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敬業的老朋友,離開的離開,死的死,而還有一些沒有任何消息不知道散落在哪個角落不知道是否還活著。
當然,也有一些還生活在京市。
顧敬業回來,這讓很多人驚訝,意外,然後就是激動。
老朋友見麵,淚流滿麵。
看著曾經意氣風發的老朋友們變得沉穩內斂,謹小慎微,大家都無奈的歎口氣,然後安慰自己和朋友,“活著就好。”
能活著就好。
老朋友以為顧敬業能回來是因為恢複了名譽了,但顧敬業搖搖頭,“還沒有。”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等到哪一天。
隻能希望,期望,盼望。
希望,真的能有那一天。
希望那一天真的能到來,能等到。
和老朋友們聊起現在的形勢,都說已經鬆動了很多。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都少了幾分小心翼翼。
幾年前,不敢隨便說話就怕被人抓住了把柄。
“哎。這些日子......”活得戰戰兢兢。
對於很多人來說,不能暢快的活著就是痛苦。雖然他們相對來說比較幸運,不用下鄉,但生活上也不會太如意。
大家都希望黑暗快點過去,希望‘黎明’能盡快到來。大家都希望能沐浴在陽光下隨心所欲的生活。
“快到了吧。”
黎明快到了吧?
很多人都在為了‘黎明’二字而努力,相信這兩個字不遠了。
“應該不遠了。安呈不是回複名譽了嗎?”因為安呈這件事,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說到安呈,大家一陣沉默。
名譽恢複了,但安呈已經不在了。
他沒有等到這一天。
這讓很多人情緒奔潰,不能接受。
特別是同在京市卻不能給安呈任何幫助的人,內疚得老淚縱橫。不是他們不願意伸出援助之手,而是不能,不敢拿自己和家人冒險。
安呈剛被分配到街道掃大街和公廁的時候,也有人偷偷給他送吃的穿的,暗中幫一把,但是緊接著所有幫助過安呈的人都陸續出事了。
然後,再也沒有人敢出手,即使看到也要視而不見,否則就要帶累全家。
很多人也是最近才知道安呈不在了。
想想就心痛,曾經才華橫溢的清風朗月般的謙謙君子......再也見不到安呈的風采了,也不能聽到安呈用拉丁文念詩了。
安呈能在這個時候恢複名譽,應該也是因為他已經不在了的緣故。如果安呈還在,那些人還不知道也要如何阻撓呢。
當然,很少人知道安呈能恢複名譽是因為他有個好學生。
“沒想到,沒想到啊。安呈竟然收了學生。哈哈哈。好啊。好......哇哇哇。”說著蹲在地上哇哇大哭,一把年紀了哭得像個孩子一樣淒慘悲戚。
然後,又有人擔心那些人會不會不放過安荔濃?
安荔濃是安呈的學生,而那些人算是逼死安呈的凶手,天然的對立,而且沒有任何和解的可能。
那些人擔心安荔濃崛起,然後報複他們。
而身份安呈學生的安荔濃,肯定不會讓那些人過得太滋潤,否則怎麽對得起安呈的是悉心教導?
大家很擔心那些人會未雨綢繆的斬草除根,讓安荔濃夭折在成名前。
顧敬業搖搖頭,“沒有機會了。”雖然不知道安荔濃是怎麽做到的,但安荔濃已經入了大領導的眼,在大領導那裏報備了。
過年前,趙平帶著四人急匆匆的趕到石河村,然後在石河村待了大半個月,就說明安荔濃手裏也不是沒有籌碼的。
上麵能同意恢複安呈的名譽,能同意讓報社配合安荔濃宣傳石河村清河酒,就說明安荔濃手裏的籌碼讓上麵重視。
顧敬業一直都認為安荔濃手裏肯定不止那幾篇讓人看著熱血沸騰的‘小作文’,她對計算機的認識超出任何人。
安荔濃寫的《計算機暢想》不僅讓大家看到計算機的重要性,還讓大家對計算機的研究有了方向。
雖然安荔濃說那些都是安呈教她的,但她能寫出這麽有深度的‘小作文’來,也說明她是研究過甚至有一定更進展收獲的。
像顧敬業這樣想的還有很多人。
而安荔濃的鹹魚心態也讓人誤以為她手裏有大籌碼,但正在待價而沽,沒有好的交換利益不願意拿出來。
安荔濃最先拿出來的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腳踏脫穀機,然後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很多還能運用到其他地方,給一個領域注入新的想法和思考方向。
很多人都覺得安荔濃的手裏、腦子裏肯定有更重要,更具技術含量的東西,甚至她對計算機的了解也肯定不僅僅是她‘小作文’裏寫的那樣淺顯表麵。
所以,經過各種扯皮、較量,最終同意恢複安呈的名譽,把屬於他的一切還給他。雖然說把屬於安呈的一切還給他,但因為安呈已經去世,即使沒還也沒有人追著要,所以認真起來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
那些拿了安呈的東西的人也因此而鬆了一口氣,甚至在心裏暗暗慶幸,‘幸好安呈死了,東西還是他們的。’
至於安呈的家人?
在國外。即使真的還,也不會還給安呈的資本家親人。
所以,安呈的名譽回複了,但屬於他的東西大家都在裝傻扮懵,想著拖一拖就過去了。
嗬嗬。
但是,除嘲諷和無奈,誰又能做什麽?
不管是趙平還是安荔濃,都什麽也做不了。
“能恢複名譽就好。”
顧敬業和他的老朋友都認為,能恢複名譽就是一大幸事,是一種動向,一種風向,一種說明......安呈名譽的恢複給了很多人希望。
來京市三天後,安荔濃和顧敬業終於見到了報社的負責人陳奮。
陳奮看起來四十多歲左右,有著中年男人常見的眼袋。可能是用腦比較多的緣故,頭發稀少得可憐,像地中海裏飄搖著幾根水草,讓人看著就想要珍惜再珍惜。
陳奮也很鬱悶,突然就接到上麵的要求,讓他一家正正經經的報社配合石河村安荔濃宣傳石河村清河酒。
陳奮找遍了熟人詢問怎麽回事,但知道內情的人不多。隻有幾個親戚隱晦的說是因為已經去世的安呈。
安呈去世了,但他還有個學生在。
這應該可能是為了安撫安呈的學生。
這都是些什麽事?
想要安撫安呈的學生,把安呈的房子財產還給人家不就好了?一邊霸占著別人的財產一邊又惺惺作態的要求他盡力配合,一定要讓安荔濃滿意。
哼呸。
能在這片地生活得好的,誰都不是傻子。
按理說安呈名譽恢複了,屬於安呈的東西就應該歸還,即使不歸還也應該交公,但是那些人呢?
愣是厚著臉皮假裝什麽都不知道。
但是,一層一層下來,他隻能接受。
在和陳奮見麵之前,安荔濃和顧敬業就商量過宣傳的內容。
顧敬業覺得安荔濃寫的清河酒曆史太過‘假’,但安荔濃卻覺得現在人的精神生活太貧瘠,不需要太真實的故事,越是浮誇越是虛假就也是有趣。
大家是願意相信清河酒有兩百年的曆史,還是隻有僅僅兩年的時間?
當然是前者了。
兩百年老酒,和兩年前釀的酒是有很大區別的。
和安荔濃、顧敬業打過招呼後,陳奮就問安荔濃想要如何宣傳?需要多大的版麵?在刊登前,他們要先審核宣傳的內容。
他們報社內容的主流是:正直、正義、英雄、勤勞、務實......是具有時代特色的。所以希望安荔濃在提供內容的時候,不要太多花俏。
陳奮了解國清河酒,就連他媽都能說幾句‘喝酒就喝清河酒’‘一口清河酒,腰不酸腿不疼’......說真的,聽起來像賣假藥的。
“陳叔叔,這是我做的計劃書,你看看。”
陳奮意外的看一眼安荔濃,小小年紀不怯場,冷靜,平靜,有著和年齡不負的鎮定和大氣。而且,看得出來這場談話是以她為主顧敬業為輔的。
“我看看。”
看過計劃書後,陳奮驚訝,“一年?”
“時間太長了。”
安荔濃搖搖頭,“應該說暫時定一年。效果好的話,我們可以繼續簽合作合同。”
“其實,我們清河酒的宣傳所占用的版麵不多......”
安荔濃的計劃書主要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清河酒的曆史故事。
a版,也俗稱正麵的四分之一版麵來連載清河酒的曆史故事。這個曆史故事不長,大概兩萬字不到。
這個故事是可以當做傳承的勵誌故事看,既能宣傳清河酒的曆史,又不缺趣味性,完全可以當娛樂小故事看。
人的精神生活貧乏,一點點的娛樂都能讓人激動很久很久。
第二部分:‘我和清河酒’的專題版。
位置不需要太大,主要是刊登個人和清河酒的故事。這些小故事既可以是安荔濃方提供,也接受投稿。
隻要被刊登,不僅能拿到報社的稿費,還能拿到石河村送出的小禮物。
第三部分:推廣小信息。隻需要一個小角落就好。
一些打折活動,新品上市活動等等都會在這個小角落裏刊登。
“第一部分占據的版麵最大,但最多就連載一個月左右時間。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則需要一年......其實,你們報社想要有更大的收益,也可以接受廣告......”
陳奮皺眉,“廣告?”
“對啊。你們報社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報紙的銷售量,但能看得起報紙的人畢竟不多,但是,如果你們增加一個廣告位,幫一些地方或者工廠宣傳他們的產品......雖然說一個地方出產的東西多數是要賣給收購站,但如果其他地方的工廠真好需要,願意用更高的價錢來收購,大家肯定也是願意賣給價錢更高的工廠是不是?不管是收購站還是工廠都是集體,也不違反規定。但是,很多工廠有需要,卻卻不知道哪裏有東西?一些地方有很多東西,卻又不知道哪裏需要......你們報社就提供過一個平台,一個小小的角落就可以。某某工廠需要什麽?某某地方有什麽?然後留下聯係電話、地址、聯係人......”
安荔濃眨巴一下眼睛,“雖然可能收入不大,但也是一部分收入是不是?你們報社有收入,而其他人和地方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陳奮驚訝的看著安荔濃,然後笑了起來,“可以考慮。”
“你這是打折活動?”
“嗯。買清河酒超過10元送一根臘腸(10厘米左右長,大約三兩重);買清河酒超過8元送一小壇酸菜......隻要消費就送一張艾貼。活動時間僅限這個月。”
“每個月的15日是消費日,隻要在當天消費統統八折......”
陳奮越看越驚訝,然後又有些好笑,“花樣百出。”不管是供銷社還是百貨商場都沒有這樣多花樣的促銷。
不過,也能理解。現在買東西隻能供銷社和百貨商場,一些小地方甚至沒有百貨商場,隻有供銷社。
愛買不買。
不買,員工還能更舒適。
賣出多,賣出少,一樣的工資,壓根不需要多想。
所以,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按部就班。
像安荔濃這樣花樣百出的搞事情的人還真的很少見。不是沒有,是這十年沒有。以前......以前的商家也是花樣百出搞事情,競爭。
計劃經濟讓市場穩定,但也少了幾分活力。
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像安荔濃這樣又是打折又是送小禮物的店了。雖然陳奮屬於‘男主外女主內’的一類男人,但也多少了解女人。
家庭主婦最精打細算,也最貪圖小便宜,已經可以想象到時候清河酒的櫃台會有多熱鬧。
“可惜,你們村隻有清河酒。”
“不是啊。我們村還有臘肉臘腸魚幹,還有艾貼,還有皂,還有酸菜......當然,清河酒為主。”
當初在供銷社租櫃台的時候就清楚說明,主要售賣清河酒。
“如果你們清河酒沒有打折活動和促銷活動,這個版塊是不是就能撤掉?”
“是的。第一部分在連載結束後就能撤掉.至於第三部分,時間不定。這一年內,隻要我們有促銷活動,你們就要幫忙刊登活動信息。當然,為了不影響你們的版麵內容,我們會提前三到五天知會,並且會提前提交活動內容......”
“第二部分我和清河酒的專題版,則一年不撤。這一年,我們會麵對廣大人民群眾有償征稿......當然,內容需要經過你們的審核。”
......
安荔濃和陳奮在有來有往的討論,顧敬業在旁邊聽著,不插話,安安靜靜。即使安荔濃有時候表達得不順暢,不夠明白,顧敬業也不幹涉,讓她想辦法自圓其說。
但也能看出來,安荔濃雖然懂得多,但都是表麵知識一點皮毛沒有實踐經驗。莫名的,顧敬業又想起安呈。
現在,不管安荔濃如何表現,大家都不會懷疑她不是原裝,隻會一再感慨安呈厲害。
安荔濃哭笑不得,不過,也算是目的達到了。
------題外話------
今天隻有一更。
當然,也有一些還生活在京市。
顧敬業回來,這讓很多人驚訝,意外,然後就是激動。
老朋友見麵,淚流滿麵。
看著曾經意氣風發的老朋友們變得沉穩內斂,謹小慎微,大家都無奈的歎口氣,然後安慰自己和朋友,“活著就好。”
能活著就好。
老朋友以為顧敬業能回來是因為恢複了名譽了,但顧敬業搖搖頭,“還沒有。”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等到哪一天。
隻能希望,期望,盼望。
希望,真的能有那一天。
希望那一天真的能到來,能等到。
和老朋友們聊起現在的形勢,都說已經鬆動了很多。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都少了幾分小心翼翼。
幾年前,不敢隨便說話就怕被人抓住了把柄。
“哎。這些日子......”活得戰戰兢兢。
對於很多人來說,不能暢快的活著就是痛苦。雖然他們相對來說比較幸運,不用下鄉,但生活上也不會太如意。
大家都希望黑暗快點過去,希望‘黎明’能盡快到來。大家都希望能沐浴在陽光下隨心所欲的生活。
“快到了吧。”
黎明快到了吧?
很多人都在為了‘黎明’二字而努力,相信這兩個字不遠了。
“應該不遠了。安呈不是回複名譽了嗎?”因為安呈這件事,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說到安呈,大家一陣沉默。
名譽恢複了,但安呈已經不在了。
他沒有等到這一天。
這讓很多人情緒奔潰,不能接受。
特別是同在京市卻不能給安呈任何幫助的人,內疚得老淚縱橫。不是他們不願意伸出援助之手,而是不能,不敢拿自己和家人冒險。
安呈剛被分配到街道掃大街和公廁的時候,也有人偷偷給他送吃的穿的,暗中幫一把,但是緊接著所有幫助過安呈的人都陸續出事了。
然後,再也沒有人敢出手,即使看到也要視而不見,否則就要帶累全家。
很多人也是最近才知道安呈不在了。
想想就心痛,曾經才華橫溢的清風朗月般的謙謙君子......再也見不到安呈的風采了,也不能聽到安呈用拉丁文念詩了。
安呈能在這個時候恢複名譽,應該也是因為他已經不在了的緣故。如果安呈還在,那些人還不知道也要如何阻撓呢。
當然,很少人知道安呈能恢複名譽是因為他有個好學生。
“沒想到,沒想到啊。安呈竟然收了學生。哈哈哈。好啊。好......哇哇哇。”說著蹲在地上哇哇大哭,一把年紀了哭得像個孩子一樣淒慘悲戚。
然後,又有人擔心那些人會不會不放過安荔濃?
安荔濃是安呈的學生,而那些人算是逼死安呈的凶手,天然的對立,而且沒有任何和解的可能。
那些人擔心安荔濃崛起,然後報複他們。
而身份安呈學生的安荔濃,肯定不會讓那些人過得太滋潤,否則怎麽對得起安呈的是悉心教導?
大家很擔心那些人會未雨綢繆的斬草除根,讓安荔濃夭折在成名前。
顧敬業搖搖頭,“沒有機會了。”雖然不知道安荔濃是怎麽做到的,但安荔濃已經入了大領導的眼,在大領導那裏報備了。
過年前,趙平帶著四人急匆匆的趕到石河村,然後在石河村待了大半個月,就說明安荔濃手裏也不是沒有籌碼的。
上麵能同意恢複安呈的名譽,能同意讓報社配合安荔濃宣傳石河村清河酒,就說明安荔濃手裏的籌碼讓上麵重視。
顧敬業一直都認為安荔濃手裏肯定不止那幾篇讓人看著熱血沸騰的‘小作文’,她對計算機的認識超出任何人。
安荔濃寫的《計算機暢想》不僅讓大家看到計算機的重要性,還讓大家對計算機的研究有了方向。
雖然安荔濃說那些都是安呈教她的,但她能寫出這麽有深度的‘小作文’來,也說明她是研究過甚至有一定更進展收獲的。
像顧敬業這樣想的還有很多人。
而安荔濃的鹹魚心態也讓人誤以為她手裏有大籌碼,但正在待價而沽,沒有好的交換利益不願意拿出來。
安荔濃最先拿出來的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腳踏脫穀機,然後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很多還能運用到其他地方,給一個領域注入新的想法和思考方向。
很多人都覺得安荔濃的手裏、腦子裏肯定有更重要,更具技術含量的東西,甚至她對計算機的了解也肯定不僅僅是她‘小作文’裏寫的那樣淺顯表麵。
所以,經過各種扯皮、較量,最終同意恢複安呈的名譽,把屬於他的一切還給他。雖然說把屬於安呈的一切還給他,但因為安呈已經去世,即使沒還也沒有人追著要,所以認真起來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
那些拿了安呈的東西的人也因此而鬆了一口氣,甚至在心裏暗暗慶幸,‘幸好安呈死了,東西還是他們的。’
至於安呈的家人?
在國外。即使真的還,也不會還給安呈的資本家親人。
所以,安呈的名譽回複了,但屬於他的東西大家都在裝傻扮懵,想著拖一拖就過去了。
嗬嗬。
但是,除嘲諷和無奈,誰又能做什麽?
不管是趙平還是安荔濃,都什麽也做不了。
“能恢複名譽就好。”
顧敬業和他的老朋友都認為,能恢複名譽就是一大幸事,是一種動向,一種風向,一種說明......安呈名譽的恢複給了很多人希望。
來京市三天後,安荔濃和顧敬業終於見到了報社的負責人陳奮。
陳奮看起來四十多歲左右,有著中年男人常見的眼袋。可能是用腦比較多的緣故,頭發稀少得可憐,像地中海裏飄搖著幾根水草,讓人看著就想要珍惜再珍惜。
陳奮也很鬱悶,突然就接到上麵的要求,讓他一家正正經經的報社配合石河村安荔濃宣傳石河村清河酒。
陳奮找遍了熟人詢問怎麽回事,但知道內情的人不多。隻有幾個親戚隱晦的說是因為已經去世的安呈。
安呈去世了,但他還有個學生在。
這應該可能是為了安撫安呈的學生。
這都是些什麽事?
想要安撫安呈的學生,把安呈的房子財產還給人家不就好了?一邊霸占著別人的財產一邊又惺惺作態的要求他盡力配合,一定要讓安荔濃滿意。
哼呸。
能在這片地生活得好的,誰都不是傻子。
按理說安呈名譽恢複了,屬於安呈的東西就應該歸還,即使不歸還也應該交公,但是那些人呢?
愣是厚著臉皮假裝什麽都不知道。
但是,一層一層下來,他隻能接受。
在和陳奮見麵之前,安荔濃和顧敬業就商量過宣傳的內容。
顧敬業覺得安荔濃寫的清河酒曆史太過‘假’,但安荔濃卻覺得現在人的精神生活太貧瘠,不需要太真實的故事,越是浮誇越是虛假就也是有趣。
大家是願意相信清河酒有兩百年的曆史,還是隻有僅僅兩年的時間?
當然是前者了。
兩百年老酒,和兩年前釀的酒是有很大區別的。
和安荔濃、顧敬業打過招呼後,陳奮就問安荔濃想要如何宣傳?需要多大的版麵?在刊登前,他們要先審核宣傳的內容。
他們報社內容的主流是:正直、正義、英雄、勤勞、務實......是具有時代特色的。所以希望安荔濃在提供內容的時候,不要太多花俏。
陳奮了解國清河酒,就連他媽都能說幾句‘喝酒就喝清河酒’‘一口清河酒,腰不酸腿不疼’......說真的,聽起來像賣假藥的。
“陳叔叔,這是我做的計劃書,你看看。”
陳奮意外的看一眼安荔濃,小小年紀不怯場,冷靜,平靜,有著和年齡不負的鎮定和大氣。而且,看得出來這場談話是以她為主顧敬業為輔的。
“我看看。”
看過計劃書後,陳奮驚訝,“一年?”
“時間太長了。”
安荔濃搖搖頭,“應該說暫時定一年。效果好的話,我們可以繼續簽合作合同。”
“其實,我們清河酒的宣傳所占用的版麵不多......”
安荔濃的計劃書主要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清河酒的曆史故事。
a版,也俗稱正麵的四分之一版麵來連載清河酒的曆史故事。這個曆史故事不長,大概兩萬字不到。
這個故事是可以當做傳承的勵誌故事看,既能宣傳清河酒的曆史,又不缺趣味性,完全可以當娛樂小故事看。
人的精神生活貧乏,一點點的娛樂都能讓人激動很久很久。
第二部分:‘我和清河酒’的專題版。
位置不需要太大,主要是刊登個人和清河酒的故事。這些小故事既可以是安荔濃方提供,也接受投稿。
隻要被刊登,不僅能拿到報社的稿費,還能拿到石河村送出的小禮物。
第三部分:推廣小信息。隻需要一個小角落就好。
一些打折活動,新品上市活動等等都會在這個小角落裏刊登。
“第一部分占據的版麵最大,但最多就連載一個月左右時間。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則需要一年......其實,你們報社想要有更大的收益,也可以接受廣告......”
陳奮皺眉,“廣告?”
“對啊。你們報社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報紙的銷售量,但能看得起報紙的人畢竟不多,但是,如果你們增加一個廣告位,幫一些地方或者工廠宣傳他們的產品......雖然說一個地方出產的東西多數是要賣給收購站,但如果其他地方的工廠真好需要,願意用更高的價錢來收購,大家肯定也是願意賣給價錢更高的工廠是不是?不管是收購站還是工廠都是集體,也不違反規定。但是,很多工廠有需要,卻卻不知道哪裏有東西?一些地方有很多東西,卻又不知道哪裏需要......你們報社就提供過一個平台,一個小小的角落就可以。某某工廠需要什麽?某某地方有什麽?然後留下聯係電話、地址、聯係人......”
安荔濃眨巴一下眼睛,“雖然可能收入不大,但也是一部分收入是不是?你們報社有收入,而其他人和地方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陳奮驚訝的看著安荔濃,然後笑了起來,“可以考慮。”
“你這是打折活動?”
“嗯。買清河酒超過10元送一根臘腸(10厘米左右長,大約三兩重);買清河酒超過8元送一小壇酸菜......隻要消費就送一張艾貼。活動時間僅限這個月。”
“每個月的15日是消費日,隻要在當天消費統統八折......”
陳奮越看越驚訝,然後又有些好笑,“花樣百出。”不管是供銷社還是百貨商場都沒有這樣多花樣的促銷。
不過,也能理解。現在買東西隻能供銷社和百貨商場,一些小地方甚至沒有百貨商場,隻有供銷社。
愛買不買。
不買,員工還能更舒適。
賣出多,賣出少,一樣的工資,壓根不需要多想。
所以,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按部就班。
像安荔濃這樣花樣百出的搞事情的人還真的很少見。不是沒有,是這十年沒有。以前......以前的商家也是花樣百出搞事情,競爭。
計劃經濟讓市場穩定,但也少了幾分活力。
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像安荔濃這樣又是打折又是送小禮物的店了。雖然陳奮屬於‘男主外女主內’的一類男人,但也多少了解女人。
家庭主婦最精打細算,也最貪圖小便宜,已經可以想象到時候清河酒的櫃台會有多熱鬧。
“可惜,你們村隻有清河酒。”
“不是啊。我們村還有臘肉臘腸魚幹,還有艾貼,還有皂,還有酸菜......當然,清河酒為主。”
當初在供銷社租櫃台的時候就清楚說明,主要售賣清河酒。
“如果你們清河酒沒有打折活動和促銷活動,這個版塊是不是就能撤掉?”
“是的。第一部分在連載結束後就能撤掉.至於第三部分,時間不定。這一年內,隻要我們有促銷活動,你們就要幫忙刊登活動信息。當然,為了不影響你們的版麵內容,我們會提前三到五天知會,並且會提前提交活動內容......”
“第二部分我和清河酒的專題版,則一年不撤。這一年,我們會麵對廣大人民群眾有償征稿......當然,內容需要經過你們的審核。”
......
安荔濃和陳奮在有來有往的討論,顧敬業在旁邊聽著,不插話,安安靜靜。即使安荔濃有時候表達得不順暢,不夠明白,顧敬業也不幹涉,讓她想辦法自圓其說。
但也能看出來,安荔濃雖然懂得多,但都是表麵知識一點皮毛沒有實踐經驗。莫名的,顧敬業又想起安呈。
現在,不管安荔濃如何表現,大家都不會懷疑她不是原裝,隻會一再感慨安呈厲害。
安荔濃哭笑不得,不過,也算是目的達到了。
------題外話------
今天隻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