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一統天下的時期,史稱西周,而東周時期的周王朝,已經名存實亡了。導致這個曆史轉折的關鍵人物,就是西周的最後一位君王——周幽王。荒淫無道的周幽王寵幸美人褒姒,為了博美人一笑,他濫用天子權威,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和褒姒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烽火戲諸侯的曆史典故,又留給我們怎樣的警示呢?


    奇珍異獸也救不了落水的昏君


    西周初年,大政治家周公為周朝初期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周公治理的基礎上,周朝前期的君王成王,以及後來繼任的康王,一起再接再厲,使周朝出現了中國曆史上比較早的一個盛世——“成康之治”。不過,康王一死,周朝的政局就往不好的方向發展了。


    康王死後,昭王繼位。這位昭王從小在宮廷裏長大,養尊處優慣了,完全是個公子哥。當上一把手之後,又沒有賢臣輔佐,更沒人能管得了他了,越發地胡作非為。


    昭王有一個最大的嗜好,就是酷愛奇花異草、飛禽走獸。什麽雪山頂上的靈芝、三條腿的蛤蟆等稀奇古怪的東西,他一見就高興。


    君主一有喜好,大臣就知道該怎麽討好他。不少想升官發財的小人,今天獻上一筐長得像人參的蘿卜,明天又送來一頭四支角的麋鹿。昭王一高興,官位、票子隨便封賞。


    這個昭王走火入魔到什麽地步呢?他隻要一聽說哪兒有珍禽異獸,就立刻扔下朝政,趕去捕獵。結果弄得國力逐漸衰落,政治越發昏暗,諸侯們也離心離德,越來越不聽話了。


    但這位昭王度量很大,他完全不往心裏去,他的想法是:你們愛聽不聽,不聽拉倒,我還懶得管你們呢!


    到了昭王十九年的時候,有個大臣對昭王說:“南方有個部落出產一種羽毛潔白、肉味鮮美的珍禽,叫白雉雞。本來這個部落的人會給您進貢白雉雞,可如今南方楚國強盛,不服咱們管,把這條進貢的路給阻斷了。”


    昭王一聽氣就不打一處來,大怒道:“好你個楚國蠻子,敢把我心愛的白雉雞給弄沒了。行,有你們好看的!”


    楚國的國王也是有來頭的,他是祝融的後代,不是周王分封的。也有人說,是周王封了子爵給他,但他嫌小,當著不過癮,就想自己稱王,跟周王平起平坐,擺明了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裏。


    周昭王腦子一熱就親自領著軍隊南下,想教訓教訓這些不懂事的蠻夷。他一路上強迫老百姓給大軍運輸糧草,而且還征用了百姓的船隻。


    原本這船征就征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你用完還給人家就是了。但昭王不知道怎麽想的,他用過民船之後,竟然把它們都給鑿沉了。這就讓老百姓十分不滿了。


    昭王率領大軍渡過漢水,進攻楚國的都城丹陽,打了很長時間打不下來。昭王這邊打不下來,楚國那邊也不好受。雙方拉鋸戰,就是誰耗得過誰的問題。


    後來,楚王先認了。他倒也沒什麽損失,就是怕打不過,所以趕緊派人前來請罪。昭王也擔心在這個地方太耗力氣——天天打仗多沒意思啊,他惦記著趕緊回去打獵。


    於是,昭王就斥責了楚王一番,又搶劫了楚國百姓的大批財物,對外宣稱自己打贏了,班師回朝。


    昭王一路遊獵,回到漢水邊,命令部下再次強征民船。老百姓早就恨得牙癢癢了,這次他們挑選出船隻後,暗暗地把船板拆掉,然後用膠粘合起來。


    昭王不明就裏地和將士們登上了船。行至江心時,粘船板的膠已經被江水溶解得差不多了,於是船板紛紛散落,船一艘艘地往下沉。


    昭王一行人紛紛落水。他們都是在北方長大的,不會遊泳,而且身上穿的、帶的,加起來都有好幾十斤,一掉進水裏,直直地往下沉。


    昭王還沒等到被救上岸來,喝水都喝飽了,沒氣兒出也沒氣兒進了,就這樣死了。


    昭王這個死法,實在是不怎麽體麵。大臣們也不好意思向天下公布,隻能草草將他埋葬,對外宣稱是得病死的。


    耍橫的君主都沒好下場


    昭王死後,周朝的國運一路走低。到了厲王繼位時,形勢就更不妙了。


    當時的天下大勢是諸侯已經很強大了,周朝王室已經衰微,所以厲王的爹也沒轍,不能跟諸侯耍渾耍橫,就隻好放下身段。


    但是,厲王這個人死要麵子活受罪,看不清形勢,再加上一些奸佞小人利用他這個心理,一個勁兒地唆使他幹壞事兒。


    有一個奸臣就教唆厲王說:“主子,咱得對經濟區實行壟斷,什麽木柴啊、野獸啊,都是您的,老百姓不能隨便砍伐、捕獵。他們想要,可以,拿錢來。”


    厲王覺得這敢情好,那就壟斷吧。這一下,很多人就沒法活了。人家就是靠打獵、捕魚、砍柴為生的,這些事兒都不許幹,那怎麽養家糊口?昭王可不管這個,反正他有得吃就行了。


    百姓們沒得吃,這個事兒不管放在哪朝都會出亂子。當時大家也沒想造反,反正沒事兒可幹,就三五成群地跑到大街上抨擊朝政,嘴上出出氣。


    這下周厲王不幹了,他大怒道:“你們這些個平頭老百姓,膽敢背地裏說我壞話!”於是他實行了恐怖的特務統治,派出特務監視老百姓的一言一行。說他一句壞話就要殺頭,而且還要連坐。


    這麽一整,整個社會就陷入了一片恐怖之中。親友、熟人在路上遇到,都不敢打招呼,隻能心照不宣地默默互遞個眼神,整座都城從此變得死氣沉沉。


    當時輔政的大臣知道這麽幹不行,就勸說厲王:“老百姓嘴上不說不等於心裏不想,您把他們說話的權利都剝奪了,誰不恨您?這後果就跟堵洪水是一樣的,洪水不能堵,隻能疏通。治理民眾,更應該廣開言路,讓老百姓把心裏話都說出來。”


    周厲王不僅聽不進勸,反而變本加厲。農村裏的人還好點,特務不可能無孔不入到這種地步,但城裏的人就忍無可忍了。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不打算滅亡的人們就合起夥來讓周厲王滅亡。


    於是大家夥聚集在一起,衝向王宮找厲王算賬。厲王這下慌了,趕緊調兵遣將準備鎮壓。可是那會兒沒有職業軍人,老百姓平時幹自己的事兒,然後在固定的時間段裏服兵役。現在老百姓都要反你,哪還有你的兵!


    厲王意識到大禍臨頭了,急忙帶著老婆孩子逃出了都城。暴動的老百姓一看周王沒逮著,也就各自散去,該幹啥幹啥去了。


    但是,國不能一日無君。周厲王這老小子一時半會兒是不敢回來了,他沒死,新君也不能繼位。於是經過推舉,大家就找了兩位大臣暫時處理國政。如果遇到十分重要的事情,就由公卿大臣們共同商議決定,所以這種政體被稱為“共和”。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也被叫作“共和元年”。


    這下周王室的臉麵是徹底沒了。前麵一個南征的掉水裏淹死了,這回又一個被趕出了國都,最後客死他鄉。照這個節奏發展下去,很快就沒人拿周天子當回事兒了。


    厲王有一個兒子叫姬靜。暴動發生時,他逃到一位大臣家裏避難,結果被發現了。聞訊趕來的老百姓包圍了大臣的宅子,要求大臣把姬靜交出來。大臣沒有辦法,隻好讓自己的兒子冒充姬靜出來,被百姓打死了。


    厲王病死之後,暫理國政的兩位大臣漸漸平服了民怨,然後扶姬靜繼位,這就是周宣王。


    國人暴動和父王的下場,宣王是看在眼裏記在心中,所以繼位初期虛心謹慎,勤理國政——不好好幹也沒辦法,搞不好老百姓一生氣,又把自己推翻了。在宣王的領導下,周朝有了複興的跡象。


    可就在這時,其他諸侯國正在悄悄崛起。他們不肯再為王室出力,甚至有的還蓄意叛亂。


    有一次,一個東邊的諸侯國聯合東邊的少數民族進攻周王室,一直打到了成周洛邑附近。宣王傾全國之力抵抗都沒有成功,最後借助其他諸侯的力量才勉強取勝。


    更加可怕的是,隨著宣王年紀漸長,他開始變得很頑固,聽不進不同的政見。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在魯國選立繼承人時,宣王根據自己的喜好,硬逼著廢長立幼。魯人不服,他就興兵討伐,使魯國陷於混亂。


    宣王這麽幹不僅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也引起了同姓諸侯之間的不和。天子不應該幹預諸侯內部的事務,況且他這次的幹預分明是強詞奪理,不合禮法。


    最終,宣王落了個眾叛親離的下場,鬱鬱而終。


    會哭的美人真可怕


    宣王一死,他的兒子繼位,這就是曆史上臭名昭著的周幽王。


    周幽王這個人性情暴躁,刻薄寡恩,而且喜怒無常。國家大事他都不管,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他剛一繼位,就派人四處尋找美女。他身邊的奸臣們也盡可能地滿足他的欲望。


    其實,曆史上的昏君、暴君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他們都貪財好色,而且都聽不得什麽壞消息,周幽王也不例外,隻要是給他報告壞消息的,都會受到懲罰,勸諫他的人下場更慘。


    有一次,一個姓褒的大夫就因為替別人說了幾句公道話,就被下了大獄,一關就是三年。褒家人想了很多法子營救都沒成功,最後使出了美人計,花重金從民間買了一個黃花閨女,獻給了幽王。


    這個美女就是褒姒。她當時才十四歲,生得花容月貌,似仙女下凡。幽王一看這麽漂亮的美女,樂得合不攏嘴,立刻就把褒大夫給放了。


    一看幽王接了這麽個美女進宮,大臣們都覺得要壞事兒,紛紛勸諫他,說自古以來紅顏都是禍水,妺喜和妲己就是兩個典型的先例。


    這時一個小人出來反駁道:“一般老百姓都可以娶好幾個小妾,大王貴為一國之君,接受一個美人,有什麽大不了的!”


    這話可說到幽王的心坎兒裏去了,他對大臣們說:“人人都可以要美女,憑什麽我不行?估計是你們這幫色鬼自己看上了吧!今後若有人再拿這個說事兒,斬首不留。”


    從此以後,幽王跟褒姒形影不離。其他的妃子,包括王後都失寵了。


    有一天,幽王正跟褒姒吃喝玩樂,申後來了。褒姒沒有起身迎接,這是失禮的行為,是對王後的不敬,申後非常生氣。她回去之後左思右想,氣不打一處來,就把自己老公袒護小妖精的事兒,告訴了自己的兒子。


    當時太子年輕氣盛,聽說隨便來了個小妖精都敢欺負自己母後,便下定決心要給那小妖精好看。


    第二天,太子在得知父親上朝的消息後,就帶了一群人,跑到了褒姒的花園裏。太子見過的女人也就是身邊那群模樣普通的宮女,如今看到這麽一位妖嬈性感的姑娘,小心髒撲撲直跳。


    但他轉念一想:“這麽美麗的女子,怎麽就成了我的小媽呢!看來她和我老爹都不是什麽好人!”於是衝突就發生了。


    在扭打的過程中,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年輕的太子把褒姒的上衣給撕開了。


    太子並沒想弄出人命,就想教訓一下褒姒,但褒姒哪受得了這個氣啊,第一時間就跑到幽王麵前哭訴。


    幽王心疼小美人,但又不願意懲罰自己的兒子。他對褒姒說:“太子年輕不懂事兒,這次肯定是他母親的意思,咱們教訓一下也就算了,不必太在意。”


    但是褒姒不依不饒,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幽王沒轍,隻好讓兒子到他外公,也就是申國國君那兒去學禮儀。


    太子很不高興,但是也沒辦法,隻好在父親派來的人監視下,到外公那兒居住,都沒來得及拜別自己母親。


    他走後不久,褒姒就懷孕了。這個女人不尋常,她很有政治智慧,挺著大肚子就跟幽王講:“希望您能保全我們母子,最好是天長地久。”


    幽王當然明白褒姒的意思,說白了她就是要求幽王廢掉太子,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但是,廢長立幼是違反禮法的,而且關乎國家命運,幽王也不敢輕易做。


    褒姒正琢磨著怎麽把申後收拾下去時,申後自己送上門來了。她寫了一封信,派人要送到申國。但這位使者被守衛扣住了,那封信也被搜了出來,交給了褒姒。


    褒姒拿到這封信後,一番篡改,把信的內容變成了申後想要兒子回來,共謀大計的謀反信。


    幽王看完這封信後大怒,揮劍把信使砍為兩斷。褒姒這時趕緊上前添油加醋,她對幽王說:“幸好老天保佑我,發現了這封信。可是申後每天都可能寫信,我可無法保證每天都能截住。”然後她拍了拍自己的肚子,接著說:“我們娘兒倆的性命可是懸於太子之手啊!”


    幽王說:“有我在,沒事兒,甭怕。”褒姒又說:“那您要不在了呢?太子就會成為大王,那我們娘兒倆可就沒命了!”說完,她就開始哇哇地哭。


    幽王實在是聽不得美人哭,於是下令將申後打入冷宮,廢掉了太子的儲君之位。


    烽火戲諸侯,坑苦了自己


    不知道什麽原因,褒姒進宮後終日悶悶不樂。可能是她一想到自己青春年少,十四歲就嫁給一個老頭,所以實在高興不起來。


    這可讓周幽王傷透了腦筋。為了讓褒姒開懷一笑,幽王費盡心思,能想的招都想了。他還下令,說誰能博褒姒一笑,要什麽給什麽。


    有個小人就出主意了:“咱們背後的驪山上不是有二十多座烽火台嗎?烽火一點燃,諸侯們就會率大軍前來。如果他們長途跋涉趕來後,發現沒有敵軍,那會有多狼狽呀?這個絕對好笑。”


    幽王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便帶著褒姒和一行人來到烽火台,下令點燃烽火。


    群臣們聽說大王要無緣無故點烽火,紛紛趕來勸諫,說烽火台是用來救急的,必須取信於諸侯。現在無故點烽火,就是戲弄諸侯,以後倘若敵軍真的來犯,點烽火可就不好使了。


    但萬裏江山不如美人一笑,幽王豁出去了,真把烽火點了。這一點,各路諸侯趕緊率領兵馬,風塵仆仆地趕到國都。


    大軍抵達城樓後,一瞧四周,連敵兵的影子都沒看到,隻有幽王和褒姒在城樓上飲酒作樂。知道自己被國王愚弄了,大家都敢怒不敢言,隻能悻悻地率領軍隊返回。


    褒姒一看各路兵馬匆匆趕來、悻悻而回的狼狽相,覺得很好玩兒,終於嫣然一笑。幽王一看寵愛的妃子終於笑了,也高興得不行,更加樂此不疲地點烽火,直到再沒有一位諸侯上當為止。


    在被周幽王戲耍的諸侯中有一個關鍵人物,就是申侯,他是幽王的老嶽父。


    申侯這一路上可是憋了一肚子氣的,自己女兒被冷落,外孫不但被趕出國都,還丟了儲君之位。這些他也就忍了,但周幽王竟然為了讓一個小丫頭片子笑一笑,這麽折騰他這把老骨頭,就太不能忍了。於是,老爺子回去之後就寫了一封信,將這個不肖的女婿好好地數落了一番。


    幽王看了這封信後,心裏很不爽,但也不敢把自己老丈人怎麽著。這時,又有小人跳出來挑撥離間,說申侯打算與廢太子謀反,所以才故意挑剔大王的毛病。


    幽王聽後暴跳如雷,直接發兵討伐申國。申侯沒想到這女婿會為了一封信直接翻臉,和臣下商議之後,覺得自己那點人還真不是周王室大軍的對手,隻好求助於西邊的犬戎部落。


    犬戎接到申侯的信後,也不含糊,立刻調集兵馬,朝著周朝的都城鎬京就殺了過來,將鎬京圍得水泄不通。


    這下幽王慌了,他趕緊命令臣下速燃烽火,讓眾諸侯趕快發兵。烽火台上白天是狼煙滾滾,晚上是火光衝天,一座接著一座,但是諸侯再無一兵一卒前來救援——他們都以為這是天子為博美人一笑,又拿自個兒開涮呢。


    在沒人救援的情況下,鎬京迅速陷落。犬戎在城中放火焚燒宮室,西周兩百多年來積累的貨物寶器,全部被犬戎搶走。幽王被殺,褒姒也被帶走了。


    這時諸侯們才知道犬戎真的打進鎬京了,於是紛紛率領人馬前來救援,打退犬戎,立原來的太子為天子,這就是周平王。


    完事兒後,諸侯們就回到了各自的封國。沒想到他們前腳一走,犬戎後腳又殺了回來,從此隔三差五就來進犯。


    當時京師宮殿被焚,國庫裏也沒錢,沒辦法再修宮殿。鎬京西邊的很多土地又都被犬戎占領,邊境烽火連年不息。為了避免犬戎騷擾,平王幹脆就把都城遷到了洛邑。


    周公建洛邑,但周天子並不常居洛邑。到了平王這時候,才算是正式放棄了鎬京,把都城遷到了洛邑,這就是東周的開始。


    平王東遷,並沒有遷走豐、鎬二京的百姓,所以他在洛邑建國時,隻能依靠諸侯的力量。從此,周天子落入了諸侯的掌控之中。諸侯們各霸一方,由此拉開了春秋戰國的序幕。在長達五百年的春秋戰國亂世之中,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袁騰飛講先秦·上古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騰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騰飛並收藏袁騰飛講先秦·上古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