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南一臉震驚地看了一眼正在咬著磨牙棒的小黑,又看了看她娘懷裏正喝羊奶喝得津津有味的瑜寶。
但是怎麽看著都不太聰明的樣子。
這次比拚,程娘子和女子班無疑大獲全勝。那兩新夫子都臊地不行,一直尷尬地站在角落裏。那些偏見和質疑都在絕對的實力裏消散了。
許知南和程娘子讓那十個女孩子上前,將獎品一一發放過去。
孩子們都一臉激動地收好筆墨紙硯等獎品,還熱火朝天地就在台上交換了起來。
台下的村民們,尤其是女孩子們的家長們,都驕傲又坦然地接受了身邊人羨慕嫉妒的視線。
“當初小許村長讓女孩子也一起去上學,子翰他奶奶還悄摸地唱反調,我看啊,還是女孩子們更厲害!”
“可不,不說別人,隻瞧咱們阿南和阿柏,那多厲害啊。要我說,全村的男人都比不上!”
程娘子看著這副場景,突然有些恍惚。等回過神,她又摸了摸許知南的腦袋。
許知南疑惑地看向她。
“阿南啊,你和阿柏隨我一起讀書的日子好似就在昨天。如今,你們都忙得腳不沾地。阿柏還好些,可你...”
程娘子有些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止了話頭,“昨日我收到了幾封回信,有幾個舊友說過完年便過來一趟。”
許知南抱住程娘子的手臂,“我明白的,程嬸子。”她看了一眼最外圈那些一臉希翼遠遠望著的難民,“考核後,學堂和掃盲班都擴招吧,這次可以適當招些表現好的難民。對了,家中有女孩子不送過來的,你們找人去問問什麽情況。”
聞言,程娘子也看了一眼外頭的難民,“好,都聽我們阿南的。”
此事一了,許知南便去了一躺縣衙。
甫一進入安縣,許知南敏銳地發現縣衙裏的氣氛變得不一樣了。
就連縣衙門口站著的人似乎不是前幾日回來時閑聊的幾個衙役了。
“您好,我找杜大人,能幫我通傳一下嗎。”許知南對著其中一位衙役表示了自己的來意。
“是許姑娘嗎?”
許知南點點頭。
那衙役立刻露出殷勤的笑容就要引她進去,“杜大人吩咐了,許姑娘若是來了,我們要好生招待著,若是找他,則直接帶過去見她即可。”
得,杜章還整起至尊豪華vip待遇了。
但不得不說,這種朝中都是我的人的感覺還挺爽。許知南暗暗地想著。
片刻後,許知南便見到了正在處理堆積如山公務的杜章。
見她進來,杜章似乎露出了一個如釋重負的笑容,“許姑娘你來了。”
許知南點點頭,目光忽地落在他的有些憔悴的臉上,她不禁感歎了一句:“杜大人,真是辛苦了。”
杜章嘴角一抽,旋即放下了手中的案宗,“這要招人種番薯,許姑娘別忘了把番薯運過來。”
許知南點點頭,“自然,過幾日番薯就會運到了。”
她在府城找了個車隊,幫她運了十幾大車的東西,裏頭其實是她在府城買的糧食,還有尋胡商買的一些香料。
等車隊到時,她再趁機換成空間裏裝袋好的番薯。
回來時已年關將近,翻了年,便要準備育苗種植了。難民估計也要陸陸續續到安縣了,所以得盡快準備好食宿設施,這般一看,杜章的事情確實挺多的,難怪人看著要老了兩分。
杜章:。。。
“許姑娘,所以糧食的事你打算怎麽解決。”
許知南卻反問他,“杜大人,身為縣令,你就沒有什麽別的想法嗎?”
杜章沉思片刻,“要糧。”
許知南亦點頭,“你幫李知州解決了難民這個大麻煩,要些糧,他不會不應的。若是讓難民繼續留在府城,他為了維係恒王的好名聲,要花費的糧食可真就無窮無盡了。”
見二人想到一塊去,杜章無奈地看向她,“許姑娘說得便是這個辦法嗎?”
當然不是,許知南搖搖頭。
她打算利用海產,不過得到明年春季才能出海捕魚。除此之外,她還盯上了那些大家族的糧袋子。
好在如今縣令都是自己人,她可以悄摸地帶著村民先進行曬鹽,順便開采煤炭了。
所以現在這段時日難民的糧食,暫時得靠李知州接濟下。當然杜章也會想辦法籌些糧食過來。等紅薯長得差不多了,這紅薯葉亦能充作難民的糧食,這樣便又能續上一波了。
談完種植番薯的事,許知南看向了外頭,意有所指地說道:“杜大人,不知你這衙門還缺不缺人。”
杜章瞥了眼許知南,大尾巴狼還裝上了,“初至衙門,實在缺得很。若許姑娘有什麽人才,可以推薦過來。”
許知南笑眯眯地點點頭,“為杜大人分憂,是我的榮幸,過幾日我就把人送過來。”
等事情商量地差不多了,外頭又有人尋杜章辦事,許知南便打算離開了。
不過走之前,杜章給了她一遝東西,許知南疑惑地接過來看了一眼。
竟是楚家的地契和鋪子。
“我想你應該需要這些東西。”
許知南暫時沒有收起這一遝東西,“你就這般給我了,沒什麽額外條件?這東西應該屬於衙門吧。”
杜章笑了笑,“整個安縣都將是你的,區區幾個鋪子算什麽。”
見許知南直直地盯著他,杜章這才把後半句話說了出來,“所以你這些鋪子田地的營收,得分些給縣衙支撐下去,我也才能更好得將安縣治理成你想要的樣子,是吧。”
聞言,許知南立刻將地契收了起來,“當然。”
【叮,分屬領地正在綁定中:……】
【綁定失敗,條件暫未滿足】
————
回到許家村後,許知南立刻找上了彭海,讓他挑一批好苗子,先送去縣衙曆練一番。
彭海點頭答應了下來。
“海叔,等這批人走了,你再多招些人操練著。”許知南提議道,“難民裏也多挑些,咱們的人手可以開始增加了。”
聞言,彭海有些遲疑。
許知南看出了他的困惑,立刻解釋了一句,“安縣縣令現在是我的人,咱們現在隻管放開手去做。”
彭海懂了她的意思,“我明白了。”
這段時間,村子裏陸陸續續又多了些難民,許是聽說了這裏有活幹還有飯吃,便拖家帶口跑了過來。都安置在了前頭的難民不住的茅草屋裏。
而那些吃上飯,賺上錢的難民已經努力買了些磚頭,勉強建了新房子了。
村裏的磚窯廠,有不少的訂單來自村裏的難民,也算是自產自銷了。
許知南站在辦事大廳前,看著人來人往的道路,摸了摸下巴,總感覺少了點啥。
第103章
許知南抬頭看了眼頭頂的大晴天,又看了眼腳下的泥土地。
好像少了穿越必備的水泥。
等技能模擬時間冷卻,她得把這個事情列入進程。
正思索著,許大山帶來了幾個灰頭土臉的漢子,一臉興奮地朝她走過來。
“阿南啊,那什麽火炕他們研究出來了!你快來看看!”
聞言,許知南立刻把還遙遠著的水泥扔到腦後。
她跟在幾人身後到了一間屋子,靠牆的地方便是火炕,地麵還散落著不少雜亂的木柴和轉頭。
這幾個人按照許知南給出的方向,失敗調整多次,才成功將這火炕搭建了出來。
據他們介紹,這火炕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炕體,煙囪,以及鍋灶。
炕體由青磚鋪成,十分結實,內部設有煙道,與屋頂的煙囪相通,可以將煙霧排出去。
鍋灶在廚房,用鍋灶燒柴火或者燒水做飯時,會產生大量熱氣。這些熱氣通過火炕內部的煙道傳熱至炕磚,火炕便迅速熱了起來。
正講解著,另一個漢子還上手開始演示如何使用火炕。
他在鍋灶裏燃起柴火,不一會,炕便漸漸暖了起來。
許知南伸手摸了摸,確實暖和舒服,若再鋪上席子和褥子,冬天便不怕冷了。
另一個漢子還十分熱情地邀請她坐上去試試看,“小許村長,你先試試,看看有沒有問題。”他扭頭叫來自己的婆娘,讓她拿一套幹淨的被褥過來。
盛情難卻,許知南也隻好答應了下來。
許知南坐在炕上,麵前是幾雙充滿希望的大眼睛。
“怎麽樣?我們哥三可是沒日沒夜地研究著呢。”領頭的老大一臉的自豪,“費了不少磚頭柴火,終於成功了!”
他弟媳婦聽罷,翻了個白眼。可不呢,這老大惦記那賞錢,還拉著兩個弟弟一起不務正業,倒騰這麽些個時日,別的活也不幹了。要不是她和大嫂在織布坊有活計,肯定不能慣著他們這麽霍霍錢啊。
村子裏惦記這錢的人不少。但最後失敗放棄的不少。好在老天爺開眼,叫他們三兄弟成功了。這一切的努力便沒有白費。
許知南下了火炕,滿意地點點頭,“不錯。沒什麽問題,這就是我想要的火炕。”說完,許知南掏出50兩,遞給了三人中的大哥許建東,“這是當初說好的賞錢。”
許建東有些哆嗦地接過這白花花的銀兩,“乖乖,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錢啊!”他的兄弟也猛盯著那銀兩瞧,他媳婦眨巴眨巴眼,又掐了一把自家丈夫,聽到自家丈夫嘶嘶地喊疼聲,她才回過神來。
“真的給錢啊!”
見狀,許知南笑著點點頭,“當然給錢。對了,既然火炕做出來了,你們再研究個差不多原理的火牆,也有賞錢。”
刷地一下,幾人的眼睛蹭蹭蹭地亮了起來,好像看到了無數的銀兩向自己跑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樁生意和你們談。”許知南又繼續說道。
不說兩年後的極寒,便是明年潮濕雨季以及難捱的冬天,這火炕都能派上不小的用場。火炕的市場十分龐大,光是在安縣都得忙活一段時間了。
“接下來你們會收到大量訂單,可不僅僅是在許家村搭炕,這安縣的市場,單憑你們三個人是不夠的。所以我需要你們盡快培養出一批會建造火炕的人來,先帶著他們在村子裏開始鋪設。然後再慢慢在安縣輻射開來。”
聞言,幾人立刻答應了下來。
見幾人雖然沒問什麽,許知南還是多解釋了一句。“雖然這建火炕是一錘子的買賣,可這後續的維護和煙道清理,可是長久的買賣。”
這下,許建東等人更加沒有意見了,幾人還當即表示,明天就來許知南家鋪火炕。
但是怎麽看著都不太聰明的樣子。
這次比拚,程娘子和女子班無疑大獲全勝。那兩新夫子都臊地不行,一直尷尬地站在角落裏。那些偏見和質疑都在絕對的實力裏消散了。
許知南和程娘子讓那十個女孩子上前,將獎品一一發放過去。
孩子們都一臉激動地收好筆墨紙硯等獎品,還熱火朝天地就在台上交換了起來。
台下的村民們,尤其是女孩子們的家長們,都驕傲又坦然地接受了身邊人羨慕嫉妒的視線。
“當初小許村長讓女孩子也一起去上學,子翰他奶奶還悄摸地唱反調,我看啊,還是女孩子們更厲害!”
“可不,不說別人,隻瞧咱們阿南和阿柏,那多厲害啊。要我說,全村的男人都比不上!”
程娘子看著這副場景,突然有些恍惚。等回過神,她又摸了摸許知南的腦袋。
許知南疑惑地看向她。
“阿南啊,你和阿柏隨我一起讀書的日子好似就在昨天。如今,你們都忙得腳不沾地。阿柏還好些,可你...”
程娘子有些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止了話頭,“昨日我收到了幾封回信,有幾個舊友說過完年便過來一趟。”
許知南抱住程娘子的手臂,“我明白的,程嬸子。”她看了一眼最外圈那些一臉希翼遠遠望著的難民,“考核後,學堂和掃盲班都擴招吧,這次可以適當招些表現好的難民。對了,家中有女孩子不送過來的,你們找人去問問什麽情況。”
聞言,程娘子也看了一眼外頭的難民,“好,都聽我們阿南的。”
此事一了,許知南便去了一躺縣衙。
甫一進入安縣,許知南敏銳地發現縣衙裏的氣氛變得不一樣了。
就連縣衙門口站著的人似乎不是前幾日回來時閑聊的幾個衙役了。
“您好,我找杜大人,能幫我通傳一下嗎。”許知南對著其中一位衙役表示了自己的來意。
“是許姑娘嗎?”
許知南點點頭。
那衙役立刻露出殷勤的笑容就要引她進去,“杜大人吩咐了,許姑娘若是來了,我們要好生招待著,若是找他,則直接帶過去見她即可。”
得,杜章還整起至尊豪華vip待遇了。
但不得不說,這種朝中都是我的人的感覺還挺爽。許知南暗暗地想著。
片刻後,許知南便見到了正在處理堆積如山公務的杜章。
見她進來,杜章似乎露出了一個如釋重負的笑容,“許姑娘你來了。”
許知南點點頭,目光忽地落在他的有些憔悴的臉上,她不禁感歎了一句:“杜大人,真是辛苦了。”
杜章嘴角一抽,旋即放下了手中的案宗,“這要招人種番薯,許姑娘別忘了把番薯運過來。”
許知南點點頭,“自然,過幾日番薯就會運到了。”
她在府城找了個車隊,幫她運了十幾大車的東西,裏頭其實是她在府城買的糧食,還有尋胡商買的一些香料。
等車隊到時,她再趁機換成空間裏裝袋好的番薯。
回來時已年關將近,翻了年,便要準備育苗種植了。難民估計也要陸陸續續到安縣了,所以得盡快準備好食宿設施,這般一看,杜章的事情確實挺多的,難怪人看著要老了兩分。
杜章:。。。
“許姑娘,所以糧食的事你打算怎麽解決。”
許知南卻反問他,“杜大人,身為縣令,你就沒有什麽別的想法嗎?”
杜章沉思片刻,“要糧。”
許知南亦點頭,“你幫李知州解決了難民這個大麻煩,要些糧,他不會不應的。若是讓難民繼續留在府城,他為了維係恒王的好名聲,要花費的糧食可真就無窮無盡了。”
見二人想到一塊去,杜章無奈地看向她,“許姑娘說得便是這個辦法嗎?”
當然不是,許知南搖搖頭。
她打算利用海產,不過得到明年春季才能出海捕魚。除此之外,她還盯上了那些大家族的糧袋子。
好在如今縣令都是自己人,她可以悄摸地帶著村民先進行曬鹽,順便開采煤炭了。
所以現在這段時日難民的糧食,暫時得靠李知州接濟下。當然杜章也會想辦法籌些糧食過來。等紅薯長得差不多了,這紅薯葉亦能充作難民的糧食,這樣便又能續上一波了。
談完種植番薯的事,許知南看向了外頭,意有所指地說道:“杜大人,不知你這衙門還缺不缺人。”
杜章瞥了眼許知南,大尾巴狼還裝上了,“初至衙門,實在缺得很。若許姑娘有什麽人才,可以推薦過來。”
許知南笑眯眯地點點頭,“為杜大人分憂,是我的榮幸,過幾日我就把人送過來。”
等事情商量地差不多了,外頭又有人尋杜章辦事,許知南便打算離開了。
不過走之前,杜章給了她一遝東西,許知南疑惑地接過來看了一眼。
竟是楚家的地契和鋪子。
“我想你應該需要這些東西。”
許知南暫時沒有收起這一遝東西,“你就這般給我了,沒什麽額外條件?這東西應該屬於衙門吧。”
杜章笑了笑,“整個安縣都將是你的,區區幾個鋪子算什麽。”
見許知南直直地盯著他,杜章這才把後半句話說了出來,“所以你這些鋪子田地的營收,得分些給縣衙支撐下去,我也才能更好得將安縣治理成你想要的樣子,是吧。”
聞言,許知南立刻將地契收了起來,“當然。”
【叮,分屬領地正在綁定中:……】
【綁定失敗,條件暫未滿足】
————
回到許家村後,許知南立刻找上了彭海,讓他挑一批好苗子,先送去縣衙曆練一番。
彭海點頭答應了下來。
“海叔,等這批人走了,你再多招些人操練著。”許知南提議道,“難民裏也多挑些,咱們的人手可以開始增加了。”
聞言,彭海有些遲疑。
許知南看出了他的困惑,立刻解釋了一句,“安縣縣令現在是我的人,咱們現在隻管放開手去做。”
彭海懂了她的意思,“我明白了。”
這段時間,村子裏陸陸續續又多了些難民,許是聽說了這裏有活幹還有飯吃,便拖家帶口跑了過來。都安置在了前頭的難民不住的茅草屋裏。
而那些吃上飯,賺上錢的難民已經努力買了些磚頭,勉強建了新房子了。
村裏的磚窯廠,有不少的訂單來自村裏的難民,也算是自產自銷了。
許知南站在辦事大廳前,看著人來人往的道路,摸了摸下巴,總感覺少了點啥。
第103章
許知南抬頭看了眼頭頂的大晴天,又看了眼腳下的泥土地。
好像少了穿越必備的水泥。
等技能模擬時間冷卻,她得把這個事情列入進程。
正思索著,許大山帶來了幾個灰頭土臉的漢子,一臉興奮地朝她走過來。
“阿南啊,那什麽火炕他們研究出來了!你快來看看!”
聞言,許知南立刻把還遙遠著的水泥扔到腦後。
她跟在幾人身後到了一間屋子,靠牆的地方便是火炕,地麵還散落著不少雜亂的木柴和轉頭。
這幾個人按照許知南給出的方向,失敗調整多次,才成功將這火炕搭建了出來。
據他們介紹,這火炕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炕體,煙囪,以及鍋灶。
炕體由青磚鋪成,十分結實,內部設有煙道,與屋頂的煙囪相通,可以將煙霧排出去。
鍋灶在廚房,用鍋灶燒柴火或者燒水做飯時,會產生大量熱氣。這些熱氣通過火炕內部的煙道傳熱至炕磚,火炕便迅速熱了起來。
正講解著,另一個漢子還上手開始演示如何使用火炕。
他在鍋灶裏燃起柴火,不一會,炕便漸漸暖了起來。
許知南伸手摸了摸,確實暖和舒服,若再鋪上席子和褥子,冬天便不怕冷了。
另一個漢子還十分熱情地邀請她坐上去試試看,“小許村長,你先試試,看看有沒有問題。”他扭頭叫來自己的婆娘,讓她拿一套幹淨的被褥過來。
盛情難卻,許知南也隻好答應了下來。
許知南坐在炕上,麵前是幾雙充滿希望的大眼睛。
“怎麽樣?我們哥三可是沒日沒夜地研究著呢。”領頭的老大一臉的自豪,“費了不少磚頭柴火,終於成功了!”
他弟媳婦聽罷,翻了個白眼。可不呢,這老大惦記那賞錢,還拉著兩個弟弟一起不務正業,倒騰這麽些個時日,別的活也不幹了。要不是她和大嫂在織布坊有活計,肯定不能慣著他們這麽霍霍錢啊。
村子裏惦記這錢的人不少。但最後失敗放棄的不少。好在老天爺開眼,叫他們三兄弟成功了。這一切的努力便沒有白費。
許知南下了火炕,滿意地點點頭,“不錯。沒什麽問題,這就是我想要的火炕。”說完,許知南掏出50兩,遞給了三人中的大哥許建東,“這是當初說好的賞錢。”
許建東有些哆嗦地接過這白花花的銀兩,“乖乖,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錢啊!”他的兄弟也猛盯著那銀兩瞧,他媳婦眨巴眨巴眼,又掐了一把自家丈夫,聽到自家丈夫嘶嘶地喊疼聲,她才回過神來。
“真的給錢啊!”
見狀,許知南笑著點點頭,“當然給錢。對了,既然火炕做出來了,你們再研究個差不多原理的火牆,也有賞錢。”
刷地一下,幾人的眼睛蹭蹭蹭地亮了起來,好像看到了無數的銀兩向自己跑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樁生意和你們談。”許知南又繼續說道。
不說兩年後的極寒,便是明年潮濕雨季以及難捱的冬天,這火炕都能派上不小的用場。火炕的市場十分龐大,光是在安縣都得忙活一段時間了。
“接下來你們會收到大量訂單,可不僅僅是在許家村搭炕,這安縣的市場,單憑你們三個人是不夠的。所以我需要你們盡快培養出一批會建造火炕的人來,先帶著他們在村子裏開始鋪設。然後再慢慢在安縣輻射開來。”
聞言,幾人立刻答應了下來。
見幾人雖然沒問什麽,許知南還是多解釋了一句。“雖然這建火炕是一錘子的買賣,可這後續的維護和煙道清理,可是長久的買賣。”
這下,許建東等人更加沒有意見了,幾人還當即表示,明天就來許知南家鋪火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