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荔枝,艾貼、眼罩真的是安呈教你的?安呈,應該沒有見過艾草吧?”張川表示懷疑。喜歡穿西裝喜歡喝紅酒的安呈認識艾草?
生活上,安呈絕對是個很精致的人。平時喜歡的都是精致一類的東西,別人喜歡吃牛肉,他喜歡牛扒。平時連青菜都不太認識,會認識鄉下的野艾草?
認識安呈的人應該都會懷疑他認識艾草。
回國前,安家有錢,安呈過的是大少爺日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回國後,因為忙工作,因為貢獻大,所以有國家派專人照顧,他的生活能力連及格水平都不到。
安呈屬於工作滿分生活技能零蛋的人。
這樣的人會認識艾草?
還有,安呈一個科學家去研究艾貼?
奇怪。
詭異。
懷疑。
不太相信。
在很多人眼中,安呈是飄於生活上空的人。
接地氣的艾草,距離他很遙遠。
不過,也許是後來認識的......哎。隻要想到那麽精致的一個人後來落魄到掃大街清洗公廁,他們就痛心。
他們更願意安呈一直不認識艾草為何物。
“當然是老師教的,否則,我怎麽會?張爺爺,京市郊外也是有艾草的。再說,誰說一定更要認識艾草?或許老師在那本醫書、藥書上看到過呢?你們就不準老師喜歡看《本草綱目》?或許老師一邊研究無人機一邊看《本草綱目》呢。”
張川嘴角抽抽,為什麽感覺這理由很牽強?
不過,安荔濃說得也對,如果不是安呈教的她也不會。
顧敬業眼神探究的打量安荔濃。
相對於張川,顧敬業對安呈更了解。顧敬業記得曾經有一次,他因為天氣天冷用艾草泡腳,安呈聞到後,直說味道太難聞,聞到這麽難聞的味道腦袋就暈乎乎不會轉動。
那段時間,安呈看到他就遠遠避開,說受不了他身上的艾草味。
聞到艾草味就受不了的安呈會無緣無故去研究艾貼、眼罩?
要麽安荔濃說謊,要麽就是生活所逼。
其實,想想也不奇怪的。
以前,他們應該也沒想過有一天會淪落到鄉下種田。剛來鄉下的時候,他們也分不清稻苗和草,他們也分不清冬瓜、南瓜。
但現在,即使不如本地老農,但也略懂一二了。
所以,誰也不知道生活會教會自己些什麽。
麵對眾人的目光,安荔濃坦坦蕩蕩,任由大家打量、探究,“我的老師是《百科全書》,什麽都懂,什麽都會,無所不能。”
張川抿抿嘴,雖然覺得安荔濃說法誇張,但安呈也的確很出色很優秀。
“我老師是世界第一厲害。”安荔濃驕傲的宣布,“你們都是妒忌。”
張川嘴角抽抽,“我們的確妒忌。”妒忌安呈能遇到安荔濃這麽好的學生。
“嘻嘻。我想,老師應該會允許你們妒忌的。”
張川和顧敬業等人瞬間不想說話了。
莫老太笑著搖搖頭,“你們聊,我忙去了。”
安荔濃剛從京市回來,和張川等人聊了成人學校的事情。
成人讀書本就沒有孩子專注,容易分神,也健忘,明明前天晚上才學過的知識第二天就忘記了。
而且,因為大人平時都需要上工、幹活,忙起來,累起來,學過的知識就統統成了麵粉,輕輕一攪動就成了漿糊。
很多知識點,說一遍忘記了,說兩遍也忘記了,需要說上三五六遍。教育的工作更難,更重,但看著一張張認真努力的臉,張川也隻能更認真,更耐心。
“辛苦你們了。”安荔濃代表石河村人感激張川等人的教育,沒有因為他們是文盲而看不起,沒有因為他們健忘而煩惱甚至埋怨,而是更認真,更用心。
這,就是為師者吧。
張川擺擺手,“說什麽傻話?”
安荔濃笑著摸摸鼻子,“那我把感激的話收回來?”
“說出的話潑出去的水。”
安荔濃吐吐舌頭,然後和大家聊起石河村的發展計劃。
“我曾經做過一個五年發展計劃......”
顧敬業挑眉,“不是三年嗎?”他在安國邦那見過安荔濃的三年計劃。
安荔濃眨眨眼,“啊?三年嗎?”
再眨眨眼,“我好像忘記了。不是五年嗎?”
“難道是我記錯了?”
難道她把石河村的三年計劃和國家的五年計劃相混了?不過,不管幾年計劃現在都需要根據現狀的變化而做出改變。
計劃趕不上變化。
變化太大,如果計劃不做出改變就會束縛發展。
“小荔枝,你隻是村長的女兒,不是村長。”所以,事關石河村的發展計劃怎麽能沒有村長和村委會的人在場?
安荔濃得意,“我爸聽我的。”
“這叫什麽?我這就叫,村花和村長一起帶領大家發家致富。”安荔濃歎口氣,“我明明就是一朵小花,卻偏偏是個勞碌命。”
她到底是怎麽從鹹魚變成勞碌的老黃牛的?
懷疑人生。
安荔濃打算先和顧敬業等人聊聊發展,然後再和安國邦聊聊計劃,然後全村開會。他們先統一意見,然後再說服安國邦,然後再給村裏人畫大餅。
目前石河村的產業太雜,看似每一樣都能賺錢,但都賺錢不多。而目前石河村發展的最大障礙是人手不足。
處處需要人手,但人口基數卻不大,壯勞動力少。
安荔濃長歎一聲,“還是機械不普及啊。”後世的時候,幾台覺挖掘機就轟隆隆的開荒一座山頭,哪裏需要多少人力?
人家開局一把刀就能發展一座城。說明他們的機械還是太少,太落後。
“還需要買更多的機器。”例如挖掘機,例如推土機,又例如鉤機等等,都需要增加。就是不知道現在村裏還有多少錢。
明年,盡量增加兩台挖掘機。
一台挖掘機勝過一個村的壯勞動力,不能少。
“小荔枝,路也很重要。”
石河村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影響發展了。
“我知道,想要致富先修路。明年春,省城會安排工程隊過來修路......”
顧敬業和張川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裏的震驚。
雖然還不至於瞠目結舌,但也意外。
誰都沒想到這姑娘小小年紀竟然有這麽大的能量,也難怪安國邦和村委會都聽她的。有本事的小姑娘,誰不捧著?
雖然不想承認,但不能否認,人最現實,誰能帶來利益就靠近誰。
因為安荔濃能為石河村帶來利益,所以即使她年紀小,即使她來石河村的時間不長,但她在石河村的威信卻比安國邦更高。
這就是社會現實。
“雖然有工程隊,但還是要抽一部分人手出來幫忙修路。”安荔濃為難,明年的人手會更緊張。
“哎。人手啊。”
“提高出生率......”
安荔濃歎口氣,“遠水救不了近火。還不如多買兩台挖掘機。”十個壯勞動力也不如一台挖掘機。
而一個小嬰兒最少需要十六年才能成長為一個壯勞動力。
時間太長。
等小嬰兒長大後,社會已經機械化,已經不缺勞動力,屬於勞動力最不值錢的狀態。所以,還是買機械吧。
“我想把安裝電線杆和修路一起......”沒有電,真的太麻煩了。安荔濃真的很不習慣火水燈。
石河村人用的不是煤油燈,而是火水燈。
燃燒的時候會有淡淡的味道,讓安荔濃很不喜歡。安國邦還笑著說安荔濃矯情,因為村裏人連火水燈都舍不得多用。
“沒有電的確不方便。不過,電線杆需要灌水泥柱,需要不少的鐵和水泥......”而且灌水泥柱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能不能用木柱子?”
陳東山搖搖頭,“不能。木柱子被風吹雨打後很容易就腐敗,如果下雨天被吹倒在路上,很容易造成漏電危險。”
如果被一些對電認識不夠的人遇到,是會出人命的。所以,電線杆的質量不能差,不能馬虎。
“可以在木柱子外麵刷一層瀝青保護吧?有瀝青保護,木柱子的壽命應該會長一些吧?暫時用著,等賺錢了,就把木柱子換成水泥柱子?”
安荔濃記得院長媽媽曾經說過,80年代初的時候,一些偏遠小山村就是用木柱子充當電線杆的。
一些人會用瀝青保護,有些人會用油漆,有些人會用火烤得黑漆漆的防護螞蟻、白蟻,當然,也有人直接就用木柱子。
那時候,不少人因為被吹落的電線而出事。
“刷一層瀝青保護,木柱子能不能用上五年?”
五年的時間,足夠石河村改頭換麵了。
“五年?當然可以。如果平時注意養護,十年都不成問題。不過,這麽多瀝青,哪來?”
“我想辦法。辦法,總會比困難多。”
......
生活上,安呈絕對是個很精致的人。平時喜歡的都是精致一類的東西,別人喜歡吃牛肉,他喜歡牛扒。平時連青菜都不太認識,會認識鄉下的野艾草?
認識安呈的人應該都會懷疑他認識艾草。
回國前,安家有錢,安呈過的是大少爺日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回國後,因為忙工作,因為貢獻大,所以有國家派專人照顧,他的生活能力連及格水平都不到。
安呈屬於工作滿分生活技能零蛋的人。
這樣的人會認識艾草?
還有,安呈一個科學家去研究艾貼?
奇怪。
詭異。
懷疑。
不太相信。
在很多人眼中,安呈是飄於生活上空的人。
接地氣的艾草,距離他很遙遠。
不過,也許是後來認識的......哎。隻要想到那麽精致的一個人後來落魄到掃大街清洗公廁,他們就痛心。
他們更願意安呈一直不認識艾草為何物。
“當然是老師教的,否則,我怎麽會?張爺爺,京市郊外也是有艾草的。再說,誰說一定更要認識艾草?或許老師在那本醫書、藥書上看到過呢?你們就不準老師喜歡看《本草綱目》?或許老師一邊研究無人機一邊看《本草綱目》呢。”
張川嘴角抽抽,為什麽感覺這理由很牽強?
不過,安荔濃說得也對,如果不是安呈教的她也不會。
顧敬業眼神探究的打量安荔濃。
相對於張川,顧敬業對安呈更了解。顧敬業記得曾經有一次,他因為天氣天冷用艾草泡腳,安呈聞到後,直說味道太難聞,聞到這麽難聞的味道腦袋就暈乎乎不會轉動。
那段時間,安呈看到他就遠遠避開,說受不了他身上的艾草味。
聞到艾草味就受不了的安呈會無緣無故去研究艾貼、眼罩?
要麽安荔濃說謊,要麽就是生活所逼。
其實,想想也不奇怪的。
以前,他們應該也沒想過有一天會淪落到鄉下種田。剛來鄉下的時候,他們也分不清稻苗和草,他們也分不清冬瓜、南瓜。
但現在,即使不如本地老農,但也略懂一二了。
所以,誰也不知道生活會教會自己些什麽。
麵對眾人的目光,安荔濃坦坦蕩蕩,任由大家打量、探究,“我的老師是《百科全書》,什麽都懂,什麽都會,無所不能。”
張川抿抿嘴,雖然覺得安荔濃說法誇張,但安呈也的確很出色很優秀。
“我老師是世界第一厲害。”安荔濃驕傲的宣布,“你們都是妒忌。”
張川嘴角抽抽,“我們的確妒忌。”妒忌安呈能遇到安荔濃這麽好的學生。
“嘻嘻。我想,老師應該會允許你們妒忌的。”
張川和顧敬業等人瞬間不想說話了。
莫老太笑著搖搖頭,“你們聊,我忙去了。”
安荔濃剛從京市回來,和張川等人聊了成人學校的事情。
成人讀書本就沒有孩子專注,容易分神,也健忘,明明前天晚上才學過的知識第二天就忘記了。
而且,因為大人平時都需要上工、幹活,忙起來,累起來,學過的知識就統統成了麵粉,輕輕一攪動就成了漿糊。
很多知識點,說一遍忘記了,說兩遍也忘記了,需要說上三五六遍。教育的工作更難,更重,但看著一張張認真努力的臉,張川也隻能更認真,更耐心。
“辛苦你們了。”安荔濃代表石河村人感激張川等人的教育,沒有因為他們是文盲而看不起,沒有因為他們健忘而煩惱甚至埋怨,而是更認真,更用心。
這,就是為師者吧。
張川擺擺手,“說什麽傻話?”
安荔濃笑著摸摸鼻子,“那我把感激的話收回來?”
“說出的話潑出去的水。”
安荔濃吐吐舌頭,然後和大家聊起石河村的發展計劃。
“我曾經做過一個五年發展計劃......”
顧敬業挑眉,“不是三年嗎?”他在安國邦那見過安荔濃的三年計劃。
安荔濃眨眨眼,“啊?三年嗎?”
再眨眨眼,“我好像忘記了。不是五年嗎?”
“難道是我記錯了?”
難道她把石河村的三年計劃和國家的五年計劃相混了?不過,不管幾年計劃現在都需要根據現狀的變化而做出改變。
計劃趕不上變化。
變化太大,如果計劃不做出改變就會束縛發展。
“小荔枝,你隻是村長的女兒,不是村長。”所以,事關石河村的發展計劃怎麽能沒有村長和村委會的人在場?
安荔濃得意,“我爸聽我的。”
“這叫什麽?我這就叫,村花和村長一起帶領大家發家致富。”安荔濃歎口氣,“我明明就是一朵小花,卻偏偏是個勞碌命。”
她到底是怎麽從鹹魚變成勞碌的老黃牛的?
懷疑人生。
安荔濃打算先和顧敬業等人聊聊發展,然後再和安國邦聊聊計劃,然後全村開會。他們先統一意見,然後再說服安國邦,然後再給村裏人畫大餅。
目前石河村的產業太雜,看似每一樣都能賺錢,但都賺錢不多。而目前石河村發展的最大障礙是人手不足。
處處需要人手,但人口基數卻不大,壯勞動力少。
安荔濃長歎一聲,“還是機械不普及啊。”後世的時候,幾台覺挖掘機就轟隆隆的開荒一座山頭,哪裏需要多少人力?
人家開局一把刀就能發展一座城。說明他們的機械還是太少,太落後。
“還需要買更多的機器。”例如挖掘機,例如推土機,又例如鉤機等等,都需要增加。就是不知道現在村裏還有多少錢。
明年,盡量增加兩台挖掘機。
一台挖掘機勝過一個村的壯勞動力,不能少。
“小荔枝,路也很重要。”
石河村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影響發展了。
“我知道,想要致富先修路。明年春,省城會安排工程隊過來修路......”
顧敬業和張川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裏的震驚。
雖然還不至於瞠目結舌,但也意外。
誰都沒想到這姑娘小小年紀竟然有這麽大的能量,也難怪安國邦和村委會都聽她的。有本事的小姑娘,誰不捧著?
雖然不想承認,但不能否認,人最現實,誰能帶來利益就靠近誰。
因為安荔濃能為石河村帶來利益,所以即使她年紀小,即使她來石河村的時間不長,但她在石河村的威信卻比安國邦更高。
這就是社會現實。
“雖然有工程隊,但還是要抽一部分人手出來幫忙修路。”安荔濃為難,明年的人手會更緊張。
“哎。人手啊。”
“提高出生率......”
安荔濃歎口氣,“遠水救不了近火。還不如多買兩台挖掘機。”十個壯勞動力也不如一台挖掘機。
而一個小嬰兒最少需要十六年才能成長為一個壯勞動力。
時間太長。
等小嬰兒長大後,社會已經機械化,已經不缺勞動力,屬於勞動力最不值錢的狀態。所以,還是買機械吧。
“我想把安裝電線杆和修路一起......”沒有電,真的太麻煩了。安荔濃真的很不習慣火水燈。
石河村人用的不是煤油燈,而是火水燈。
燃燒的時候會有淡淡的味道,讓安荔濃很不喜歡。安國邦還笑著說安荔濃矯情,因為村裏人連火水燈都舍不得多用。
“沒有電的確不方便。不過,電線杆需要灌水泥柱,需要不少的鐵和水泥......”而且灌水泥柱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能不能用木柱子?”
陳東山搖搖頭,“不能。木柱子被風吹雨打後很容易就腐敗,如果下雨天被吹倒在路上,很容易造成漏電危險。”
如果被一些對電認識不夠的人遇到,是會出人命的。所以,電線杆的質量不能差,不能馬虎。
“可以在木柱子外麵刷一層瀝青保護吧?有瀝青保護,木柱子的壽命應該會長一些吧?暫時用著,等賺錢了,就把木柱子換成水泥柱子?”
安荔濃記得院長媽媽曾經說過,80年代初的時候,一些偏遠小山村就是用木柱子充當電線杆的。
一些人會用瀝青保護,有些人會用油漆,有些人會用火烤得黑漆漆的防護螞蟻、白蟻,當然,也有人直接就用木柱子。
那時候,不少人因為被吹落的電線而出事。
“刷一層瀝青保護,木柱子能不能用上五年?”
五年的時間,足夠石河村改頭換麵了。
“五年?當然可以。如果平時注意養護,十年都不成問題。不過,這麽多瀝青,哪來?”
“我想辦法。辦法,總會比困難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