繈褓、被褥、小玩意,甚至是長命鎖都備好了。


    陳明玉的房間都快被這些塞滿當。


    起先她說不必,但楚嬸說這約莫是王爺對她的補償,不讓送他心裏大概會不舒服。


    陳明玉一想也是,就收下了。


    本來日子過得挺好,但楚嬸莫名的開始腹瀉,吃了草藥,看了大夫都沒怎麽好轉,人日漸消瘦,出門都沒什麽力氣。


    入了秋,楚三刀去打獵,也不知怎的就滑倒了,摔得大腿骨折,估計年底才能休養好。


    養家的重擔落在楚西山肩上,可打獵怎麽能養活一家子。


    不得已,陳明玉用了安王爺給的銀子,好讓一家度過難關。


    初冬時,楚嬸的病情越來越嚴重。


    夜裏陳明玉給她端了一碗白粥喝,楚嬸虛弱地歎氣道:“吃什麽拉什麽,何必吃了呢。”


    “娘。”陳明玉隻覺心酸,“您多少喝一些吧。”


    楚嬸也覺心疼,說道:“你肚子都大起來了,本該我伺候你的,這倒反過來了。娘心裏不舒服人,娘真該死啊。”


    陳明玉忙勸住她,說道:“您沒事的,隻是腹瀉而已,吃了藥就會好了。”


    楚嬸不想她難過,就喝了這碗粥。


    還沒過一刻,就又去茅房了。


    楚西山打獵回來,聽見茅房那傳來動靜,也是憂心忡忡:“娘又犯病了?”


    “嗯……”陳明玉歎了一口氣,“明日十五,是我爹上山的日子,我想讓他帶娘去大地方看看大夫。”


    “娘一直不肯,怕麻煩你爹。”


    “以前是病的輕,如今病重了,你看娘都瘦成什麽樣子了……”陳明玉說道,“我們去勸勸她,都是一家人了,怕什麽麻煩,真怕欠了人情,自己活著就能還呀。”


    楚西山也點點頭,答應了。


    陳明玉先去跟楚三刀說了,楚三刀也心疼妻子染上這種怪病……雖然他要麵子,不想麻煩親家,可是他更愛自己的妻子。


    “我會勸你娘去的。”楚三刀歎道,“要是我這腿沒事你娘也不會這麽擔心了。我就想不通了,那地方又不滑,怎麽就摔著了呢?就像是有人用石頭彈了我的腳,鬼,一定是鬧鬼了。”


    楚西山說道:“我們在這住了這麽久,也沒聽誰說真有鬼的。”


    楚三刀又歎了一口氣。


    等楚嬸從茅房出來,三人一番說勸。


    楚嬸也不想死,她還想看自己的孫子出生呢。


    猶豫下也就同意了。


    第二天安王爺果然又上了山,聽他們說罷,就說道:“自然是要去的,我府裏有禦醫,這一來一回實在耽誤事,親家母你直接隨我下山乘船去吧。”


    楚嬸微頓,安王爺又說道:“就是有些不方便……”


    楚嬸立刻說道:“不方便就不去了!”


    安王爺笑笑:“你誤會了,我說的不方便,是此行我沒有帶婢女,就兩個大男人。這一路要行四五天……”


    陳明玉說道:“我陪娘去。”


    “你再過兩個月就要臨盆了,自己還要人照顧呢。”安王爺看向楚三刀,“親家公的腿又傷著了,唉。”


    楚七妹說道:“我呀,我陪娘去。”


    “你年紀太小了,自己還是個小姑娘。”楚西山說道,“我陪娘去。”


    他又有些擔憂地對妻子說道,“我們不在家時,你要好好照顧自己。”


    陳明玉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有跟他分別超過一天……可如今隻能他陪著去,再不舍也無法阻攔。


    相較於他們的短暫分別,婆婆身體好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好。”


    第二日楚西山就陪母親和安王爺一起乘船離開,陳明玉站在岸上遙望許久,才回山上。


    楚三刀的腿傷得重,連門都出不了,日常都是楚七妹送吃喝。


    一晃過了半個月,山上的冬天比山腳下要冷許多,陳明玉的肚子愈發的大,不便行走,也懶得下山了。


    這日一早,她正做著午飯,就聽見楚七妹說“人回來了”,她奔出去一看,沒見著婆婆丈夫,隻見父親在那,身邊還有兩個婦人。


    婦人一見她就屈膝請安:“奴婢見過郡主。”


    陳明玉微微抿了抿唇角,對這稱謂十分陌生,便沒有回應,問道:“爹,他們呢?”


    安王爺說道:“你婆婆的病還在調養,並不是什麽要命的病,但也不算小事,所以還需留一段日子。”


    他們邊進屋邊說,楚三刀也聞訊出來,喊了楚七妹給他們倒茶。


    安王爺笑笑:“親家也不必擔心,估摸年前他們就回來了。”


    他又從身上取了封信交給陳明玉,“這是西山給你的信。”


    陳明玉忙展開信看,楚西山識字不多,寫得歪扭,偶爾夾了幾個周正的字,想必是旁人給他添上的。


    信上問了父親的安好,又問了她的安好,問了吃喝之類。


    最後說自己和母親在王府受到了很好的照料,讓她不必擔心,照顧好自己。


    將信讀給楚三刀和七妹聽了,他們安心了,陳明玉的心也才安定了下來。


    楚三刀感激說道:“幸好有親家公出手幫忙,否則我這老婆子凶多吉少啊。”


    安王爺笑道:“都是一家人,何必說這些見外的話。”


    他又對女兒說道,“爹這次來帶了兩個人,會一直留在這兒。”


    那婦人又上前問安。


    “奴婢裴玉蓉,是伺候您起居的。”


    “奴婢閆春妮,是伺候您的穩婆。”


    陳明玉朝兩人點點頭:“有勞了。”


    安王爺又說道:“我聽說這裏到了冬天會大雪封山,臘月正是孩子出生的月份,這讓我很是擔憂。”


    他誠懇地對楚三刀說道,“這山下附近有個叫橋西村的,我已經差侍衛去看過,那裏民風淳樸,也有空置的大院子,我想將明玉接到那裏去住,想來更方便些。”


    陳明玉說道:“爹,我在這住的挺好的。”


    安王爺溫和說道:“是,爹知道,隻是這山上太冷了,你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孩子考慮。在山下人多,要喊人幫忙也容易些。爹來山上半年之久,統共也沒見幾個人串門,即便要喊人,也隔了半個山頭。”


    他歎氣,“爹不放心你……都說女人生孩子是半隻腳踏進鬼門關,你讓爹如何能放心?”


    他長籲短歎,楚三刀自己也有個女兒,十分明白他的擔憂,也勸道:“橋西村離這裏並不遠,明玉你就隨你爹去吧。你在這兒我們幫不上什麽忙,七妹年紀又太小,沒見過生孩子的場麵,我怕她會嚇得動不了。”


    “不是有穩婆和嬤嬤在麽……”


    “阿嚏!”裴玉蓉抖了抖說道,“山上著實太冷了,郡主,您受得住,就怕冷著孩子啊。”


    陳明玉頓時為難起來。


    楚三刀和楚七妹也一頓勸,她衡量之下,想來也就是一個多月的事,就應允了。


    到時候孩子出世了,婆婆和丈夫也回來了,公公的腿也好了。


    春暖花開,一切都會好起來。


    陳明玉點頭道:“那就去橋西村吧。”


    橋西村離山上不過大半日的車程,中午出發晚上能到……但路上車軲轆壞了,車夫修了好半天,耽誤了路程。


    等到了村裏已經是半夜,除了狗還沒睡,村民早就睡著了。


    侍衛買的宅子在村子後頭,挨著山邊。


    旁邊是一戶姓林的人家。


    小兩口剛成親,兩個老人住在老宅,並不同住,夜裏也沒什麽動靜。


    陳明玉住下後,極少外出,吃喝都是嬤嬤和穩婆打理。


    要不是那天陳明玉在門口看了會遠山,林有寶和韓李花都不知道隔壁住了這麽個美人。


    兩人哪裏見過這樣好看的仙女,看直了眼,便說道:“好標致的小娘子啊,你這是打哪來的呀?”


    陳明玉頓了頓,想著鄰裏鄰居的,不好冷臉,便客氣說道:“我住在附近山上,是獵戶家的娘子。”


    “那怎麽跑山下來了?”


    韓李花拍了拍丈夫的胳膊,說道:“山上沒水沒人,到山下生孩子安全啊。”


    陳明玉並不太喜歡他們一直在自己身上轉悠的眼珠子,像是要看透她,這令她不舒服,簡單說了兩句就回屋了。


    她一進屋韓李花就“嘁”了一聲,翻白眼說道:“還獵戶家的娘子……我看她更像是哪個土財主養的外室!”


    林有寶也說道:“就是就是,哪個大肚婆身邊沒丈夫陪著啊。肯定是見不得光的。”


    兩人碎嘴說著,出門幹活去了。


    日子又是一晃半個月,陳明玉在這裏待慣了,倒覺有人伺候真好。


    不必自己洗衣做飯,睡覺有人給她燒爐子,起床有人給她穿衣梳洗,她隻要抱著手裏的小暖爐等著她們伺候好就行了。


    這日子太過舒服,她甚至想——如果父親願意接納他們,那他們全都去鎮上住,做點小買賣,也遠比在山上打獵的日子舒服啊……


    陳明玉撫摸著肚子,遙想著往後的日子,就覺充滿期盼。


    又過了五日,那叫趙中的暗衛又送來一封信。


    陳明玉欣喜展信,雖然還是丈夫的字,但字裏行間都是他對這王府、對縣裏繁華熱鬧的見聞,還有難以掩飾的喜歡。


    通篇下來,竟沒有問及她如何了。


    陳明玉多少有些失落,抬頭說道:“勞煩你送信了。”


    趙中說道:“郡主言重了。”


    又過五六日,楚西山又來了一封信。


    信上不再掩飾對縣裏的喜愛,還有下人對他的尊敬,甚至是土財主、縣老爺對他的敬重,這讓他無比受用,稱這是這輩子都得不到的地位。勸明玉日後認祖歸宗,做郡主,他們一家就不必如此勞累窩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冥有魚【探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錢大掌櫃/一枚銅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錢大掌櫃/一枚銅錢並收藏北冥有魚【探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