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皂廠的銷售人員跟著安荔濃學了十幾天的銷售後,分成幾個小組出去推銷皂和洗衣液。製皂廠新出的皂,質量上完全秒殺很多大廠出品,所以安荔濃讓大家自信些,即使不是‘我的皂天下第一的氣勢’,也應該是‘我的皂絕對百分百的值得買’。
作為推銷人員,對自己要推銷的商品就要有自信,即使手裏的是一捧砂礫,也要當成珍珠。
“這不是騙人嗎?把砂礫當珍珠賣。”
安荔濃很認真的告訴大家,“不。這是銷售人員的自我修養。”
肯定不能捧著砂礫說‘這是珍珠’,但可以把砂礫說得和珍珠一樣好一樣貴重。
製皂廠的銷售人員懵懵懂懂,腦海裏被安荔濃塞了各種銷售技巧,然後懷著忐忑的心情揣著介紹信出門去。
王廠長對他們寄以厚望,希望他們能接回訂單。
否則,看著一天天生產出來的皂,王廠長依然吃不香睡不著,總擔心廠裏的皂銷售不出去。
每天,看著精神飽滿上班來的工人,再看一天天生產出來的皂,王廠長就擔憂得頭發一把一把的掉,眼底的烏青一天比一天嚴重。
看著好像十天半個月不洗臉一樣的憔悴。
每次看到王廠長,安荔濃就遠遠避開,實在沒有時間和心情挺他念叨。每次見麵就問‘真的能接回訂單嗎?’‘洗衣液,能被接受嗎?’‘我的製皂廠真的不會倒閉嗎?’
麻蛋的。
哪來這麽多問題?
重要的是,這些問題安荔濃已經回答了九十九遍。
也不怪王廠長擔心,這可關乎這製皂廠能不能接到訂單,能不能繼續存活下來的大問題。而且,他總覺得別人很難接受洗衣液這個新事物。
安荔濃兩眼望天,“皂才是主角,洗衣液不過是添頭。”
從定製材料看,洗衣液的瓶子比洗衣液更貴,所以製皂廠暫時不推出洗衣液。製皂廠想和橡膠廠合作,看能不能以分成的方式來推出洗衣液,橡膠廠提供瓶子,製皂廠提供洗衣液,然後銷售分成,但橡膠廠在再三考慮後,拒絕了。
製皂廠也隻能暫停推出洗衣液的想法,專攻皂,黃皂、水晶皂、花皂等等。這次出門銷售的人員,就帶了各種皂和洗衣液。
洗衣液不單獨售賣,而是作為買皂的福利送。
下單預定一百塊皂,然後送十到二十瓶洗衣液。別看一百塊聽起來很多,但那個工廠沒有幾百一千人?
像皂這種日用品就是工人最喜歡的福利之一。
不過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大廠一般會和本地皂廠合作。沒有利益,誰願意舍近求遠?再說,還有‘支持本地產業,本地經濟’一說呢。
想讓他們舍近求遠選擇勝利公社皂廠,就要有足夠大足夠多的利益吸引。
勝利皂廠,花樣多,價錢低,這才是別人願意選擇考慮合作的重要因素。希望出門推銷的人能收獲滿滿吧。
不過,第一次出門總不可能順風順水的,波折是必然的。
但波折和折騰卻能快速讓人成長起來。
出去推銷的人路程不同,但因為第一次出去都沒有走太遠。大概半個月後就回來了,雖然有些小組空手而歸,但也有些人接到了訂單。
安荔濃發現,接到訂單的人,有油嘴滑舌能言善辯的,也有老實木訥不善言辭的。接到訂單,就能有獎金,大家各出奇招。
安荔濃讓成功接到訂單的人分享經驗,希望大家多多學習,再接再厲。
王廠長審核訂單後,然後安排送貨上門。
是的。
勝利公社皂廠還保證送貨上門,路上損壞的統統是皂廠負責。
其中,一家機械廠對洗衣液感興趣。因為洗衣液的去汙力更強,竟然能去掉大部分的機油痕跡。
不過,勝利公社皂廠暫時不銷售洗衣液,隻附送。
“可惜了。”王廠長眼睜睜的訂單溜走,可惜的直歎氣。但洗衣液的瓶子太貴,定價太高,銷售不出去,定價太低不劃算。
洗衣液的生產隻能暫時擱置。
雖然接到的訂單數量不多,但對於勝利公社皂廠這樣的小廠來說,也足夠讓王廠長鬆了一口氣,吃嘛嘛香。
在王廠長放鬆的時候,安荔濃已經從銷售人員的一句話中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皂廠銷售人員在推銷的時候,被人問了一句:‘既然是農村來的,除了皂和洗衣液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例如肉幹,鹹菜?’
安荔濃立刻和安國邦商量,可以成立一個農民合作社,名正言順的幫農民賣東西,增加收入。
個人買賣,這是不被允許的,個人手裏的東西隻能賣給供銷社,這叫收購。例如雞蛋。
當然價錢也是供銷社說了算,肯定高不了。又例如雞蛋,賣給供銷社便宜,但從供銷社購買不僅貴還需要票。
但如果把大家手裏的一些東西集中起來銷售,卻又是另外的形式。
安國邦聽女兒的,在公社和清河鎮連續跑了十多天後,合作社成立。安國邦組織想要學銷售的人跟安荔濃學習,然後再通過考核確定誰能成為合作社的銷售人員,不用下地就能拿工分。
一開始,大家有些好奇,也有些抗拒,賣東西而已,也需要學習?村裏的婦女,誰沒有去供銷社賣過雞蛋?
有什麽好學的?不是浪費時間嗎?
不過閑著也是閑著,聽聽也無妨。
但是,在聽了安荔濃的課後,大家隻有一個感覺,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忽悠人都能忽悠得如此好聽。
原來,賣個東西都有這麽多講究;原來,東西賣出價錢的高低和口才也有很大的關係;原來賣個東西還能有這麽多花樣......
真真是讓人眼界大開。
城裏人啊,腦子就是好。
每天放學回來,安荔濃就在村委會前的空地上教大家銷售,隻要想學的都可以來聽。而想要爭奪合作社銷售工作的人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學習,務必要抓住每一次不需要下田的機會。
半個月後,合作社的銷售人員確定下來,安國邦也把各家需要出售換錢的東西收了起來,集中在村委會,並且一一登記好。
誰家什麽東西?有多少?記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目了然,盡可能的減少糾紛。
石河村什麽最多?鹹菜,還有紅薯粉。
蜂蜜也不少,誰讓石河村氣候好呢。不能說四季如春,但冬天也隻有十幾天的時間,其他時候都是‘綠樹成蔭,鳥兒花香’。
“紅薯幹?”安荔濃繼續翻了翻,“菊花、金銀花、薄荷......這是?艾絨?”
東西不少,五花八門。
安荔濃還是第一次知道石河村有這麽多好東西。很多東西,平時都因為常見而不太在意,就像路邊的艾草,誰都知道艾絨有很多功效,但因為家家戶戶都有,因為隨處可見,誰也不認為它值錢。
需要了?
隨地摘一把。
現在,聽說帶到城裏能賣錢,家家戶戶都把備用的艾絨拿了出來,積少成多,單是艾絨就有二十多公斤。
還有鹹菜、酸菜、菜幹等等,種類繁多。
“可惜,不能包裝然後貼上標簽。”安荔濃眼珠子咕嚕轉一下,思考用竹筒來裝酸菜、鹹菜的可能性。
用竹筒包裝,然後標注上‘石河村’三個字......安荔濃搖搖頭,“暫時缺少資金操作。”
“咦。這是誰家的酒?”安荔濃看著地上的酒壇子很驚訝。
“九爺爺家的。”
“九爺爺回來了?什麽時候?”安荔濃昨天還和小夥伴討論,安九爺什麽時候回來呢。安九爺出門一趟用了好幾個月,既讓人擔心他出了危險,又讓人害怕他一走不回。
沒想到安九爺突然就回來了,還高高興興的要出售家裏的酒。不過,看酒壇子就知道,這些酒應該是新釀的。
安荔濃更感興趣安九爺這幾個月去了哪裏?
天涯海角?
安荔濃立刻放下手裏的東西,飛跑到安九爺家。
作為推銷人員,對自己要推銷的商品就要有自信,即使手裏的是一捧砂礫,也要當成珍珠。
“這不是騙人嗎?把砂礫當珍珠賣。”
安荔濃很認真的告訴大家,“不。這是銷售人員的自我修養。”
肯定不能捧著砂礫說‘這是珍珠’,但可以把砂礫說得和珍珠一樣好一樣貴重。
製皂廠的銷售人員懵懵懂懂,腦海裏被安荔濃塞了各種銷售技巧,然後懷著忐忑的心情揣著介紹信出門去。
王廠長對他們寄以厚望,希望他們能接回訂單。
否則,看著一天天生產出來的皂,王廠長依然吃不香睡不著,總擔心廠裏的皂銷售不出去。
每天,看著精神飽滿上班來的工人,再看一天天生產出來的皂,王廠長就擔憂得頭發一把一把的掉,眼底的烏青一天比一天嚴重。
看著好像十天半個月不洗臉一樣的憔悴。
每次看到王廠長,安荔濃就遠遠避開,實在沒有時間和心情挺他念叨。每次見麵就問‘真的能接回訂單嗎?’‘洗衣液,能被接受嗎?’‘我的製皂廠真的不會倒閉嗎?’
麻蛋的。
哪來這麽多問題?
重要的是,這些問題安荔濃已經回答了九十九遍。
也不怪王廠長擔心,這可關乎這製皂廠能不能接到訂單,能不能繼續存活下來的大問題。而且,他總覺得別人很難接受洗衣液這個新事物。
安荔濃兩眼望天,“皂才是主角,洗衣液不過是添頭。”
從定製材料看,洗衣液的瓶子比洗衣液更貴,所以製皂廠暫時不推出洗衣液。製皂廠想和橡膠廠合作,看能不能以分成的方式來推出洗衣液,橡膠廠提供瓶子,製皂廠提供洗衣液,然後銷售分成,但橡膠廠在再三考慮後,拒絕了。
製皂廠也隻能暫停推出洗衣液的想法,專攻皂,黃皂、水晶皂、花皂等等。這次出門銷售的人員,就帶了各種皂和洗衣液。
洗衣液不單獨售賣,而是作為買皂的福利送。
下單預定一百塊皂,然後送十到二十瓶洗衣液。別看一百塊聽起來很多,但那個工廠沒有幾百一千人?
像皂這種日用品就是工人最喜歡的福利之一。
不過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大廠一般會和本地皂廠合作。沒有利益,誰願意舍近求遠?再說,還有‘支持本地產業,本地經濟’一說呢。
想讓他們舍近求遠選擇勝利公社皂廠,就要有足夠大足夠多的利益吸引。
勝利皂廠,花樣多,價錢低,這才是別人願意選擇考慮合作的重要因素。希望出門推銷的人能收獲滿滿吧。
不過,第一次出門總不可能順風順水的,波折是必然的。
但波折和折騰卻能快速讓人成長起來。
出去推銷的人路程不同,但因為第一次出去都沒有走太遠。大概半個月後就回來了,雖然有些小組空手而歸,但也有些人接到了訂單。
安荔濃發現,接到訂單的人,有油嘴滑舌能言善辯的,也有老實木訥不善言辭的。接到訂單,就能有獎金,大家各出奇招。
安荔濃讓成功接到訂單的人分享經驗,希望大家多多學習,再接再厲。
王廠長審核訂單後,然後安排送貨上門。
是的。
勝利公社皂廠還保證送貨上門,路上損壞的統統是皂廠負責。
其中,一家機械廠對洗衣液感興趣。因為洗衣液的去汙力更強,竟然能去掉大部分的機油痕跡。
不過,勝利公社皂廠暫時不銷售洗衣液,隻附送。
“可惜了。”王廠長眼睜睜的訂單溜走,可惜的直歎氣。但洗衣液的瓶子太貴,定價太高,銷售不出去,定價太低不劃算。
洗衣液的生產隻能暫時擱置。
雖然接到的訂單數量不多,但對於勝利公社皂廠這樣的小廠來說,也足夠讓王廠長鬆了一口氣,吃嘛嘛香。
在王廠長放鬆的時候,安荔濃已經從銷售人員的一句話中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皂廠銷售人員在推銷的時候,被人問了一句:‘既然是農村來的,除了皂和洗衣液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例如肉幹,鹹菜?’
安荔濃立刻和安國邦商量,可以成立一個農民合作社,名正言順的幫農民賣東西,增加收入。
個人買賣,這是不被允許的,個人手裏的東西隻能賣給供銷社,這叫收購。例如雞蛋。
當然價錢也是供銷社說了算,肯定高不了。又例如雞蛋,賣給供銷社便宜,但從供銷社購買不僅貴還需要票。
但如果把大家手裏的一些東西集中起來銷售,卻又是另外的形式。
安國邦聽女兒的,在公社和清河鎮連續跑了十多天後,合作社成立。安國邦組織想要學銷售的人跟安荔濃學習,然後再通過考核確定誰能成為合作社的銷售人員,不用下地就能拿工分。
一開始,大家有些好奇,也有些抗拒,賣東西而已,也需要學習?村裏的婦女,誰沒有去供銷社賣過雞蛋?
有什麽好學的?不是浪費時間嗎?
不過閑著也是閑著,聽聽也無妨。
但是,在聽了安荔濃的課後,大家隻有一個感覺,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忽悠人都能忽悠得如此好聽。
原來,賣個東西都有這麽多講究;原來,東西賣出價錢的高低和口才也有很大的關係;原來賣個東西還能有這麽多花樣......
真真是讓人眼界大開。
城裏人啊,腦子就是好。
每天放學回來,安荔濃就在村委會前的空地上教大家銷售,隻要想學的都可以來聽。而想要爭奪合作社銷售工作的人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學習,務必要抓住每一次不需要下田的機會。
半個月後,合作社的銷售人員確定下來,安國邦也把各家需要出售換錢的東西收了起來,集中在村委會,並且一一登記好。
誰家什麽東西?有多少?記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目了然,盡可能的減少糾紛。
石河村什麽最多?鹹菜,還有紅薯粉。
蜂蜜也不少,誰讓石河村氣候好呢。不能說四季如春,但冬天也隻有十幾天的時間,其他時候都是‘綠樹成蔭,鳥兒花香’。
“紅薯幹?”安荔濃繼續翻了翻,“菊花、金銀花、薄荷......這是?艾絨?”
東西不少,五花八門。
安荔濃還是第一次知道石河村有這麽多好東西。很多東西,平時都因為常見而不太在意,就像路邊的艾草,誰都知道艾絨有很多功效,但因為家家戶戶都有,因為隨處可見,誰也不認為它值錢。
需要了?
隨地摘一把。
現在,聽說帶到城裏能賣錢,家家戶戶都把備用的艾絨拿了出來,積少成多,單是艾絨就有二十多公斤。
還有鹹菜、酸菜、菜幹等等,種類繁多。
“可惜,不能包裝然後貼上標簽。”安荔濃眼珠子咕嚕轉一下,思考用竹筒來裝酸菜、鹹菜的可能性。
用竹筒包裝,然後標注上‘石河村’三個字......安荔濃搖搖頭,“暫時缺少資金操作。”
“咦。這是誰家的酒?”安荔濃看著地上的酒壇子很驚訝。
“九爺爺家的。”
“九爺爺回來了?什麽時候?”安荔濃昨天還和小夥伴討論,安九爺什麽時候回來呢。安九爺出門一趟用了好幾個月,既讓人擔心他出了危險,又讓人害怕他一走不回。
沒想到安九爺突然就回來了,還高高興興的要出售家裏的酒。不過,看酒壇子就知道,這些酒應該是新釀的。
安荔濃更感興趣安九爺這幾個月去了哪裏?
天涯海角?
安荔濃立刻放下手裏的東西,飛跑到安九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