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聿瞪大了眼,看著對方空洞的“眼神”,撕心裂肺慘叫了起來。
“救!!命!!啊!”
正要上山尋人的林飛魚驀地抬起頭,望向樹林深處:“我聽見師爺的聲音了!!”
一行人急忙上山,循著那慘叫聲奔去。
可到了近處隻聽見聲音卻不見人,前麵哪有什麽人,隻有一簇一簇的雜草。
林飛魚忽然想到了什麽,蹲身去扒拉草叢。
爬行了七八步,摸草的手突然一空,下麵竟是空的。
她急忙撥開雜草,竟真有一個坑口。
而程聿的聲音也從下麵傳來。
“師爺——”
快被嚇死的程聿一頓,抬頭望去,那人臉背對月光,根本看不清五官,可此刻在他眼裏宛若神女!
他嗚咽:“飛魚!!”
要是以後讓他以身相許他也是願意的!
林飛魚大喜,回頭喊道:“師爺在這!”
&&&
程聿被救回了衙門,連同坑底的一具骸骨也一齊被帶了回來。
剛被拖出坑的程聿就跟趙捕頭說道:“那賭場的秦掌櫃派他的打手來殺我,那人我見過。你趕緊趁著我被救的消息傳出去之前,去抓人。”
趙捕頭一聽就趕去賭場抓秦掌櫃了。
程聿的預感是對的,趙捕頭剛到賭場就見消息靈通的秦掌櫃打算送那打手逃走,被他逮個正著。
打手被抓,秦掌櫃便要撇清關係。
可趙捕頭怎會不知他的想法,將他一塊抓了,回頭打手真的不招供主謀的話,那再放也不遲。
但萬一呢?
能借此機會將他一塊繩之以法,也算出了他這老捕頭的一口惡氣了。
等他回到衙門,林飛魚已經將骸骨拚湊完。
十四離得遠遠的,不是太敢瞧看,問道:“飛魚姐姐,這人是不是已經死了很久了啊?”
林飛魚說道:“不久,估摸是半年到十個月之間。”
坐在椅子上的程聿意外道:“可怎麽都化成白骨了?”
“肉身化骨關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看氣候,還有周遭蟲類、獸類。若是氣候炎熱又濕潤,不過三天屍體就會腐爛發臭,吸引大量蟲子和野獸啃噬。
吃的越快,屍體就化骨越快。若他是冬日遇難的,那到這三月起碼還能有一半的肉……可如今隻有白骨不見肉,那肯定是在冬天之前。”
林飛魚回頭看他們,說道:“從這具屍骨的盆骨、髖骨、顱骨來看,是具男屍,約莫在二十二至二十五歲左右。”
程聿問道:“確定是個青年人?”
林飛魚說道:“嗯,不同年齡的人牙齒的磨損程度不同,還有顱骨的骨縫、椎體高度、胸骨形態都有區別,這人的齒尖已經磨平,上下顎咬合麵中部也出現了凹陷,這個年齡猜測不會有錯。”
程聿略一想,問道:“坑底除了屍骨,有沒有衣物鞋子?”
屋子幾人紛紛看向他,一臉的意味深長。
“雖然我在坑裏……可是吧……太暗了,看不清。”程聿篤定道,“黑,我跟個瞎子似的,看不見!”
十四說道:“找到師爺的時候,師爺確實把眼睛閉得死死的,跟瞎子一樣。”
“……”被嘲笑了。
程聿輕咳一聲,“我隻摸到了骨頭,就急著喊人了。”
林飛魚也不笑話他,她早知道他怕死人怕骨頭還怕小螻蟻,說道:“屍骨身上穿的衣服有點破,但看得出來是件裏衣。如今捕頭大哥們還在坑底下到處找,也不知道有沒有外衣。”
十四好奇問道:“那坑又深又濕,有什麽理由要脫衣服呀?”
“有,比如身上爬了蟲子,很癢的時候。”程聿說著用左手撓了撓癢,陰溝裏的蟲子可真狠呐!
他又說道,“還比如,獸類吃肉的時候撕扯衣服,將它叼遠了,亦或叼走了。”
“等等捕頭大哥們吧。”林飛魚說道,“屍體的致命傷不詳,顱骨、頸椎、椎骨、胸腔的骨頭都沒有錯位和瘀痕,隻有在腳踝這發現曾骨頭錯位斷裂,而腳上還套了根繩索。”
程聿立刻說道:“讓我看看。”
林飛魚將繩子遞給他,程聿看著這長約半丈的繩子,尾端還有個圈,打的結是活結,可拉寬可收緊,但是很難解開。
一看便知是有經驗的人係的繩結。
他微微皺眉,片刻說道:“有點眼熟,在哪裏見過這種手法呢……”
“師爺——師爺——”小石頭的聲音從外焦急傳入,都忘記這裏是驗屍房了,進來就說道,“在深坑裏頭找到了一件衣裳!”
程聿見他神情異樣,斷定衣服有問題,立即問道:“是什麽衣裳?”
小石頭答道:“喜服!新郎官的喜服!”
程聿豁然霧解。
浮玉山、夏日、深坑、二十來歲、喜服。
“是李山前——”
第41章 陷阱
失蹤的新郎官被找到了,卻是以一具白骨的慘烈模樣重現世人眼前。
衙差快馬加鞭前去臥龍縣請裴夫人前來認屍。
百姓也知道了消息,將衙門圍了個水泄不通,這比抓了秦掌櫃還要讓人覺得驚奇。
新郎官的屍體找到了,那是不是意味著浮玉山的鬼怪也跟著沒了,路又可以走了?
等待裴夫人到來的空隙,程聿又帶著衙役去了一趟浮玉山。
即便是剛被人從坑裏撈出來,他重回這裏,也沒能一眼看出自己是掉哪裏了。
直到衙役找到了標記的紅繩,他才明白為什麽當年那麽多人都沒有找到這。
這個坑實在是太隱蔽了。
夾在四五棵大樹中,中間隻看見一簇簇高聳雜草,完全將坑口遮蔽。
誰又能想得到這裏會有個坑。
新郎官會掉進這裏去呢。
難怪昨日他失足掉落,那七尺壯漢會發出尖叫聲“人呢?人呢?鬼啊”,隨後狂奔逃走。
一個人倏地消失在密林中,換誰不覺得恐怖啊。
程聿收回思緒,抬頭望著附近,問道:“當年新郎官是在馬上被人吊了起來,還是曾下過馬?”
趙捕頭答道:“當年的說法很多,大夥都被嚇懵了。但基本的說法都是新郎官途中說要解手,就跑到這附近來,可沒一會就聽見他的慘叫聲,大夥趕來一看,就見新郎官被倒吊樹上,眼珠外翻,口吐鮮血,動都不會動了。大夥被嚇得亂竄,等再回來,新郎官就不見了蹤影,隻剩一根斷繩掛在樹上。”
“斷繩在哪裏?”
“取下來了,在衙門裏保管著。”
小石頭不忘插話道:“大人還說要扔掉呢,嫌晦氣,是我師父不讓。”
程聿說道:“還好世上還有趙捕頭這樣真正的衙門人。”
那個縣令……算了不想那豬頭了。
那曾套著繩子的樹幹當初被人砍斷了,如今像斷壁高聳著。
程聿比劃了一下,並不算高,不足兩丈的高度。
這個高度可以做什麽……
是凶手故意的麽?
他回到衙門後就去尋了斷繩,再與李山前腳上的那根繩子比對,斷口處不完全對得上,顏色也有差異,讓人一時不敢確認是不是同一根。
他想到比眼力誰能贏過十四呢,便讓十四來看。
十四隻是拿起看了看就說道:“是同一根呀。”
眾人說道:“斷口和顏色都不同。”
十四說道:“這不是跟飛魚姐姐驗屍一樣,在倉庫裏保管的屍體跟在潮濕洞穴裏的屍體腐爛程度能一樣嗎?”
“……”雖然舉例有點驚悚,可是那差異的畫麵瞬間就比對出來了。
眾人立刻發出一陣恍然的聲音。
十四又說道:“洞穴太過潮濕,又有蟻類啃噬,所以跟倉庫這根繩子對不上也正常。”
程聿說道:“那你怎麽斷定是同一根?”
“這是麻繩,取自劍麻,它的做法是將劍麻浸泡捶打晾曬抽絲,從一絲絲擰成一小股,又從一小股擰成一大股,最終七股變一股,成了結實無比的麻繩。”十四將手裏的麻繩給眾人瞧看,果真兩股繩子都有七小股。
“而且不但是數量相同,它們的大小也一樣,就連擰的手法都是一樣的。這足以證明這就是同一根繩子,隻是這大半年待的地方不同,才有了差異。”
這些說法是完全有說服力的,程聿說道:“這根繩子總長約兩丈,與樹距離地麵的高度相差無幾。繩子是在李山前的腳踝位置發現的,結合當年迎親的人的說法,李山前大概是在下馬解手時不慎踩到這個圈套,被樹吊起……飛魚,趙捕頭說他當年眼球瞪出口吐鮮血,可有什麽說法?”
林飛魚說道:“驚嚇過度的一瞬間可能會急火攻心吐血,眼球瞪出。我驗過他的屍骨,身上沒有致命的地方,髒腑已完全腐化,並不能看出什麽結果。腳踝處曾骨折,幾乎脫離腿骨,這也能說明當時是被瞬間的力量拖拽吊起。”
“這繩子的打結手法……”程聿看著這活結,驀地問道,“浮玉山可有獵人出沒?”
這活結不正是他的京中同僚狩獵時愛打的套繩麽!
“有啊,哪座山頭都有。”
“獵戶們為了不爭搶獵物,每個山頭不會超過三個獵戶,這是墨守成規的約定。”
“出了鬼新郎的事後,浮玉山的幾個獵人也都離開了。”
衙役們紛紛說著自己所知道的事,程聿又問道:“那些獵戶如今在哪裏?”
“救!!命!!啊!”
正要上山尋人的林飛魚驀地抬起頭,望向樹林深處:“我聽見師爺的聲音了!!”
一行人急忙上山,循著那慘叫聲奔去。
可到了近處隻聽見聲音卻不見人,前麵哪有什麽人,隻有一簇一簇的雜草。
林飛魚忽然想到了什麽,蹲身去扒拉草叢。
爬行了七八步,摸草的手突然一空,下麵竟是空的。
她急忙撥開雜草,竟真有一個坑口。
而程聿的聲音也從下麵傳來。
“師爺——”
快被嚇死的程聿一頓,抬頭望去,那人臉背對月光,根本看不清五官,可此刻在他眼裏宛若神女!
他嗚咽:“飛魚!!”
要是以後讓他以身相許他也是願意的!
林飛魚大喜,回頭喊道:“師爺在這!”
&&&
程聿被救回了衙門,連同坑底的一具骸骨也一齊被帶了回來。
剛被拖出坑的程聿就跟趙捕頭說道:“那賭場的秦掌櫃派他的打手來殺我,那人我見過。你趕緊趁著我被救的消息傳出去之前,去抓人。”
趙捕頭一聽就趕去賭場抓秦掌櫃了。
程聿的預感是對的,趙捕頭剛到賭場就見消息靈通的秦掌櫃打算送那打手逃走,被他逮個正著。
打手被抓,秦掌櫃便要撇清關係。
可趙捕頭怎會不知他的想法,將他一塊抓了,回頭打手真的不招供主謀的話,那再放也不遲。
但萬一呢?
能借此機會將他一塊繩之以法,也算出了他這老捕頭的一口惡氣了。
等他回到衙門,林飛魚已經將骸骨拚湊完。
十四離得遠遠的,不是太敢瞧看,問道:“飛魚姐姐,這人是不是已經死了很久了啊?”
林飛魚說道:“不久,估摸是半年到十個月之間。”
坐在椅子上的程聿意外道:“可怎麽都化成白骨了?”
“肉身化骨關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看氣候,還有周遭蟲類、獸類。若是氣候炎熱又濕潤,不過三天屍體就會腐爛發臭,吸引大量蟲子和野獸啃噬。
吃的越快,屍體就化骨越快。若他是冬日遇難的,那到這三月起碼還能有一半的肉……可如今隻有白骨不見肉,那肯定是在冬天之前。”
林飛魚回頭看他們,說道:“從這具屍骨的盆骨、髖骨、顱骨來看,是具男屍,約莫在二十二至二十五歲左右。”
程聿問道:“確定是個青年人?”
林飛魚說道:“嗯,不同年齡的人牙齒的磨損程度不同,還有顱骨的骨縫、椎體高度、胸骨形態都有區別,這人的齒尖已經磨平,上下顎咬合麵中部也出現了凹陷,這個年齡猜測不會有錯。”
程聿略一想,問道:“坑底除了屍骨,有沒有衣物鞋子?”
屋子幾人紛紛看向他,一臉的意味深長。
“雖然我在坑裏……可是吧……太暗了,看不清。”程聿篤定道,“黑,我跟個瞎子似的,看不見!”
十四說道:“找到師爺的時候,師爺確實把眼睛閉得死死的,跟瞎子一樣。”
“……”被嘲笑了。
程聿輕咳一聲,“我隻摸到了骨頭,就急著喊人了。”
林飛魚也不笑話他,她早知道他怕死人怕骨頭還怕小螻蟻,說道:“屍骨身上穿的衣服有點破,但看得出來是件裏衣。如今捕頭大哥們還在坑底下到處找,也不知道有沒有外衣。”
十四好奇問道:“那坑又深又濕,有什麽理由要脫衣服呀?”
“有,比如身上爬了蟲子,很癢的時候。”程聿說著用左手撓了撓癢,陰溝裏的蟲子可真狠呐!
他又說道,“還比如,獸類吃肉的時候撕扯衣服,將它叼遠了,亦或叼走了。”
“等等捕頭大哥們吧。”林飛魚說道,“屍體的致命傷不詳,顱骨、頸椎、椎骨、胸腔的骨頭都沒有錯位和瘀痕,隻有在腳踝這發現曾骨頭錯位斷裂,而腳上還套了根繩索。”
程聿立刻說道:“讓我看看。”
林飛魚將繩子遞給他,程聿看著這長約半丈的繩子,尾端還有個圈,打的結是活結,可拉寬可收緊,但是很難解開。
一看便知是有經驗的人係的繩結。
他微微皺眉,片刻說道:“有點眼熟,在哪裏見過這種手法呢……”
“師爺——師爺——”小石頭的聲音從外焦急傳入,都忘記這裏是驗屍房了,進來就說道,“在深坑裏頭找到了一件衣裳!”
程聿見他神情異樣,斷定衣服有問題,立即問道:“是什麽衣裳?”
小石頭答道:“喜服!新郎官的喜服!”
程聿豁然霧解。
浮玉山、夏日、深坑、二十來歲、喜服。
“是李山前——”
第41章 陷阱
失蹤的新郎官被找到了,卻是以一具白骨的慘烈模樣重現世人眼前。
衙差快馬加鞭前去臥龍縣請裴夫人前來認屍。
百姓也知道了消息,將衙門圍了個水泄不通,這比抓了秦掌櫃還要讓人覺得驚奇。
新郎官的屍體找到了,那是不是意味著浮玉山的鬼怪也跟著沒了,路又可以走了?
等待裴夫人到來的空隙,程聿又帶著衙役去了一趟浮玉山。
即便是剛被人從坑裏撈出來,他重回這裏,也沒能一眼看出自己是掉哪裏了。
直到衙役找到了標記的紅繩,他才明白為什麽當年那麽多人都沒有找到這。
這個坑實在是太隱蔽了。
夾在四五棵大樹中,中間隻看見一簇簇高聳雜草,完全將坑口遮蔽。
誰又能想得到這裏會有個坑。
新郎官會掉進這裏去呢。
難怪昨日他失足掉落,那七尺壯漢會發出尖叫聲“人呢?人呢?鬼啊”,隨後狂奔逃走。
一個人倏地消失在密林中,換誰不覺得恐怖啊。
程聿收回思緒,抬頭望著附近,問道:“當年新郎官是在馬上被人吊了起來,還是曾下過馬?”
趙捕頭答道:“當年的說法很多,大夥都被嚇懵了。但基本的說法都是新郎官途中說要解手,就跑到這附近來,可沒一會就聽見他的慘叫聲,大夥趕來一看,就見新郎官被倒吊樹上,眼珠外翻,口吐鮮血,動都不會動了。大夥被嚇得亂竄,等再回來,新郎官就不見了蹤影,隻剩一根斷繩掛在樹上。”
“斷繩在哪裏?”
“取下來了,在衙門裏保管著。”
小石頭不忘插話道:“大人還說要扔掉呢,嫌晦氣,是我師父不讓。”
程聿說道:“還好世上還有趙捕頭這樣真正的衙門人。”
那個縣令……算了不想那豬頭了。
那曾套著繩子的樹幹當初被人砍斷了,如今像斷壁高聳著。
程聿比劃了一下,並不算高,不足兩丈的高度。
這個高度可以做什麽……
是凶手故意的麽?
他回到衙門後就去尋了斷繩,再與李山前腳上的那根繩子比對,斷口處不完全對得上,顏色也有差異,讓人一時不敢確認是不是同一根。
他想到比眼力誰能贏過十四呢,便讓十四來看。
十四隻是拿起看了看就說道:“是同一根呀。”
眾人說道:“斷口和顏色都不同。”
十四說道:“這不是跟飛魚姐姐驗屍一樣,在倉庫裏保管的屍體跟在潮濕洞穴裏的屍體腐爛程度能一樣嗎?”
“……”雖然舉例有點驚悚,可是那差異的畫麵瞬間就比對出來了。
眾人立刻發出一陣恍然的聲音。
十四又說道:“洞穴太過潮濕,又有蟻類啃噬,所以跟倉庫這根繩子對不上也正常。”
程聿說道:“那你怎麽斷定是同一根?”
“這是麻繩,取自劍麻,它的做法是將劍麻浸泡捶打晾曬抽絲,從一絲絲擰成一小股,又從一小股擰成一大股,最終七股變一股,成了結實無比的麻繩。”十四將手裏的麻繩給眾人瞧看,果真兩股繩子都有七小股。
“而且不但是數量相同,它們的大小也一樣,就連擰的手法都是一樣的。這足以證明這就是同一根繩子,隻是這大半年待的地方不同,才有了差異。”
這些說法是完全有說服力的,程聿說道:“這根繩子總長約兩丈,與樹距離地麵的高度相差無幾。繩子是在李山前的腳踝位置發現的,結合當年迎親的人的說法,李山前大概是在下馬解手時不慎踩到這個圈套,被樹吊起……飛魚,趙捕頭說他當年眼球瞪出口吐鮮血,可有什麽說法?”
林飛魚說道:“驚嚇過度的一瞬間可能會急火攻心吐血,眼球瞪出。我驗過他的屍骨,身上沒有致命的地方,髒腑已完全腐化,並不能看出什麽結果。腳踝處曾骨折,幾乎脫離腿骨,這也能說明當時是被瞬間的力量拖拽吊起。”
“這繩子的打結手法……”程聿看著這活結,驀地問道,“浮玉山可有獵人出沒?”
這活結不正是他的京中同僚狩獵時愛打的套繩麽!
“有啊,哪座山頭都有。”
“獵戶們為了不爭搶獵物,每個山頭不會超過三個獵戶,這是墨守成規的約定。”
“出了鬼新郎的事後,浮玉山的幾個獵人也都離開了。”
衙役們紛紛說著自己所知道的事,程聿又問道:“那些獵戶如今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