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他不會真是騙子吧?
直播旅行,從長白山開始打卡全國 作者:小六問題不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照程遠等人之前商定的線路,他們今天將會過金沙江,正式進入高原省,然後到達芒康。
金沙江是長江的上遊,因江中沙土呈黃色得名,又叫繩水、淹水、瀘水,也是川省和高原省的界河。
大概下午三點多,車隊來到了金沙江畔,並且沿著江邊公路,一路行駛。
金沙江的確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出的壯麗畫卷,在岸邊公路上抬眼望去,江水滔滔,如一條奔騰的巨龍,洶湧澎湃地向前湧動。
江水的顏色時而湛藍,時而碧綠,隨著光線和水流的變化而變幻莫測。
兩岸山巒起伏,連綿不絕,山上的青草在這初秋時節也開始泛黃,仿佛給大地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黃綠色地毯。
“這裏就是著名的長江的上遊,金沙江!”蕾雅舉著gopro,一邊拍視頻,一邊用好幾種語言做著旁白,顯然她又在拍攝自己的旅行vlog。
程遠一直沒有說話,他在靜靜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尋找著適合呈現在畫上的風景。
說實話,一路上的風景都很壯麗,但是程遠總覺得似乎缺少了那麽一點東西,一點觸動他內心的東西。
晚上的時候,車隊來到了芒康縣。
程遠也沒想到,本來隻是他和蕾雅兩個人的旅行,現在隊伍越來越龐大。
考慮到隊伍裏有老有小,在芒康縣和大家商議後,程遠決定今天不再找青旅了,所有人最後選擇了一家條件相對可以的酒店。
第二天,車隊繼續滿懷豪情地向高原腹地進發。
這一天,他們跨過了壯麗的瀾滄江,去到了巍峨的覺巴山。
奔騰的瀾滄江,洶湧澎湃,掀起層層巨浪,兩岸的山巒連綿起伏,與湛藍的天空相映成趣。
覺巴山地處橫斷山脈的三江流域,也就是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流域,海拔3940米,跟高原上動輒六七千、七八千米的高山比起來,當然不算很高。
但是它的起伏很大,山體陡峭險峻,岩石嶙峋,宛如一位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間。
30公裏的覺巴山盤山路,近2000米的相對高差,成了318國道上最難爬、最費時的一座山。
從山腳仰望,覺巴山的雄偉氣勢讓人不禁心生敬畏,感歎大自然的偉大與神奇。
不過,景色雖然壯美,程遠的靈感卻依然不在家。
不論是畫筆還是相機,程遠是拿起來又放下,最終隻拍了一些旅遊紀念照,沒有得到一個讓他滿意的作品。
當然,鄧教授和助理完全沒有向程遠提及任何與繪畫有關的話題,不論是程遠接下來的作品還是其他,甚至繪畫和創作的技巧都沒有聊過。
程遠知道,鄧教授本身就是大藝術家,非常懂藝術創作的規律,所以沒有給他設置任何限製。
但程遠自己有些著急了,畢竟他已經答應了鄧教授和畫院,要再完成一部作品,另外他也想再次通過作品證明一下自己。
旅行還在繼續。
又過了一天,程遠一行到達了318國道上最高的埡口,海拔5130米的東達山埡口。
東達山位於左貢境內,被稱為“生命禁區”,這裏一年四季都有雪,是登山愛好者的聖地。
這裏的道路不再曲折,而是一條筆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緩且長,一眼看不到盡頭。
夏季時,東達山草坪青綠,犛牛成群,風光極為美麗,站在山頂,可以一邊欣賞奔騰的瀾滄江,一邊眺望左貢的景色。
過了東達山,車隊繼續穿越了怒江。
伴隨怒江的這段公路,也就是著名的“怒江72拐”。
所謂“怒江72拐”,其實就是318線上的業拉山盤山公路,這段公路位於邦達鎮至八宿縣城間,大約有十幾公裏長。
這段路途經怒江,坡陡路險,人稱“九十九道回頭彎”、業拉山“108拐”、“川藏99道彎”,其實這裏的真實情況比傳說中還要誇張,有130多個彎。
“怒江72拐”從最低點的3100米海拔,一路攀升到最高點業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盤旋下降至邦達鎮海拔4100米,走在上麵,就像坐過山車一樣。
也正是因為它的險,才讓這段公路變成了一條大名鼎鼎的挑戰線路,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駕車或騎行的人。
程遠一行人車隊順利通過了怒江72拐,也見到了壯美的高山大江,但是很遺憾,程遠仍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作品。
之後,車隊行進至然烏湖。
然烏湖位於八宿縣境內,是雅魯藏布江支流玉曲的上遊,是一個長條形的淡水湖。
然烏湖的湖麵海拔3850米,湖水清澈透明,含有大量有機質和礦物質,所以呈現出寶石般的深藍色。
更重要的是,然烏湖身後,就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冰川——來古冰川,也是世界三大冰川之一。
站在湖邊遠望,冰川猶如一條巨大的玉龍,蜿蜒於群山之間。
走近冰川,震撼的感覺更是撲麵而來,藍色的冰層仿佛是凝固的大海,深邃而神秘,讓人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雄偉的冰川聖湖,讓團隊所有人都興奮起來,程遠當然也很開心,拿著相機記錄著美景。
程遠的大師級攝影技能讓他拍攝到了很多相當精彩的照片,引起了直播間以及團隊成員的陣陣驚歎,鄧教授和助理也大加讚賞。
繪畫和攝影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比如構圖、光影等等。
但是,比起攝影作品,鄧教授其實更關注的是程遠的繪畫作品,他迫切想看到程遠的創作流程,以解開心中的疑惑,也為程遠正名。
是的,內心深處鄧教授還是相信程遠是真的有本事,沒有在直播中作假。
晚上回到住處後,程遠在酒店大廳,用筆記本電腦把白天拍的照片放大,然後拿出了畫架和繪畫工具。
鄧教授和助理頓時興奮起來,難道程遠要開始作畫了?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好之後,程遠卻遲遲沒有落筆。
最終,程遠把繪畫工具又重新收了起來。
“沒關係,藝術創作就是這樣!”鄧教授也沒多說,拍了拍程遠的肩膀,就退了出去。
走出一段距離後,鄧教授的助理用懷疑的語氣對鄧教授說:“鄧老師,程遠不會真的是個騙子吧?”
金沙江是長江的上遊,因江中沙土呈黃色得名,又叫繩水、淹水、瀘水,也是川省和高原省的界河。
大概下午三點多,車隊來到了金沙江畔,並且沿著江邊公路,一路行駛。
金沙江的確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出的壯麗畫卷,在岸邊公路上抬眼望去,江水滔滔,如一條奔騰的巨龍,洶湧澎湃地向前湧動。
江水的顏色時而湛藍,時而碧綠,隨著光線和水流的變化而變幻莫測。
兩岸山巒起伏,連綿不絕,山上的青草在這初秋時節也開始泛黃,仿佛給大地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黃綠色地毯。
“這裏就是著名的長江的上遊,金沙江!”蕾雅舉著gopro,一邊拍視頻,一邊用好幾種語言做著旁白,顯然她又在拍攝自己的旅行vlog。
程遠一直沒有說話,他在靜靜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尋找著適合呈現在畫上的風景。
說實話,一路上的風景都很壯麗,但是程遠總覺得似乎缺少了那麽一點東西,一點觸動他內心的東西。
晚上的時候,車隊來到了芒康縣。
程遠也沒想到,本來隻是他和蕾雅兩個人的旅行,現在隊伍越來越龐大。
考慮到隊伍裏有老有小,在芒康縣和大家商議後,程遠決定今天不再找青旅了,所有人最後選擇了一家條件相對可以的酒店。
第二天,車隊繼續滿懷豪情地向高原腹地進發。
這一天,他們跨過了壯麗的瀾滄江,去到了巍峨的覺巴山。
奔騰的瀾滄江,洶湧澎湃,掀起層層巨浪,兩岸的山巒連綿起伏,與湛藍的天空相映成趣。
覺巴山地處橫斷山脈的三江流域,也就是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流域,海拔3940米,跟高原上動輒六七千、七八千米的高山比起來,當然不算很高。
但是它的起伏很大,山體陡峭險峻,岩石嶙峋,宛如一位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間。
30公裏的覺巴山盤山路,近2000米的相對高差,成了318國道上最難爬、最費時的一座山。
從山腳仰望,覺巴山的雄偉氣勢讓人不禁心生敬畏,感歎大自然的偉大與神奇。
不過,景色雖然壯美,程遠的靈感卻依然不在家。
不論是畫筆還是相機,程遠是拿起來又放下,最終隻拍了一些旅遊紀念照,沒有得到一個讓他滿意的作品。
當然,鄧教授和助理完全沒有向程遠提及任何與繪畫有關的話題,不論是程遠接下來的作品還是其他,甚至繪畫和創作的技巧都沒有聊過。
程遠知道,鄧教授本身就是大藝術家,非常懂藝術創作的規律,所以沒有給他設置任何限製。
但程遠自己有些著急了,畢竟他已經答應了鄧教授和畫院,要再完成一部作品,另外他也想再次通過作品證明一下自己。
旅行還在繼續。
又過了一天,程遠一行到達了318國道上最高的埡口,海拔5130米的東達山埡口。
東達山位於左貢境內,被稱為“生命禁區”,這裏一年四季都有雪,是登山愛好者的聖地。
這裏的道路不再曲折,而是一條筆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緩且長,一眼看不到盡頭。
夏季時,東達山草坪青綠,犛牛成群,風光極為美麗,站在山頂,可以一邊欣賞奔騰的瀾滄江,一邊眺望左貢的景色。
過了東達山,車隊繼續穿越了怒江。
伴隨怒江的這段公路,也就是著名的“怒江72拐”。
所謂“怒江72拐”,其實就是318線上的業拉山盤山公路,這段公路位於邦達鎮至八宿縣城間,大約有十幾公裏長。
這段路途經怒江,坡陡路險,人稱“九十九道回頭彎”、業拉山“108拐”、“川藏99道彎”,其實這裏的真實情況比傳說中還要誇張,有130多個彎。
“怒江72拐”從最低點的3100米海拔,一路攀升到最高點業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盤旋下降至邦達鎮海拔4100米,走在上麵,就像坐過山車一樣。
也正是因為它的險,才讓這段公路變成了一條大名鼎鼎的挑戰線路,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駕車或騎行的人。
程遠一行人車隊順利通過了怒江72拐,也見到了壯美的高山大江,但是很遺憾,程遠仍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作品。
之後,車隊行進至然烏湖。
然烏湖位於八宿縣境內,是雅魯藏布江支流玉曲的上遊,是一個長條形的淡水湖。
然烏湖的湖麵海拔3850米,湖水清澈透明,含有大量有機質和礦物質,所以呈現出寶石般的深藍色。
更重要的是,然烏湖身後,就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冰川——來古冰川,也是世界三大冰川之一。
站在湖邊遠望,冰川猶如一條巨大的玉龍,蜿蜒於群山之間。
走近冰川,震撼的感覺更是撲麵而來,藍色的冰層仿佛是凝固的大海,深邃而神秘,讓人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雄偉的冰川聖湖,讓團隊所有人都興奮起來,程遠當然也很開心,拿著相機記錄著美景。
程遠的大師級攝影技能讓他拍攝到了很多相當精彩的照片,引起了直播間以及團隊成員的陣陣驚歎,鄧教授和助理也大加讚賞。
繪畫和攝影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比如構圖、光影等等。
但是,比起攝影作品,鄧教授其實更關注的是程遠的繪畫作品,他迫切想看到程遠的創作流程,以解開心中的疑惑,也為程遠正名。
是的,內心深處鄧教授還是相信程遠是真的有本事,沒有在直播中作假。
晚上回到住處後,程遠在酒店大廳,用筆記本電腦把白天拍的照片放大,然後拿出了畫架和繪畫工具。
鄧教授和助理頓時興奮起來,難道程遠要開始作畫了?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好之後,程遠卻遲遲沒有落筆。
最終,程遠把繪畫工具又重新收了起來。
“沒關係,藝術創作就是這樣!”鄧教授也沒多說,拍了拍程遠的肩膀,就退了出去。
走出一段距離後,鄧教授的助理用懷疑的語氣對鄧教授說:“鄧老師,程遠不會真的是個騙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