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舞落花,流水千行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作者:白落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劍舞落花,流水千行
題張僧繇醉僧圖
人人送酒不曾沽,終日鬆間掛一壺。
草聖欲成狂便發,真堪畫入醉僧圖。
——唐?懷素
初秋清晨,涼風還沒消褪的時候,收到友人寄來的一幅字。攤開宣紙,有“正覺”兩個字映入眼簾,似秋天裏兩枚安靜的葉,落在柔軟的心中。未幹的墨跡,還淌著清新的幽香,每一個脈絡,都寫滿預寄的禪意。時光在無欲中停留,我便想著,友人寫這字的時候,自是心境如水,清澈了得。一個在世俗中聞慣了風塵味的人,落筆如此輕鬆淡定,讓人心生敬佩。我想好要拿去裝裱,掛在潔白的牆壁上,留駐禪寂的光陰。
偶然想起友人是皈依的居士,所以才會寫上佛界裏的“正覺”二字。正覺,覺悟緣起之法,證得解脫。隻是世象蒼茫,要真正地覺悟,實在太難。縱是生長在佛前,隻汲取經語梵音的蓮,以它的潔淨無塵,也未必可以做到徹底地覺悟。覺悟是什麽,也許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涵義。看花如看葉,看葉如看花,是覺悟;在相逢之時淡定,在別離之時從容,是覺悟;把一杯濃茶,喝成一杯白開水,是覺悟;把一個故事,講述到全然忘記,是覺悟。
因“正覺”兩個字,令我想起唐代一位與佛結緣的書法家,懷素和尚。懷素,俗姓錢,字藏真,湖南零陵人。在他十歲的時候,突生出家之意,父母阻止不了,就任由他落發為僧。懷素嗜酒如癡,愛書如命,這裏的書,是書法,懷素的書法是書法史上領一代**的草書,稱為狂草。唐代文獻中有關懷素的記載甚多。“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
當時長安城內,許多王公名流都想結交這位狂僧。許多人為求得他的草字,知他愛酒,便買下好酒將他款待。酒後的懷素,寫起書法來,更是疾風馳雨,如壯士拔劍,如飛鳥出林,如驚蛇入草。揮毫落紙如雲煙,變化無窮,其中的妙處,需要心靈有一定境界的人才能體悟出。懷素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讀懷素的一首詩,隻覺灑脫非凡。有如一個人在雲海鬆濤,一手執酒痛飲,一手蘸墨狂書,似行雲萬狀,流水千行,劍舞落花,撥琴灑月。“人人送酒不曾沽,終日鬆間掛一壺。草聖欲成狂便發,真堪畫入醉僧圖。”現實中,懷素就是一位醉僧,他雖出家為僧,似乎從不坐禪。他性情疏放,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四件事,喝酒、吃肉、雲遊、草書。就連睡覺,也是在喝醉之後,他的草書,也都是在醉態中完成。一個和尚,修煉到這層境界,讓人覺得實在是不枉此生。
“飲酒以養性,草書以暢誌。”每當懷素喝下酒,就覺得自己是飄飄欲仙的神人,手中的筆,也成了神筆,可以恣意揮灑,幻化無窮。他在雲中悟到多奇,在風中悟出美妙,聽流水悟到曲折,聽琴音悟出清韻。所以懷素的書法,天然不修雕飾,讓人看了,願意拋擲一切,隻在那縹緲虛空的水墨中,盡情遊弋。這讓我想起了世俗中相愛的男女,明明說好了要一路同行,攜手到老,但是,在半路上他也許會輕易就拋下你,甚至連理由都沒有,連借口都給不出,連謊言都懶得說。也許他們不會為一幅書法而舍棄塵緣,但塵世裏繁蕪的誘惑,有時候,不及一幅畫、一首詩、一首歌,更讓人刻骨難忘。
懷素和尚的草書,已到了須臾之間就能縱橫揮毫千萬張之境。一個苦行僧,買不起紙,便在寺院外的荒地,種上了萬株芭蕉。每日取蕉葉臨帖揮灑,寒來暑往,從不間斷。這也就是著名的典故,懷素書蕉。因他的住處是一片蕉林,故稱“綠天庵”。他每日裏磨墨洗筆的地方,稱“硯泉”。而他寫壞的盤、板,還有許多寫斷的筆頭,都埋在一起,名為“筆塚”。懷素這些點滴的歲月,都成了讓人稱奇的故事,然而,故事的長短,從來都無關生命。無論他消逝了多少年,那些故事,一如陳年窖釀,曆久彌香。
懷素的許多書法,都被他換成了酒肉,支付給了生活。他的一些書法,和許多收藏者一同死去,葬在一些我們尋不見的地方。但是無論在哪兒,哪怕散如塵灰,我們都該堅信,那些附了靈魂的字,就在腳下。留下的,被世人好好珍藏,可以換取更多的酒肉,隻是懷素不需要了,他將這些贈送給了歲月。
一個不需要榮耀和光環的人,很努力地想要將自己隱藏,甚至躲在潮濕的角落,埋在積歲的塵泥中,但他的光芒,依然遮掩不住。一夢千尋,我們無須乘一匹時間的快馬,飛奔趕往唐朝。因為我們找不到他的蹤影,就算找到,也終究隔了雲端。莫如做一隻不怕秋寒的雲雀,穿過煙水嵐霧,去追雲踏夢,窺探塵間錦繡和塵外孤禪。如果塵內和塵外,隻是一夢之隔,那麽世間許多不能相愛的男女,是否可以在夢裏,不分你我?
我們都是紅塵過客,背上的行囊,裝滿了世味,沉重得壓彎了腰。這一路倉促地拎起,到離開的那一天,卻不知道該如何放下。我們總是給自己找出許多理由和借口,將所有的悲哀,怪罪給時光。用薄弱的謊言,搪塞真實的幸福。告訴別人,我們的愛,我們的恨,我們的開始和結束,都是身不由己。
靜下心,看著懷素的不拘一格的草書,一切悲傷和疼痛,皆如昨日之風。他虛渺灑脫的字體,似流水行雲,無來無往。仿佛在告訴我們,凡塵的一切糾纏,無論深淺,無論冷暖,無論難易,無論貧富,轉瞬即是煙雲,又何必那麽執著,那麽在意。
在紅塵中,開一扇般若門,攜一壺酒,棲一片雲,潑水墨,揮灑一卷草書。就這樣,憑我老去,過往裏施過的恩,欠下的債,是否都可以一筆勾銷?
題張僧繇醉僧圖
人人送酒不曾沽,終日鬆間掛一壺。
草聖欲成狂便發,真堪畫入醉僧圖。
——唐?懷素
初秋清晨,涼風還沒消褪的時候,收到友人寄來的一幅字。攤開宣紙,有“正覺”兩個字映入眼簾,似秋天裏兩枚安靜的葉,落在柔軟的心中。未幹的墨跡,還淌著清新的幽香,每一個脈絡,都寫滿預寄的禪意。時光在無欲中停留,我便想著,友人寫這字的時候,自是心境如水,清澈了得。一個在世俗中聞慣了風塵味的人,落筆如此輕鬆淡定,讓人心生敬佩。我想好要拿去裝裱,掛在潔白的牆壁上,留駐禪寂的光陰。
偶然想起友人是皈依的居士,所以才會寫上佛界裏的“正覺”二字。正覺,覺悟緣起之法,證得解脫。隻是世象蒼茫,要真正地覺悟,實在太難。縱是生長在佛前,隻汲取經語梵音的蓮,以它的潔淨無塵,也未必可以做到徹底地覺悟。覺悟是什麽,也許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涵義。看花如看葉,看葉如看花,是覺悟;在相逢之時淡定,在別離之時從容,是覺悟;把一杯濃茶,喝成一杯白開水,是覺悟;把一個故事,講述到全然忘記,是覺悟。
因“正覺”兩個字,令我想起唐代一位與佛結緣的書法家,懷素和尚。懷素,俗姓錢,字藏真,湖南零陵人。在他十歲的時候,突生出家之意,父母阻止不了,就任由他落發為僧。懷素嗜酒如癡,愛書如命,這裏的書,是書法,懷素的書法是書法史上領一代**的草書,稱為狂草。唐代文獻中有關懷素的記載甚多。“運筆迅速,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隨手萬變,而法度具備。”
當時長安城內,許多王公名流都想結交這位狂僧。許多人為求得他的草字,知他愛酒,便買下好酒將他款待。酒後的懷素,寫起書法來,更是疾風馳雨,如壯士拔劍,如飛鳥出林,如驚蛇入草。揮毫落紙如雲煙,變化無窮,其中的妙處,需要心靈有一定境界的人才能體悟出。懷素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讀懷素的一首詩,隻覺灑脫非凡。有如一個人在雲海鬆濤,一手執酒痛飲,一手蘸墨狂書,似行雲萬狀,流水千行,劍舞落花,撥琴灑月。“人人送酒不曾沽,終日鬆間掛一壺。草聖欲成狂便發,真堪畫入醉僧圖。”現實中,懷素就是一位醉僧,他雖出家為僧,似乎從不坐禪。他性情疏放,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四件事,喝酒、吃肉、雲遊、草書。就連睡覺,也是在喝醉之後,他的草書,也都是在醉態中完成。一個和尚,修煉到這層境界,讓人覺得實在是不枉此生。
“飲酒以養性,草書以暢誌。”每當懷素喝下酒,就覺得自己是飄飄欲仙的神人,手中的筆,也成了神筆,可以恣意揮灑,幻化無窮。他在雲中悟到多奇,在風中悟出美妙,聽流水悟到曲折,聽琴音悟出清韻。所以懷素的書法,天然不修雕飾,讓人看了,願意拋擲一切,隻在那縹緲虛空的水墨中,盡情遊弋。這讓我想起了世俗中相愛的男女,明明說好了要一路同行,攜手到老,但是,在半路上他也許會輕易就拋下你,甚至連理由都沒有,連借口都給不出,連謊言都懶得說。也許他們不會為一幅書法而舍棄塵緣,但塵世裏繁蕪的誘惑,有時候,不及一幅畫、一首詩、一首歌,更讓人刻骨難忘。
懷素和尚的草書,已到了須臾之間就能縱橫揮毫千萬張之境。一個苦行僧,買不起紙,便在寺院外的荒地,種上了萬株芭蕉。每日取蕉葉臨帖揮灑,寒來暑往,從不間斷。這也就是著名的典故,懷素書蕉。因他的住處是一片蕉林,故稱“綠天庵”。他每日裏磨墨洗筆的地方,稱“硯泉”。而他寫壞的盤、板,還有許多寫斷的筆頭,都埋在一起,名為“筆塚”。懷素這些點滴的歲月,都成了讓人稱奇的故事,然而,故事的長短,從來都無關生命。無論他消逝了多少年,那些故事,一如陳年窖釀,曆久彌香。
懷素的許多書法,都被他換成了酒肉,支付給了生活。他的一些書法,和許多收藏者一同死去,葬在一些我們尋不見的地方。但是無論在哪兒,哪怕散如塵灰,我們都該堅信,那些附了靈魂的字,就在腳下。留下的,被世人好好珍藏,可以換取更多的酒肉,隻是懷素不需要了,他將這些贈送給了歲月。
一個不需要榮耀和光環的人,很努力地想要將自己隱藏,甚至躲在潮濕的角落,埋在積歲的塵泥中,但他的光芒,依然遮掩不住。一夢千尋,我們無須乘一匹時間的快馬,飛奔趕往唐朝。因為我們找不到他的蹤影,就算找到,也終究隔了雲端。莫如做一隻不怕秋寒的雲雀,穿過煙水嵐霧,去追雲踏夢,窺探塵間錦繡和塵外孤禪。如果塵內和塵外,隻是一夢之隔,那麽世間許多不能相愛的男女,是否可以在夢裏,不分你我?
我們都是紅塵過客,背上的行囊,裝滿了世味,沉重得壓彎了腰。這一路倉促地拎起,到離開的那一天,卻不知道該如何放下。我們總是給自己找出許多理由和借口,將所有的悲哀,怪罪給時光。用薄弱的謊言,搪塞真實的幸福。告訴別人,我們的愛,我們的恨,我們的開始和結束,都是身不由己。
靜下心,看著懷素的不拘一格的草書,一切悲傷和疼痛,皆如昨日之風。他虛渺灑脫的字體,似流水行雲,無來無往。仿佛在告訴我們,凡塵的一切糾纏,無論深淺,無論冷暖,無論難易,無論貧富,轉瞬即是煙雲,又何必那麽執著,那麽在意。
在紅塵中,開一扇般若門,攜一壺酒,棲一片雲,潑水墨,揮灑一卷草書。就這樣,憑我老去,過往裏施過的恩,欠下的債,是否都可以一筆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