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心與土地
一派胡言:閻連科海外演講錄 作者:閻連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2>——在韓國女子大學研究生院的演講</h2>
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這次到韓國來,是因為我的長篇家族散文《我與父輩》韓文版的出版。用中國最直接的話說,就是來宣傳這本書。宣傳——在中國更可能被理解為炒作,但在這裏,我希望大家把宣傳理解為“對一本書共同的閱讀與交流”。
《我與父輩》在中國受到讀者的喜愛,出乎我的意料。這是我多少年來的寫作中出現的大家都說好而不說壞的一次例外。這也說明,親情、溫暖和人在生存中堅韌地活著的那種精神,是所有人共有並共同尊重的。因此,我也相信韓國讀者,對這本小書中的表達會有同感同受,可以和中國讀者一樣喜歡《我與父輩》,表揚作者閻連科,而不是如我此前的寫作一樣,批評我的寫作成了許多人共同的誌向。
我的寫作,在這許多年來,一直是磕磕絆絆地行走在某種“背離”的道路上,被人失望,被人短長,乃至被大家無休止地批評和唾棄。對此,我都習以為常到如同在北京的環境裏,擦淨了桌子必然還會落灰一樣,而永遠地不去擦它,倒也不覺得桌子上有多少灰塵了。不擦不抹,不管不顧,有著一種好處,就是反而可以放下包袱,真正隨心所欲而為之,不管讀者,不管評家,隻管自己的內心——把文學簡單到隻有一個標準,或說隻有一條最為重要的標準,就是在你的寫作中,你把你的內心交付出去,有多少人說好說壞,你就不用管它了。然而話又說回來,交付內心是有著方式、方法的。寫散文、寫小說,你不可能像舞台劇那樣呼喚著、表演著;也不可能如電影那樣,在鏡頭前表演和對生活與人物進行最逼真的模仿。散文或小說中,你交付內心的渠道,甚至不是語言與構思,不是人物和故事,更不是技巧與技術。最好的交付的方法是,從實寫來,讓你和土地融在一塊兒;把你的心,交給土地就行了。那塊土地上有房舍、有河道、有人流、有寂寞和繁鬧、有恐懼和安慰、有出生和離去。那塊土地,雖然貧窮,卻也富裕到應有盡有,你在寫作中缺什麽它就有什麽;在寫作中什麽多到了極處它就反而缺著什麽了。你的心,無法把方方麵麵都照顧周全、平均分配,讓世事萬象,在你的寫作中都得到你的周全、你的愛。那麽,你就把最真實的內心交還給土地——把你所有的情感,都放在那塊或窮或富的土地上。土地是你情感的庫藏,是你的心之落處和存放之處。把你的心交給土地了,完完全全、無所保留地交給土地了,土地會適時宜量地把你的心分配給那塊土地上的人、那塊土地上的事和那塊土地上的植物、動物和氣流。
你所要去做的、能夠去做的,就是把你的心交給那土地。《我與父輩》的寫作,正是把心交給土地——而不是交給你筆下創造的人物、語言、敘述和技巧的一次努力和嚐試。我寫過很多帶著強烈嚐試的小說,如《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丁莊夢》和《風雅頌》等,我需要一次不帶任何嚐試的寫作和回歸,從走得很遠的高峰回到踏踏實實、紮紮實實的土地上,讓寫作中的張揚、狂歡和有意壓抑的情感,一是一、二是二地回到土地的純淨和質樸中,把敘述中的技巧、技術,從寫作中剔除得一幹二淨、明明白白,除了心和土地,其餘什麽都沒有。
這就是《我與父輩》全部的寫作經驗和感受。
我知道,《我與父輩》在這方麵做得還不夠,但我畢竟那樣去做了。不構思、不設計、不精雕細刻和推敲琢磨,讓筆沿著你最心疼、最心暖的思緒走下去,有之則言,無之則止,讓你筆下的一朵雲、一根草、一聲鳥鳴都和柴米油鹽聯係在一起,都和那塊土地的黃土生長在一起。
我嚐試著這樣去寫作——隻有把心回歸土地的過程和體驗,而沒有自己要在那土地上栽樹和蓋房、立碑和占有的半點貪念和欲望。
終於寫就了《我與父輩》這部所謂長篇,其實並不很長的家族散文。寫完後,交給自己最信任的同人朋友去出版,到這裏,這件事情也就畫下一個句號過去了。然而意料之外的,是讀者對這本書的熱情和同人對這本書的愛,還有韓國的我的作品的譯者金泰成老師和子音母音出版社的社長與今天在這兒幫我作翻譯的金讚永小姐,他們說他們在讀這本書時都哭了,淚流滿麵。在法國,譯者和許多讀者也是同樣,說他們是含淚讀完了這本書。一本書讓人掉淚並不等於就是一本好書,但國外的讀者在閱讀《我與父輩》時感動和流淚,就會使我覺得我的寫作值得和有價值,讓我相信,人類文化雖有巨大差異,但可以達到情感的完全相通。讓我感到,我的寫作雖行走在“背離”的道路上,但你把心交出去了,把心交還到和你生命相連的那塊土地上,無論是中國讀者,還是外國讀者,都會毅然地與你同道和同心,無論在什麽時候、什麽境況下,都會堅定地和你站在一起,同苦同樂、同笑同淚。
在這兒,有許多同學都看了《我與父輩》,也都非常喜歡這本書,這讓我感覺到,在寫作中質樸不是無華的實在,而是一種寫作的境界和高度。
《我與父輩》的經驗是,作家隻應有用心寫作的義務,而不應有其他的要求和想念。因為說到底,無論是中國讀者,還是外國的讀者,他們對用心和土地交流寫作的人,是會用心和土地般的寬容去衡量評定一個作家和他的作品的。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這兒就結束,剩下的時間我們可以進行提問和交流。
2011年6月23日
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這次到韓國來,是因為我的長篇家族散文《我與父輩》韓文版的出版。用中國最直接的話說,就是來宣傳這本書。宣傳——在中國更可能被理解為炒作,但在這裏,我希望大家把宣傳理解為“對一本書共同的閱讀與交流”。
《我與父輩》在中國受到讀者的喜愛,出乎我的意料。這是我多少年來的寫作中出現的大家都說好而不說壞的一次例外。這也說明,親情、溫暖和人在生存中堅韌地活著的那種精神,是所有人共有並共同尊重的。因此,我也相信韓國讀者,對這本小書中的表達會有同感同受,可以和中國讀者一樣喜歡《我與父輩》,表揚作者閻連科,而不是如我此前的寫作一樣,批評我的寫作成了許多人共同的誌向。
我的寫作,在這許多年來,一直是磕磕絆絆地行走在某種“背離”的道路上,被人失望,被人短長,乃至被大家無休止地批評和唾棄。對此,我都習以為常到如同在北京的環境裏,擦淨了桌子必然還會落灰一樣,而永遠地不去擦它,倒也不覺得桌子上有多少灰塵了。不擦不抹,不管不顧,有著一種好處,就是反而可以放下包袱,真正隨心所欲而為之,不管讀者,不管評家,隻管自己的內心——把文學簡單到隻有一個標準,或說隻有一條最為重要的標準,就是在你的寫作中,你把你的內心交付出去,有多少人說好說壞,你就不用管它了。然而話又說回來,交付內心是有著方式、方法的。寫散文、寫小說,你不可能像舞台劇那樣呼喚著、表演著;也不可能如電影那樣,在鏡頭前表演和對生活與人物進行最逼真的模仿。散文或小說中,你交付內心的渠道,甚至不是語言與構思,不是人物和故事,更不是技巧與技術。最好的交付的方法是,從實寫來,讓你和土地融在一塊兒;把你的心,交給土地就行了。那塊土地上有房舍、有河道、有人流、有寂寞和繁鬧、有恐懼和安慰、有出生和離去。那塊土地,雖然貧窮,卻也富裕到應有盡有,你在寫作中缺什麽它就有什麽;在寫作中什麽多到了極處它就反而缺著什麽了。你的心,無法把方方麵麵都照顧周全、平均分配,讓世事萬象,在你的寫作中都得到你的周全、你的愛。那麽,你就把最真實的內心交還給土地——把你所有的情感,都放在那塊或窮或富的土地上。土地是你情感的庫藏,是你的心之落處和存放之處。把你的心交給土地了,完完全全、無所保留地交給土地了,土地會適時宜量地把你的心分配給那塊土地上的人、那塊土地上的事和那塊土地上的植物、動物和氣流。
你所要去做的、能夠去做的,就是把你的心交給那土地。《我與父輩》的寫作,正是把心交給土地——而不是交給你筆下創造的人物、語言、敘述和技巧的一次努力和嚐試。我寫過很多帶著強烈嚐試的小說,如《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丁莊夢》和《風雅頌》等,我需要一次不帶任何嚐試的寫作和回歸,從走得很遠的高峰回到踏踏實實、紮紮實實的土地上,讓寫作中的張揚、狂歡和有意壓抑的情感,一是一、二是二地回到土地的純淨和質樸中,把敘述中的技巧、技術,從寫作中剔除得一幹二淨、明明白白,除了心和土地,其餘什麽都沒有。
這就是《我與父輩》全部的寫作經驗和感受。
我知道,《我與父輩》在這方麵做得還不夠,但我畢竟那樣去做了。不構思、不設計、不精雕細刻和推敲琢磨,讓筆沿著你最心疼、最心暖的思緒走下去,有之則言,無之則止,讓你筆下的一朵雲、一根草、一聲鳥鳴都和柴米油鹽聯係在一起,都和那塊土地的黃土生長在一起。
我嚐試著這樣去寫作——隻有把心回歸土地的過程和體驗,而沒有自己要在那土地上栽樹和蓋房、立碑和占有的半點貪念和欲望。
終於寫就了《我與父輩》這部所謂長篇,其實並不很長的家族散文。寫完後,交給自己最信任的同人朋友去出版,到這裏,這件事情也就畫下一個句號過去了。然而意料之外的,是讀者對這本書的熱情和同人對這本書的愛,還有韓國的我的作品的譯者金泰成老師和子音母音出版社的社長與今天在這兒幫我作翻譯的金讚永小姐,他們說他們在讀這本書時都哭了,淚流滿麵。在法國,譯者和許多讀者也是同樣,說他們是含淚讀完了這本書。一本書讓人掉淚並不等於就是一本好書,但國外的讀者在閱讀《我與父輩》時感動和流淚,就會使我覺得我的寫作值得和有價值,讓我相信,人類文化雖有巨大差異,但可以達到情感的完全相通。讓我感到,我的寫作雖行走在“背離”的道路上,但你把心交出去了,把心交還到和你生命相連的那塊土地上,無論是中國讀者,還是外國讀者,都會毅然地與你同道和同心,無論在什麽時候、什麽境況下,都會堅定地和你站在一起,同苦同樂、同笑同淚。
在這兒,有許多同學都看了《我與父輩》,也都非常喜歡這本書,這讓我感覺到,在寫作中質樸不是無華的實在,而是一種寫作的境界和高度。
《我與父輩》的經驗是,作家隻應有用心寫作的義務,而不應有其他的要求和想念。因為說到底,無論是中國讀者,還是外國的讀者,他們對用心和土地交流寫作的人,是會用心和土地般的寬容去衡量評定一個作家和他的作品的。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這兒就結束,剩下的時間我們可以進行提問和交流。
2011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