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華成主動自首承擔責任,就相當於直接落實了喬娜的責任。
“警察姐姐!這件事表麵看起來是我母親的過錯,但是她確實是為了救我,這裏麵是有隱情的,怎麽不調查清楚就要直接定性了呢?你們不是在調查那兩個男人嗎?你上次還跟我說……”
女警察打斷了她的話,支支吾吾地輕聲說:“胡小姐,這件事情引起的社會反響還是很大的,我們所裏也頂了不少壓力,都想盡快把這件事情了了,陶先生這次來所裏,提供了您母親喬娜女士的精神鑒定報告,結果現實,她的抑鬱症程度已經達到了重度,經常伴有幻聽和幻覺的症狀,這種情況下,病人如果犯病了,忽然情緒失控出現了什麽意外,也是很有可能的。”
女警察頓了頓,繼續說:“胡小姐,對於您的訴求,我個人很同情,但是現在,並沒有找到一點確切的證據,那兩位男性受害者經過調查和走訪,並沒有發現什麽異樣,所以,很抱歉,可能我愛莫能助了。”
胡一蝶緊緊攥著手機,聽著這一句句話,宛如敲擊在心上的鐵錘。
一下一下,砸得她無法呼吸。
隻是一天而已,好像一切都變了,陶華成轉了性,沈薔父母把她當成敵人,就連警察都站在了她的對立麵。
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是不是出現了錯亂。
直到掛掉電話,她的腦袋都是蒙蒙的,一陣深入腦髓的絞痛牽動著她的神經。
她忍著疼痛捋順著思路,現在,擺在她麵前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去問陶華成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要聯係到他,隻能找周阿姨幫忙。
她顧不得還沒恢複的傷, 直接去了周阿姨家裏。
正是中午,她敲了半天門,保姆才來開了門。
“胡小姐!你這是出院了嗎?我剛剛在做午飯,沒聽到敲門聲,實在是不好意思……”保姆琴姐是個30出頭的婦女,操著外地口音,幹活麻利,就是有點大大咧咧。
胡一蝶急忙朝屋裏走去,邊走邊問:“琴姐,這段時間有人來找過周阿姨嗎?”
“警察倒是來過一次,其他就再也沒別人來過了。”琴姐緊跟著她。
看到周阿姨坐在餐桌前,正在桌麵上把綠豆排成一行,安靜認真的神情像是個專心致誌做作業的小孩子。
“周姨,你把手機給我用用好不好?”她靠近周錦雲,哄著她說道。
周錦雲一抬眼,看到胡一蝶的臉,瞬間笑開了花:“你回來啦!快快,吃飯!”
“嗯嗯,我回來啦,我來陪您吃飯。”
哄著拿到了手機,她迫不及待地翻到了陶華成的聯係方式,可電話剛打出去,就聽到了一陣忙音。
不管打幾次都是這樣。
想必是對方把這個電話拉黑了。
再把電話打給陶華成的公司,前台卻說她們陶總已經出國出差去了,歸期不明。
她終於支撐不住,癱坐在沙發上。
一切都很奇怪,朝著她不能控製的方向演化,朝著真相越來越遠。
忽然,手機響起,是學校的號碼,她連忙接了起來。
對方是負責公費留學項目的老師,胡一蝶在學校裏見過她,是個頭發灰白的老教授,卻十分幽默,對她想要出國的詢問一一解答,還欣賞她的勇氣和毅力。
接起電話,老師的笑聲就快要衝破聽筒:“胡一蝶同學,恭喜你,通過了公費留學的全部考核,這周五在學校的3層會議廳,我們統一會有集體培訓,到時候你要帶著證件過來,我們為學生統一辦理手續。”
明明是朝思暮想的好消息,可現在,胡一蝶卻半分都開心不起來。
這個機會有多難得,她是知道的,但是現在,眼前的周阿姨老年癡呆的症狀越來越嚴重,醫院裏還躺著被確診為植物人的喬娜,還有那個迷霧重重的車禍案子。
不管是哪一件,都像是千斤重的水泥,壓在她小小的肩膀上。
她沒有辦法眼睜睜看著這些為自己付出的人,在最需要她的時刻,她卻為了自己的自私夢想,拋下她們。
隻是幾秒鍾,她就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放棄出國留學。
話說完之後,她快速掛斷了電話,仿佛隻要再停留一秒,她都會舍不得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周阿姨好像聽懂了什麽,朝她走來,疑惑地問:“一蝶,你怎麽不高興了?是申請沒通過嗎?”
那一瞬間,她好像變回了原來那個睿智的周阿姨,胡一蝶鼻子一酸,一雙杏眼浸滿了淚水,她好無助,好想撲進周阿姨的懷裏,聽聽她告訴自己該怎麽辦。
下一秒,周阿姨眨了眨眼睛,繼續說:“沒事的,一蝶,別害怕,等你晶瑩姐回來,讓她給你補習英語,她英語可好了,你看,牆上都是她參加英語競賽得的獎狀。”
周錦雲說著轉身朝著牆上指,可下一秒就看到光禿禿的牆麵,她驚訝得跳起腳:“獎狀呢?這裏麵的獎狀呢?明明有滿麵牆的獎狀的,都去哪了!”
琴姐趕緊上前抱住了周錦雲,輕聲安撫著說:“我都給晶瑩收起來了,咱們先吃飯,吃完飯再看好不好?”
這段時間,周錦雲的情況越來越不樂觀,開始混淆現在的時間,總覺得現在是十幾年前,還活在女兒仍然上中學的記憶中,還經常把胡一蝶當成是陶晶瑩的學妹或者是好朋友。
胡一蝶看著行動舉止越來越像孩子的周阿姨,心裏剛剛還翻江倒海的心情漸漸平複了下來。
她不後悔放棄留學的機會,她要留下來,留在周阿姨和喬娜的身邊,照顧這兩位對她來說意義非凡的女人。
一個是為了死去的陶晶瑩,一個是為了後知後覺的自己。
日子還是要往前過的,她必須強大起來,再也沒有資格當個孩子,她隱隱約約覺得自己的肩上的擔子很重,不管怎樣,她都必須支撐起來!
幾天時間裏,她就將已經穩定病情的喬娜轉移到了康複中心,看著並不便宜的費用,她再次犯了難。
晶瑩粥鋪是周阿姨的產業,能支撐起周阿姨的護理費用和生活費用已經是剛剛好了,於情於理都不應該作為喬娜的護理費用。
擺在她眼前最重要的難題,仍舊是賺錢這件事情。
“警察姐姐!這件事表麵看起來是我母親的過錯,但是她確實是為了救我,這裏麵是有隱情的,怎麽不調查清楚就要直接定性了呢?你們不是在調查那兩個男人嗎?你上次還跟我說……”
女警察打斷了她的話,支支吾吾地輕聲說:“胡小姐,這件事情引起的社會反響還是很大的,我們所裏也頂了不少壓力,都想盡快把這件事情了了,陶先生這次來所裏,提供了您母親喬娜女士的精神鑒定報告,結果現實,她的抑鬱症程度已經達到了重度,經常伴有幻聽和幻覺的症狀,這種情況下,病人如果犯病了,忽然情緒失控出現了什麽意外,也是很有可能的。”
女警察頓了頓,繼續說:“胡小姐,對於您的訴求,我個人很同情,但是現在,並沒有找到一點確切的證據,那兩位男性受害者經過調查和走訪,並沒有發現什麽異樣,所以,很抱歉,可能我愛莫能助了。”
胡一蝶緊緊攥著手機,聽著這一句句話,宛如敲擊在心上的鐵錘。
一下一下,砸得她無法呼吸。
隻是一天而已,好像一切都變了,陶華成轉了性,沈薔父母把她當成敵人,就連警察都站在了她的對立麵。
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是不是出現了錯亂。
直到掛掉電話,她的腦袋都是蒙蒙的,一陣深入腦髓的絞痛牽動著她的神經。
她忍著疼痛捋順著思路,現在,擺在她麵前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去問陶華成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要聯係到他,隻能找周阿姨幫忙。
她顧不得還沒恢複的傷, 直接去了周阿姨家裏。
正是中午,她敲了半天門,保姆才來開了門。
“胡小姐!你這是出院了嗎?我剛剛在做午飯,沒聽到敲門聲,實在是不好意思……”保姆琴姐是個30出頭的婦女,操著外地口音,幹活麻利,就是有點大大咧咧。
胡一蝶急忙朝屋裏走去,邊走邊問:“琴姐,這段時間有人來找過周阿姨嗎?”
“警察倒是來過一次,其他就再也沒別人來過了。”琴姐緊跟著她。
看到周阿姨坐在餐桌前,正在桌麵上把綠豆排成一行,安靜認真的神情像是個專心致誌做作業的小孩子。
“周姨,你把手機給我用用好不好?”她靠近周錦雲,哄著她說道。
周錦雲一抬眼,看到胡一蝶的臉,瞬間笑開了花:“你回來啦!快快,吃飯!”
“嗯嗯,我回來啦,我來陪您吃飯。”
哄著拿到了手機,她迫不及待地翻到了陶華成的聯係方式,可電話剛打出去,就聽到了一陣忙音。
不管打幾次都是這樣。
想必是對方把這個電話拉黑了。
再把電話打給陶華成的公司,前台卻說她們陶總已經出國出差去了,歸期不明。
她終於支撐不住,癱坐在沙發上。
一切都很奇怪,朝著她不能控製的方向演化,朝著真相越來越遠。
忽然,手機響起,是學校的號碼,她連忙接了起來。
對方是負責公費留學項目的老師,胡一蝶在學校裏見過她,是個頭發灰白的老教授,卻十分幽默,對她想要出國的詢問一一解答,還欣賞她的勇氣和毅力。
接起電話,老師的笑聲就快要衝破聽筒:“胡一蝶同學,恭喜你,通過了公費留學的全部考核,這周五在學校的3層會議廳,我們統一會有集體培訓,到時候你要帶著證件過來,我們為學生統一辦理手續。”
明明是朝思暮想的好消息,可現在,胡一蝶卻半分都開心不起來。
這個機會有多難得,她是知道的,但是現在,眼前的周阿姨老年癡呆的症狀越來越嚴重,醫院裏還躺著被確診為植物人的喬娜,還有那個迷霧重重的車禍案子。
不管是哪一件,都像是千斤重的水泥,壓在她小小的肩膀上。
她沒有辦法眼睜睜看著這些為自己付出的人,在最需要她的時刻,她卻為了自己的自私夢想,拋下她們。
隻是幾秒鍾,她就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放棄出國留學。
話說完之後,她快速掛斷了電話,仿佛隻要再停留一秒,她都會舍不得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周阿姨好像聽懂了什麽,朝她走來,疑惑地問:“一蝶,你怎麽不高興了?是申請沒通過嗎?”
那一瞬間,她好像變回了原來那個睿智的周阿姨,胡一蝶鼻子一酸,一雙杏眼浸滿了淚水,她好無助,好想撲進周阿姨的懷裏,聽聽她告訴自己該怎麽辦。
下一秒,周阿姨眨了眨眼睛,繼續說:“沒事的,一蝶,別害怕,等你晶瑩姐回來,讓她給你補習英語,她英語可好了,你看,牆上都是她參加英語競賽得的獎狀。”
周錦雲說著轉身朝著牆上指,可下一秒就看到光禿禿的牆麵,她驚訝得跳起腳:“獎狀呢?這裏麵的獎狀呢?明明有滿麵牆的獎狀的,都去哪了!”
琴姐趕緊上前抱住了周錦雲,輕聲安撫著說:“我都給晶瑩收起來了,咱們先吃飯,吃完飯再看好不好?”
這段時間,周錦雲的情況越來越不樂觀,開始混淆現在的時間,總覺得現在是十幾年前,還活在女兒仍然上中學的記憶中,還經常把胡一蝶當成是陶晶瑩的學妹或者是好朋友。
胡一蝶看著行動舉止越來越像孩子的周阿姨,心裏剛剛還翻江倒海的心情漸漸平複了下來。
她不後悔放棄留學的機會,她要留下來,留在周阿姨和喬娜的身邊,照顧這兩位對她來說意義非凡的女人。
一個是為了死去的陶晶瑩,一個是為了後知後覺的自己。
日子還是要往前過的,她必須強大起來,再也沒有資格當個孩子,她隱隱約約覺得自己的肩上的擔子很重,不管怎樣,她都必須支撐起來!
幾天時間裏,她就將已經穩定病情的喬娜轉移到了康複中心,看著並不便宜的費用,她再次犯了難。
晶瑩粥鋪是周阿姨的產業,能支撐起周阿姨的護理費用和生活費用已經是剛剛好了,於情於理都不應該作為喬娜的護理費用。
擺在她眼前最重要的難題,仍舊是賺錢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