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打參包子
直播旅行,從長白山開始打卡全國 作者:小六問題不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個……”小尼哥頓住了,估計是正在數人參的複葉數量。
過了半天,小尼才喊道:“好像是三片小葉,應該是三花子!”
小尼旁邊的“邊棍”,團隊中經驗僅次於石把頭的放山人快步來到小尼哥身邊。
“沒錯,三花子!”放山人衝著石把頭喊道。
發現了人參,大家都興奮起來,全跟著圍了過來。
直播間裏,導播把鏡頭切換到了小尼的視角。
各位觀眾也是相當期待,紛紛發起了彈幕評論。
“真是野山參?”
“哇,小尼哥可以呀,開了頭彩!”
“這麽快就挖到了?”
“祝賀~祝賀~”
……
直播間外,冰冰一臉期待地看著石把頭,問:“石把頭,我們是不是要開始挖人參了?”
可是,石把頭卻輕輕搖了搖頭:“不能挖!”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是一臉驚訝。
“為什麽啊?”冰冰的聲音有些失望。
“抬大留小,這是放山人的規矩。”石把頭說。
大家似乎沒聽明白,程遠解釋道:“抬棒槌,就是挖人參。石把頭的意思是,小棒槌,也就是小人參不能挖,要留給後來人。”
程遠這一解釋,大家就都明白了。
“我想起來了,開挖之前石把頭說過,三花子是五年內的小野山參!”陸浩天說道。
李瀟瀟俯下身,看著地上的人參苗,說道:“五年,也不算短了吧?”
陸浩天笑了笑:“對野山參來說,這就是個幼兒園的小朋友!”
這時,小尼接過話頭:“對,這株野山參還是幼年階段。”
“留下小人參,隻挖大的,可持續發展!”冰冰說道。
“文化人說話就是不一樣!”石把頭嗬嗬一笑,“對,就是這意思!”
“很有道理,很有道理!”蕾雅也在一旁點頭。
一聽說這株小人參不能挖,直播間的觀眾們都很失望。
“搞什麽,好不容易發現了野山參,結果不能挖!”
“白高興了!”
“雖然我知道石把頭是對的,但還是很遺憾~”
……
這時候,程遠對著直播鏡頭說道:“各位觀眾朋友,大家不要遺憾,雖然這株小人參我們不能挖,但是這絕對是個好兆頭!”
直播間裏,一行行彈幕飄過。
“???”
“啥意思?”
“好兆頭?玩玄學?”
……
導演唐婷把直播間的各種評論轉達給程遠後,程遠笑了。
“各位,這不是玄學。人參有時候也是聚堆的,這裏有了一顆,周圍很有可能還會有其他的,而且參齡可能更大,大家期待好了!”
石把頭也在一旁點頭:“是這麽個道理!開山碰到三花子,後麵很可能有大貨!”
大貨,指的就是年份久的野山參。
聽程遠和石把頭這麽一說,直播間觀眾的情緒又被調動起來,很快滿屏都是“期待”的彈幕。
小尼、冰冰還有陸浩天和李瀟瀟也受到了鼓舞,變得鬥誌昂揚。
“走!”石把頭一揮手,“咱們繼續壓山!”
於是,一行人重新排開隊形,繼續沿著剛才的道路,一邊搜索,一邊向山上走。
事實證明,程遠和石把頭的判斷非常正確。
僅僅十幾分鍾後,放山團隊就又有了發現。
這次好運落到了冰冰頭上。
“哎,這是……”冰冰剛要喊話,突然想起了壓山前石把頭講的規矩,趕緊噤了聲,同時用手中的索撥棍敲了兩下旁邊的樹幹。
敲完樹幹後,冰冰運足了氣,高聲喊道:“棒槌!”
還是那個流程,石把頭接山,喊道:“幾品葉?什麽貨?”
“四……”冰冰剛要喊“四品葉”,但是“四”還沒喊完,就馬上捂住了嘴。
這仍然是放山的規矩,遇到四品葉,不能直接喊出四品葉。
要知道,放山可是高風險舉動,特別是在過去,沒有現在的各種先進裝備,放山更加危險。
危機重重的深山老林裏,放山人搞不好就會陷入困境,甚至有生命危險。
“四”和“死”諧音,不吉利,所以放山人在喊山時,忌諱“四”,遇到四品葉的野山參,不會喊四品葉,隻會喊“棒槌”。
“那個,棒槌!”冰冰大聲喊道。
石把頭一聽就明白了,知道是四品葉。
四品葉的野山參已經很不得了了,參齡搞不好也得有二三十年,同樣是值錢的好貨。
很快,所有人都圍在了冰冰發現的野山參旁邊。
在石把頭的帶領下,幾個放山人開始“抬棒槌”,也就是挖參。
首先,石把頭拿出了棒槌鎖。
棒槌鎖其實就是一根紅繩,兩端分別穿了兩個銅錢。
在放山的各種傳說中,人參是有靈性的,一些參齡比較大的野山參,甚至可以成精,如果不用棒槌鎖“鎖住”,就會逃跑。
當然,這隻是傳說,但放山人依然會按照傳統,在野山參的莖上係好棒槌鎖,並且把兩枚銅錢插到土裏。
石把頭在係棒槌鎖的時候,另外兩個年輕放山人已經在下風口處點起了一個小火堆。
點火也是放山的老傳統,為的是防止野獸靠近。
其實,現在他們這麽多人,節目組應對各種風險的措施也很齊全,並沒有點火的必要,但放山人還是按照傳統,點起了火堆。
接著,石把頭親自上陣,拿出快當簽子、快當搞頭,開始挖人參。
所謂“快當”,是滿語,意思是吉利順當,有點像藏語的紮西德勒。
快當簽子和快當搞頭,其實就是簽子和搞頭的意思,加了個吉祥前綴而已。
石把頭挖參的動作相當熟練,挖掉表層土壤後,麻利地剪斷了人參周圍的其他樹根,然後又一點一點去掉了人參旁邊的土。
挖人參是個細活,更是個技術活,人參的每一根須子都不能破壞,否則破了賣相,人參就沒那麽值錢了。
就這樣,石把頭和幾個放山人一起,足足挖了一個多小時,一株完整的四品葉野山參才終於從土中刨了出來。
“收了這麽一個大棒槌,這趟也不算白跑!”
說著,石把頭笑嗬嗬地把剛挖出的人參用土和苔蘚皮包好,並且還在外麵包上了樺樹皮。
這個包人參的過程,叫“打參包子”。
同時,另外一個放山人在人參發現地幾米外,找了一顆大鬆樹,在鬆樹麵向人參一側大約一個索撥棍的高度,砍下了差不多一尺見方的樹皮。
之後,在被砍去樹皮的樹幹上,他用刀刻下了兩列橫杠。
直播間裏,各位觀眾都很奇怪,紛紛發彈幕問這是在幹什麽。
過了半天,小尼才喊道:“好像是三片小葉,應該是三花子!”
小尼旁邊的“邊棍”,團隊中經驗僅次於石把頭的放山人快步來到小尼哥身邊。
“沒錯,三花子!”放山人衝著石把頭喊道。
發現了人參,大家都興奮起來,全跟著圍了過來。
直播間裏,導播把鏡頭切換到了小尼的視角。
各位觀眾也是相當期待,紛紛發起了彈幕評論。
“真是野山參?”
“哇,小尼哥可以呀,開了頭彩!”
“這麽快就挖到了?”
“祝賀~祝賀~”
……
直播間外,冰冰一臉期待地看著石把頭,問:“石把頭,我們是不是要開始挖人參了?”
可是,石把頭卻輕輕搖了搖頭:“不能挖!”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是一臉驚訝。
“為什麽啊?”冰冰的聲音有些失望。
“抬大留小,這是放山人的規矩。”石把頭說。
大家似乎沒聽明白,程遠解釋道:“抬棒槌,就是挖人參。石把頭的意思是,小棒槌,也就是小人參不能挖,要留給後來人。”
程遠這一解釋,大家就都明白了。
“我想起來了,開挖之前石把頭說過,三花子是五年內的小野山參!”陸浩天說道。
李瀟瀟俯下身,看著地上的人參苗,說道:“五年,也不算短了吧?”
陸浩天笑了笑:“對野山參來說,這就是個幼兒園的小朋友!”
這時,小尼接過話頭:“對,這株野山參還是幼年階段。”
“留下小人參,隻挖大的,可持續發展!”冰冰說道。
“文化人說話就是不一樣!”石把頭嗬嗬一笑,“對,就是這意思!”
“很有道理,很有道理!”蕾雅也在一旁點頭。
一聽說這株小人參不能挖,直播間的觀眾們都很失望。
“搞什麽,好不容易發現了野山參,結果不能挖!”
“白高興了!”
“雖然我知道石把頭是對的,但還是很遺憾~”
……
這時候,程遠對著直播鏡頭說道:“各位觀眾朋友,大家不要遺憾,雖然這株小人參我們不能挖,但是這絕對是個好兆頭!”
直播間裏,一行行彈幕飄過。
“???”
“啥意思?”
“好兆頭?玩玄學?”
……
導演唐婷把直播間的各種評論轉達給程遠後,程遠笑了。
“各位,這不是玄學。人參有時候也是聚堆的,這裏有了一顆,周圍很有可能還會有其他的,而且參齡可能更大,大家期待好了!”
石把頭也在一旁點頭:“是這麽個道理!開山碰到三花子,後麵很可能有大貨!”
大貨,指的就是年份久的野山參。
聽程遠和石把頭這麽一說,直播間觀眾的情緒又被調動起來,很快滿屏都是“期待”的彈幕。
小尼、冰冰還有陸浩天和李瀟瀟也受到了鼓舞,變得鬥誌昂揚。
“走!”石把頭一揮手,“咱們繼續壓山!”
於是,一行人重新排開隊形,繼續沿著剛才的道路,一邊搜索,一邊向山上走。
事實證明,程遠和石把頭的判斷非常正確。
僅僅十幾分鍾後,放山團隊就又有了發現。
這次好運落到了冰冰頭上。
“哎,這是……”冰冰剛要喊話,突然想起了壓山前石把頭講的規矩,趕緊噤了聲,同時用手中的索撥棍敲了兩下旁邊的樹幹。
敲完樹幹後,冰冰運足了氣,高聲喊道:“棒槌!”
還是那個流程,石把頭接山,喊道:“幾品葉?什麽貨?”
“四……”冰冰剛要喊“四品葉”,但是“四”還沒喊完,就馬上捂住了嘴。
這仍然是放山的規矩,遇到四品葉,不能直接喊出四品葉。
要知道,放山可是高風險舉動,特別是在過去,沒有現在的各種先進裝備,放山更加危險。
危機重重的深山老林裏,放山人搞不好就會陷入困境,甚至有生命危險。
“四”和“死”諧音,不吉利,所以放山人在喊山時,忌諱“四”,遇到四品葉的野山參,不會喊四品葉,隻會喊“棒槌”。
“那個,棒槌!”冰冰大聲喊道。
石把頭一聽就明白了,知道是四品葉。
四品葉的野山參已經很不得了了,參齡搞不好也得有二三十年,同樣是值錢的好貨。
很快,所有人都圍在了冰冰發現的野山參旁邊。
在石把頭的帶領下,幾個放山人開始“抬棒槌”,也就是挖參。
首先,石把頭拿出了棒槌鎖。
棒槌鎖其實就是一根紅繩,兩端分別穿了兩個銅錢。
在放山的各種傳說中,人參是有靈性的,一些參齡比較大的野山參,甚至可以成精,如果不用棒槌鎖“鎖住”,就會逃跑。
當然,這隻是傳說,但放山人依然會按照傳統,在野山參的莖上係好棒槌鎖,並且把兩枚銅錢插到土裏。
石把頭在係棒槌鎖的時候,另外兩個年輕放山人已經在下風口處點起了一個小火堆。
點火也是放山的老傳統,為的是防止野獸靠近。
其實,現在他們這麽多人,節目組應對各種風險的措施也很齊全,並沒有點火的必要,但放山人還是按照傳統,點起了火堆。
接著,石把頭親自上陣,拿出快當簽子、快當搞頭,開始挖人參。
所謂“快當”,是滿語,意思是吉利順當,有點像藏語的紮西德勒。
快當簽子和快當搞頭,其實就是簽子和搞頭的意思,加了個吉祥前綴而已。
石把頭挖參的動作相當熟練,挖掉表層土壤後,麻利地剪斷了人參周圍的其他樹根,然後又一點一點去掉了人參旁邊的土。
挖人參是個細活,更是個技術活,人參的每一根須子都不能破壞,否則破了賣相,人參就沒那麽值錢了。
就這樣,石把頭和幾個放山人一起,足足挖了一個多小時,一株完整的四品葉野山參才終於從土中刨了出來。
“收了這麽一個大棒槌,這趟也不算白跑!”
說著,石把頭笑嗬嗬地把剛挖出的人參用土和苔蘚皮包好,並且還在外麵包上了樺樹皮。
這個包人參的過程,叫“打參包子”。
同時,另外一個放山人在人參發現地幾米外,找了一顆大鬆樹,在鬆樹麵向人參一側大約一個索撥棍的高度,砍下了差不多一尺見方的樹皮。
之後,在被砍去樹皮的樹幹上,他用刀刻下了兩列橫杠。
直播間裏,各位觀眾都很奇怪,紛紛發彈幕問這是在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