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進8的角逐非常激烈,有發起自殺式衝鋒險勝的,有兩艦近距離對轟慘勝的、有潛行偷襲奇勝的、也有隱身伏擊完勝的。
在這個技術層麵上,可以看出星艦對決打法的多樣性,如果換成小行星帶,又或者是存在大量殘骸的複雜星域,這局麵還會更加驚心動魄。
趙盤看得津津有味,還認真做筆記,分析輪機長在比賽中的作用,戰鬥意識和自身的差距等,儼然是個認真的學生。
他有些慶幸,幸虧因為身份原因沒有報名,要不然自己這二把刀的輪機長水平,絕對要拖累宋、楊二人。
被他關注的“聖·米迦勒”戰隊,不出意外地成功晉級四強,隊長卡爾·施密特始終沒有上場。
代替他出場作戰的是個金發女郎,戴眼鏡有雀斑,素麵朝天從不化妝的模樣。
有人提出了質疑,為什麽他們戰隊可以有兩位輪機長?
主辦方就解釋,本次大賽隻規定每局對戰隻能派3人進入戰場,但是並沒有規定戰隊人數,如果你方實力雄厚,組成個十一人的戰隊也沒問題。
不過戰隊勝利之後,隻會給3份獎勵,四個人怎麽分就不管了。
這樣一來,這位卡爾隊長很可能直接躺贏,參賽並發揮重大作用的女士,很可能會做出犧牲一無所獲。
“還能這麽無恥嗎?”有人在下麵表達不滿:“早知道我也拉攏上十個八個人,拚湊成一支無敵的戰隊!”
但是他的話馬上迎來群嘲:“得了吧,就憑你?誰願意替你賣命?”
“人家叫個代練刷戰績,對手都沒說什麽,你操什麽心?”
“那不是還有一支戰隊也是4個人嘛,官方規則允許,誰讓你們提前沒想到呢!”
這些嘲諷者都是押注了“聖·米迦勒”戰隊的幸運兒,他們距離20倍的投注收益已經很近了,絕不想別人搗亂,遇到有人質疑便主動出來維護形象。
由於這兩支4人戰隊都是極快地結束戰鬥晉級,顯示出了遠高於其他戰隊的實力,大家反而期待他們最後相遇的表現了。
到了第三天,4強爭霸的對抗賽畫風就變了。
四支戰隊不約而同地摒棄了花裏胡哨的戰術,選擇了超遠距離、瞎蒙式的對轟。
他們相互之間知根知底,把所有的套路和反套路都玩透了,幹脆開始拚基本功。
超遠距離的雷達鎖定、精準的預判瞄準、臨危不懼的機動閃避,在三百公裏之外,精確度要按照厘米來計算,這是極致的藝術,但是場麵卻顯得平淡乏味。
“沒意思,這要打到什麽時候?!”
白聰明看著很無聊,做了個打哈欠的動作,一個人離開了棲身的倉庫。
他要去和自己的“相好”聊天,第一天就賭輸了所有星幣,他有些不安,想去看看那女人還接不接受自己。
趙盤沒理他,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他知道勝負已經快要分出來了。
“聖·米迦勒”戰隊對九宮格覆蓋式遠程轟擊做了改良,主炮不再隻是引而不發,而是虛虛實實難以捉摸,比趙盤之前遇到的更難對付。
對手戰隊叫“烏列”,也是一個天使的名字,實力很強,即使是被壓製,仍然利用預判射擊給“聖·米迦勒”號星艦造成傷害。
隻是他們的舵手似乎也像托尼楊一樣,掉進了“圍三闕一”的圈套。過於執著降低自身的損傷,哪裏有空擋往哪裏鑽,一不留神被逼到了競技星域的角落裏。
趙盤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聖·米迦勒”艦隻要再來一輪齊射,這組的比賽就結束了。
果然,最後一刻,“烏列”的舵手不裝了,也像趙盤之前那樣,駕駛飛船拚著挨一炮鑽出包圍圈,企圖趁著對手重新裝填的空擋,給予致命一擊。
然而他們沒想到,一枚製導魚/雷早已預判了他們的行動,已經提前等在那裏了。
在此之前,激光製導沒有鎖定“烏列”艦,他們對此毫無察覺,現在自己一個機動滑行,居然主動湊上去了。
這時候再啟動棱鏡盾牌和戰鬥迷霧已經來不及了。
星艦爆炸,烏列戰隊出局!
一批人發出了惋惜的喟歎,也有一批人歡呼雀躍,至於稀稀拉拉的掌聲,則是少部分看明白戰鬥真諦的人送上的。
這邊戰鬥結束之後,另外一組的比賽就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趙盤看了一下,發現他們打得更加無聊!
取名“亞茲拉爾”的戰隊也是四人隊,他們一開始還像模像樣對轟了幾輪,然後舵手似乎出現了失誤,主炮被打壞了。
隨後,“亞茲拉爾”號開始被對手“加百列”追著打,從競技星域的這頭追到那頭,從左下角追到右上角,在兩個小時的對戰中,他們幾乎把3萬平方公裏的星域全部跑遍了。
“加百列”的炮火每次齊射都會給對手造成或多或少的損傷,但偏偏“亞茲拉爾”的輪機長罕見地主修了高級船體抗損,雖然看起來千瘡百孔,卻硬是沒有爆炸。
戰鬥尾聲,“亞茲拉爾”號主發動機受損,機動能力衰減到軌道滑行的基礎速度。
雷達提示,它隻要再挨一炮就徹底完蛋,然而這時候“加百列”號卻啞火了……
他們打光了主副炮的所有彈藥!
打紅眼的艦長隻能把心一橫:“繞到他們對麵去,全速衝擊,使用近防炮打掉他們!”
近防炮口徑隻有30毫米,一分鍾能發射6000發炮彈,通常用於組成火力網,破除潛行、隱身和打爆敵方製導魚/雷。
口徑小意味著初速不夠,威力也小,就算飛船攜帶的9萬發航炮炮彈全部命中敵艦,也不過是造成10%的損傷,大概相當於一發副炮的傷害。
在三四百公裏的距離上打移動靶,想要全部命中是很難的,“加百列”號不得不冒險拉近距離。
艦長之所以冒險去正麵突擊,考慮的是兩艦高速接近,極高的相對速度可以提升航炮的威力,也能保證大部分炮彈不落空。
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因為“亞茲拉爾”號沒有失去反擊能力,人家還有炮彈!
所以他們需要小心,避開敵人的一次主副炮的齊射。
“亞茲拉爾”號的艦長似乎也在等這一刻,並沒有開炮幹擾“加百列”號的調整姿態和軌道。
它就安靜地保持勻速滑行狀態,不閃不避地等待對手送上門。
400公裏、300公裏、200公裏……
隨著兩艦距離快速拉近,“加百列”號率先開火了。
生死就在一瞬間!
幾千枚小口徑炮彈連成線打到“亞茲拉爾”號的艦首,造成每秒1%的損害。
而“亞茲拉爾”的炮手沉著冷靜,最緊要的關頭突然打開了激光製導。
突然出現先的“鎖定”提示刺激了“加百列”號舵手繃緊的神經,他下意識地做出了躲閃機動。
這時候,“亞茲拉爾”號開火了,7門副炮和航炮齊射!
正在做機動翻滾的“加百列”號化作一團絢爛的煙花。
“亞茲拉爾”號險勝,全艦裝甲戰損戰損99%……
在這個技術層麵上,可以看出星艦對決打法的多樣性,如果換成小行星帶,又或者是存在大量殘骸的複雜星域,這局麵還會更加驚心動魄。
趙盤看得津津有味,還認真做筆記,分析輪機長在比賽中的作用,戰鬥意識和自身的差距等,儼然是個認真的學生。
他有些慶幸,幸虧因為身份原因沒有報名,要不然自己這二把刀的輪機長水平,絕對要拖累宋、楊二人。
被他關注的“聖·米迦勒”戰隊,不出意外地成功晉級四強,隊長卡爾·施密特始終沒有上場。
代替他出場作戰的是個金發女郎,戴眼鏡有雀斑,素麵朝天從不化妝的模樣。
有人提出了質疑,為什麽他們戰隊可以有兩位輪機長?
主辦方就解釋,本次大賽隻規定每局對戰隻能派3人進入戰場,但是並沒有規定戰隊人數,如果你方實力雄厚,組成個十一人的戰隊也沒問題。
不過戰隊勝利之後,隻會給3份獎勵,四個人怎麽分就不管了。
這樣一來,這位卡爾隊長很可能直接躺贏,參賽並發揮重大作用的女士,很可能會做出犧牲一無所獲。
“還能這麽無恥嗎?”有人在下麵表達不滿:“早知道我也拉攏上十個八個人,拚湊成一支無敵的戰隊!”
但是他的話馬上迎來群嘲:“得了吧,就憑你?誰願意替你賣命?”
“人家叫個代練刷戰績,對手都沒說什麽,你操什麽心?”
“那不是還有一支戰隊也是4個人嘛,官方規則允許,誰讓你們提前沒想到呢!”
這些嘲諷者都是押注了“聖·米迦勒”戰隊的幸運兒,他們距離20倍的投注收益已經很近了,絕不想別人搗亂,遇到有人質疑便主動出來維護形象。
由於這兩支4人戰隊都是極快地結束戰鬥晉級,顯示出了遠高於其他戰隊的實力,大家反而期待他們最後相遇的表現了。
到了第三天,4強爭霸的對抗賽畫風就變了。
四支戰隊不約而同地摒棄了花裏胡哨的戰術,選擇了超遠距離、瞎蒙式的對轟。
他們相互之間知根知底,把所有的套路和反套路都玩透了,幹脆開始拚基本功。
超遠距離的雷達鎖定、精準的預判瞄準、臨危不懼的機動閃避,在三百公裏之外,精確度要按照厘米來計算,這是極致的藝術,但是場麵卻顯得平淡乏味。
“沒意思,這要打到什麽時候?!”
白聰明看著很無聊,做了個打哈欠的動作,一個人離開了棲身的倉庫。
他要去和自己的“相好”聊天,第一天就賭輸了所有星幣,他有些不安,想去看看那女人還接不接受自己。
趙盤沒理他,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他知道勝負已經快要分出來了。
“聖·米迦勒”戰隊對九宮格覆蓋式遠程轟擊做了改良,主炮不再隻是引而不發,而是虛虛實實難以捉摸,比趙盤之前遇到的更難對付。
對手戰隊叫“烏列”,也是一個天使的名字,實力很強,即使是被壓製,仍然利用預判射擊給“聖·米迦勒”號星艦造成傷害。
隻是他們的舵手似乎也像托尼楊一樣,掉進了“圍三闕一”的圈套。過於執著降低自身的損傷,哪裏有空擋往哪裏鑽,一不留神被逼到了競技星域的角落裏。
趙盤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聖·米迦勒”艦隻要再來一輪齊射,這組的比賽就結束了。
果然,最後一刻,“烏列”的舵手不裝了,也像趙盤之前那樣,駕駛飛船拚著挨一炮鑽出包圍圈,企圖趁著對手重新裝填的空擋,給予致命一擊。
然而他們沒想到,一枚製導魚/雷早已預判了他們的行動,已經提前等在那裏了。
在此之前,激光製導沒有鎖定“烏列”艦,他們對此毫無察覺,現在自己一個機動滑行,居然主動湊上去了。
這時候再啟動棱鏡盾牌和戰鬥迷霧已經來不及了。
星艦爆炸,烏列戰隊出局!
一批人發出了惋惜的喟歎,也有一批人歡呼雀躍,至於稀稀拉拉的掌聲,則是少部分看明白戰鬥真諦的人送上的。
這邊戰鬥結束之後,另外一組的比賽就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趙盤看了一下,發現他們打得更加無聊!
取名“亞茲拉爾”的戰隊也是四人隊,他們一開始還像模像樣對轟了幾輪,然後舵手似乎出現了失誤,主炮被打壞了。
隨後,“亞茲拉爾”號開始被對手“加百列”追著打,從競技星域的這頭追到那頭,從左下角追到右上角,在兩個小時的對戰中,他們幾乎把3萬平方公裏的星域全部跑遍了。
“加百列”的炮火每次齊射都會給對手造成或多或少的損傷,但偏偏“亞茲拉爾”的輪機長罕見地主修了高級船體抗損,雖然看起來千瘡百孔,卻硬是沒有爆炸。
戰鬥尾聲,“亞茲拉爾”號主發動機受損,機動能力衰減到軌道滑行的基礎速度。
雷達提示,它隻要再挨一炮就徹底完蛋,然而這時候“加百列”號卻啞火了……
他們打光了主副炮的所有彈藥!
打紅眼的艦長隻能把心一橫:“繞到他們對麵去,全速衝擊,使用近防炮打掉他們!”
近防炮口徑隻有30毫米,一分鍾能發射6000發炮彈,通常用於組成火力網,破除潛行、隱身和打爆敵方製導魚/雷。
口徑小意味著初速不夠,威力也小,就算飛船攜帶的9萬發航炮炮彈全部命中敵艦,也不過是造成10%的損傷,大概相當於一發副炮的傷害。
在三四百公裏的距離上打移動靶,想要全部命中是很難的,“加百列”號不得不冒險拉近距離。
艦長之所以冒險去正麵突擊,考慮的是兩艦高速接近,極高的相對速度可以提升航炮的威力,也能保證大部分炮彈不落空。
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因為“亞茲拉爾”號沒有失去反擊能力,人家還有炮彈!
所以他們需要小心,避開敵人的一次主副炮的齊射。
“亞茲拉爾”號的艦長似乎也在等這一刻,並沒有開炮幹擾“加百列”號的調整姿態和軌道。
它就安靜地保持勻速滑行狀態,不閃不避地等待對手送上門。
400公裏、300公裏、200公裏……
隨著兩艦距離快速拉近,“加百列”號率先開火了。
生死就在一瞬間!
幾千枚小口徑炮彈連成線打到“亞茲拉爾”號的艦首,造成每秒1%的損害。
而“亞茲拉爾”的炮手沉著冷靜,最緊要的關頭突然打開了激光製導。
突然出現先的“鎖定”提示刺激了“加百列”號舵手繃緊的神經,他下意識地做出了躲閃機動。
這時候,“亞茲拉爾”號開火了,7門副炮和航炮齊射!
正在做機動翻滾的“加百列”號化作一團絢爛的煙花。
“亞茲拉爾”號險勝,全艦裝甲戰損戰損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