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荔濃穿著新鞋子,一手晃著小籃子,像足了去探望外婆的小紅帽。高興的時候,用小籃子砸吧一下路邊的羞羞草,然後得意的看著羞羞草卷縮成一團後像個大反派一樣哈哈大笑。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啦啦啦,我要摘菜去......’安荔濃轉個圈圈,看到腳上的新鞋子沾了泥巴,趕緊從旁邊扯一張樹葉子擦拭。


    “噗。”


    安荔濃順著聲音看過去,一個頭發全白的老大爺撐著鐵鏟笑嗬嗬的看著她。


    雖然衣服發白破舊,但洗得幹幹淨淨。


    臉上皺紋橫生,但雙眼炯炯有神。


    這是一雙有知識的眼。


    安荔濃眨眨眼,“爺爺好。”


    “哈哈。好。好。”他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樣朝氣蓬勃充滿希望的小姑娘了,很多人年紀輕輕就被生活壓彎了腰,被貧苦的日子壓得神情麻木臉色灰敗。


    “你很好。”


    安荔濃愣了一下,“爺爺也很好。”


    “哈哈哈。我已經很久沒這麽開心了。”


    精神在,希望就在。他還是喜歡看到年輕人精神抖擻的樣子。


    安荔濃疑惑的看著對方,不明白對方在說什麽。


    幾十年的代溝,不明白就不明白吧。


    安荔濃沒有問對方怎麽稱呼,對方也沒有要說的意思。老大爺笑了笑,把牛屎鏟到簸箕裏去,然後挑著簸箕搖搖晃晃的走了。


    看著老人的背影,安荔濃突然了然,這老大爺應該住在破廟。


    石河村的破廟裏住了十幾個人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行業的人,這些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有才,有本事,或者曾經有錢。


    石河村偏遠貧瘠,很多需要再被思想教育的人都往這邊送。


    安國邦敬重知識,尊重有本事的人,所以並沒有刻薄這些人。當然,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也沒有什麽好待遇。


    破廟的人雖然不像別的地方需要進行最繁重最累的勞動,但卻是最髒的,撿牛屎就是其中的一項。


    石河村人窮,思想老舊,對村廟有著不一樣的感情。雖然當初也隨大流的打砸,但也隻是喊喊口號象征性的砸了門口的石像,外麵看著破敗但裏麵還是好好的。


    雖然知道破廟裏有這樣一群人,知道再過不久這些人就可能會飛黃騰達或者身居高位,但安荔濃也沒想著多接觸,像村裏人那樣平常相處就好。


    年代文女主喜歡做的‘現在付出一個高粱饅頭,以後收獲一個金饅頭’的事,安荔濃並不打算做。


    雖然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誰都不是傻子。


    特別是曾經高位又見慣人情冷暖的人,相對於‘雪中送炭’他們更願意信任利益交換。


    安荔濃繼續往前走,看到開得正好的牽牛花扯一朵別在耳朵上。路過曬穀場的時候,看到一群小屁孩在過家家,而剛剛撿牛屎的老大爺正坐在旁邊樂嗬嗬的看著,一臉慈愛,時不時的發表一下意見。


    夏收過後的曬穀場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跳繩、跳格子、過家家,歡聲笑語蕩漾在附近的山穀。


    村裏的老人沒事也喜歡坐在曬穀場旁邊的小屋前看孩子們玩耍。


    安荔濃朝著老大爺笑了笑,站在旁邊看一群小屁孩玩,玩的是‘到別人家做客’的過家家遊戲。


    幾個孩子分別扮演家長、孩子、客人、鄰居等等,然後用草葉當青菜,泥巴是肉,水是湯,還有茶和酒水......


    一舉一動,幼稚又好笑,但又有意思。


    老大爺則在旁邊教孩子們做客的禮儀,主人、客人分別要注意什麽?認真又耐心。


    安荔濃沒想到老大爺竟然趁著孩子遊戲玩樂的時候教育他們,看向老大爺的眼神帶著敬重。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即使身在泥潭也努力向陽,即使從天堂跌落地獄,也依然心懷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景並收藏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