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本來是座山,不過因為其相對幽靜、遠離塵世喧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以及其他各種文化曆史原因,讓這裏成為了佛教聖地。


    漢代的時候,五台山就有了第一座佛寺,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寺廟建築之一,之後曆代修造的寺廟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輝煌。


    把車停好後,程遠拿出手機,點開了“跟著《黑神話:悟空》遊晉省”活動打卡小程序。


    “顯通寺、南禪寺、佛光寺和龍泉寺。”程遠對著打卡清單念著,然後他又打開了五台山的地圖,標出了四座寺院的位置。


    這四座寺院,都是曆史悠久且極具文化和藝術價值的古代寺院。


    顯通寺位於五台山台懷鎮北側,是五台山的開山寺廟,又稱大顯通寺、大孚靈鷲寺等。


    顯通寺曆史最為悠久,規模也最為宏大,是我國最早的佛寺之一,始建於東漢時期,與洛陽白馬寺同為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被稱作“釋源宗祖”。


    顯通寺初名大孚靈鷲寺,後曆經多次擴建與改名,如北魏時擴建,改名叫花園寺。


    武則天的時候又改稱大華嚴寺,到了明朝,明太祖重修寺院,再次賜名“大顯通寺”。


    顯通寺坐北朝南,寺宇開闊,占地平方米,殿宇宏偉,有殿堂樓閣禪房僧舍等400餘間。


    寺院建築以明清時期為主,寺院最主要的七座殿宇,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和藏經樓,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排列。


    殿宇整體布局嚴謹,中軸線清晰,左右配殿對稱。


    寺內還珍藏著許多曆史文物,如唐代的龍虎石碑、康熙皇帝禦筆的有字碑,千缽文殊銅像、銅殿、銅塔、無量殿內的華嚴經字塔、重達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銅鍾等。


    南禪寺於唐代創建,最早的建築年代已經難以考證了,根據殿內西平梁底皮題記表明,南禪寺重修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也就是公元782年。


    宋元佑元年曾再次維修,明代以後寺院際遇不佳,建築逐漸減少,但大佛殿代代不廢,一直有人打理修葺,幸運地保存了唐代原貌。


    所以,南禪寺大殿成為了我國曆史最悠久的唐代建築,也是我國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別無分號。


    南禪寺坐北向南,由兩個小院落組成,占地4158平方米,殿宇6座,主要由山門的觀音殿,東西配殿的菩薩殿和龍王殿,以及大佛殿組成。


    南禪寺的建築結構具有唐代建築的顯著特點,大佛殿內的唐代佛像神態自然、麵容豐滿、比例適中,非常具有藝術價值。


    佛光寺位於五台縣豆村鎮東北的佛光山中,據史料記載,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間曾路過這裏,看到佛光,於是下令新建寺院,名為“佛光寺”。


    佛光寺建在佛光山的半山坡上,東南北三麵環山,唯獨西邊是個缺口,寺院因勢而建。


    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有殿堂樓閣等一百二十餘間。


    現存的東大殿,重建於是唐宣宗大中十年,也就是公元856年,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殿堂式木結構建築。


    東大殿中現存建築構件大部分都是唐代原裝的,殿內保存的唐代塑像、壁畫、題記等都是我國的建築瑰寶。


    作為佛光寺配殿的文殊殿,比五台山其他寺院的配殿都要大,殿內保存著7尊金代塑像,牆壁上還留存著大量明代羅漢壁畫。


    此外,寺內還有北魏祖師塔、唐石刻經幢兩座,還有唐磚墓塔等。


    龍泉寺建於宋代,明代的時候重修過,到了清末民初再次重建。


    關於龍泉寺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傳說。


    說這個地方過去有九龍作惡,文殊菩薩將其壓在山下,從此以後清澈的水底就能看到九條小龍的影子。


    後來人們在這裏建了寺院,也就取名為“龍泉寺”。


    龍泉寺坐北朝南,現存有牌樓、影壁、台階和三座院落。


    三座院落中,中院有天王殿、觀音殿、大佛殿,西側兩院當中包括門殿、宗堂殿和祖師堂和普濟墓塔等。


    當然,寺院中最重要的建築,是一座石牌樓。


    此樓座落於殿宇最前端,是一座純漢白玉雕刻的建築。


    石牌樓下麵,連接了一百零八級台階,台階下是青磚影壁。


    影壁八字形,周邊沿以雕刻圖案裝飾,正中嵌整塊漢白玉鏤製的雕幅,為五台山主要寺廟的寫意圖。


    龍泉寺各種石雕建築的雕鑿都相當精致,特別是龍泉寺的牌坊,都是罕見的石雕精品。


    當然,五台山很大,除了以上這四座上了打卡清單的寺院,五台山還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寺院,以及各種風景名勝。


    比如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金閣寺、萬佛閣、碧山寺,等等。


    程遠算了算,即使隻是把以上這些榜上有名的寺院和景觀都走完,也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


    於是,程遠和蕾雅用了一個晚上,整理出了一份詳細的五台山旅行打卡計劃。


    接下來的幾天裏,程遠一行人的足跡幾乎踏遍了五台山。


    幸虧有程遠的房車,隨走隨住,否則這一路翻山越嶺,住宿還真是個大問題。


    當然,一輛房車住這麽多人也還是有點麻煩的,程遠把大爺和大媽安排到了房車的“主臥”,就是最上麵那個一開天窗就能看見星星的位置。


    然後,蕾雅和嶽靜雯一起睡在了沙發床上,程遠自己則住到了駕駛室。


    房車駕駛室的座椅可以放平,也能當臨時床鋪。


    最終,五六天的時間裏,程遠一行人不僅完成了旅行清單上幾座寺院的打卡,還訪問了很多打卡清單以外的寺院,。


    比如華美清幽的黛螺頂,還走“野路”登上了五台山製高點北台頂,感受了一把五台山的自然風光。


    幾天的行程中,除了景觀,食物自然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一行人品嚐了五台山各種讓人味蕾大動的特色小吃,比如五台山特色的台蘑,以及粗糧香排叉、幹炸豆腐丸子等各種小吃。


    當然,作為佛教勝地,五台山各種經典素食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佛國素翅、智慧豆腐缽,等等。


    類似這些經典素食,程遠、嶽靜雯還有趙大爺和張大媽都見怪不怪了,最多隻是感歎一下色香味俱佳。


    然而對蕾雅來說,這些東西簡直打破了她的認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旅行,從長白山開始打卡全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六問題不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六問題不大並收藏直播旅行,從長白山開始打卡全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