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荔濃讓安溪和白蓮花回家好好學普通話,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留著的。如果有時間,最好就借書學習小學課程。


    人,多認些字多讀些書總是沒有錯的。


    安荔濃一直認為‘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顏如玉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讀書能提升自己,然後讓自己越來越美麗,越來越魅力。


    安溪和白蓮花都點點頭,表示會努力學習。


    安荔濃勸安溪,“你還小,即使現在沒有機會也不用難過,不用氣餒。從現在開始努力,以後有機會的時候就不會因為準備不足而錯過。”


    “想要嫁京市人沒有錯。但在這之前,還是先學好普通話吧。否則人家說‘喜歡你’,你還以為人家在問路。”


    這絕對是有可能的。


    孤兒院有個賢惠能幹的大姐姐,為了減輕院長媽媽的負擔去別人家當保姆。有一段時間,大姐在一個外國老教授家當保姆,老教授對大姐說喜歡,並且要追求她。


    因為老教授在表白的時候說的是浪漫的法語,大姐硬生生的把‘喜歡’聽說了‘吃飯’。當時,安荔濃還特意去查了法語的‘喜歡’,和吃飯壓根就沒有半毛錢關係。


    大姐卻理直氣壯,“剛好到了吃飯的時間啊。”


    所以,大姐聽不懂雇主說什麽,一般都是根據時間來猜測對方的要求,竟然也少有出錯的時候。


    看似奇葩的相處,竟然還很和諧。


    直到老教授回國前,大姐都在他家當保姆,雞同鴨講竟然也爽歪歪。老教授還遺憾,大姐不願意跟著她回國。


    孤兒院的弟弟妹妹都為大姐可惜,覺得大姐應該有更好的生活。而大姐卻很理智,說不到一起,吃不到一起,想不到一起,兩個人之間再多的愛情也是要被生活瑣事消滅的。


    婚姻裏的很多人常問,愛會消失嗎?


    肯定會。


    再甜蜜的愛情,也經不起生活的拳頭。


    婚姻關係裏,要麽轉身離開,要麽就被搓圓揉扁。


    算了。胡思亂想什麽?安荔濃揉揉頭,她還是個寶寶呢。寶寶就應該專注可愛,怎麽能想婚姻那樣一地雞毛的事情?


    安荔濃揉揉臉,肉肉的,滿滿的膠原蛋白。


    年輕就是好。


    這樣的膠原蛋白在後世即使打針都打不出來。


    安溪和白蓮花回家去了,安荔濃坐在院子裏的楊桃樹下,隨手翻著書。這書是安荔濃讓大石頭幫忙買到寄過來的。


    是一本關於養豬的書。


    安荔濃很認真的翻看,但可能是術業有專攻的問題,很多都看不明白,看不懂。


    天書。


    看著看著,眼皮就打架了;看著看著,就想睡著了。


    看著封麵上的豬,安荔濃撇撇嘴,嫌棄,“真醜。”


    算了。


    趕緊看完,然後送到養豬場去給專業人士研究去。


    因為安國邦的努力,石河村的養豬場已經有了一百多頭小豬崽,並且豬崽的數量還在陸續增加中。


    勝利公社的陸天明聽了也是一驚,趕緊問安國邦,步子是不是跨得太大了?養豬場一旦出事,這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損失,對於本就不太富裕的石河村來說,很可能就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陸天明希望安國邦能穩打穩紮,慢慢的一步一步走,不要好大喜功。


    石河村的艾絨、酸菜、鹹菜就賣得很好,還有石河村新出的稻草軟籃子也很實用,很受歡迎,也算是一項收入。


    當然,因為賺錢,所以公社下的其他大隊其他村也爭相仿效。搓艾絨,醃製酸菜,曬製鹹菜、菜幹等等,現在又加上了編織稻草軟籃子。


    安國邦一臉委屈的攤攤手,“沒辦法。我們村剛想出一個賺錢的辦法,別的村立刻學了去......”


    說起這個,安國邦就鬱悶。別的村都在盯著石河村,隻要石河村有點風吹草動,他們就立刻‘有樣學樣’。


    現在已經有好幾個村跟風搞養豬場,挖魚塘,釀酒......安國邦心累,但也沒有理由阻止別人。


    隻能像小荔枝說的,他們隻能走一條特色的致富路。


    什麽是特色?


    安九爺釀的酒,這是別人學不來的。


    所以,在和安荔濃商量後,安國邦確定了以酒為發展的致富路。以酒為主,以養豬場、桑基魚塘為輔的發展致富路。


    養豬場產生的糞便能漚成肥料,促進青梅、桑樹的生長,產出更多更好的青梅和桑葚。更多更好的原材料能釀更多更好的酒。


    養豬場和桑基魚塘就像左右護法一樣,護著‘清河酒業’的發展。整個計劃聽起來很大,需要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完成。但安國邦對自己有信心,他一定能看到石河村的人富裕起來。


    作為勝利公社的領導,陸天明既期待又擔心石河村的發展。不過,想到近乎妖孽一般的安荔濃,陸天明又放心了。


    能把差點‘關門大吉’的製皂廠救活,就能看出安荔濃聰明也有本事。再看石河村這兩年的發展變化,陸天明堅信安荔濃是個有本事的人,應該能讓石河村越來越好。這不僅僅是石河村收益,還能帶動整個勝利公社發展。


    去年,很多村跟風石河村搓艾絨賣酸菜也賺了不少錢,讓大家在吃飽穿暖的情況下還能多吃幾次肉。


    大家的要求很簡單,吃飽穿暖還能多次幾次肉就是幸福。每次想到這,陸天明心裏就酸澀酸澀的,好像被檸檬酸浸泡了一天一夜。


    大家的要求都這麽這麽的簡單了,而他身為領導竟然還不能滿足,真的太失敗了。自認為全心全力的陸天明依然愧疚,愧疚自己的能力不足。


    哎。


    可惜安荔濃的年紀小了些,否則陸天明真想把安荔濃請到公社來,讓她指點一下公社的發展。現在,就連公社都在看石河村的發展,想要借鑒,想要學習。但石河村的變化多以山、地為主,例如開荒,例如把沼澤地變魚塘等等。


    勝利公社就是想學習,也學習不來。


    陸天明隻能讓其他大隊其他村多學習,跟上石河村的發展腳步。至於石河村,即使不高興也不能說什麽,因為共同富裕是目標。


    聽說安國邦花大錢從省城請來了好幾位退休的養豬專家後,陸天明看他的眼神就完全不同了,在窮到底褲破的年代,大家想的都是這麽賺錢,怎麽省錢。


    花錢請專家?


    不。


    他們舍不得。


    寧願用這筆錢買飼料養豬,也不願意請專家,大家就是這麽的現實。現在,安國邦竟然以請就是好幾位......


    牛人。


    也是狠人。


    然後,陸天明又想到勝利公社能不能也搞養豬場?能不能也從省城請來養豬專家?


    聽到‘養豬專家’幾個字從陸天明口中出來,安國邦整個人都不好了,他很清楚,石河村請來的不是什麽養豬專家,隻是省城養豬場的老員工,還是最基層的工資最低的員工。


    但小荔枝說了,基層員工有更多的實踐經驗。一天天坐辦公室的領導,實踐經驗肯定不如基層老員工豐富。


    但為了好聽,為了嚇唬人,為了更正式,安荔濃要求安國邦和大家統一稱呼他們為‘專家’。


    不過,這幾位老員工的經驗也是真的豐富,不僅教石河村人養豬,還親力親為的照顧豬場。如何能減少養豬場的發病率?


    如何把豬養的更肥更壯肉質更好?


    每一位‘老專家’都有自己的經驗,然後再結合石河村的實際養豬,養豬場的小豬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蹭蹭長。


    可謂是一天一個樣。


    讓人看著就眼饞,想要抱一隻回家。


    陸天明過問了石河村的養豬場、魚塘、開荒後,拍拍安國邦的肩膀,“好好幹。”


    “我會的。”


    突然,安國邦想到出門前,安荔濃再三叮囑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向領導匯報工作不能隻說成果。


    但更要說難處。


    回報工作不僅要說有多少收獲多少成果,還要說付出了多少努力,遇到多少艱難,然後還有多少難題沒有解決,需要領導幫忙。


    領導就是為大家解決困難的存在,有困難不找領導,領導有好處也想不到你,因為他會認為以為你不缺。


    安荔濃提點老父親,不管什麽時候,見到領導的時候都要既表明自己能幹又要哭窮。


    撈功勞的時候要大聲,哭窮的時候更要大聲。


    安國邦嘴角抽抽,不太習慣,他習慣不給領導添麻煩,習慣了有困難自己迎難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景並收藏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