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了很多。”


    安國邦滿眼憐惜,好像女兒遭了什麽大罪一樣,心疼,然後自責。


    怪他啊。


    都怪他太沒用了,什麽事都要寶貝女兒親力親為,什麽忙都幫不上。


    就好像顧老師說的,因為他的能力跟不上石河村的發展,所以安荔濃小小年紀就要到處奔波,忙忙碌碌。看起來不像十多歲的小姑娘,倒是比安國邦更像石河村的村長。


    以前,安國邦不覺得自己比別人差什麽,雖然沒有學曆沒有文化但也認識幾個字,身強力壯,雖然腿腳不便利,但也是幹活的一把好手。


    但自從安荔濃回到石河村,安國邦就發現了自己的不足。


    沒有文化,沒有人脈關係,沒有長遠的眼界......甚至連普通話都說不好。


    知道不足,就要努力改進。


    安國邦每天跟著顧敬業等人學習,一點點充實自己,希望能夠成為發展石河村的中堅力量,而不是跟在女兒身後感歎‘幫不上忙’。


    看著女兒風塵仆仆的一張小臉,蒼白又憔悴,安國邦更加堅定了學習的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讓自己成為寶貝女兒的依靠,成為石河村人命的依靠。


    安國邦看著安荔濃小臉,“怎麽瘦了這麽多?是不是沒有好好吃飯?還是水土不服?”


    站在旁邊的商周偷偷的微微的翻個小白眼,安荔濃在京市長大,在京市生活了十年,哪來的‘水土不服’?


    她從京市到石河村都沒有水土不服,難道從石河村回到京市就水土不服?


    睜眼說瞎話。


    再說,雖然因為長時間坐車,安荔濃的臉色不太好,但要說瘦了?還真沒有。


    安國邦還在心疼寶貝女兒瘦了,想著要好好的給她補一補,去食品站看看還有沒有肉或者骨頭?或者把家裏的雞宰了?


    安荔濃不知道老父親看著她肉嘟嘟的一張臉,是怎樣說出‘瘦了很多’的話來,捂住良心說的?


    說實話,安荔濃回京市不僅沒有瘦,還胖了一些。


    在石河村生活再好,也是紅薯飯或者土豆飯,但在趙老家的幾天,可是天天白米飯還有一葷一素,讓安荔濃吃得舍不得離開。


    當然,安荔濃也知道,是因為她在所以才吃得這麽好。平時,趙老也是簡簡單單的雜糧,很少會吃純白的大米飯。


    “出門在外肯定不如在家好,回家好好補補,多吃肉才能長肉。”在安國邦看來,寶貝女兒在哪兒都不如家裏好,所以瘦了是肯定的。


    至於女兒臉頰上的肉?


    老父親濾鏡,看不見。


    “爸,我想喝粥,肉粥,香菇瘦肉粥。最好就是再加上瑤柱和鮮蝦,還要蔥花和薄荷碎。”安荔濃嘟嘟嘴,“饞了。”


    安荔濃吞吞口水,好像已經聞到了噴噴香的瘦肉粥。


    上輩子,安荔濃就是粵人,喜歡喝老火靚湯,更喜歡喝粥,特別是用骨頭濃湯小火慢熬出來的大米粥,加入一把紅豆,再加入幾粒瑤柱,然後是幾個鮮蝦。


    美味,沒法擋。


    如果用的是嶺南的大圓米,就更香了。


    嶺南特有的大圓米,米粒純白,圓溜溜的像小珍珠,看著很可愛又萌噠,熬粥濃稠還自帶嶺南米特有的清甜。


    每次加班後,安荔濃就會用砂鍋給自己熬一鍋香噴噴的大骨海鮮粥。吃過後,立刻回血,精神滿滿。


    在火車上,安荔濃就想喝粥了。


    越想越饞。


    越饞越想。


    想著想著,安荔濃就委屈了。


    自從來了石河村,她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隨心所欲的吃過了。想喝粥,想吃紅燒排骨,想吃漢堡,想喝奶茶......很多很多。


    以前,為了減肥不吃肉不喝奶茶,聞一口肉味都擔心會胖三兩,每次聞到別人家飄出來的肉鮮味,總會遠遠就躲避開。


    一天天從奶茶店路過的時候,嘴饞了就假裝不屑的鄙視一句‘不知道加了多少香精,不能喝’。


    但現在,她想要吃肉,想吃漢堡,想喝奶茶。


    人,總是這麽的矯情,總是在失去後才後悔才想要珍惜。


    如果現在能擁有一杯奶茶,她肯定會毫不猶豫一口幹,減肥早已經是天邊的小雲彩。


    “爸,我想吃肉了。”


    想當初,她可是草食動物啊。


    拒絕一切的肉。


    “好。”安國邦毫不猶豫的答應,“我們回家,吃肉。”


    陸天明和鍾健康很無奈的看著安國邦,但也知道這個時候安國邦肯定是沒有心情繼續討論工作了,就讓他們先回家去。


    “下次再談。”


    安荔濃回來之前,安國邦和陸天明還有鍾健康正在討論在周邊村擴大青梅種植的事情。石河村雖然山多地少,還有很多山嶺正等著被開荒被種植。


    但石河村的人手不足是一大限製。


    村裏首先要安排更多的人手種植糧食。對農村人來說,稻穀、紅薯、土豆等等糧食更重要,任何時候都是要排在第一位的。


    開荒種植青梅,釀酒隻能排在糧食之後。隨著京市清河酒銷量的劇增,安國邦就想著要不要聯合周邊的村種植青梅?


    附近村種植,然後他們石河村收購。


    這樣不僅能保證釀酒原材料的充足,還能增加附近村民的收入,一舉多得。


    安國邦做了計劃,詢問國顧敬業後來勝利公社找陸天明和鍾健康商量,希望能得到支持。陸天明和鍾健康都希望公社下的各大隊各村越來越好,能有增加收入的機會,當然表示支持了。但如何操作還需要好好的談論一番。


    現在石河村已經先走了一步,成為附近最富裕的村,如何才能縮短其他村和石河村的差距?如果才能通過石河村把其他村拉拔起來?


    這些都需要慢慢討論。


    其實,眼睜睜的看著石河村富裕起來,不知道有多少村多少人眼紅妒忌呢。


    很多村長來公社開會,也一再表明希望能跟在石河村的腳步走。希望公社能夠說服石河村,讓石河村帶領周邊村一起發展。


    石河村吃肉,讓他們跟著喝湯。


    而公社一直擔心其他村會拖住石河村的發展,所以一直在打太極,在敷衍,現在石河村自己提出來要帶大家一起致富了,公社肯定沒有意見。


    陸天明和鍾健康都覺得安國邦的計劃可行,其他村開荒種植更多的果樹,然後把果子賣給石河村釀酒。


    石河村的酒再銷售到全國各地,最後實現共同富裕。


    當然,再好的計劃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會有前景擔憂。否則,怎麽說投資就是一場賭博?一場豪賭?


    如果石河村的酒坊發展不起來,消耗不了太多的果子,那前期的種植投資就有可能會打水漂。


    種果和種糧食不一樣。糧食當年當季就能收獲,投入不大,即使最後因為各種原因而失收也在能接受的範圍。


    但是,種果最少也需要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這就需要投入。


    時間的投入,人力的投入,物質的投入等等。


    時間、人力不值錢,大家可以不在意,但物質和金錢的投入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不敢邁出這一步。


    考慮著。


    衡量著。


    石河村因為釀酒富裕起來了,有些村的村長有魄力有遠見,早早就跟著種植了青梅和桑葚,然後還挖了魚塘,跟在石河村的腳跟後發展。


    當然這樣的人還是很少的。更多人過於謹慎,害怕失敗,擔心失望,繼續觀望著。


    針對一些不敢投資,或者一些不想投資的村,顧敬業也提出了解決方案。


    就是把村裏的山嶺租給石河村,然後由石河村出錢請各村的村民開荒種植果樹。但種下的果樹在租期內歸石河村所有,這些果樹的收入也統統歸石河村所有。


    說白了,就是石河村花錢請大家工作。


    這樣,不需要投資就能有工錢,也不用擔心投資失敗。當然,如果果園賺大錢了,也和他們無關。


    顧敬業羅列了好幾個方案讓公社和各村選擇,探討,談論。其實,顧敬業更希望各村能自己開荒,自己種植,自己管理,然後再統一賣給石河村酒坊。


    因為顧敬業相信,清河酒能發展起來,也能一直發展下去。


    ------題外話------


    不好意思,更新晚了。


    一整天都在開會,沒有時間碼字。


    還有一更在兩個小時後。


    麽麽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景並收藏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