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蓮,白蓮花的媽媽,也是石河村的婦女主任。


    平時沒有什麽存在感,因為誰家有雞毛蒜皮的小矛盾也懶得找她,自己就處理了,一些大事直接找村長安國邦。


    因為白蓮花爸爸排行第八,所以大家平時都稱呼黃水蓮為‘八嬸’,一些小輩則稱呼一聲‘八婆’。


    她之所以能當石河村的婦女主任是因為當初掃盲班的時候,她學得最好,很快就學會了自己的名字。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管婆婆多麽不講道理,多麽尖酸刻薄,甚至惡毒,她都尊重孝敬順從婆婆。


    據石河村的老人回憶,黃水蓮從來沒有反駁過婆婆的意見。不管是當麵還是背麵,也從來沒有聽她說過一句婆婆的不好。


    即使全村人都知道她婆婆不是什麽好人,不好相處,但黃水蓮十年如一日的把婆婆當親媽孝敬。


    聽說,她婆婆曾經因為一兩肉而讓她在門口跪了一夜,她也二話不說,照做,並且在第二天一早為婆婆準備了洗臉水。


    老人都喜歡黃水蓮這樣的兒媳婦,覺得兒媳婦就應該是這樣的。但小媳婦們卻覺得黃水蓮不能為廣大婦女做主,自己彎著腰躬著背生活,也想把她們的脊梁壓彎。


    每次媳婦和婆婆鬧矛盾,不管什麽事不管誰有理,也不問誰對誰錯,黃水蓮統統偏向於婆婆。用她的話說就是‘婆婆說你不對,你就是不對。’‘婆婆放的屁都是香的,怎麽會有錯?’


    很多人都討厭黃水蓮這種明晃晃的偏頗,所以,即使有什麽事也不會找黃水蓮,反而找安國邦更多一些。


    村裏婦女常常在背後議論黃水蓮,‘自己不做人,也不讓別人做人。’‘自己都挺不直腰梁,還指望她能為別人做主?’


    黃水蓮也不負她‘婆婆屁’的綽號,一開口就說郭杜鵑不對,認定是她的錯,然後劈裏啪啦的說一通為人妻為人兒媳婦應該如何如何。


    “做兒媳婦,怎麽能讓婆婆不高興?既然嫁進來,就要認命,安分守己,生兒育女,相夫教子,把丈夫、孩子、婆家放在首位。”


    安十三嬸得意洋洋的瞪著郭杜鵑垂頭喪氣認錯,然後跟著她回家。哼。小賤蹄子,以後有她好受的。


    郭杜鵑冷冷的嘲笑兩聲,鄙視得明目張膽,“所以呢?為了讓婆婆高興,就讓自己的女兒在大冬天的時候下河摸魚?為了讓婆婆高興,搶了女兒的鞋襪給小姑子......”


    別看郭杜鵑剛嫁來石河村不久,但該知道的也知道了不少。實在是黃水蓮不做人,過年的時候逼著白蓮花下河摸魚加菜,雖然說是南方,但河水也冷。


    “你女兒要是落下什麽身體疾病,也是你造的孽。作為一個母親,連孩子都護不住,有什麽資格說教?”郭杜鵑直接把眼皮翻上天,然後送黃水蓮兩個字,“嗬嗬。”


    “不公不正。”


    郭杜鵑沒有理會黃水蓮,看向安國邦,堅持自己的要求。


    安十三嬸也堅持不退讓。男女之間的事情,吃虧的總是女人。


    “離婚。離婚後,我兒子還能找到更好的。”這也是安十三嬸有恃無恐的原因。


    郭杜鵑真的要笑出來了,“借錢娶嗎?”


    安國邦撓撓頭,感覺頭發都要掉了,看向上進村的村長,希望他能勸一下。


    上進村鬧騰,郭家鬧騰,肯定不是希望兩個小年輕分開,更多是想要好處,是想要保障郭杜鵑的利益。


    安國邦勸說十三叔,但十三叔聽老婆的。而十三嬸堅持,“分開,必須分開。這樣的兒媳婦,我不要了。”


    安十三嬸以為這樣就能嚇住郭杜鵑和郭家人。


    郭家人的確被嚇到了,他們也不希望女兒真的離婚回娘家。看著郭家人鬆動的表情,安十三嬸洋洋得意。


    但郭杜鵑卻不是一般姑娘,“分開。”


    “杜鵑。”郭家人不太讚同,他們很明白,如果女兒真的因此而回娘家也不會有什麽好日子過,別人的閑言碎語,別人八卦的目光,就足以壓垮她。


    “想讓我改變主意?嗬,跪下磕頭認錯......”安十三嬸得意的笑了起來,好像在說‘求我吧。求我吧。’


    郭家人恨得想要咬她一口,無奈的看向郭杜鵑。


    “村長,我今天讓上進村丟臉了。但請你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把臉麵爭回來。”郭杜鵑眼神堅定。


    “你決定了?”


    “嗯。決定了。”


    上進村的村長微微歎口氣,“是我們識人不清。”


    郭杜鵑和郭家人還有上進村的村長到一旁說話,不知道郭杜鵑是怎麽勸說的,郭家人最後無奈同意她的決定。


    安十三嬸和郭杜鵑堅持分開,至於另一個主角安樹根?


    “我不知道。”安樹根低著頭,委委屈屈,不明白自己為什麽要經曆這樣的事情。


    安十三嬸隻是想嚇唬嚇唬郭杜鵑而已,沒想到她竟然這麽強硬。黃水蓮也沒想到,想要以婦女主任的名義反對,不同意。


    “現在婚姻自由,你憑什麽反對?”郭杜鵑直接送她一個鄙視衝天的白眼。


    決定分開後,郭杜鵑也不回娘家,在經過安國邦的同意後住到破廟去。安十三嬸家歸還的嫁妝,被搬到破廟。


    看著郭杜鵑的嫁妝被搬出,安十三嬸拉住郭杜鵑,低頭認錯,讓她別走。


    看看能屈能伸的婆婆,再看看無能、旁觀的丈夫,郭杜鵑揮一揮衣袖,走著自己的嫁妝走了。


    上進村的村長在離開前找到安荔濃,希望她能同意郭杜鵑跟著她學習。


    “沒問題啊。隻要她願意。”安荔濃沒有意見,“有教無類。”


    不管是男孩女孩,隻要願意學習就不應該被區別對待。而且,學習和性別無關,和年齡無關。崔老先生說過,學習應該是一件持續的事,應該持續一輩子。也是一件應該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到畢業,再到工作都不應該停止的事情。


    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學習。


    郭杜鵑,成為了第一個跟著安荔濃學習的姑娘,成為‘希望班’的第二個姑娘。


    雖然郭杜鵑的年齡大了些,和小屁孩們玩不到一起,但安荔濃依然高興,因為她終於在一群青青草原裏種下了一朵小花,遺憾的是,石河村的姑娘們還沒有覺悟到知識的重要性。


    ------題外話------


    今天隻有一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景並收藏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