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師父看著木魚前呆住的小和尚,頓了頓,微微一笑,“一淨,怎麽了,可是心有牽掛?”


    小和尚拜了拜,望著師父投來的溫潤之眼,支支吾吾地答道:“告師父,弟子上山日久,不知人間如何,近來香客日少,禪定難入,弟子想下山一趟走走,看看萬相紅塵。”


    師父緩緩點頭,說道:“如此也好,正好玦城心齋大法師開水路法會,請帖已至,你便待代為師去一趟吧。”說著,從香案上取出一張請帖。


    小和尚愣了愣,接過請帖,“弟子……”


    師父說道:“去吧,師父授你‘泅渡’一法可學會?”


    小和尚答道:“已學得七八成,恐難精進。”


    “下山去,麵見眾生自會精進,今有影妖作祟,你可以自保。”


    “謝師父,弟子務必下月中旬前歸山。”


    “心經長念,你便享大齋而去。回來告訴為師,萬相紅塵何物。”


    叫一淨的小和尚,收拾好行李,下山而去。走時,屋瓴上風鈴作響,裹挾著經堂傳來的木魚聲聲,他頂禮三拜,沒再回頭。


    二


    山下的小鎮,變化不大,人們見和尚下山,見怪不怪的,而投來和善的目光,一淨心裏很是歡喜。


    他紮緊行囊,相信自己的選擇。弘一法師李叔同不也自廟宇而出,為山川大地打上自己的烙印。


    想到這,他加快了腳步,仿佛也想投名弘一門下,去見識一下這位師父都時常念叨的宗師,那是殿堂級的佛學人物,小和尚自然仰慕著。


    小鎮不大,倒也有些道門人行走,小和尚側身而過,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井水不犯河水罷了,何必平添因果呢?


    或許是常年受佛光庇佑的緣故,鎮子上的人多少是信佛的,而且不少都是山寺的往來香客,故而對小和尚也不錯,他很快化到了齋飯。


    他執意清洗了碗筷,臨走時問了問老施主,“老施主,你可知道弘一法師在何處雲遊去了?”


    “弘一法師…圓寂多年了,早往極樂淨土了,小和尚不用找了。”老施主微微歎息道。


    一淨聽到這話,心裏也是落寞了一陣,宗師已去,斯人與歸。


    他合掌相謝,繼續踏上旅程,朝著玦城方向走去,離開了小鎮,望不見山寺的蹤影。


    走時的金佛,糅合天空篩下的光影,通體金光,似乎在說,動身吧。他吐了口氣,步履不停。


    三


    出了小鎮地界,方圓十裏人煙稀少,一淨小和尚耗幹了水囊,布鞋磨損,咬咬牙硬是走到了人煙處。


    是個縣城,人們總會多望上幾眼這個行腳僧,好像突然看見本以為消逝已久的物什。小和尚禪心堅定,不為所動。


    但他們每個人幾乎都手持一部手機,刷得不亦樂乎,對於小和尚的詢問愛搭不理,匆匆離去,一淨還是生出為他們祈福增功德的想法。


    他也有手機,師父給他的,但山寺不大,一陣微風吹過,鍾樓的點點鍾聲就可以貫穿整個山寺,何況寺裏一向敲鍾擊木為號,手機倒是被他棄擲邐迤了,不在乎它身在何處,用時翻出來,也不曾遺落過。他不喜光顧這失落者的樂園。


    換了又換施主詢問,終於有人告訴他,三,五,七路公交可以去火車站,那裏有直達玦城的車次。


    小和尚登上了七路公交,坐在後座,默誦心經。乘客眾多,多簞食瓢飲者流,影星,熱點,菜價,生活瑣事都是不錯的談資。小和尚兩耳通明,卻不以為然,不如山寺嫻靜,總覺得多了幾分聒噪,世間可能與自己格格不入。


    他懷念山後野桃的嬌脆,案上書卷的泛黃,和天空白雲的悠然。


    忽地,聽聞有人談及靈異一事,他想起什麽,睜開眼,靜靜地聽著。


    據說是臨近縣城出了事故,有妖孽出現,漆黑,且行動極快,有人拍下了一點點身影,此事已然登上了熱搜,新聞媒體和警方同時前往了那個名叫文市的縣城。


    這些描述足以讓小和尚相信那就是師父口中的影妖,古籍中有載影妖相貌,此妖食人精魄提升修為,曾有大師降伏鎮壓於佛塔之下,遊離於世者無多。


    小和尚有些擔心,已經出了命案,尋常警力恐怕難以應付,而且前去捕風捉影的新聞媒體記者眾多,若是影妖再度出沒,苦海亡魂又要加上一筆。


    小和尚到了火車站,猶豫不決,自己道行不算高深,也不知是不是這影妖的對手,最終他還是買了前往文市的火車票,盤纏無多了,回程會更艱難些。


    四


    文市,曆史悠久,便是那位降伏影妖的大師故鄉。


    小和尚下了車,直奔文市而來,事故現場被封禁,警力把持,人群簇擁而過,好像已經過了事故的高潮,警察陣仗是有的,總能給普通百姓足夠的安心。


    小和尚走近現場,被攔在了外麵,建築沿壁破損,上確有動物類的抓痕和血跡,更讓他斷定是影妖作祟。


    他企圖和警察溝通,被“不要妨礙公務”施以警告。他隻好說自己是路過僧人,自願給亡者超度的。


    警察拿不定主意,請示了組長。組長還是讓一個警員跟著他,讓他進去了。


    裏麵縞素布置,沒有什麽打鬥痕跡,不知被清除了還是無力反抗。


    四具屍體端正擺放,花圈圍繞,帶孝的兒女哭哭啼啼,小和尚於心不忍。


    他合掌對其中一位中年男人說道:“施主,小僧自山寺而來,路過文市,見正舉喪事,可否讓小僧念經超度亡者,早往極樂?”


    中年男人隻手張開,說道:“既然這樣,師父請吧。”


    他參拜完後,念起了往生咒,梵音驟起,冥冥中接引亡魂脫離屍體的桎梏,但幾道晦暗的力量阻滯了佛力的深入。


    小和尚暗呼影妖的修為不淺。此妖來不及吸取精魄,逃竄而走,卻封住了精魄的自主散失,大概會再回來奪走。自己留下恐怕凶多吉少。


    佛家不避苦厄,小和尚不願離去,自己怎麽說也修行十餘載,結果比警察,自保應該是要好些的。


    他選擇了留下繼續超度,分文不取,家屬自然同意,提供了素食和臥鋪。


    夜幕降臨,警力鬆弛下來,帶孝的家屬也陸續回屋稍微休息,餘下守夜的家屬也睡眼惺忪,疲憊不堪。


    小和尚卻提起了十二分精神,最晦暗的時刻總是倏忽而至。


    五


    長明燈芯火搖曳,小和尚估摸著入了三更天,敲木魚的手微微顫抖,沒敢停下。他明白,影妖將至。


    燈盞映出的影子被黑暗吞沒,一淨感覺氣管被掐住,幾度窒息,而他強撐著誦經,梵音繚繞,構築起一道微末屏障,擋住了影妖的侵蝕。


    不過,想來它的目標本就不在他,自己的影子又顯現出來,一個貓狀的妖魅身影向四具屍體掠去。


    小和尚生出自己布下的往生陣被一擊而碎的感覺,失去了關聯。他希望世尊援手,師父在也好。


    小和尚突然感到頭腦一陣恍惚,木魚跌落,隻聽見耳畔有飛劍馳來的聲音。


    待他睜開眼,影妖已被一把飛劍釘在牆上,發出悲吟。它前麵一道偉岸的人影挺立,道袍加身,相貌平平卻讓小和尚仿佛看見他峨冠博帶的寶相。


    這男子衝他笑了笑,馬上又嚴肅轉身,飛劍竟有不受控製的跡象,甚至尖端出現寸寸裂隙。還是讓影妖拘走了四人的精魄,正要吞食,它若成功,恐怕飛劍再不能製衡。


    小和尚見狀,想幫幫這位男子,想起他師父的話,對啊,他已經學得七八成“泅渡”一法,度化亡靈,感化妖邪都效果極佳。


    想到這,他念起了心經,施展泅渡一法,百千佛光湧現,蓮花乍現,照世如燈。片刻汗珠沁下,而影妖手裏抓住的精魄有脫離的跡象,小和尚歡喜十分。


    他提高了聲量,不時四道精魄皆脫離影妖之手,佛力化解了晦暗,崩解成質粒,往生極樂而去。此刻,小和尚也有突破桎梏的超脫。


    而這時,男子已經取出一個小玉瓶,施展了道法,瓶口傳來強大的吸力,將影妖吸入瓶中,口袋裏飛出一道符文,封印了瓶口,算是暫時解決了影妖。


    小和尚鬆了一口氣,合掌向男子道謝:“多謝師兄,不知師兄來自何門何派?”


    男子收了玉瓶,答道:“心齋大法師座下俗家弟子顧殷。”


    一淨表明了法名,寒暄間知曉兩人都是去參加玦城水路法會的,倒是同路,顧殷帶了小和尚一程。


    路上小和尚驚歎了顧殷戰力之高,顧殷微微一笑,畢竟今不同往昔,過去大師可鎮壓影妖,現在俗家弟子也可以做到,人是會精進的。


    顧殷告訴小和尚,自己本是道家弟子,又拜入心齋大法師門下,學了粗淺的三分皮毛,兩種道兼容並包,算是個異類,實現了佛教與道教的和解。


    水路法會如約而至,小和尚聆聽寶相莊嚴的大法師講經,受益匪淺,心思澄明,回程也平安順遂。


    六


    小和尚跪坐師父蒲團左側,師父問道:“一淨,此行可學到了什麽?”


    小和尚答道:“告師父,萬相紅塵繽紛,世間變化極大,信仰不定,多摩多揣,尚能秉持者寡。”


    師父微微一笑,“那一淨可還守得住心中淨土?”


    “弟子無意於功利喧囂,心經長念,淨土無染。”


    師父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問:“大法師回信,聽聞影妖被伏,此事如何?”


    小和尚不敢居功,“這是心齋大法師座下顧殷師兄的功德。”


    師父說,“你也功德無量,顧殷代筆來信已說明,可感覺泅渡一法有所精進?”


    “確有精進。”


    師父又問:“那一淨,你眼中萬相紅塵何物?”


    小和尚思索了一下,答道:“貪嗔癡恨愛惡欲,紅塵可觀,說來是俗世的欲念,浸淫其中,難免信仰不定。”


    “何解?”


    “功利浮華的雲翳,不值得細細品味;紙醉金迷的苟且,不值得狺狺狂吠。信仰若定,理想鏗鏘,自然是淤泥蓮花,出水芙蕖。既需要自渡,也需要接引的擺渡人。”


    師父明白他佛法益深,微笑淡然,“你此行福報不淺啊,繼續聽經吧。為世之燈明,乃人間最勝之福田……”


    小和尚出入娑婆世界,心中此時一派澄明。懷具菩提心,溫潤眼,自然心若香茗,靜聽花開。


    泅渡,泅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又攜書劍對花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晚代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晚代序並收藏又攜書劍對花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