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身穿粗布衣的少年,在河南少室山的山道上奔跑甚急。哪怕是汗水已經濕透了衣裳,依然沒有絲毫減緩奔跑的速度,一滴滴豆大的汗珠從粗糙的臉龐上滑下,然後匯聚到下巴位置,一滴滴落在下方整齊的青石級上。
少室山山勢頗陡,山道卻是一長列寬大的石級,規模宏偉,工程著實不小,那是唐朝高宗為臨幸少林寺而開鑿,共長八裏。一口氣登上盡頭後,哪怕是少年年輕力壯,都無法按捺住沉重的呼吸聲。
好在目標已經不遠,順著山道轉過一個彎,遙見黃牆碧瓦,好大一座寺院。
少林寺正門外,建有一座雄偉的山亭,幾名僧人手持武僧棍,正筆直地站立於亭中,迎接往來的賓客。
最為年長的一名僧人,看到少年氣喘籲籲地跑來,頓時揚聲道。
“這不是山下陳樵夫家的小子嗎?已經好多天沒看到你家送幹柴上來了,香積廚裏的火工都念叨兩次了。”
原來,少年所在的這一戶陳姓人家,是少室山下的鄉人,常年累月砍伐柴火送到少林寺中,不少值守的僧人對於兩父子都十分熟悉。
“前些日子,我爹砍柴的時候遇到一隻猛虎,避逃的時候不小心從山上摔了下來,折了一條腿。原本還想進寺中找師傅們求助的,不過有一個恩人縱馬經過,就幫我爹正了骨,敷了藥,還扔下一大錠銀兩。”
喘息了幾下之後,少年慢慢平複下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將這幾日所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
“那真是佛祖保佑!”
幾名僧人同時念叨一聲佛號,少年雖然眼中茫然,但是下意識不停地點頭應和。
“那你不在家中照顧令尊,上山來所求何事?”
另一名僧人問道。
“麵對恩人的大恩大德,家徒四壁,自然是無以為報。恩人說,替他上山給……給老方丈送一封信,就算是報答了他的恩情。所以我不敢耽誤,一路跑上山來了。”
少年想起恩人直呼空聞之名,心中覺得對方未免有些不敬。少年不敢當著僧人麵前學著對方的稱呼,直接用老方丈所代替。
看到幾名僧人都將目光轉移了過來,少年從懷中取出一個層層的布包,從其中取出一封已經變得皺巴巴的紙箋,撓撓頭不好意思地遞了過去。
離得最近的年輕僧人接過紙箋,隻見對方一筆一劃,十分潦草,如同七八歲初學者的塗鴉一般。看信的僧人連蒙帶猜,才讀懂上麵的字跡。
“少林派七十二絕技威震武林,更有金剛伏魔圈號稱無人可破,三日後正午,李霧龍前來一並領教。”
那名年輕僧人微微一訕,隨手將紙箋遞給身旁的僧人。
“嗬,恐怕又是一個初出江湖的年輕人,聽聞我少林寺數百年來號稱天下武學之源,又想來挑戰較藝,妄圖一戰成名於江湖。我少林派真是樹大招風,這樣的事每個月都有十幾起,搞得羅漢堂都忙不過來了。還想將信送給空聞方丈?隨便派出一個武僧都將他打發走了。”
年輕僧人說完,還以為會得到幾名同伴的讚許,卻發現其餘的僧人都臉色鄭重,將目光聚集在紙箋上,神情震動溢於言表。
“好可怕的劍法,好淩厲的劍法……”
年齡最大的僧人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觸碰上麵的字跡。
一道淩厲無比的劍氣從紙箋上衝天而起,直接落在山亭的一根支柱上,頓時將亭柱無聲無息被劍氣劃為兩半。
“快,將信送到寺中!”
幾名僧人頓時顧不得已經半塌的山亭,以及站在亭外目瞪口呆的少年,帶著紙箋飛步回寺通報,如臨大敵。
就在劍氣被觸發的瞬間,站在嵩山腳下的李霧龍似有所感,抬頭望向少室東峰,蒼蒼峻拔,深入雲端。
那一封信自然是李霧龍命那少年送上少林寺的。
完成主線二後,這次係統十分爽快,直接在光幕上發布了主線三。
主線任務3——先鎮少林,再壓武當
江湖上北崇少林,南尊武當,請打破這一神話。
人物卡抽取次數+1
是否馬上抽取?
還沉浸在任務要求中的李霧龍,隨意一點其中的一張金色卡牌。
劍神在手,對於人物卡,李霧龍已經沒有太多的需求。不過,一想到將要麵對活生生的武林神話張三豐,讓李霧龍放棄保留抽取的想法。
金色卡牌慢慢翻轉了過來,上麵的人讓李霧龍臉上的動容無法掩飾。
同樣是一身白衣,同樣是高處不勝寒的孤寂,同樣是平平常常地站姿,卻給人一股由內而外的淩厲之感。仿佛站在你麵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把劍。
第一眼,就讓李霧龍感覺和西門吹雪有著七八分的相似。
然而再看第二眼,就已經讓李霧龍打消了剛剛的想法,發覺對方和西門吹雪截然不同的地方。
卡牌上的男子白麵微須,展現出一種白玉般晶瑩澤潤的顏色,一雙眼睛就像是兩顆寒星,卻是天空中最亮的星辰。他漆黑的頭發上,戴著頂檀香木座的珠冠,身上的衣服也潔白如雪,氣質如帝皇,又似飛仙,從白雲而來,降臨於人間。
西門吹雪一生中唯一認可的劍道對手——白雲城主葉孤城!一個身在天外,劍如飛仙,人也如飛仙的天下強者。
係統空間中,一直放在角落裏的乾坤大挪移、聖火令魔功、以及九陰殘篇紛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抓起,然後落在巨大的天秤右邊。
然而,天秤依舊還是沒有恢複平衡狀態,左邊的托盤上,一枚白玉雕成的三寸短劍重若千鈞,依然保持著難以托起的沉重。
短劍上挺拔遒勁地刻著四個小字——天外飛仙。
歎了口氣,李霧龍將剩餘的降龍十八掌也放入天秤上,總算讓天秤恢複了平衡。
瞬間,天秤上劍芒耀眼,白玉短劍一寸寸碎裂開來,無數的信息、圖像如同洪水一樣湧入李霧龍的腦海中。
一道鋒芒淩銳的劍光衝天而起,即使是白晝,依然難掩耀眼的劍光映襯了整個少室山。
空聞手持禪杖站在少林寺中,臉上深藏憂色。
“去請三位師叔!”
一名圓字輩僧人躬身應是,朝著後山疾馳而去。
少室山山勢頗陡,山道卻是一長列寬大的石級,規模宏偉,工程著實不小,那是唐朝高宗為臨幸少林寺而開鑿,共長八裏。一口氣登上盡頭後,哪怕是少年年輕力壯,都無法按捺住沉重的呼吸聲。
好在目標已經不遠,順著山道轉過一個彎,遙見黃牆碧瓦,好大一座寺院。
少林寺正門外,建有一座雄偉的山亭,幾名僧人手持武僧棍,正筆直地站立於亭中,迎接往來的賓客。
最為年長的一名僧人,看到少年氣喘籲籲地跑來,頓時揚聲道。
“這不是山下陳樵夫家的小子嗎?已經好多天沒看到你家送幹柴上來了,香積廚裏的火工都念叨兩次了。”
原來,少年所在的這一戶陳姓人家,是少室山下的鄉人,常年累月砍伐柴火送到少林寺中,不少值守的僧人對於兩父子都十分熟悉。
“前些日子,我爹砍柴的時候遇到一隻猛虎,避逃的時候不小心從山上摔了下來,折了一條腿。原本還想進寺中找師傅們求助的,不過有一個恩人縱馬經過,就幫我爹正了骨,敷了藥,還扔下一大錠銀兩。”
喘息了幾下之後,少年慢慢平複下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將這幾日所發生的事情娓娓道來。
“那真是佛祖保佑!”
幾名僧人同時念叨一聲佛號,少年雖然眼中茫然,但是下意識不停地點頭應和。
“那你不在家中照顧令尊,上山來所求何事?”
另一名僧人問道。
“麵對恩人的大恩大德,家徒四壁,自然是無以為報。恩人說,替他上山給……給老方丈送一封信,就算是報答了他的恩情。所以我不敢耽誤,一路跑上山來了。”
少年想起恩人直呼空聞之名,心中覺得對方未免有些不敬。少年不敢當著僧人麵前學著對方的稱呼,直接用老方丈所代替。
看到幾名僧人都將目光轉移了過來,少年從懷中取出一個層層的布包,從其中取出一封已經變得皺巴巴的紙箋,撓撓頭不好意思地遞了過去。
離得最近的年輕僧人接過紙箋,隻見對方一筆一劃,十分潦草,如同七八歲初學者的塗鴉一般。看信的僧人連蒙帶猜,才讀懂上麵的字跡。
“少林派七十二絕技威震武林,更有金剛伏魔圈號稱無人可破,三日後正午,李霧龍前來一並領教。”
那名年輕僧人微微一訕,隨手將紙箋遞給身旁的僧人。
“嗬,恐怕又是一個初出江湖的年輕人,聽聞我少林寺數百年來號稱天下武學之源,又想來挑戰較藝,妄圖一戰成名於江湖。我少林派真是樹大招風,這樣的事每個月都有十幾起,搞得羅漢堂都忙不過來了。還想將信送給空聞方丈?隨便派出一個武僧都將他打發走了。”
年輕僧人說完,還以為會得到幾名同伴的讚許,卻發現其餘的僧人都臉色鄭重,將目光聚集在紙箋上,神情震動溢於言表。
“好可怕的劍法,好淩厲的劍法……”
年齡最大的僧人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觸碰上麵的字跡。
一道淩厲無比的劍氣從紙箋上衝天而起,直接落在山亭的一根支柱上,頓時將亭柱無聲無息被劍氣劃為兩半。
“快,將信送到寺中!”
幾名僧人頓時顧不得已經半塌的山亭,以及站在亭外目瞪口呆的少年,帶著紙箋飛步回寺通報,如臨大敵。
就在劍氣被觸發的瞬間,站在嵩山腳下的李霧龍似有所感,抬頭望向少室東峰,蒼蒼峻拔,深入雲端。
那一封信自然是李霧龍命那少年送上少林寺的。
完成主線二後,這次係統十分爽快,直接在光幕上發布了主線三。
主線任務3——先鎮少林,再壓武當
江湖上北崇少林,南尊武當,請打破這一神話。
人物卡抽取次數+1
是否馬上抽取?
還沉浸在任務要求中的李霧龍,隨意一點其中的一張金色卡牌。
劍神在手,對於人物卡,李霧龍已經沒有太多的需求。不過,一想到將要麵對活生生的武林神話張三豐,讓李霧龍放棄保留抽取的想法。
金色卡牌慢慢翻轉了過來,上麵的人讓李霧龍臉上的動容無法掩飾。
同樣是一身白衣,同樣是高處不勝寒的孤寂,同樣是平平常常地站姿,卻給人一股由內而外的淩厲之感。仿佛站在你麵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把劍。
第一眼,就讓李霧龍感覺和西門吹雪有著七八分的相似。
然而再看第二眼,就已經讓李霧龍打消了剛剛的想法,發覺對方和西門吹雪截然不同的地方。
卡牌上的男子白麵微須,展現出一種白玉般晶瑩澤潤的顏色,一雙眼睛就像是兩顆寒星,卻是天空中最亮的星辰。他漆黑的頭發上,戴著頂檀香木座的珠冠,身上的衣服也潔白如雪,氣質如帝皇,又似飛仙,從白雲而來,降臨於人間。
西門吹雪一生中唯一認可的劍道對手——白雲城主葉孤城!一個身在天外,劍如飛仙,人也如飛仙的天下強者。
係統空間中,一直放在角落裏的乾坤大挪移、聖火令魔功、以及九陰殘篇紛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抓起,然後落在巨大的天秤右邊。
然而,天秤依舊還是沒有恢複平衡狀態,左邊的托盤上,一枚白玉雕成的三寸短劍重若千鈞,依然保持著難以托起的沉重。
短劍上挺拔遒勁地刻著四個小字——天外飛仙。
歎了口氣,李霧龍將剩餘的降龍十八掌也放入天秤上,總算讓天秤恢複了平衡。
瞬間,天秤上劍芒耀眼,白玉短劍一寸寸碎裂開來,無數的信息、圖像如同洪水一樣湧入李霧龍的腦海中。
一道鋒芒淩銳的劍光衝天而起,即使是白晝,依然難掩耀眼的劍光映襯了整個少室山。
空聞手持禪杖站在少林寺中,臉上深藏憂色。
“去請三位師叔!”
一名圓字輩僧人躬身應是,朝著後山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