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年前的天市垣,還在朔陽神朝的統治下。
一套嚴格的等級秩序桎梏千億生靈,鶯歌燕舞背後是壓榨剝削底層百姓。即便是實力超群,通過各項考核,又有上流引薦,取得“護國之手”的頭銜,也難以跨越等級序列的天塹,原本的籍貫不會變,人格的定性不會變,他們最終會先死在戰場。
甚至於幾度出現神級強者僅限於皇室的場景,因為實力過強就會被視為“異類”,而後等來“護國之手”鏟除異己的滅門行動。
這樣的壟斷,導致了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起事領導者都無一可以掀起改革製度的浪潮,因為身後沒有強力的武裝組織,隻有暗夜中詭秘行走而來的“護國之手”。
這樣的黑暗時代一直似陰霾般籠罩著天市垣,籠罩著如日中天的朔陽神朝,許家也是興敗其中。
許家太乙叟,曆經君主罔替,從太樂丞遷太樂令,有異於常人的音樂天賦,被冠以“樂中鬼才”之名,與朝中王公多有往來。他與樓山氏結纓,生育二女,溺愛非常。
這兩個小女兒繼承了父親的天賦,自幼展現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和幾近完美的音感,在百歲之前就已經雙雙入海棠四變。這相當於命河境,在朔陽神朝非常忌諱的境界,再跨出一步就是神級強者,可以列入王室的通緝名單中了。
這無疑會引起太乙叟的不安。如果刻意壓製她們的修為成長,那日後指不定會斷了修行之路,荒廢了音樂天賦,他自個也會愧怍不已。而一旦被發現她們成為神級強者,或許會引來朝中的“護國之手”,那他滿門人頭難保。
望著門中出入的家人老仆,他心中蒙上了一層難以言喻的愴色。於是,太乙叟與夫人商議,在一個夜晚的低泣聲中,終於決定將兩個女兒送去樓山家中,求得樓山老家主、當朝上柱國“樓山缺”的庇護,這才平安長大。
但真正的至暗並非是實力上的阻滯、至親之間的不相見,而是一位新帝的誕生。
不久之後,新帝即位,受邪僧蠱惑,崇信佛道,自號梵華真君,斥歌舞音樂為靡靡之音,下旨撤銷太樂署,從事樂事的上下人等革職查辦,羅織罪名,株連全家全部下獄,太乙叟也成為這場災禍的陪葬品。
他被官差拘捕的那一天,是在太樂署中。得到這道下獄的聖旨,他手中研究著的製造編鍾的草紙散落一地,那顆心也一同碎落,在冰冷的大地上嗚咽。
太乙叟問官差:“株連全家?”
官差也是等級下流的貧苦人,隻是不沾染上樂道,逃過了這一劫。在同病相憐的同情下,他回道:“聖旨是這麽寫的。”
太乙叟老淚橫流,“我樂道休矣!我許家完矣!”
官差不會共情他的樂道,隻聽得低沉了心情,一連三歎。
但,太乙叟以為的悲劇隻發生了一半。樓山缺是有血性的漢子,是真正的修道者,更是人格健全的家長。他顧念親情,私下藏匿樓山氏及其二女在一處別院,避免了株連下獄,又一把火燒了許家,隻當是一時失火付了全家生路。官差在漫天火光中,趕去了別家。
太乙叟的淚語“我樂道休矣”成為了天下共識。曆經這場災禍,樂道的地位在朔陽神朝中一落千丈,人們惟恐犯了梵華真君的忌諱,對樂匠歌者都是避而遠之,民間樂匠被戲為伶人,東躲西藏四下謀生,生計十分困苦。
然,樓山氏本為孱弱女流,被冠以“朔陽第一美人”之名,又從夫通曉音律。久居樓山家對獄中丈夫顧念不已,知他日夜受折辱,於是徘徊許久,終是叩開了樓山缺的門。
樓山缺看見她手臂上的黑巾,明白了她意圖,緘默良久後,才問道:“你執意要去?”
樓山氏重重點頭,“夫君曆經兩朝,從不僭越,曆來勤勉,不過是犯了樂道這無妄之罪,被羅織了一列莫須有的罪狀,下獄苦了去。我為婦道人家,但也不是膽小之徒。此番入宮,當力陳冤屈,救出我夫君。樂道興與不興與我何關?隻為一人耳。”
樓山缺聽完,大笑一聲,“我樓山缺有女如此,可以見你亡母了!”他在府邸前送別樓山氏,鏗鏘說道:“你且去,老夫在一日,便不會讓外孫女受了屈。”
樓山氏作別,著素衣,懷抱鳳首箜篌,借了往日“朔陽第一美人”的名頭,拜入宮中,麵見梵華真君。
她出來時死狀慘烈,屍體多處傷口,鳳首箜篌弦已斷絕,不知經受了怎樣的非人折辱,又說了多少祈夫歸家的哀詞。她始終懷抱那鳳首箜篌,好似是丈夫的遺誌一般。她對樓山缺所說的“樂道興與不興與我何關?”似乎也透著更深的情意。
也是那日,梵華真君下令,指名釋放太乙叟,貶為庶人,劃入賤籍。太乙叟出獄,見到樓山氏已死,慟哭數日,擇一處京外孤星的野地,埋葬夫人後,領回二女,在墳塋邊結廬而居。
太乙叟的樂道造詣在這時徹底釋放,日夜投身於樂器的製作中。他始終相信,終有一日,樂律會回歸天市,給人們以心靈上的陶冶,驅散這無盡的黑暗。
他的精神力修為在對神朝的徹底失望與徹底忤逆之後,達到了菩提四境,製作出了神器——太乙編鍾和永徽箜篌,分別授予長女許讓塵、二女許辭盈。
這裏稍提一句,當初太乙叟為二女取名,擇“山不讓塵,川不辭盈”,分別取為許讓塵、許辭盈,這中間也有幾分傲氣在,隻是後來命途多舛,又時運不濟。
而那邊,樓山缺因得罪權貴,被饞臣“林祠”構陷,又同時泄出私藏罪臣家眷的行徑,梵華真君以為有謀逆之心,革去上柱國之職,斷四肢經脈,流放邊荒,不知生卒年。顯赫一時的樓山家落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隻有樓山缺一女“樓山取纓”在護國之手的絞殺中免難。
太乙叟和二女鹹為神級強者的消息終究是風透了出去。梵華真君派出三位護國之手前來,但都被斬下了首級。
梵華真君大怒,深以為放虎歸山,一紙詔書令新上柱國林祠親自戧殺三人。這時的許讓塵已經是菩提三境的樂道大宗師,許辭盈也步入了菩提二境,但林祠的實力僅次於梵華真君,達到天命十四境初期,三人再如何反抗,都隻是以卵擊石。
最終,太乙叟以身死為代價,攔下林祠,為二女爭取來逃走的時間,林祠的行動失手,隻殺死太乙叟一人。他的身死之地,與樓山氏的墳塋相距不過百米。
太乙叟在火光中,與樓山氏泉下相會去了,這是一種另類的雙向奔赴、命運羈絆吧。
梵華真君下旨,朔陽神朝通緝許讓塵與許辭盈。兩人如過街老鼠般陰暗過日,又因為姿色姣姣,屢次被淫邪之徒覬覦,不成之後告發行蹤,與一路路護國之手交手,直到逼到邊荒潛藏,這才稍稍息止了通緝。
她們把仇恨刻在心尖上,隱而不發,遊曆邊荒,鑽研樂道,輾轉多少個年頭。
仇恨的種子在她們的心中生根,有朝一日一定會攜太乙編鍾和永徽箜篌,寄太乙叟的遺誌,回歸朔陽神朝,將梵華真君和一朝綱常全部付了火炬。
這一天,她們沒有等很久。梵華真君與林祠生隙,剝去他的上柱國之頭銜,又設下羅網欲要將他逮捕。林祠提前預知到不妙,就此反出朔陽神朝,領著天使一族劃出了朔陽神朝的地界,在東方與東南方向割據自立。
少了天使一族,如同折翼。已經雙雙成就菩提四境的許讓塵和許辭盈掐住時機,掀起了風浪,藉助神器大鬧京城,斬殺一片護國之手,徹底斷了朔陽神朝的氣運。
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梵華真君因日日汲取元嬰子血,大修歡喜禪,氣血嚴重衰退,修為落回天命十四境初期。如此也不是許讓塵和許辭盈可以對付,她們適時退走,休養再覓複仇之機。
護國之手死傷過半,朔陽神朝的命數將盡。梵華真君意識到了這一點,但行事卻荒誕可笑。他為了維護統治,寄希望於天祚神朝,於是大辦儺戲、祈舞,取悅上天(遠古真神),樂道因為特殊的旨意恢複了祭祀一麵。
而許讓塵與許辭盈蟄伏京外,看中了在京中舉行的儺戲祈舞大會,聽聞梵華真君也會到場,這無疑是一個刺殺他的良機。
那一日的京中,細雨淅瀝,天色昏黃偏灰暗,人們聽到了久違的樂音,是祭祀之樂。
高台上,一張張光怪陸離的麵具,一道道粗獷肅穆的舞姿,伴著嫋嫋檀香,實現了人與神的竊竊私語,在酬神樂天的儀式中締結下不朽的契約。但這隻是人們的美好祈願,隻是梵華真君的一廂情願。
許讓塵和許辭盈就是九位儺麵具下的暗殺者。當梵華真君弁服上高台,手撥念珠,衣襟間透出半邊歡喜佛的紋身,他睥睨億萬民眾,都沒有往侍立一旁的儺戲伶人流連一眼,在宣讀著故作艱深的祭祀文。
許讓塵和許辭盈對視一眼,雙雙而出,在電光火石之間將兩柄淬了劇毒的匕首插入了梵華真君的胸膛。
他口吐汙血,認出了她們,“你們!賊子!”咆哮中他企圖反殺兩人,但許讓塵一指點在了他的眉心,恐怖的精神力摧毀了他的識海,又打碎了道台。浸淫歡喜禪的他,早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他倒在了地上,又被分屍從高台上丟下。君主已薨,儺戲祈舞大會亂成了一鍋粥,但民眾自顧地竄走,眼中卻沒有多少的傷意。或許,這場酬神樂天的儀式,真的給朔陽神朝帶來了遠古真神的祝福。
由於林祠的反出,朔陽神朝皇室又積垢已久,早無強者安國,連上柱國的位置都落了塵。
許讓塵與許辭盈殺盡護國之手,顛覆了朔陽神朝的統治,又大開修行之門,一時間黎眾修行蔚然成風。許讓塵早已恨透了腐朽的朔陽神朝,他將服從梵華真君的上層官僚、皇室一脈以及執迷不悟的軍隊殺了個斷層,全部葬在了灰色褻瀆海。那裏,埋骨無數,惡鬼橫行,成為了恐怖禁區。
剔除了神朝的沉屙,清理了舊統的屍骨,她二人來到了天使一族的地界,約出林祠,憑借著預先布置好的陣法,滅殺了這位以“聖光古法神”自居的天命十四境強者。
失去了至強者的庇護,天使一族淪為囚犯,貶為聖光一族,囚禁在灰色褻瀆海,為林祠贖罪。林祠與梵華真君狼狽為奸的罪行,終究給身後的天使一族帶來了長久的厄難。
許讓塵在天市街封帝,成為了三垣獨一的女帝。她下旨,平反樂匠歌妓的不公待遇,廢止賤籍等級劃分,又焚書坑典,徹底抹去了朔陽神朝的存在痕跡。這不僅是在營造新一代的統治格局,也是在報複這個令她們一家飽經磨難的朔陽皇室。
而許辭盈已經厭倦了勾心鬥角、四處流浪,又無心從政,於是在母親樓山氏的墳塚所在地結廬而居。隻是,當初林祠受命斬殺她們三人,太乙叟罹難後,這裏都燒得幹淨,連墳塋所在都無有存跡。
經過一場神朝坍圮的大清殺,天市垣元氣大傷,許讓塵一人斡旋三垣中,與覬覦天市之人明爭暗鬥,終於在多少年後迎來了一個雨後春筍的新時代,造就了絳君、納蘭嘉、納蘭縉、鍾棠、鍾贈、樓山取纓、隋大同、緒子騫等一批上神強者。甚至於,在很多年後誕生了新一代的首位始祖,淩駕於紫微、太微之上。
許讓塵也並非沒有過錯。她在天市垣內,打壓、掃除歡喜禪等邪門歪道,一連著損傷了原本的佛道,導致一派式微。她目光鎖向外界,見到了玄帝。
這是她封帝後第一次在心底生發出怯意,隻因為玄帝的天資太恐怖了,出身大家,少年成名,一路綠燈,年紀與她相仿,已經在紫微垣打出了浩然聲勢,有劍道長空的氣概。
這樣的人物坐上禦座,恐有對外擴張的野心,那對於尚未恢複元氣的天市垣來說,一定是一個壞透了的消息,即使這隻是她的自我揣測。
於是,她的目光挪到了玄帝身後壓下了聲名而異心暗生的聖槐序身上......
多少年後,許辭盈在古蘭朵湖邊,將前朝舊事娓娓道來,堇荼吹到了曆史的風。
一套嚴格的等級秩序桎梏千億生靈,鶯歌燕舞背後是壓榨剝削底層百姓。即便是實力超群,通過各項考核,又有上流引薦,取得“護國之手”的頭銜,也難以跨越等級序列的天塹,原本的籍貫不會變,人格的定性不會變,他們最終會先死在戰場。
甚至於幾度出現神級強者僅限於皇室的場景,因為實力過強就會被視為“異類”,而後等來“護國之手”鏟除異己的滅門行動。
這樣的壟斷,導致了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起事領導者都無一可以掀起改革製度的浪潮,因為身後沒有強力的武裝組織,隻有暗夜中詭秘行走而來的“護國之手”。
這樣的黑暗時代一直似陰霾般籠罩著天市垣,籠罩著如日中天的朔陽神朝,許家也是興敗其中。
許家太乙叟,曆經君主罔替,從太樂丞遷太樂令,有異於常人的音樂天賦,被冠以“樂中鬼才”之名,與朝中王公多有往來。他與樓山氏結纓,生育二女,溺愛非常。
這兩個小女兒繼承了父親的天賦,自幼展現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和幾近完美的音感,在百歲之前就已經雙雙入海棠四變。這相當於命河境,在朔陽神朝非常忌諱的境界,再跨出一步就是神級強者,可以列入王室的通緝名單中了。
這無疑會引起太乙叟的不安。如果刻意壓製她們的修為成長,那日後指不定會斷了修行之路,荒廢了音樂天賦,他自個也會愧怍不已。而一旦被發現她們成為神級強者,或許會引來朝中的“護國之手”,那他滿門人頭難保。
望著門中出入的家人老仆,他心中蒙上了一層難以言喻的愴色。於是,太乙叟與夫人商議,在一個夜晚的低泣聲中,終於決定將兩個女兒送去樓山家中,求得樓山老家主、當朝上柱國“樓山缺”的庇護,這才平安長大。
但真正的至暗並非是實力上的阻滯、至親之間的不相見,而是一位新帝的誕生。
不久之後,新帝即位,受邪僧蠱惑,崇信佛道,自號梵華真君,斥歌舞音樂為靡靡之音,下旨撤銷太樂署,從事樂事的上下人等革職查辦,羅織罪名,株連全家全部下獄,太乙叟也成為這場災禍的陪葬品。
他被官差拘捕的那一天,是在太樂署中。得到這道下獄的聖旨,他手中研究著的製造編鍾的草紙散落一地,那顆心也一同碎落,在冰冷的大地上嗚咽。
太乙叟問官差:“株連全家?”
官差也是等級下流的貧苦人,隻是不沾染上樂道,逃過了這一劫。在同病相憐的同情下,他回道:“聖旨是這麽寫的。”
太乙叟老淚橫流,“我樂道休矣!我許家完矣!”
官差不會共情他的樂道,隻聽得低沉了心情,一連三歎。
但,太乙叟以為的悲劇隻發生了一半。樓山缺是有血性的漢子,是真正的修道者,更是人格健全的家長。他顧念親情,私下藏匿樓山氏及其二女在一處別院,避免了株連下獄,又一把火燒了許家,隻當是一時失火付了全家生路。官差在漫天火光中,趕去了別家。
太乙叟的淚語“我樂道休矣”成為了天下共識。曆經這場災禍,樂道的地位在朔陽神朝中一落千丈,人們惟恐犯了梵華真君的忌諱,對樂匠歌者都是避而遠之,民間樂匠被戲為伶人,東躲西藏四下謀生,生計十分困苦。
然,樓山氏本為孱弱女流,被冠以“朔陽第一美人”之名,又從夫通曉音律。久居樓山家對獄中丈夫顧念不已,知他日夜受折辱,於是徘徊許久,終是叩開了樓山缺的門。
樓山缺看見她手臂上的黑巾,明白了她意圖,緘默良久後,才問道:“你執意要去?”
樓山氏重重點頭,“夫君曆經兩朝,從不僭越,曆來勤勉,不過是犯了樂道這無妄之罪,被羅織了一列莫須有的罪狀,下獄苦了去。我為婦道人家,但也不是膽小之徒。此番入宮,當力陳冤屈,救出我夫君。樂道興與不興與我何關?隻為一人耳。”
樓山缺聽完,大笑一聲,“我樓山缺有女如此,可以見你亡母了!”他在府邸前送別樓山氏,鏗鏘說道:“你且去,老夫在一日,便不會讓外孫女受了屈。”
樓山氏作別,著素衣,懷抱鳳首箜篌,借了往日“朔陽第一美人”的名頭,拜入宮中,麵見梵華真君。
她出來時死狀慘烈,屍體多處傷口,鳳首箜篌弦已斷絕,不知經受了怎樣的非人折辱,又說了多少祈夫歸家的哀詞。她始終懷抱那鳳首箜篌,好似是丈夫的遺誌一般。她對樓山缺所說的“樂道興與不興與我何關?”似乎也透著更深的情意。
也是那日,梵華真君下令,指名釋放太乙叟,貶為庶人,劃入賤籍。太乙叟出獄,見到樓山氏已死,慟哭數日,擇一處京外孤星的野地,埋葬夫人後,領回二女,在墳塋邊結廬而居。
太乙叟的樂道造詣在這時徹底釋放,日夜投身於樂器的製作中。他始終相信,終有一日,樂律會回歸天市,給人們以心靈上的陶冶,驅散這無盡的黑暗。
他的精神力修為在對神朝的徹底失望與徹底忤逆之後,達到了菩提四境,製作出了神器——太乙編鍾和永徽箜篌,分別授予長女許讓塵、二女許辭盈。
這裏稍提一句,當初太乙叟為二女取名,擇“山不讓塵,川不辭盈”,分別取為許讓塵、許辭盈,這中間也有幾分傲氣在,隻是後來命途多舛,又時運不濟。
而那邊,樓山缺因得罪權貴,被饞臣“林祠”構陷,又同時泄出私藏罪臣家眷的行徑,梵華真君以為有謀逆之心,革去上柱國之職,斷四肢經脈,流放邊荒,不知生卒年。顯赫一時的樓山家落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隻有樓山缺一女“樓山取纓”在護國之手的絞殺中免難。
太乙叟和二女鹹為神級強者的消息終究是風透了出去。梵華真君派出三位護國之手前來,但都被斬下了首級。
梵華真君大怒,深以為放虎歸山,一紙詔書令新上柱國林祠親自戧殺三人。這時的許讓塵已經是菩提三境的樂道大宗師,許辭盈也步入了菩提二境,但林祠的實力僅次於梵華真君,達到天命十四境初期,三人再如何反抗,都隻是以卵擊石。
最終,太乙叟以身死為代價,攔下林祠,為二女爭取來逃走的時間,林祠的行動失手,隻殺死太乙叟一人。他的身死之地,與樓山氏的墳塋相距不過百米。
太乙叟在火光中,與樓山氏泉下相會去了,這是一種另類的雙向奔赴、命運羈絆吧。
梵華真君下旨,朔陽神朝通緝許讓塵與許辭盈。兩人如過街老鼠般陰暗過日,又因為姿色姣姣,屢次被淫邪之徒覬覦,不成之後告發行蹤,與一路路護國之手交手,直到逼到邊荒潛藏,這才稍稍息止了通緝。
她們把仇恨刻在心尖上,隱而不發,遊曆邊荒,鑽研樂道,輾轉多少個年頭。
仇恨的種子在她們的心中生根,有朝一日一定會攜太乙編鍾和永徽箜篌,寄太乙叟的遺誌,回歸朔陽神朝,將梵華真君和一朝綱常全部付了火炬。
這一天,她們沒有等很久。梵華真君與林祠生隙,剝去他的上柱國之頭銜,又設下羅網欲要將他逮捕。林祠提前預知到不妙,就此反出朔陽神朝,領著天使一族劃出了朔陽神朝的地界,在東方與東南方向割據自立。
少了天使一族,如同折翼。已經雙雙成就菩提四境的許讓塵和許辭盈掐住時機,掀起了風浪,藉助神器大鬧京城,斬殺一片護國之手,徹底斷了朔陽神朝的氣運。
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梵華真君因日日汲取元嬰子血,大修歡喜禪,氣血嚴重衰退,修為落回天命十四境初期。如此也不是許讓塵和許辭盈可以對付,她們適時退走,休養再覓複仇之機。
護國之手死傷過半,朔陽神朝的命數將盡。梵華真君意識到了這一點,但行事卻荒誕可笑。他為了維護統治,寄希望於天祚神朝,於是大辦儺戲、祈舞,取悅上天(遠古真神),樂道因為特殊的旨意恢複了祭祀一麵。
而許讓塵與許辭盈蟄伏京外,看中了在京中舉行的儺戲祈舞大會,聽聞梵華真君也會到場,這無疑是一個刺殺他的良機。
那一日的京中,細雨淅瀝,天色昏黃偏灰暗,人們聽到了久違的樂音,是祭祀之樂。
高台上,一張張光怪陸離的麵具,一道道粗獷肅穆的舞姿,伴著嫋嫋檀香,實現了人與神的竊竊私語,在酬神樂天的儀式中締結下不朽的契約。但這隻是人們的美好祈願,隻是梵華真君的一廂情願。
許讓塵和許辭盈就是九位儺麵具下的暗殺者。當梵華真君弁服上高台,手撥念珠,衣襟間透出半邊歡喜佛的紋身,他睥睨億萬民眾,都沒有往侍立一旁的儺戲伶人流連一眼,在宣讀著故作艱深的祭祀文。
許讓塵和許辭盈對視一眼,雙雙而出,在電光火石之間將兩柄淬了劇毒的匕首插入了梵華真君的胸膛。
他口吐汙血,認出了她們,“你們!賊子!”咆哮中他企圖反殺兩人,但許讓塵一指點在了他的眉心,恐怖的精神力摧毀了他的識海,又打碎了道台。浸淫歡喜禪的他,早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他倒在了地上,又被分屍從高台上丟下。君主已薨,儺戲祈舞大會亂成了一鍋粥,但民眾自顧地竄走,眼中卻沒有多少的傷意。或許,這場酬神樂天的儀式,真的給朔陽神朝帶來了遠古真神的祝福。
由於林祠的反出,朔陽神朝皇室又積垢已久,早無強者安國,連上柱國的位置都落了塵。
許讓塵與許辭盈殺盡護國之手,顛覆了朔陽神朝的統治,又大開修行之門,一時間黎眾修行蔚然成風。許讓塵早已恨透了腐朽的朔陽神朝,他將服從梵華真君的上層官僚、皇室一脈以及執迷不悟的軍隊殺了個斷層,全部葬在了灰色褻瀆海。那裏,埋骨無數,惡鬼橫行,成為了恐怖禁區。
剔除了神朝的沉屙,清理了舊統的屍骨,她二人來到了天使一族的地界,約出林祠,憑借著預先布置好的陣法,滅殺了這位以“聖光古法神”自居的天命十四境強者。
失去了至強者的庇護,天使一族淪為囚犯,貶為聖光一族,囚禁在灰色褻瀆海,為林祠贖罪。林祠與梵華真君狼狽為奸的罪行,終究給身後的天使一族帶來了長久的厄難。
許讓塵在天市街封帝,成為了三垣獨一的女帝。她下旨,平反樂匠歌妓的不公待遇,廢止賤籍等級劃分,又焚書坑典,徹底抹去了朔陽神朝的存在痕跡。這不僅是在營造新一代的統治格局,也是在報複這個令她們一家飽經磨難的朔陽皇室。
而許辭盈已經厭倦了勾心鬥角、四處流浪,又無心從政,於是在母親樓山氏的墳塚所在地結廬而居。隻是,當初林祠受命斬殺她們三人,太乙叟罹難後,這裏都燒得幹淨,連墳塋所在都無有存跡。
經過一場神朝坍圮的大清殺,天市垣元氣大傷,許讓塵一人斡旋三垣中,與覬覦天市之人明爭暗鬥,終於在多少年後迎來了一個雨後春筍的新時代,造就了絳君、納蘭嘉、納蘭縉、鍾棠、鍾贈、樓山取纓、隋大同、緒子騫等一批上神強者。甚至於,在很多年後誕生了新一代的首位始祖,淩駕於紫微、太微之上。
許讓塵也並非沒有過錯。她在天市垣內,打壓、掃除歡喜禪等邪門歪道,一連著損傷了原本的佛道,導致一派式微。她目光鎖向外界,見到了玄帝。
這是她封帝後第一次在心底生發出怯意,隻因為玄帝的天資太恐怖了,出身大家,少年成名,一路綠燈,年紀與她相仿,已經在紫微垣打出了浩然聲勢,有劍道長空的氣概。
這樣的人物坐上禦座,恐有對外擴張的野心,那對於尚未恢複元氣的天市垣來說,一定是一個壞透了的消息,即使這隻是她的自我揣測。
於是,她的目光挪到了玄帝身後壓下了聲名而異心暗生的聖槐序身上......
多少年後,許辭盈在古蘭朵湖邊,將前朝舊事娓娓道來,堇荼吹到了曆史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