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回定情信物
五人這一陣吃,食量頗大,頃刻間便將一整隻烤野豬肉從頭到尾全都給吃了個精光,半點不剩,可謂:肉就是肉,骨頭就是骨頭,吃完了肉的骨頭隻有骨頭而沒有肉,殘肉沒有,肉渣沒有,肉皮沒有,肉末腥子沒有,幹幹淨淨,清清白白,便是連野豬頭上那兩顆肥大眼珠子也讓向來膽大的駱大元給吞食掉了,吃入肚中。
吃過之後,五人肚子填飽了,地上丟下一堆肉骨頭,也不急於收拾。吃得幹渴,駱大元手中提了一茶壺水,五人一人一大口,拿來對著嘴巴分將喝了,也是喝了個底朝天,點滴未剩,水足肉飽後,花劉水三人更不耽擱,想趁著洞外天色尚未全黑,還能看見,多幹些活,早些造出筏子來,也要早些動身。
三人商量了,各自用手從火堆裏頭取出一根燃枝,不管粗大,拿在手中舉了,天全黑時好用來照光,水若寒提了茶壺,三人先後走出洞去,趕造竹筏去了。
三人這一出洞,洞內便隻留下了駱隋二人。
隻聽駱大元嚷道:“三弟,你可要去那邊躺一會兒?”邊說邊伸手指了指東首那張石床。
隋承誌一心在那黃色錦帕上,卻是無心躺睡,聽見大哥說話,道:“我不累,不用躺了。”
駱大元聽他這般說了,笑道:“你既不躺,那大哥我便不客氣了我可著實有些累了,先躺一會兒三弟,等等你要躺時,和我說上一聲,我讓了給你就是”邊說邊走到石床前,耳中聽得三弟應允之聲,心中對這回答頗為滿意,很是高興,嘴上也不多說,一骨碌爬上石床,仰天躺了,合上眼睛,休息起來。身子一著冰涼石床,好是爽快,頭腦清醒,興致來了,閑來無事,便哼起了一首江南水鄉土語小曲來,直道:“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都說太湖很是美,水美草美山石美,還有太湖三寶美,銀魚白蝦梅齊魚,美滋美味就是美。白帆紅菱蘆葦青,稻香果香山水香,一到水產成熟季,水底魚蝦蟹肥美。人網一撒入水中,一準打上美食一大堆,吧唧吧唧就是美。美美美美美美美,還是美,美仍是美在太湖水。”
那曲子是以前師父教的,曲中詞意,直是誇讚太湖的美,雖然曲調胡亂壓韻,韻律不準不齊,但他們師父是習武之人,並非詩詞文人,因而,能用土語作出此曲來已屬難得,不易之致了,你若要他像個詩詞文人一般,作出賞心悅目的高雅文章來,那可便是趕驢子上架,強求人了,他若真能做得出來,那也可稱上是普天之下一樁奇事了,因而,這首曲子雖然短小,其中深意卻是廣博,若非他們師父情之所致,思鄉心切,憑他學識,又怎能輕易作得出來?從曲風中到處充斥著讚美太湖之詞來看,這首曲子充分表達了他們師父身在京城,心在太湖,感懷家鄉,思念親人之情,人說:“曲由心生,方能動人。”卻很在理。
這時,駱大元嘴中哼著小曲,心中突然想起遠在京城的師父師娘大師哥小師妹他們來,心中有感而發,依稀回憶起了幼年往事。
想到當年自己五兄弟打小離家,雖然都已七八歲上,會說土語,但是一應京腔話語盡皆不會,幸而師父不離不棄,不厭其煩,精心傳授,虛心教導,一邊教武功,一邊教語言,還專門請來私塾,教導他們,同大師哥、小師妹一塊兒讀書識字,習文弄武,一樣也不落下,很是耐心,便同對待自己親身子女一般,認真仔細,關懷備致。
論起識字,自己小時候雖然曾受父母教過,但那時畢竟年幼,所學有限,而且會的不多,現下認真學來,識字慢慢來,三年五載,也便通了,語言卻是在數月之間通過耳濡目染,言傳聲教,早已學會,直將一口流利京話,說得分外標準,誰聽了都懂,誰聽了都清,五人聰慧資質雖有差別,久而久之,也都會說了,盡皆學了個會。
聽師父說,學了這門京話,可謂:“一門通,門門通。”北方語言差異不大,北方一路搭話橋梁便都通了,而且,五人又懂南方語言,可謂南北皆通,以後走南闖北,到處行鏢,出門問人問路,可要方便得多了。
師父還說,多門本領多條路。五人習文練武,文武全才,將來前途,實在不可限量,今後闖蕩江湖,無論到哪,都能生存,都不吃虧,其中妙處,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京城生活豐富多彩,繁華之致,到處可見酒樓鬧市張燈結彩,掛牌上匾,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京城中人魚蛇混雜,人脈關係很是複雜,自己當時雖然年幼,也是知道太湖邊鄉下生活遠非如此,到了京城,一應生活習慣已是大不相同了。幸好師父言傳身教,包教包會,一有閑暇,便帶同大師哥小師妹和他們五人到集市上到處閑逛,看到什麽就教什麽,都往好的方向說明,要他們做人正派,行俠仗義,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壞事不做,惡事不做,這樣才能算得上是英雄好漢,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男兒。
五人經常待在他身邊,耳濡目染得多了,也便習以為常,一通百通,從而很快融入到了當地百姓生活之中,成為了京城天子腳下眾多百姓中的一人,不致在京城待了數年之後,仍然是鄉下人進城,啥也不懂,愣頭青出山,傻冒一個,早已於本地人混同雜居,久而久之,也已差不多成為本地人了。
當下駱大元想起了許多陳年往事,隻是思想摻雜太多,一時之間胡思亂想,腦中嫌煩,因而想起,也隻是一筆帶過,匆匆一想而已,也不多想,腦海中更多想到的,印象深刻些的,則是那些往日心情輕鬆愉悅的生活瑣事而已。
想到那時候,師父時常於晚上帶上師娘和他們師兄妹一群人去荒郊野外舉行篝火晚會,趁著月明星亮,心情大暢,烤肉無事時,便哼起此小曲來助興,並多次反複哼唱。他們好奇,都要學唱,師父便笑眯眯地教會了他們,心中想到此事,心情激動,澎湃不已。
這時,哼著哼著,哼得樂乎,人躺在石床上,渾身感到冰涼安逸,閉了眼睛,迷迷糊糊中,竟像哼著催眠曲一般,竟是不知不覺熟睡了過去,呼嚕呼嚕,打起了鼾,鼾聲如雷,大響不已。
隋承誌見大哥躺到石床上睡了,也不多看,眼睛斜處,望向洞外時,瞧著洞外昏暗,卻是天色漸黑了,手中錦帕看不清楚,也便轉身走到石桌旁,將手上依然潮濕的黃色錦帕攤開,平鋪於桌上,自己於石凳上坐了,借著洞內火光,湊攏頭去,凝目細看起來。
先看鴛鴦戲水圖一麵,望了望圖,又望了望圖旁右側“鴛鴦情”三個黑色大字,心道:瞧這鴛鴦戲水,成雙成對,依著前幾年大師哥與城內大通鏢局千金昌大小姐互生愛慕之情之事看來,當初他們二人眉目傳情,百般交好,私下裏相交往來,互通信件,我等五兄弟也曾相幫大師哥多次充當聯絡人,傳遞過信息,多有接觸他們二人信物,其中信物之中,除了情信之外,有一件信物正是一條類似於這錦帕的繪有鴛鴦戲水圖的錦帕,後來,這條錦帕還成了他們二人之間得能最後成其好事,成了婚姻的定情信物,這錦帕的重要之處,現在看來,可想而知了,隻是他們交好那條錦帕,雖然也是錦繡絲綢,柔軟細致,比之這條黃色錦帕,卻又明顯材質差了,不及這塊錦帕這般雍容華貴,細膩柔滑。不過,從中可見,我手中這條錦帕,定然便同大哥所說那般,是女子用的錦帕了。
心中忽然想到當年大師哥成親之事,知道“鴛鴦戲水”錦帕不同一般,乃是男女雙方情意****,情到深處,不由自主,海誓山盟的定情信物,一般普通男女,卻也並不大會用此等錦帕。想到這兒,心中便更加肯定了這層意思。
其實,繡有“鴛鴦戲水圖”之錦帕用與不用,不在錦帕本身,歸根究底,是五人年紀尚幼,青春年華,不諳世事,少不更事,又都是男子,不是女子,對於情感之事似懂非懂,朦朦朧朧,不大知曉其中深意而已,而生平遇到女子之中大多都是師門中人,不是師娘,便是師妹,要不就是丫鬟伺女,而丫鬟伺女身份低微,尋常繡帕也是很少用到,又哪裏用得起這“鴛鴦戲水”錦帕了?至於師娘師妹,他們平日裏都好習武,習扮男裝,大家閨秀之事很少為之,五人見得少了,對於何為大家閨秀,何為窈窕淑女,自是不大懂得,不大明白,俗話說得好:“女人心,海底針。”女人心思,他們便是更加不懂,更加不明,而女子所用物事,自也分不清她們什麽能用,什麽不能用,因而,想法上略有偏差,也在情理之中,預料之內了。
五人這一陣吃,食量頗大,頃刻間便將一整隻烤野豬肉從頭到尾全都給吃了個精光,半點不剩,可謂:肉就是肉,骨頭就是骨頭,吃完了肉的骨頭隻有骨頭而沒有肉,殘肉沒有,肉渣沒有,肉皮沒有,肉末腥子沒有,幹幹淨淨,清清白白,便是連野豬頭上那兩顆肥大眼珠子也讓向來膽大的駱大元給吞食掉了,吃入肚中。
吃過之後,五人肚子填飽了,地上丟下一堆肉骨頭,也不急於收拾。吃得幹渴,駱大元手中提了一茶壺水,五人一人一大口,拿來對著嘴巴分將喝了,也是喝了個底朝天,點滴未剩,水足肉飽後,花劉水三人更不耽擱,想趁著洞外天色尚未全黑,還能看見,多幹些活,早些造出筏子來,也要早些動身。
三人商量了,各自用手從火堆裏頭取出一根燃枝,不管粗大,拿在手中舉了,天全黑時好用來照光,水若寒提了茶壺,三人先後走出洞去,趕造竹筏去了。
三人這一出洞,洞內便隻留下了駱隋二人。
隻聽駱大元嚷道:“三弟,你可要去那邊躺一會兒?”邊說邊伸手指了指東首那張石床。
隋承誌一心在那黃色錦帕上,卻是無心躺睡,聽見大哥說話,道:“我不累,不用躺了。”
駱大元聽他這般說了,笑道:“你既不躺,那大哥我便不客氣了我可著實有些累了,先躺一會兒三弟,等等你要躺時,和我說上一聲,我讓了給你就是”邊說邊走到石床前,耳中聽得三弟應允之聲,心中對這回答頗為滿意,很是高興,嘴上也不多說,一骨碌爬上石床,仰天躺了,合上眼睛,休息起來。身子一著冰涼石床,好是爽快,頭腦清醒,興致來了,閑來無事,便哼起了一首江南水鄉土語小曲來,直道:“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都說太湖很是美,水美草美山石美,還有太湖三寶美,銀魚白蝦梅齊魚,美滋美味就是美。白帆紅菱蘆葦青,稻香果香山水香,一到水產成熟季,水底魚蝦蟹肥美。人網一撒入水中,一準打上美食一大堆,吧唧吧唧就是美。美美美美美美美,還是美,美仍是美在太湖水。”
那曲子是以前師父教的,曲中詞意,直是誇讚太湖的美,雖然曲調胡亂壓韻,韻律不準不齊,但他們師父是習武之人,並非詩詞文人,因而,能用土語作出此曲來已屬難得,不易之致了,你若要他像個詩詞文人一般,作出賞心悅目的高雅文章來,那可便是趕驢子上架,強求人了,他若真能做得出來,那也可稱上是普天之下一樁奇事了,因而,這首曲子雖然短小,其中深意卻是廣博,若非他們師父情之所致,思鄉心切,憑他學識,又怎能輕易作得出來?從曲風中到處充斥著讚美太湖之詞來看,這首曲子充分表達了他們師父身在京城,心在太湖,感懷家鄉,思念親人之情,人說:“曲由心生,方能動人。”卻很在理。
這時,駱大元嘴中哼著小曲,心中突然想起遠在京城的師父師娘大師哥小師妹他們來,心中有感而發,依稀回憶起了幼年往事。
想到當年自己五兄弟打小離家,雖然都已七八歲上,會說土語,但是一應京腔話語盡皆不會,幸而師父不離不棄,不厭其煩,精心傳授,虛心教導,一邊教武功,一邊教語言,還專門請來私塾,教導他們,同大師哥、小師妹一塊兒讀書識字,習文弄武,一樣也不落下,很是耐心,便同對待自己親身子女一般,認真仔細,關懷備致。
論起識字,自己小時候雖然曾受父母教過,但那時畢竟年幼,所學有限,而且會的不多,現下認真學來,識字慢慢來,三年五載,也便通了,語言卻是在數月之間通過耳濡目染,言傳聲教,早已學會,直將一口流利京話,說得分外標準,誰聽了都懂,誰聽了都清,五人聰慧資質雖有差別,久而久之,也都會說了,盡皆學了個會。
聽師父說,學了這門京話,可謂:“一門通,門門通。”北方語言差異不大,北方一路搭話橋梁便都通了,而且,五人又懂南方語言,可謂南北皆通,以後走南闖北,到處行鏢,出門問人問路,可要方便得多了。
師父還說,多門本領多條路。五人習文練武,文武全才,將來前途,實在不可限量,今後闖蕩江湖,無論到哪,都能生存,都不吃虧,其中妙處,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京城生活豐富多彩,繁華之致,到處可見酒樓鬧市張燈結彩,掛牌上匾,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京城中人魚蛇混雜,人脈關係很是複雜,自己當時雖然年幼,也是知道太湖邊鄉下生活遠非如此,到了京城,一應生活習慣已是大不相同了。幸好師父言傳身教,包教包會,一有閑暇,便帶同大師哥小師妹和他們五人到集市上到處閑逛,看到什麽就教什麽,都往好的方向說明,要他們做人正派,行俠仗義,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壞事不做,惡事不做,這樣才能算得上是英雄好漢,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男兒。
五人經常待在他身邊,耳濡目染得多了,也便習以為常,一通百通,從而很快融入到了當地百姓生活之中,成為了京城天子腳下眾多百姓中的一人,不致在京城待了數年之後,仍然是鄉下人進城,啥也不懂,愣頭青出山,傻冒一個,早已於本地人混同雜居,久而久之,也已差不多成為本地人了。
當下駱大元想起了許多陳年往事,隻是思想摻雜太多,一時之間胡思亂想,腦中嫌煩,因而想起,也隻是一筆帶過,匆匆一想而已,也不多想,腦海中更多想到的,印象深刻些的,則是那些往日心情輕鬆愉悅的生活瑣事而已。
想到那時候,師父時常於晚上帶上師娘和他們師兄妹一群人去荒郊野外舉行篝火晚會,趁著月明星亮,心情大暢,烤肉無事時,便哼起此小曲來助興,並多次反複哼唱。他們好奇,都要學唱,師父便笑眯眯地教會了他們,心中想到此事,心情激動,澎湃不已。
這時,哼著哼著,哼得樂乎,人躺在石床上,渾身感到冰涼安逸,閉了眼睛,迷迷糊糊中,竟像哼著催眠曲一般,竟是不知不覺熟睡了過去,呼嚕呼嚕,打起了鼾,鼾聲如雷,大響不已。
隋承誌見大哥躺到石床上睡了,也不多看,眼睛斜處,望向洞外時,瞧著洞外昏暗,卻是天色漸黑了,手中錦帕看不清楚,也便轉身走到石桌旁,將手上依然潮濕的黃色錦帕攤開,平鋪於桌上,自己於石凳上坐了,借著洞內火光,湊攏頭去,凝目細看起來。
先看鴛鴦戲水圖一麵,望了望圖,又望了望圖旁右側“鴛鴦情”三個黑色大字,心道:瞧這鴛鴦戲水,成雙成對,依著前幾年大師哥與城內大通鏢局千金昌大小姐互生愛慕之情之事看來,當初他們二人眉目傳情,百般交好,私下裏相交往來,互通信件,我等五兄弟也曾相幫大師哥多次充當聯絡人,傳遞過信息,多有接觸他們二人信物,其中信物之中,除了情信之外,有一件信物正是一條類似於這錦帕的繪有鴛鴦戲水圖的錦帕,後來,這條錦帕還成了他們二人之間得能最後成其好事,成了婚姻的定情信物,這錦帕的重要之處,現在看來,可想而知了,隻是他們交好那條錦帕,雖然也是錦繡絲綢,柔軟細致,比之這條黃色錦帕,卻又明顯材質差了,不及這塊錦帕這般雍容華貴,細膩柔滑。不過,從中可見,我手中這條錦帕,定然便同大哥所說那般,是女子用的錦帕了。
心中忽然想到當年大師哥成親之事,知道“鴛鴦戲水”錦帕不同一般,乃是男女雙方情意****,情到深處,不由自主,海誓山盟的定情信物,一般普通男女,卻也並不大會用此等錦帕。想到這兒,心中便更加肯定了這層意思。
其實,繡有“鴛鴦戲水圖”之錦帕用與不用,不在錦帕本身,歸根究底,是五人年紀尚幼,青春年華,不諳世事,少不更事,又都是男子,不是女子,對於情感之事似懂非懂,朦朦朧朧,不大知曉其中深意而已,而生平遇到女子之中大多都是師門中人,不是師娘,便是師妹,要不就是丫鬟伺女,而丫鬟伺女身份低微,尋常繡帕也是很少用到,又哪裏用得起這“鴛鴦戲水”錦帕了?至於師娘師妹,他們平日裏都好習武,習扮男裝,大家閨秀之事很少為之,五人見得少了,對於何為大家閨秀,何為窈窕淑女,自是不大懂得,不大明白,俗話說得好:“女人心,海底針。”女人心思,他們便是更加不懂,更加不明,而女子所用物事,自也分不清她們什麽能用,什麽不能用,因而,想法上略有偏差,也在情理之中,預料之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