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城沒想到自己媽那麽敢想,竟然想把安荔濃說回娘家。
宋婆子的娘家也即宋青城的外婆家,宋婆子的弟弟也即宋青城的舅舅有個小兒子,今年十六歲,在自行車廠當工人。
因為自行車廠的福利不錯,所以小表弟也比較吃香,是很多人心裏的理想女婿。雖然隻有十六歲,但也有不少媒人上門說親了,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小表弟是老來子,父母總是更疼愛一些,總覺得自己的兒子是最好的,也應該得到最好的。
相看這個不夠漂亮,那個的工作福利不好;這個身高不足,那個麵相不夠圓潤有福氣......
要宋青城說,就是想太多了。
現在竟然還想把注意打到安荔濃身上?
嗬嗬。
絕對會踢到鐵板。
宋婆子滔滔不絕,宋青城保持沉默。
心裏想,輩分就不同。
宋青城的表弟,講究些論起輩分來,安荔濃還要稱呼一聲表叔呢。
“成不成,你給句話。”宋婆子抬手在宋青城的手臂上掐一把,“幾十歲了,就不能精明些?這些年的鹽都白吃了。”
宋婆子撇撇嘴,還是和小時候一樣,三拳打不出一個屁來。
小時候,宋青城就老實木訥,沉默寡言。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不僅沒有長進,還越加的老實木訥。
宋婆子是恨鐵不成鋼,“你。”
“氣死我了。”
“就算你不為自己著想,也多為大石小石想想。像安荔濃那樣有大本事的姑娘,怎麽能讓她回石河村去?”
“當初,我就不讚同讓安荔濃回石河村。當時,我就說了,安荔濃已經十歲了,隻要再養幾年就能收一份彩禮錢,還能幫襯大石小石,不虧。”
“你們呢?堅持送她回鄉下給親爸。”宋婆子沒忍住又在宋青城的手臂上掐一把,“蠢。我怎麽就生了你這麽蠢的兒子?”
“你也不想想,安荔濃長得好,還聰明,人家給的彩禮能少?”
即使安荔濃不聰明,沒有本事,憑著那張臉也能要不少的彩禮。但宋青城和楊雪晴卻讓安荔濃回石河村去,一個兩個都蠢。
“小荔枝回石河村以後就隻能嫁在鄉下。鄉下彩禮少不說,以後想要她幫襯大石小石一二也不太可能,相隔著十萬八千裏呢。”
“如果留在京市,嫁在京市,以後就能多走動,姐弟間也能互相幫襯。”
宋婆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宋青城能明白她的一片苦心。
“我也是為了你們好。我一把年紀了,還圖什麽?還不是希望安荔濃能留在京市多幫襯大石小石?”
宋婆子看著一臉木訥的宋青城,氣不打一處來,推了推,“你好歹給句話。”
宋青城從鼻子呼出一口氣,“媽,小荔枝還小,才十二三歲。”還是個孩子呢。現在談婚亂加是不是太早了?
再說,安荔濃的婚事,別說他,就是楊雪晴和安國邦也沒有權利做主決定。安荔濃聰明有主見,她的婚事是別人能左右的?
想多了。
楊雪晴和安國邦最多就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
別看宋青城平時沉默寡言的,但他看的比誰都要清楚明白。別看安荔濃年紀小,還是個小姑娘,但主意正著呢。
雖然宋婆子口口聲聲說為了大石小石,但宋青城知道也為了舅舅家,為了外婆家。
宋青城心如明鏡。
“媽,這件事不是我能做主的。我沒有養過小荔枝一天,沒有資格做主。”這樣的罪人的事情,他傻了才幹。
雖然安荔濃處處表現乖巧聽話,但宋青城有自覺那就不是一個找招惹的小姑娘。真正有本事的姑娘會軟綿可欺?別說笑了。
宋青城很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的缺點,知道自己嘴笨,所以大部分時候都選擇沉默以對,把需要耍嘴皮子的機會讓給更能說會道的楊雪晴。
別人都說楊雪晴強勢,宋青城老實木訥,其實不過是他們夫妻分工合作。宋青城看似老實,其實不是,他隻是人間清醒而已。
“你。”宋婆子在宋青城的手臂上掐,用力掐,一掐再掐,“那是你的繼女。”四舍五入,和女兒有什麽區別?
“人家親爸還活得好好的呢。”他這個繼父算個屁。
別說他這個繼父,就是安國邦那個親爸也不敢隨便打安荔濃婚事的注意。
“媽,這件事你最好不要讓雪晴知道。否則,她要是鬧起來,我勸不住,也拉不住。”宋青城認真看著親媽,“雪晴鬧起來,最後丟臉的也是你。”
宋青城家有大哥小弟,也有大姐小妹,他是中間的孩子。大哥被父母看重,小弟被疼愛,隻有他爹不疼娘不愛。
宋青城為什麽會選擇二婚並且有女兒的楊雪晴?當然有他自己的考量,他是老實不是傻,知道怎麽樣對自己更好,知道自己需要什麽樣的媳婦。
楊雪晴漂亮,聰明,能幹,能說,和宋青城正好是互補的性格。
宋婆子嫌棄楊雪晴二婚還有個父不明的女兒,不太願意。一是覺得楊雪晴配不上自己兒子,門不當戶不對;二是覺得楊許晴太精明,會教壞自己的老實兒子。
但奈何宋青城堅持己見。
一向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宋青城堅持要娶楊雪晴,第一次忤逆父母的意見。
宋青城和楊雪晴婚後,宋婆子想盡辦法的拿捏楊雪晴,都被一一化解了。後來,宋婆子以不分家為理由,想要保管楊雪晴的工資。
楊雪晴當然不願意,最後鬧騰了起來,鬧得全街道都參與其中,讓不少人看了熱鬧。
最後的最後就是分家。
宋青城和楊雪晴分家出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遠香近臭。
距離遠了,宋婆子和楊雪晴的關係也逐漸緩和。
特別是宋婆子和大兒媳婦、小兒媳婦的關係因為同一屋簷下低頭不見抬頭見而產生各種不和諧,時常因為各種大事小事兒爭吵不休,楊雪晴這個離得遠,爭吵不起來的兒媳婦就顯得可愛多、親切多了。
再加上楊雪晴也不是刻薄的人,有好東西也會給公公婆婆送一份,所以楊雪晴當初因為分家而臭掉的名聲逐漸好了起來。
宋婆子覺得楊雪晴人好,孝順,和楊雪晴的關係日漸緩和。但是,即使這樣,宋婆子也依然害怕楊雪晴鬧起來,當年的餘威還在。
“媽,你就好好過日子吧。”宋青城一臉的不讚同,就差說宋婆子吃飽了撐著吃力不討好。
宋婆子氣得想要罵人,“那是你表弟。”
“你表弟過得好,對你也有好處。”
宋青城撇撇嘴,不以為意。以安荔濃的本事,肯定能嫁給更好更本事更厲害的人,更有錢更有權,那才是大好處呢。
他又不是眼瞎,看不到更好更遠。
“媽,沒事我回去了。”宋青城懶得浪費時間陪親媽磨嘰,還不如回家吃飯呢。
宋婆子氣得要死,但又拿宋青城沒有辦法。
宋婆子異想天開的事情,宋青城並沒有告訴楊雪晴,免得她氣得直接回婆家鬧騰。在宋青城看來,別人怎麽想都不重要,因為安荔濃就不會因為別人的影響而改變主意。
小姑娘主意正著呢。
安荔濃在趙老家住了足足七天,然後準備回石河村。
“一定要回石河村?”趙老是真的希望安荔濃能留下來,繼續學習,然後繼續為科研事業做貢獻。
但安荔濃堅持回石河村。
趙老整理了不少書籍出來,送給安荔濃,希望她任何時候身處任何地方都不要放棄學習,都要以學習為主。
“送給你。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不是送給我,是送給石河村。”這些書籍,安荔濃打算共享。放在石河村新建好的教室裏,讓大家隨時閱讀。
不管是石河村的本地人還是城裏來的知識青年們,都可以翻閱,學習。
安荔濃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科學,有更多的人投身於科學事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空到石河村做客。有肉有酒,有朋友。”
趙老輕輕的笑了笑,“希望有機會。”如果可以,趙老也希望有機會去石河村看看,但暫時時機不對。
一是因為他在和安荔濃的交談過程中,靈感爆發,要開始閉關。二是因為現在語言不自由,行動不自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趙老的身體越發不好,不適宜長途奔波。
看著安荔濃離開,趙老微歎,希望還有再見的機會。
宋婆子的娘家也即宋青城的外婆家,宋婆子的弟弟也即宋青城的舅舅有個小兒子,今年十六歲,在自行車廠當工人。
因為自行車廠的福利不錯,所以小表弟也比較吃香,是很多人心裏的理想女婿。雖然隻有十六歲,但也有不少媒人上門說親了,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小表弟是老來子,父母總是更疼愛一些,總覺得自己的兒子是最好的,也應該得到最好的。
相看這個不夠漂亮,那個的工作福利不好;這個身高不足,那個麵相不夠圓潤有福氣......
要宋青城說,就是想太多了。
現在竟然還想把注意打到安荔濃身上?
嗬嗬。
絕對會踢到鐵板。
宋婆子滔滔不絕,宋青城保持沉默。
心裏想,輩分就不同。
宋青城的表弟,講究些論起輩分來,安荔濃還要稱呼一聲表叔呢。
“成不成,你給句話。”宋婆子抬手在宋青城的手臂上掐一把,“幾十歲了,就不能精明些?這些年的鹽都白吃了。”
宋婆子撇撇嘴,還是和小時候一樣,三拳打不出一個屁來。
小時候,宋青城就老實木訥,沉默寡言。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不僅沒有長進,還越加的老實木訥。
宋婆子是恨鐵不成鋼,“你。”
“氣死我了。”
“就算你不為自己著想,也多為大石小石想想。像安荔濃那樣有大本事的姑娘,怎麽能讓她回石河村去?”
“當初,我就不讚同讓安荔濃回石河村。當時,我就說了,安荔濃已經十歲了,隻要再養幾年就能收一份彩禮錢,還能幫襯大石小石,不虧。”
“你們呢?堅持送她回鄉下給親爸。”宋婆子沒忍住又在宋青城的手臂上掐一把,“蠢。我怎麽就生了你這麽蠢的兒子?”
“你也不想想,安荔濃長得好,還聰明,人家給的彩禮能少?”
即使安荔濃不聰明,沒有本事,憑著那張臉也能要不少的彩禮。但宋青城和楊雪晴卻讓安荔濃回石河村去,一個兩個都蠢。
“小荔枝回石河村以後就隻能嫁在鄉下。鄉下彩禮少不說,以後想要她幫襯大石小石一二也不太可能,相隔著十萬八千裏呢。”
“如果留在京市,嫁在京市,以後就能多走動,姐弟間也能互相幫襯。”
宋婆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宋青城能明白她的一片苦心。
“我也是為了你們好。我一把年紀了,還圖什麽?還不是希望安荔濃能留在京市多幫襯大石小石?”
宋婆子看著一臉木訥的宋青城,氣不打一處來,推了推,“你好歹給句話。”
宋青城從鼻子呼出一口氣,“媽,小荔枝還小,才十二三歲。”還是個孩子呢。現在談婚亂加是不是太早了?
再說,安荔濃的婚事,別說他,就是楊雪晴和安國邦也沒有權利做主決定。安荔濃聰明有主見,她的婚事是別人能左右的?
想多了。
楊雪晴和安國邦最多就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
別看宋青城平時沉默寡言的,但他看的比誰都要清楚明白。別看安荔濃年紀小,還是個小姑娘,但主意正著呢。
雖然宋婆子口口聲聲說為了大石小石,但宋青城知道也為了舅舅家,為了外婆家。
宋青城心如明鏡。
“媽,這件事不是我能做主的。我沒有養過小荔枝一天,沒有資格做主。”這樣的罪人的事情,他傻了才幹。
雖然安荔濃處處表現乖巧聽話,但宋青城有自覺那就不是一個找招惹的小姑娘。真正有本事的姑娘會軟綿可欺?別說笑了。
宋青城很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的缺點,知道自己嘴笨,所以大部分時候都選擇沉默以對,把需要耍嘴皮子的機會讓給更能說會道的楊雪晴。
別人都說楊雪晴強勢,宋青城老實木訥,其實不過是他們夫妻分工合作。宋青城看似老實,其實不是,他隻是人間清醒而已。
“你。”宋婆子在宋青城的手臂上掐,用力掐,一掐再掐,“那是你的繼女。”四舍五入,和女兒有什麽區別?
“人家親爸還活得好好的呢。”他這個繼父算個屁。
別說他這個繼父,就是安國邦那個親爸也不敢隨便打安荔濃婚事的注意。
“媽,這件事你最好不要讓雪晴知道。否則,她要是鬧起來,我勸不住,也拉不住。”宋青城認真看著親媽,“雪晴鬧起來,最後丟臉的也是你。”
宋青城家有大哥小弟,也有大姐小妹,他是中間的孩子。大哥被父母看重,小弟被疼愛,隻有他爹不疼娘不愛。
宋青城為什麽會選擇二婚並且有女兒的楊雪晴?當然有他自己的考量,他是老實不是傻,知道怎麽樣對自己更好,知道自己需要什麽樣的媳婦。
楊雪晴漂亮,聰明,能幹,能說,和宋青城正好是互補的性格。
宋婆子嫌棄楊雪晴二婚還有個父不明的女兒,不太願意。一是覺得楊雪晴配不上自己兒子,門不當戶不對;二是覺得楊許晴太精明,會教壞自己的老實兒子。
但奈何宋青城堅持己見。
一向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宋青城堅持要娶楊雪晴,第一次忤逆父母的意見。
宋青城和楊雪晴婚後,宋婆子想盡辦法的拿捏楊雪晴,都被一一化解了。後來,宋婆子以不分家為理由,想要保管楊雪晴的工資。
楊雪晴當然不願意,最後鬧騰了起來,鬧得全街道都參與其中,讓不少人看了熱鬧。
最後的最後就是分家。
宋青城和楊雪晴分家出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遠香近臭。
距離遠了,宋婆子和楊雪晴的關係也逐漸緩和。
特別是宋婆子和大兒媳婦、小兒媳婦的關係因為同一屋簷下低頭不見抬頭見而產生各種不和諧,時常因為各種大事小事兒爭吵不休,楊雪晴這個離得遠,爭吵不起來的兒媳婦就顯得可愛多、親切多了。
再加上楊雪晴也不是刻薄的人,有好東西也會給公公婆婆送一份,所以楊雪晴當初因為分家而臭掉的名聲逐漸好了起來。
宋婆子覺得楊雪晴人好,孝順,和楊雪晴的關係日漸緩和。但是,即使這樣,宋婆子也依然害怕楊雪晴鬧起來,當年的餘威還在。
“媽,你就好好過日子吧。”宋青城一臉的不讚同,就差說宋婆子吃飽了撐著吃力不討好。
宋婆子氣得想要罵人,“那是你表弟。”
“你表弟過得好,對你也有好處。”
宋青城撇撇嘴,不以為意。以安荔濃的本事,肯定能嫁給更好更本事更厲害的人,更有錢更有權,那才是大好處呢。
他又不是眼瞎,看不到更好更遠。
“媽,沒事我回去了。”宋青城懶得浪費時間陪親媽磨嘰,還不如回家吃飯呢。
宋婆子氣得要死,但又拿宋青城沒有辦法。
宋婆子異想天開的事情,宋青城並沒有告訴楊雪晴,免得她氣得直接回婆家鬧騰。在宋青城看來,別人怎麽想都不重要,因為安荔濃就不會因為別人的影響而改變主意。
小姑娘主意正著呢。
安荔濃在趙老家住了足足七天,然後準備回石河村。
“一定要回石河村?”趙老是真的希望安荔濃能留下來,繼續學習,然後繼續為科研事業做貢獻。
但安荔濃堅持回石河村。
趙老整理了不少書籍出來,送給安荔濃,希望她任何時候身處任何地方都不要放棄學習,都要以學習為主。
“送給你。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不是送給我,是送給石河村。”這些書籍,安荔濃打算共享。放在石河村新建好的教室裏,讓大家隨時閱讀。
不管是石河村的本地人還是城裏來的知識青年們,都可以翻閱,學習。
安荔濃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科學,有更多的人投身於科學事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空到石河村做客。有肉有酒,有朋友。”
趙老輕輕的笑了笑,“希望有機會。”如果可以,趙老也希望有機會去石河村看看,但暫時時機不對。
一是因為他在和安荔濃的交談過程中,靈感爆發,要開始閉關。二是因為現在語言不自由,行動不自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趙老的身體越發不好,不適宜長途奔波。
看著安荔濃離開,趙老微歎,希望還有再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