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喝粥了。”


    正在攪拌著粥的婦女朝著正在玩樂的孩子大叫一聲,“別玩了。趕緊回家帶碗過來。吃完,我們煮下一鍋。”


    “吃飯都不積極。”


    “一天天的就知道瘋玩。”


    有人拿著勺子在鍋邊輕輕的敲了敲,大喊著,“喝粥了。喝粥了。帶碗過來。”


    第一鍋,是老人和孩子的。


    等老人孩子們吃完,然後才是殺豬的年輕人,最後才是煮粥的婦女們。


    一鍋接一鍋,騰騰熱氣映襯著婦女偏暗黃的臉,一雙眼睛特別特別的閃亮。雖然隻是豬血粥,沒有肉,但也讓很多人歡喜了。


    “快。快回去帶碗。”


    “嘻嘻。我要吃很大很大一碗。”


    小屁孩們高高興興,奔奔跳跳,一邊跑一邊歡呼。


    簡單,又朝氣蓬勃。


    安荔濃也和小夥伴們一起跑回家帶碗筷,看到趙老還呆呆的站在原地,又跑回來拉著他走,“趙爺爺,回去帶碗。早到早吃。”


    “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我們要趕緊的。”


    趙來呆呆的跟著跑,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完全不知道怎麽回事就被安荔濃拉著跑。


    “這就好像吃食堂,需要自帶碗筷。”


    趙老,“哦哦。”很好奇,也很新奇。


    趙老跟在安荔濃和小夥伴們身後,看著孩子們拿著碗筷就跑。


    有人的碗掉在地上,撿起來繼續跑;有人摔一跤,咕嚕爬起來,繼續蹦跳著跑遠;有人在旁邊的小河裏洗碗......趙老還看到小河裏有雜草在飄蕩。


    能洗幹淨嗎?


    會不會越洗越髒?


    這河裏的水有沒有影響身體健康的微生物?會不會有細菌?


    趙老的腦海荔滿是問題,但孩子早已經跑遠了。


    一個大概三歲多的小男孩,一手拿著碗一手擦著鼻涕,吸吸鼻子,然後咧著嘴角傻笑。然後,又看到他用滿是鼻涕的手拿碗,鼻涕蹭在木碗上而不自知。


    趙老想要說一句不衛生,但看大家都不以為意的樣子,也知道這是環境使然。人的生活習慣和人所處的環境有關,有些事情不是他說一句兩句就能解決的,就能改變的。


    哎。


    都是因為太窮了。


    大人都忙著賺工分,根本就沒有時間管教孩子。


    其實,大人本就不是愛幹淨講衛生的人。


    在鄉下,大人更喜歡說‘大菌吃細菌,細菌當補品。’自己都不愛幹淨,又怎麽會要求孩子講衛生?


    老人和孩子排著隊等待分粥,說說笑笑。


    趙老站在安荔濃身後,看著安荔濃帶著草帽,看著她小心翼翼的護著自己的碗,看著她距離前麵的小孩兩米遠......


    前麵的小孩好像也知道安荔濃的習慣,沒有靠上來,把碗夾在腋下,用力撓撓頭,回頭和安荔濃說話,“小荔枝,聽說今天有鹵豬大腸。”說著,吸吸鼻子,吞吞口水,一臉的饞樣。


    安荔濃抿住嘴,“別撓頭。在鍋前撓頭,也不怕頭皮屑掉到鍋裏去。”


    “嘻嘻。今天下著‘牛毛雨’,頭皮屑飛不起來。”


    ‘牛毛雨’是本地話,毛毛細雨的意思。


    因為下著蒙蒙細雨,孩子們在外麵玩上一會,頭發就濕了,頭皮屑當然飛不起來。但安荔濃覺得反胃,“反正別亂動,亂撓。”


    “嘻嘻。我媽說了,大菌吃細菌,細菌當補品。”他媽還說了以前窮的時候,別說頭皮屑了,連樹皮都啃。


    小屁孩剔剔指甲,“我這是營養。”


    “閉嘴。”安荔濃怒瞪著雙眼,氣鼓著一張臉。說了一千遍,要注意衛生,要注意衛生,但大家就是習慣難改。


    哼。


    這惡習必須改。


    “不要聽你媽說,聽老師說。老師說了,飯前便後要洗手,洗手,還有吃飯的時候不要撓頭,更不要撓腋下......”


    這群小屁孩真是屁股癢了。


    吃飯的時候亂撓,也不怕吃了不幹淨的東西拉肚子。


    “莫奶奶說了,病從口入。想要身體健康,就要愛幹淨,講衛生。”安荔濃威脅道,“你下次再不講衛生,我就讓鐵蛋揍你。哼。揍得你屁股開花。”


    小屁孩嘟嘟嘴,“我媽說得對,你就是矯情。”安荔濃冷哼一聲,小屁孩立刻嘻嘻笑,然後用手擦擦碗,“好吧。我愛幹淨,我講衛生。”


    安荔濃看著對方三兩下就把木碗擦得灰黑髒的,也不知道是手裏的鼻涕,還是指甲裏的頭皮屑,或者是剛剛玩石頭留下的泥巴......好好的一隻碗,越擦越髒,越擦越髒。


    沒眼睛看。


    安荔濃兩眼望天,眼不見為淨。


    “小荔枝,你看狗娃,快看他。哈哈。狗娃把碗放在屁股後,是不是想要接屁?”


    “噗噗。接住一碗屁,滿滿的一碗。嗷嗷,吃個痛快。”


    “哈哈哈。”


    安荔濃不想說話,心太累。


    “噗。”趙老沒忍住,笑了出來。


    安荔濃訕訕,“其實,我們石河村的人還是很講究衛生的。”說著,狠狠地瞪了小屁孩一眼,一會再找他們算賬。


    在外人麵前不講究衛生,這不是讓人懷疑石河村做的東西不衛生嗎?到時候,誰願意買石河村的酸菜、鹹菜、臘肉臘腸?


    哼。


    真是欠收拾。


    可能是安荔濃的眼神太過危險,小屁孩立刻轉過身,假裝一本正經的排隊等待分粥,甚至撩起衣角擦擦碗。


    安荔濃又想要罵人了,這衣角不比碗更髒?


    用衣角擦碗,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是不是因為天氣冷,所以腦子被凍僵了?不會轉動了?


    安荔濃覺得她要找老父親商量商量,還要繼續強調衛生問題。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重要了,做不好,會影響酸菜和臘肉的銷量。


    ‘髒兮兮’三個字很影響感觀,影響印象分。


    但村裏人窮慣了,窮得太久了,對糧食的執著在‘有’而不是‘幹淨衛生’。


    隻要是糧食,幹不幹淨都不重要。


    跟他們說要‘注意衛生’?


    他們會覺得矯情,然後說‘以前如何如何’......以前啃樹皮也活了下來,以前吃觀音土也活了下來。


    所以,懶得矯情。


    一鍋粥裏被掉了一顆老鼠屎就不吃了?


    不可能的。


    一碗菜裏有一根頭發就不要了。


    不可能的。


    看到鹵肉鍋裏有一隻死蟑螂,不要不吃了?


    也不可能的。


    還記得安荔濃第一次讓村裏人注意衛生的時候,有人問‘一塊肉掉在牛糞上,撿不撿?’


    安荔濃的答案肯定是,不撿。


    但村裏人的答案,卻是相反的,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撿起來,洗洗,一口吃掉。


    即使掉落在牛糞上,肉也還是肉,為什麽不撿?為什麽不吃?


    安荔濃覺得惡心,但別人卻理所當然。


    成長的環境不同。


    就好像安國邦會把掉在飯桌上的米粒撿起來吃,會把掉在地上的肉撿起來吹一吹然後吃掉。


    經曆不同,生存的環境不同,大家對待衛生的要求也不同。


    即使安荔濃一再強調要‘飯前便後’洗手,要養成‘愛幹淨,講衛生’的好習慣,但能做到的人很少。


    即使是安國邦也常常忘記洗手,更不要說幾歲的小屁孩。


    做得最好的就是和安荔濃一起玩的小夥伴,鐵蛋、傻蛋他們。


    其他人?


    說一千遍,也還是舊習難改。


    有時候,很無力,但能做的隻有堅持。


    堅持吧。


    等人的物質條件好了,生活條件提升了,大家自然就會注意到和重視衛生方麵的問題。


    安荔濃認真向趙老解釋,雖然他們村的小屁孩不太注意衛生,但他們村的吃食都是很衛生的。進他們村作坊工作的人,都是有要求的,其中要求最嚴格的是衛生。


    平時,幹不幹淨,衛生不衛生,安荔濃可以不管。但是,進了村作坊就必須愛幹淨,講衛生。


    食品的安全衛生問題是發展的重中之重。


    看安荔濃一臉嚴肅,趙老擺擺手,“小孩子而已。”別看他現在是大家尊敬的科學家,其實小時候也一樣會尿尿和泥巴搓丸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景並收藏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