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建化糞池?
一是為了環保,二是為了肥料。
雖然現在的人更信任化肥,覺得化肥更好,但有勝於無。隻要能讓農作物生長,管它是化肥還是有機肥?
其實,村裏人也用有機肥。不過,大家不會發酵,一般都是直接把人和各種家禽的糞便倒入糞坑,然後再用糞坑裏的水或者沉澱物澆在農作物上。
沒有經過發酵處理的有機肥肯定不如化肥效果好,所以大家對化肥更信任也是可以理解的。
安荔濃給大家講化肥的好處和害處,希望大家明白沒有什麽東西是兩全其美的。化肥效果好,但有危害,有機肥效果一般,但勝在天然無害。
安荔濃希望大家能重視有機肥,盡量減少使用化肥。
清河酒坊建起,而青梅和桑葚是主要的原材料,為了能有源源不斷的原材料釀酒,安國邦準備在過年後讓人修整兩個山頭種上青梅和桑葚。安荔濃打算說服安國邦,村裏的青梅和桑葚不要用化肥,全部用有機肥。
打的是‘天然綠色’的標簽。
雖然‘拒絕化肥’幾個字,在現在看來很蠢也很可笑,但安荔濃想要從現在開始,然後一直堅持。
安荔濃知道,她的想法在別人看來很奇怪,但她想要堅持。別看現在大家都爭搶著用化肥,各種甲胺磷、尿素的,但幾十年後很多東西都是以‘零化肥’出圈。使用‘有機肥’的東西更貴。
酒,是可以保存很多很多年的東西。在有條件的前提下,當然就要做到最好。等三四十年後,把珍藏著的青梅酒拿出來,那絕對是黃金不換。
“小荔枝,我們走吧。”小夥伴們無聊了,雖然安荔濃說的話他們都能聽懂,但覺得沒有必要,覺得安荔濃吃飽了撐著,竟然擔心山不清水不綠了。
在很多人看來,這擔心絕對是多餘的。
閑得慌。
而且,在很多人看來,化糞池和糞坑的區別也不大,但增加的工序卻不少。如果不是因為安國邦是村長,如果不是因為安荔濃為村裏做了不少實事,如果不是因為能拿工分,誰願意在這個時候幹活?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誰不想懶懶散散的等著年夜飯吃肉?
“你們玩去吧。”安荔濃擺擺手讓小夥伴們自己玩去,她要在旁邊幫忙遞個磚塊,或者遞個水什麽的。
鐵蛋帶著小夥伴‘嗖’的跑遠了,商周留下來幫忙。
“小荔枝,你和商周也玩去吧。”安國邦可舍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幫忙,“趕緊回家去。可別髒了手。”
“小荔枝。小荔枝。”
“荔枝姐姐。”
剛剛跑遠的小夥伴又跑了回來,身後跟著李進業。
原來,有人給安荔濃寄來了包裹,李進業上班看到就給送了過來。李進業的工作是安荔濃給安排的,而他後來也沒能為安荔濃做什麽,更沒有提供等值的交換,這讓李進業一直很心虛,覺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但如果讓他把工作還回去,他也是不願意的。
有份工作真的太難太難了,所以即使心虛,李進業也從不說把工作還給安荔濃。他一邊心虛一邊想著怎麽補償。
李進業本想把工資給安荔濃的,一年不夠兩年三年五年,就當自己買下這份工作。但安荔濃不要,說當初說好了的話就不反悔。
李進業隻能無奈安荔濃年紀小不懂工作的重要。
“小荔枝,你的包裹。”
安荔濃猜想包裹應該是從省城寄來的,但沒想到,竟然是從京市來的。安荔濃瞬間明白,是她媽楊雪晴寄來的。
安荔濃不覺得奇怪,楊雪晴雖然在再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後就不太管安荔濃,也沒有時間關心,但要說她是一個狠毒無情的媽也不是,她隻是更愛自己而已。
恰好,安荔濃也是這樣的人,現實,利己,所以她能理解楊雪晴的選擇,更能理解楊雪晴的所作所為。
為了小家庭的安穩,忽略前夫生的女兒,雖然說起來很冷情,甚至有人覺得她壞,不配當一個母親,但人之本性,利己。
人最會的就是趨利避害。
不管是以前的安荔濃,還是現在的安荔濃,都沒有怪過楊雪晴,更沒有恨。因為很多有親媽在身邊的小姐妹過得還不如安荔濃呢。
再說,安荔濃來石河村,楊雪晴也給了不少錢。應該把她積存下來的錢統統給了安荔濃,就怕安荔濃來石河村委屈了。
石河村有多窮,楊雪晴知道。
但讓她留下安荔濃,她也不會。
會心疼,因為安荔濃是她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會送走,是因為她不願意安荔濃的存在影響到她目前的家庭和生活。
人,都是這麽矛盾和現實。
安荔濃和楊雪晴兩人,遠遠的就好。
不需要太親密,知道對方過得下去,也就放心了。就好像楊雪晴把安荔濃放在娘家,她不知道小姑娘受的委屈嗎?
知道的。
但同樣的,楊雪晴也知道女兒在娘家能平安長大,這就足夠了。
委屈?
誰的成長裏沒有委屈?
所以,楊雪晴不覺得自己是一個狠心的母親,剛好,安荔濃也覺得楊雪晴的自私可以理解。
很多人在評價一件事的時候,喜歡說‘如果是我......’,其實,真輪到他們,也不見得就能做得更好。
後世網絡發達,安荔濃就常見人一邊當小三小四一邊在網絡上罵‘小三不是人’‘小三該死’等等。
還有一些人一邊隨地吐痰一邊聲討明星在抽煙。
可笑之極。
安荔濃沒有經曆過楊雪晴的苦,不會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埋怨、憎恨。
當然,也不會母女情深。
安荔濃捏捏包裹,覺得應該是衣服,高興地揚起包裹,“爸,我先回家了。”
聽說是楊雪晴寄來的包裹,正在幹活的人瞬間安靜下來,像被按下了暫停鍵,目光奇怪又複雜的看向安國邦。
就連安國邦本人也愣了一下,但很快反應過來,雖然安荔濃來了石河村但依然是楊雪晴的女兒。
楊雪晴給女兒寄東西並沒有什麽好奇怪。
隻是安荔濃來石河村的這段時間,楊雪晴沒有聯係過,讓人忽略了安荔濃還有親媽在的這個事實。
大家見安國邦沒有什麽反應,有些失望,還以為有好戲看了呢。大家又看向安荔濃手中的包裹,想知道楊雪晴給她寄了什麽好東西過來。
說起來,自從十年前回京市後,楊雪晴第一次寄東西過來。
安國邦擺擺手,“回家去吧。”
因為一個包裹,大家又聊起了當年的楊雪晴。最白淨最漂亮也最高傲的小姑娘,明明不會幹活卻瞧不起能幹的本地人。
楊雪晴瞧不起鄉下人,覺得泥腿子配不上她的美貌,而鄉下人也瞧不上她,覺得她不是好媳婦人選。
多年過去,楊雪晴留給大家的印象已經很淡很淡了,但聊到她總免不了一句‘高傲’一句‘水性楊花拋夫棄子’。
因為淡忘了楊雪晴的模樣,所以在聊天的時候大家會情不自禁的把安荔濃的臉代入楊雪晴,然後叮囑安國邦,不要太寵女兒,免得雞飛蛋打,跑了老婆又跑女兒。
也有人讓安國邦對安荔濃好些,再寵些,免得她在石河村過不好,然後和她的親媽一樣拋下安國邦就跑回京市享福。
大家說這些全是好意嗎?
不見得。
但全是惡意嗎?
也不見得。
有人是真的關心安國邦,也有人是想看熱鬧,更有人是妒忌安國邦有個好女兒,什麽樣的人什麽心思都有,安國邦不在意的笑了笑。
過日子,飲水冷暖自知。
楊雪晴給安荔濃寄來一套衣服,看著不像新的,應該是用楊雪晴的舊衣服改的,但上麵沒有補丁。
拿過楊雪晴的信,信不長,問安荔濃在石河村過得好不好?安國邦對她好不好?然後讓她照顧好自己。
楊雪晴知道安國邦是個什麽樣的男人,即使有後媽,安國邦也不是那種有後媽就有後爹的人。楊雪晴擔心的是安老太,擔心安荔濃在安老太手裏吃虧,教她如何避開安老太,如何應對安老太的發難。
在信的最後有一行很小很小的字,說在衣領裏給她藏了十五元,然後叮囑安荔濃藏起來,不要讓別人發現了。
安荔濃笑著捏捏衣領,的確比其他地方要硬一些,厚一些。
一是為了環保,二是為了肥料。
雖然現在的人更信任化肥,覺得化肥更好,但有勝於無。隻要能讓農作物生長,管它是化肥還是有機肥?
其實,村裏人也用有機肥。不過,大家不會發酵,一般都是直接把人和各種家禽的糞便倒入糞坑,然後再用糞坑裏的水或者沉澱物澆在農作物上。
沒有經過發酵處理的有機肥肯定不如化肥效果好,所以大家對化肥更信任也是可以理解的。
安荔濃給大家講化肥的好處和害處,希望大家明白沒有什麽東西是兩全其美的。化肥效果好,但有危害,有機肥效果一般,但勝在天然無害。
安荔濃希望大家能重視有機肥,盡量減少使用化肥。
清河酒坊建起,而青梅和桑葚是主要的原材料,為了能有源源不斷的原材料釀酒,安國邦準備在過年後讓人修整兩個山頭種上青梅和桑葚。安荔濃打算說服安國邦,村裏的青梅和桑葚不要用化肥,全部用有機肥。
打的是‘天然綠色’的標簽。
雖然‘拒絕化肥’幾個字,在現在看來很蠢也很可笑,但安荔濃想要從現在開始,然後一直堅持。
安荔濃知道,她的想法在別人看來很奇怪,但她想要堅持。別看現在大家都爭搶著用化肥,各種甲胺磷、尿素的,但幾十年後很多東西都是以‘零化肥’出圈。使用‘有機肥’的東西更貴。
酒,是可以保存很多很多年的東西。在有條件的前提下,當然就要做到最好。等三四十年後,把珍藏著的青梅酒拿出來,那絕對是黃金不換。
“小荔枝,我們走吧。”小夥伴們無聊了,雖然安荔濃說的話他們都能聽懂,但覺得沒有必要,覺得安荔濃吃飽了撐著,竟然擔心山不清水不綠了。
在很多人看來,這擔心絕對是多餘的。
閑得慌。
而且,在很多人看來,化糞池和糞坑的區別也不大,但增加的工序卻不少。如果不是因為安國邦是村長,如果不是因為安荔濃為村裏做了不少實事,如果不是因為能拿工分,誰願意在這個時候幹活?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誰不想懶懶散散的等著年夜飯吃肉?
“你們玩去吧。”安荔濃擺擺手讓小夥伴們自己玩去,她要在旁邊幫忙遞個磚塊,或者遞個水什麽的。
鐵蛋帶著小夥伴‘嗖’的跑遠了,商周留下來幫忙。
“小荔枝,你和商周也玩去吧。”安國邦可舍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幫忙,“趕緊回家去。可別髒了手。”
“小荔枝。小荔枝。”
“荔枝姐姐。”
剛剛跑遠的小夥伴又跑了回來,身後跟著李進業。
原來,有人給安荔濃寄來了包裹,李進業上班看到就給送了過來。李進業的工作是安荔濃給安排的,而他後來也沒能為安荔濃做什麽,更沒有提供等值的交換,這讓李進業一直很心虛,覺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但如果讓他把工作還回去,他也是不願意的。
有份工作真的太難太難了,所以即使心虛,李進業也從不說把工作還給安荔濃。他一邊心虛一邊想著怎麽補償。
李進業本想把工資給安荔濃的,一年不夠兩年三年五年,就當自己買下這份工作。但安荔濃不要,說當初說好了的話就不反悔。
李進業隻能無奈安荔濃年紀小不懂工作的重要。
“小荔枝,你的包裹。”
安荔濃猜想包裹應該是從省城寄來的,但沒想到,竟然是從京市來的。安荔濃瞬間明白,是她媽楊雪晴寄來的。
安荔濃不覺得奇怪,楊雪晴雖然在再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後就不太管安荔濃,也沒有時間關心,但要說她是一個狠毒無情的媽也不是,她隻是更愛自己而已。
恰好,安荔濃也是這樣的人,現實,利己,所以她能理解楊雪晴的選擇,更能理解楊雪晴的所作所為。
為了小家庭的安穩,忽略前夫生的女兒,雖然說起來很冷情,甚至有人覺得她壞,不配當一個母親,但人之本性,利己。
人最會的就是趨利避害。
不管是以前的安荔濃,還是現在的安荔濃,都沒有怪過楊雪晴,更沒有恨。因為很多有親媽在身邊的小姐妹過得還不如安荔濃呢。
再說,安荔濃來石河村,楊雪晴也給了不少錢。應該把她積存下來的錢統統給了安荔濃,就怕安荔濃來石河村委屈了。
石河村有多窮,楊雪晴知道。
但讓她留下安荔濃,她也不會。
會心疼,因為安荔濃是她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會送走,是因為她不願意安荔濃的存在影響到她目前的家庭和生活。
人,都是這麽矛盾和現實。
安荔濃和楊雪晴兩人,遠遠的就好。
不需要太親密,知道對方過得下去,也就放心了。就好像楊雪晴把安荔濃放在娘家,她不知道小姑娘受的委屈嗎?
知道的。
但同樣的,楊雪晴也知道女兒在娘家能平安長大,這就足夠了。
委屈?
誰的成長裏沒有委屈?
所以,楊雪晴不覺得自己是一個狠心的母親,剛好,安荔濃也覺得楊雪晴的自私可以理解。
很多人在評價一件事的時候,喜歡說‘如果是我......’,其實,真輪到他們,也不見得就能做得更好。
後世網絡發達,安荔濃就常見人一邊當小三小四一邊在網絡上罵‘小三不是人’‘小三該死’等等。
還有一些人一邊隨地吐痰一邊聲討明星在抽煙。
可笑之極。
安荔濃沒有經曆過楊雪晴的苦,不會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埋怨、憎恨。
當然,也不會母女情深。
安荔濃捏捏包裹,覺得應該是衣服,高興地揚起包裹,“爸,我先回家了。”
聽說是楊雪晴寄來的包裹,正在幹活的人瞬間安靜下來,像被按下了暫停鍵,目光奇怪又複雜的看向安國邦。
就連安國邦本人也愣了一下,但很快反應過來,雖然安荔濃來了石河村但依然是楊雪晴的女兒。
楊雪晴給女兒寄東西並沒有什麽好奇怪。
隻是安荔濃來石河村的這段時間,楊雪晴沒有聯係過,讓人忽略了安荔濃還有親媽在的這個事實。
大家見安國邦沒有什麽反應,有些失望,還以為有好戲看了呢。大家又看向安荔濃手中的包裹,想知道楊雪晴給她寄了什麽好東西過來。
說起來,自從十年前回京市後,楊雪晴第一次寄東西過來。
安國邦擺擺手,“回家去吧。”
因為一個包裹,大家又聊起了當年的楊雪晴。最白淨最漂亮也最高傲的小姑娘,明明不會幹活卻瞧不起能幹的本地人。
楊雪晴瞧不起鄉下人,覺得泥腿子配不上她的美貌,而鄉下人也瞧不上她,覺得她不是好媳婦人選。
多年過去,楊雪晴留給大家的印象已經很淡很淡了,但聊到她總免不了一句‘高傲’一句‘水性楊花拋夫棄子’。
因為淡忘了楊雪晴的模樣,所以在聊天的時候大家會情不自禁的把安荔濃的臉代入楊雪晴,然後叮囑安國邦,不要太寵女兒,免得雞飛蛋打,跑了老婆又跑女兒。
也有人讓安國邦對安荔濃好些,再寵些,免得她在石河村過不好,然後和她的親媽一樣拋下安國邦就跑回京市享福。
大家說這些全是好意嗎?
不見得。
但全是惡意嗎?
也不見得。
有人是真的關心安國邦,也有人是想看熱鬧,更有人是妒忌安國邦有個好女兒,什麽樣的人什麽心思都有,安國邦不在意的笑了笑。
過日子,飲水冷暖自知。
楊雪晴給安荔濃寄來一套衣服,看著不像新的,應該是用楊雪晴的舊衣服改的,但上麵沒有補丁。
拿過楊雪晴的信,信不長,問安荔濃在石河村過得好不好?安國邦對她好不好?然後讓她照顧好自己。
楊雪晴知道安國邦是個什麽樣的男人,即使有後媽,安國邦也不是那種有後媽就有後爹的人。楊雪晴擔心的是安老太,擔心安荔濃在安老太手裏吃虧,教她如何避開安老太,如何應對安老太的發難。
在信的最後有一行很小很小的字,說在衣領裏給她藏了十五元,然後叮囑安荔濃藏起來,不要讓別人發現了。
安荔濃笑著捏捏衣領,的確比其他地方要硬一些,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