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荔濃和小夥伴們做出來的收音機頓時讓石河村熱鬧起來。


    醃製酸菜?


    不。


    不。聽廣播更重要。


    他們有很多人一輩子沒有見過收音機。除了村委會門口掛著的大喇叭,有很多人一輩子沒有聽過廣播。


    他們無知,他們也好奇。


    去看看,去聽聽,去摸一摸。


    搓艾絨?


    不。


    沒有時間。


    因為他們要去錄聲音。錄下自己的聲音,然後再聽,恍然,原來這是我的聲音啊。原來,我的聲音是這樣的。


    雖然天天說話,但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自己的聲音。


    其實,人的聲音在自己聽來和別人聽來是有很大不同的,就好像自己照鏡子和別人眼中的你,是有明顯區別的。


    麵對麵說話的時候,很多缺點會因為表情因為動作姿態等而被忽略。但聽錄音不同,能很明顯的聽出一個人在說話時候的缺點。


    例如安國邦,他說話的時候聲線比較粗,語氣比較硬,但看著他正直正義的臉就不會覺得他的聲音突兀,覺得就應該如此。


    但單聽錄音,會覺得他硬邦邦的,不好相處。


    “小荔枝,這些聲音不能一直保存嗎?”


    “不能。”


    “要是能一直保存就好了,我天天聽自己說話。”


    也有人想要讓安荔濃做出更多來,最好就是家家戶戶都有,一家一戶一個,自己想怎麽用就怎麽用。


    “做夢。你以為這是太公分豬肉?一人一份?”就是年底分豬肉也不是人人有份,一些工分比較少的人隻能聞聞豬肉味。


    像收音機這樣的好東西,怎麽可能人人有?


    “要是能開廠就好了。”


    開個收音機廠。


    “小荔枝,你能不能教我們做?”


    像製皂那樣,教全村人做?學會了,自己買材料,自己做。想做就做,做出來還能偷偷賣掉。想想就心口火熱,好像看見大把大把的錢在招手。


    大家期待的看向安荔濃。


    而有孩子參與製作收音的人家也心思活絡。


    安荔濃搖搖頭,“不是我不願意教,而是這些材料很難得。再說,涉及到物理知識,不是能照葫蘆畫瓢的......”


    即使她願意教,大家也不見得能學會。


    即使能學會,也不見得能做得出來。


    安荔濃盡量用直白易懂的語言告訴大家,收音機不是皂,不是想學就能學,想仿就能仿的。即使仿了個形像,也是照貓畫虎,不一定能用。


    收音機看似簡單,涉及到的知識點也不深奧,但基礎是必須有的。石河村人,很多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教他們做收音機?


    嗬嗬。


    還不如教他們造飛機。


    反正都是靠吹牛鼻完成的。


    巴掌大的收音機在石河村引起了陣陣風。安荔濃做收音機的初衷是為了讓小夥伴們在跟著安九爺學釀酒的時候,能夠把他的話錄下來,免得錯過了重要的知識點,是為了幫助小夥伴們學習的。


    但沒想到,收音機做出來後,直接被家長們霸占了。


    安荔濃很無奈,但能怎麽辦?家長們的理由一個接一個,讓她無從反對。


    “爸,市裏有電器廠嗎?”雖然去過市裏好幾次,但安荔濃對h市依然不熟悉,隻知道市裏的工廠好像也不多。


    是否有電器廠?


    不太清楚。


    “沒有。不過省城有。”而且,省城的電器廠規模也不大。


    安荔濃一邊啃著紅薯幹一邊感歎,“哎。還是太窮了。”這麽大個市,竟然沒有電器廠。不過,好像也不奇怪,因為大家都窮得用不起電器。


    正在編織籮筐的安國邦微微抿抿嘴,“會越來越好的。”一年比一年好,這是能明顯感覺到的。


    相對於前幾年的吃不飽穿不暖,現在家家戶戶都能存點糧食,偶爾吃頓肉。安國邦相信,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而他也在為了‘以後更好’而努力著。為了帶領石河村人走向更富裕的生活,安國邦是想盡辦法,愁得頭發都白了。


    看著村裏的酸菜作坊、酒作坊慢慢運作起來,安國邦心裏多少有些驕傲。


    “爸,你有空再編幾個簸箕吧。我晾曬藥材用。”


    因為帶去市裏的藥材賣了不少錢,安荔濃和小夥伴們有時間就上山找藥材。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是無功而返,但有時候也收獲滿滿。


    在確定藥材能賣錢後,安國邦就讓安荔濃教大家辨認,讓大家有更多的賺錢機會。


    隻要不占用上工時間,安國邦鼓勵村裏人多挖藥材,誰挖到就是誰的,不需要交公。但是,誰挖到什麽藥材也不需要說出來引起大家的妒忌之心。


    悶聲發大財就好。


    誰也不礙著誰。


    石河村人有時間就上山看看,可能一不小心就能挖到黃芪或者黃精或者土茯苓,或者摘到五味子。


    這些都是錢。


    在石河村,隻要勤奮就不怕餓肚子,有很多賺錢的機會。可以割艾草搓艾絨;可以摘野菜賣給酸菜作坊;可以製皂和親戚朋友換需要的東西;可以摘蜂窩賣給酒坊;也可以挖藥材......再加上工分,一家人就能吃飽穿暖,然後存點小錢。


    石河村人的日子肉眼可見的一天天的好了起來。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來村裏說親的人增多了。石河村的小姑娘更金貴了,石河村的小夥子說親更容易了,今年好幾個小夥子要娶妻了。


    曾經,別人說起石河村的印象隻有一個,那就是窮。但是,從去年開始,石河村不一樣了。石河村有了腳踏脫穀機,有了製皂技術,有了合作社,有了酸菜作坊,有了酒作坊......一派欣欣向榮。


    石河村已經不是人們印象中的窮山溝了。


    看著熱熱鬧鬧的石河村,安國邦的心口好像有一團火在燃燒。


    他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報,他的父老鄉親會越來越好。安國邦看一眼正在邊看書邊啃紅薯幹的安荔濃,感謝寶貝女兒的到來,是她讓石河村人有了更多的賺錢機會。


    鄉下人不缺時間,不缺力氣,但因為見識等原因,很多賺錢的機會總是一再的白白錯過。但自從安荔濃來了石河村,大家發現,原來錢就在路邊。


    路邊不起眼的隨處可見的艾草也能賣錢,滿山坡的地膽頭竟然也是藥材也能賣錢......村裏人突然發現,原來他們村這麽富裕,隨處都是可以賣錢的東西。


    以前,過年前的這段時間,大家不是在準備年貨就是在家裏休息,但今年卻全家忙碌,不是在家裏搓艾絨,就是上山找藥材。


    安國邦是由衷的感歎一聲,“忙起來好。”


    忙起來了,就沒有時間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鬧騰起來。沒有時間鬧騰,關係就和諧了。安國邦也不需要一天天的因為調解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忙碌了。


    真好啊。


    “小荔枝,商周呢?”


    “去九爺爺家了。”


    聽說安九爺抓了一條無毒的大水蛇,水蛇不適合釀酒,然後就成了盆中餐。安荔濃嘴巴挑剔,拒絕奇奇怪怪的東西,所以在家裏啃紅薯。


    安荔濃自己不吃,但不會阻止別人吃。小夥伴們吃一頓肉不容易,要是安荔濃敢叨叨,小夥伴們絕對生氣。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要求。


    再說,幾十年後好像還有商家人工飼養呢。


    安國邦卻以為商周去安九爺家學手藝了,“好好學。多一門手藝總是沒有錯的。”雖然安九爺成為了石河村酒坊的技術顧問,但他也隻教那幾個小屁孩釀酒。


    別人想學?


    做夢吧。


    不可能的。


    村裏人說安九爺脾氣怪,但因為安九爺的酒能讓石河村賺錢,慢慢的就換了一種說法,說安九爺眼界高,隻肯教聰明人。


    安九爺該幹什麽幹什麽,從不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像安九爺說的,幾十歲的人了哪裏還有時間關心別人什麽評價?


    好好享受生活還來不及呢。


    要是這個時候還要在乎別人說什麽,他豈不是白活了幾十年?


    活了一輩子,什麽樣的人沒見過?什麽樣的話沒有聽過?一切都不過是過眼雲煙,說的粗俗些就是別人在放屁,他難道要主動上去聞一聞?


    “小荔枝。”安國邦突然叫道。


    “嗯。”


    安國邦放下手中的竹篾,給自己倒了杯水,坐在安荔濃旁邊,看著她,“收音機,你是怎麽想的?”


    現在村裏人都在關注收音機,一傳十,親戚傳親戚,知道的人越來越多,勝利公社的陸天明也問了兩次。


    安國邦一次次的搪塞了過去,但也知道在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前,很多人都在虎視眈眈。


    安荔濃想要把技術賣給省城電器廠,但需要和小夥伴們商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景並收藏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