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作坊做什麽?


    當然是做農民能做、適合做的東西了。


    讓沒有任何經驗的村民去製電器、機械,應該也不現實吧?


    “紅薯幹?酸菜、鹹菜?”幾十年後,這些能成為一個企業的主打項目,例如某壇酸菜,就街知巷聞。


    而安荔濃也是酸菜牛肉麵的忠實粉絲,加班的好伴侶。


    四叔公搖搖頭,“誰家沒有?”


    家家戶戶都會做紅薯幹、酸菜、鹹菜,誰會買?再說,石河村的糧食收成本就不多,而紅薯也是主要糧食之一,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紅薯去做紅薯幹銷售。


    “酸菜、鹹菜倒是可以考慮,但必須賣到市裏、省裏,甚至更遠的地方去。”但運輸成本嚇人。


    每年年底,安四叔和安國邦在結算年終收入的時候,都會發散思維的想一想,石河村的致富路到底在哪?


    該如何走,才能讓石河村的父老鄉親吃飽穿暖?


    有很多想法,但有更多的限製。


    思來想去,不知不覺安國邦當村長已經很多年,但石河村的致富路還沒有探索出來。甚至連嚐試的資本都沒有積累下來。


    “不是這麽容易的。”四叔公歎口氣,如果容易,石河村就不會窮了一年又一年。石河村的村長老了一代又一代,石河村的會計也換了一個又一個,但石河村依然貧窮。


    因為窮,石河村的小夥子很難找到合適的媳婦;因為窮,石河村出嫁的姑娘總低人一等......作為土生土長的石河村人,安四叔是真的很希望石河村能富裕起來的。


    安荔濃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也覺得自己想當然了,沒有結合時代的實際。


    安荔濃努力扒拉腦袋,想要找一個適合這個年代又適合石河村的項目。頭發都扒掉幾根,安荔濃才想起皂。


    這可是小說的必打產品。


    “可以開個黃皂的小作坊?”


    黃皂,在本地叫堿,因為添加了火堿。安荔濃很不喜歡用,因為比較傷手。但在大家眼裏,安荔濃就是矯情。


    誰家有皂隨便用?


    不是農忙時節的衣服,誰家舍得用皂?誰家不是放在河裏浸泡一兩個小時,然後用木槌捶打幾下就算洗衣服?


    如果實在髒,也是先用細細的泥沙搓一遍,然後再用皂。


    農村人的衣服為什麽這麽多補丁?其實是有很多原因的,布料質量不好,穿的時間太長久,還有一個就是洗得太用力。


    什麽衣服能經得起木槌日複一日的捶打?


    千錘百煉,既出真鋼,也出渣渣。


    安國邦和安四叔同時看向安荔濃。


    “黃皂、香皂,最好就是加入牛奶,這樣能更好的護手。當然,如果能有洗衣粉、洗衣液就更好了。”


    安荔濃想了想,應該也是可以有的。


    不過,不傷手?


    現在的人應該更希望不傷衣吧?手真沒有衣服金貴。


    “小荔枝。”安國邦聲音都顫抖了,他是知道寶貝女兒的能耐的,“你,你會做?”


    安荔濃點點頭,她還真會。雖然具體的配方步驟已經忘記得隻剩下三四成了,但實踐一下,應該也能找到準確的配比。


    曾經,她的好閨蜜在v商賣了一段時間的手工皂,各種味道和功效的手工皂。因為看到閨蜜每天曬收入,不需要付出,隻要動動手指頭轉發就能賺大錢。甚至比安荔濃的工資更高,羨慕得安荔濃眼睛都紅了。


    決定加入賺外快的小隊伍。


    但好閨蜜告訴她,別做夢。


    雖然閨蜜拒絕了安荔濃加入了團隊,但該使喚的時候從不客氣,誰讓閨蜜的團隊暫時隻有一個人呢。


    從選材、製造、成型、包裝、拍照......寫文案,三無產品因為‘手工’‘古法’而變得高大上,然後再編輯‘日銷五百一千’的圖片......


    辛辛苦苦,勞心勞力,閨蜜賺了個工錢,而安荔濃也賺了,學會了做皂。


    不過,閨蜜也隻堅持了半年。


    現在,安荔濃倒是感謝閨蜜堅持的這半年。


    “爸,我寫幾樣東西,你盡量盡快幫我找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景並收藏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