江晟的深刻。
他對淩君汐態度很微妙,既有父親之死的遷怒,也有大仇得報的感激,但絕對談不上親近,比淩初淩年姐弟還要敬重有加。
江連一日日長大,見淩君汐的軍功權勢一步步走到如日中天,驚歎的同時,也變得愈謹慎穩重,話說出口前,總會在腦中繞好幾個圈,漸漸養成心思深沉的性子。
大恩亦如大仇。
他一直深深記著這話,竟是一語成讖。
要是他不知道就好了,如若那時自己在聽見“王府”二字就轉頭離去,就不會聽到後來那些話,那日在淩年帳外,為何自己就要一直聽下去……
兩兄弟祭拜過後,站在墓前,看著石碑,久久未語。
江晟知道自己兄長心中難受,並不出聲催促,直到江連說:“走吧。”江晟才輕輕“哦”了一聲,跟著走了。
他們上了馬,往老家邠縣方向走去,途中江連一直沉默,安靜到江晟覺得都不自在了,他猜測是因才祭拜過父母而心情低落,於是也不說話。
江連忽然問:“想去醫穀嗎?”
江晟呆了一瞬,“醫穀?”他看向江連,不明白地問:“哥,你不是不喜歡那個……那……”
江連道:“嗯,不喜歡,所以去了那兒,你少搭理他。”
“行……”江晟想了想,少搭理,那總歸還是可以搭理的,他答應了,又問,“我們怎麽突然要去醫穀了?”
“姑姥在世時,爹娘帶我去過那兒,雖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還記得醫穀山明水秀,是個好地方,你沒去過,我帶你去一回……”江連垂眸,“而且那裏是江湖之地,遠離朝堂紛爭,很自在,也很安全。”
江晟疑惑問:“醫穀會讓我們進嗎?不是隻能傷者病人進嘛……”
江連頓了頓,道:“我們江家和楊家也算有姻親的,怎麽不讓我們進?”
“你不是說是世仇!”
“你不也說過百八年前的事了?”
兩兄弟吵起來,江連道:“你就是傷者,去了醫穀,再好好治一治你的腿,不是天一冷就疼嗎?”
江晟嘟囔著說:“你不是說少跟楊動英說話嘛。”
江連警告他:“醫穀多的是醫者,不準找他!”
江晟據理力爭:“可他的醫術明明是最好的!”
江連不想聽江晟維護楊動英,“人外有人,你去了就知道了。”
江晟還在叭叭地講:“……可是他照看過我一段時日,最清楚我的傷了,也知道我的忌口,連喝藥後買的糖都買我喜歡的,哥你又不懂醫術,就不要總是評判他!他做了什麽讓你這麽不待見他?你們是不是有什麽誤會,去與他好好談一場……”
江連微怒道:“不可能!”
隻叫他遠離楊動英,問又不說理由,江晟有些生氣,他一生氣就會紅臉,兩腮如霞:“哥你也太倔了,你總說我脾氣不好,你才是呢!有什麽矛盾就解開啊!不要總是心懷偏見,這麽排斥他做甚?兩個大男人怎麽生這麽久的氣?各退一步不就好了,或者打一場架,以後要是我們受了傷,也好去求人啊……”
怎麽沒打過?江連心中冷笑,他早就打過一回了。
他一想起楊動英偷親江晟的畫麵就氣得肝疼,那楊動英瞧著是個正人君子,他對人治江晟的腿心懷感恩,哪兒知是惦記自個兒弟弟!
“越說越不著調!咒自己做什麽!”江連已經不想和江晟爭辯了,壓住氣,直接說:“再說你就別去了。”
“我……”快要炸掉的小炮仗忽然啞了火,江晟忿忿不平,紅著臉閉上了嘴。
第一百章 敵我難分
寧家一改以往作風,與之前熱絡結交的姿態截然不同,寧啟則被寧巍“軟禁”在府,更是連貼身侍婢都被換了一批。
一處宅院內,方瑞走出門,回身關門落鎖,哢嗒一聲。
幾乎同時,一個尖銳硬物抵住他後心,無聲無息,方瑞驚慌失措,“小,小生身上有幾兩碎銀,屋中也有銀票,還請閣下高抬貴手……”
那尖銳的硬物反而越抵越深。
夜色寂靜,唯有蟬鳴和方瑞急促的呼吸聲。
後麵那人忽而笑了:“方瑞,你這戲是做得越來越真了,好得我都要信了。”
“閣下……此話何意?”方瑞緩慢轉過身去,見是熟悉麵孔,臉上的驚恐才慢慢隱去,換上一臉輕鬆笑意,“顧兄無論來多少回,我第一句話都是這句,練得多了,這話裏的害怕自然就聽著真了。”
顧雲良扔了那隨處撿來的木棍,笑道:“你可真是累,時時都要做戲。”
“方瑞”也不客氣,道:“裝人兒子是挺累的,尤其是當仇人的兒子。”
“公子已離京,再等幾月,這一切就都結束了,”顧雲良勸慰地說著,遞給他一個盒子,“這是那邊新做的人皮麵具。”
“方瑞”摸了摸臉,“勞煩清嘉姐了,是我不當心弄壞了一副,不得已換了備用的,且擔心又有意外發生,不然還能撐個三月有餘。”
顧雲良冷冷道:“她正受了罰閉門思過,做個人皮麵具有何勞煩的?”
同是將軍親衛,對顧雲良來說,於清嘉故意調走楚行,蓄意忽視安逢傷重,做的事與背叛無疑,他正是氣頭上,心中傷心懊悔,又無可奈何,“或許是我平日裏勸著說多了,她這份心思反倒越勸越湧了,楚行說得對,我不理解她的痛苦,實在不該多說。”
顧雲良一歎:“不說這些了,安夫人問事可辦妥了?”
“方瑞”不說話,進屋,從暗處翻出一封火漆印的信交給顧雲良,“都用暗語寫在裏頭了,本是要明日喚顧頭領,沒想到今夜您便來了,”方瑞頓了頓,“是我事情遲遲未辦妥,到了迫近之時才有些苗頭,讓將軍和安夫人久等。”
顧雲良不知方瑞要辦何事,但他並不多問,隻接過信,放進身上妥帖之處,也不多看,“將軍和夫人隻是派我來問一問,並無他意。”
“方瑞”又問:“小公子可醒了?還安否?”
“醒了,”雖不親近,但也算是看著長大的孩子,顧雲良心中不忍,歎道,“尚安。”
“我聽到小公子受傷的消息時,很是擔驚受怕。”
顧雲良道:“你隻是怕自己報不了仇。”
“方瑞”笑了,並不掩飾自己的私心:“的確,小公子若是真沒了,又何時能真扳倒方家?我何時才能用回我真正的名字……我家七口人命,可都掛在我身上!這幾年對著仇人作孝子賢弟,戰戰兢兢的模樣,實在難捱。”
顧雲良聽過他的一些往事,其牽扯到多年前駭人聽聞的上京舊案,方家的兩個兒子是駙馬親隨,褻玩弄死了幾個幼童,而後東窗事發,又為遮掩醜事打死了幾個申冤的人,方家和梁瞿匆匆掩下醜事,直到近年淩初任守衛軍副使,翻出舊案,與其他案子一並提審。
可終究方家勢大,守衛軍中有人是不必說的,方居勤的侄女更是宮中寵妃,方家又另找了替死鬼,真正的加害人隻是付出了極為輕微的代價。
顧雲良扯開話,道:“那你這幾日不知小公子安危,豈不擔心壞了?”
“方瑞”搖頭不言,顧雲良隻當他不好談論這些,也覺得話好似逾越了,他隻負責要緊之人的傳話,不該多問多答,便也閉了嘴,告辭離去。
“方瑞”看著人在夜色中隱去,心想,其實後來就不擔心了……因為他轉念一想,其實沒有小公子,將軍也能做成事,隻是難易與否。
他暗暗告誡自身,想必於清嘉也是這樣想的,才會犯下此等錯事,自己切莫再起念頭。
第九十九章 帳中談話
“……懷歸在京中有一段日子了,也不知之後來這裏還會不會習慣?”
一道清冷含笑的聲音響起:“也不知你弟弟哪兒招人稀罕了,就那樣的脾氣,小公子硬是要人留下。”
剛走到帳篷近處,江連就聽出了這個聲音,是楚行。他與淩年走得較近,亦師亦友,江連訝異一下,思考的習慣讓他停住了腳。
“小公子太寂寞了,就算是一個不稱意的玩伴他也會忍耐,從七分不好裏琢磨出三分好來,義母待他……”淩年忽然轉開話,“懷歸那樣虎猛莽撞的性子,也不知小公子受不受得住,可千萬別得罪了。”
楚行道:“小公子脾性溫和,懷歸也有分寸,不會有什麽事的。”
淩年道:“我當年抱著小公子時,他安安靜靜的,在我懷裏瘦弱極了,料想著長大了也乖巧。”
楚行:“我本擔心他放聲大哭,可王府這麽吵,他就隻是閉眼睡著。”
“真快啊……”淩年帶著一點感歎之意,“仿佛就在昨日,如今我想起,心中仍是恐懼慌亂。”
“恐懼?是怕被人發現嬰孩啼哭?還是事後我當年將你踢落湖中?”
淩年笑道:“楚叔怎還記著?”
楚行話語有些深意:“記著好些,怕自己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淩年道:“楚叔是奉義母之命,你要是得罪我,豈不就是義母得罪我?這天底下母親教訓孩子是常有的事,談什麽得罪不得罪?”
楚行沉默一會兒,道:也是。”
江連在外麵聽得半是糊塗半是驚懼,那些話語就嵌進他腦子裏一樣,拆分成無數條信息:“王府”、“嬰孩啼哭”、“踢落湖中”……
這對話談得隱晦,若是常人聽見,也許不會多想,可江連那時年紀已能記事,他分明記著,淩君汐是別院待產,生下後又足足讓孩子將養了近半年才帶回將軍府,更何況那時的淩年淩初身份隻是將軍撿回來的孤兒,食宿都在下人房裏,怎可能抱上剛出生的安逢?
還有踢進湖中?既已收留,何必還要叫人虐待?淩年也好似對此事完全不放心上……
江連心中正是驚濤駭浪,腦中飛速閃過過往一切,後背冷汗涔涔,直到淩年斥聲道:“帳外何人!”他才猛然回神,掀開簾帳,臉上已是談笑模樣,像平常一般打趣:“我才剛來,就要將我趕走?嗯,怎麽是楚叔?這傳信的活一向都是顧叔來,這回怎是楚叔來了?”
楚行淡淡一笑,眼神卻滄桑又鋒利:“路程遙遠,這信也不急,便替他來了。”
三人如往常一般交談,但江連卻感覺自他進帳後氣氛就已經變了。
如果說當時的江連隻是有所懷疑,那淩年後來的試探卻讓他確定了安逢的身份。
淩年與他閑聊,有意無意地,將話引到了年少時,說那日與楚行談起往事,才驚覺自己是個念舊的人。
即使兩人關係不錯,但平常也會謹記男女之防,免得惹人閑話,這樣私下避人的談話很是少見。
氣氛融洽,他看著淩年燈火下清麗帶笑的臉,不禁心下微熱,想起許多事,猶記得淩年青蔥少女的模樣,眼瞳黑亮,青綠色的發帶紮著馬尾,青絲飛揚,她挽弓搭箭,百步之外,篤一聲!正中靶上紅心,也仿佛射中江連的心口。
他選學射藝,就是看淩年學得極好才去選的。
燭火幽幽,江連衝動地說出少年時的驚鴻一瞥,和藏在心中已久的心思。
淩年愣了一下,但很快又是像平常一樣淺淡地,溫柔地笑著,看了江連好一會兒,才道:“承銜,軍中嚴令禁酒,你可不能明知故犯。”
江連這才恍然驚醒。
回首往事,不是為了敘舊,而是試探。
自己心思深,總是掛著笑臉迎著眾人,淩年又何嚐不是?他們真的很像,同樣兒時多舛,少年時寄人籬下,如今也同樣防心甚重,甚至都有一個胞弟……
江連根本就沒飲酒,卻也覺得像是醉了一樣,好似真的有濃烈的酒氣熏紅了他的眼眶,腦中一片空白,他心中苦痛,也有難堪,不敢再看淩年的眼睛,艱澀道:“是我酒醉失言,意明見笑了。”
*
“哥,我拔完了。”江晟拔完墳塋旁的雜草,叫醒一直站著出神的江連。
“嗯。”江連將手中的兩朵荷花放在石碑旁,與江晟跪下三拜,敬上冷食香火。
他們的父母就葬在近郊,母親是采荷女,周圍的人喚他母親姚蓮兒,江一存也喚自己妻子叫阿蓮,江連的名字或也是由此而來。
姚蓮兒生下江晟後,一直盼著丈夫卸甲歸鄉,可產後身體虛弱,江一存死訊傳來時,她太過悲痛,抓著江連的手,兩眼含著清淚地去了。
江連一直忘不了母親的離去,還有父親棺木中的血衣和泥土,他對佞王蕭闕的憎恨和厭惡遠比江晟的深刻。
他對淩君汐態度很微妙,既有父親之死的遷怒,也有大仇得報的感激,但絕對談不上親近,比淩初淩年姐弟還要敬重有加。
江連一日日長大,見淩君汐的軍功權勢一步步走到如日中天,驚歎的同時,也變得愈謹慎穩重,話說出口前,總會在腦中繞好幾個圈,漸漸養成心思深沉的性子。
大恩亦如大仇。
他一直深深記著這話,竟是一語成讖。
要是他不知道就好了,如若那時自己在聽見“王府”二字就轉頭離去,就不會聽到後來那些話,那日在淩年帳外,為何自己就要一直聽下去……
兩兄弟祭拜過後,站在墓前,看著石碑,久久未語。
江晟知道自己兄長心中難受,並不出聲催促,直到江連說:“走吧。”江晟才輕輕“哦”了一聲,跟著走了。
他們上了馬,往老家邠縣方向走去,途中江連一直沉默,安靜到江晟覺得都不自在了,他猜測是因才祭拜過父母而心情低落,於是也不說話。
江連忽然問:“想去醫穀嗎?”
江晟呆了一瞬,“醫穀?”他看向江連,不明白地問:“哥,你不是不喜歡那個……那……”
江連道:“嗯,不喜歡,所以去了那兒,你少搭理他。”
“行……”江晟想了想,少搭理,那總歸還是可以搭理的,他答應了,又問,“我們怎麽突然要去醫穀了?”
“姑姥在世時,爹娘帶我去過那兒,雖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還記得醫穀山明水秀,是個好地方,你沒去過,我帶你去一回……”江連垂眸,“而且那裏是江湖之地,遠離朝堂紛爭,很自在,也很安全。”
江晟疑惑問:“醫穀會讓我們進嗎?不是隻能傷者病人進嘛……”
江連頓了頓,道:“我們江家和楊家也算有姻親的,怎麽不讓我們進?”
“你不是說是世仇!”
“你不也說過百八年前的事了?”
兩兄弟吵起來,江連道:“你就是傷者,去了醫穀,再好好治一治你的腿,不是天一冷就疼嗎?”
江晟嘟囔著說:“你不是說少跟楊動英說話嘛。”
江連警告他:“醫穀多的是醫者,不準找他!”
江晟據理力爭:“可他的醫術明明是最好的!”
江連不想聽江晟維護楊動英,“人外有人,你去了就知道了。”
江晟還在叭叭地講:“……可是他照看過我一段時日,最清楚我的傷了,也知道我的忌口,連喝藥後買的糖都買我喜歡的,哥你又不懂醫術,就不要總是評判他!他做了什麽讓你這麽不待見他?你們是不是有什麽誤會,去與他好好談一場……”
江連微怒道:“不可能!”
隻叫他遠離楊動英,問又不說理由,江晟有些生氣,他一生氣就會紅臉,兩腮如霞:“哥你也太倔了,你總說我脾氣不好,你才是呢!有什麽矛盾就解開啊!不要總是心懷偏見,這麽排斥他做甚?兩個大男人怎麽生這麽久的氣?各退一步不就好了,或者打一場架,以後要是我們受了傷,也好去求人啊……”
怎麽沒打過?江連心中冷笑,他早就打過一回了。
他一想起楊動英偷親江晟的畫麵就氣得肝疼,那楊動英瞧著是個正人君子,他對人治江晟的腿心懷感恩,哪兒知是惦記自個兒弟弟!
“越說越不著調!咒自己做什麽!”江連已經不想和江晟爭辯了,壓住氣,直接說:“再說你就別去了。”
“我……”快要炸掉的小炮仗忽然啞了火,江晟忿忿不平,紅著臉閉上了嘴。
第一百章 敵我難分
寧家一改以往作風,與之前熱絡結交的姿態截然不同,寧啟則被寧巍“軟禁”在府,更是連貼身侍婢都被換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