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第一次親密接觸》出現在國內網絡上,標誌國內網文正式“出道”了,在隨後的幾年中大小作者在各個平台亮相,類型不一的各種小說同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崛起。發展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曆史了,期間誕生的網文不計其數,讀者也早已經突破了4億,不僅在國內,在國外也收獲了眾多粉絲。


    在我國曆史長河中也曾出現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由於是古文晦澀難懂,可能很多國人都沒有耐心看下去。相反風靡網絡的小說種類繁多,武俠,仙俠,修真、爽文等等,深受國內網民們喜愛,同時很多網文在海外一樣深受歡迎。中國網文“文化入侵”國外,數千萬老外忙“修真”。《星辰變》是第一部在北美翻譯的小說,並且是由一位老美的外交官在工作之餘翻譯出來的,而後他在2014年正式建立了屬於中國網文的“武俠世界”。並且將小說《盤龍》翻譯上傳在此,這部小說卻不像它的名字一樣盤臥在山澗休養生息,而是在海外一飛衝天直至雲霄,成功的推開了中國網絡小說進入北美的市場,隨後國內網文便在國外一發不可收拾。


    而這位叫賴靜平外交官最後辭掉了令人羨慕的工作,專心做起了網文翻譯輸出中國文化,目前已經成立了三十多人的翻譯團隊。這些人裏有熟知中國文化傳統的中國人,同時也有和賴靜平一樣深愛網文的外國人,他們做的不僅僅是翻譯出優秀的網文,更厲害的是將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拗口難翻的術語和諺語翻譯。可見為了國內網文在國外傳播費盡心思,也側麵證明了國內的網絡小說在國外確實非常受歡迎。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非常多的術語讓翻譯工作者絞盡腦汁無法翻譯準確,比如:惟此本體,以其虛空無朕,強名曰中;以其露出端倪,強名曰一。中國的一些文化真的很難用外語表達出來,有的雖然翻譯出來了但是味道卻變了。


    東南亞各國和中國淵源較深,也是最早傳播國內網文的國家,例如泰國早在2005年前就正式翻譯出版國內網文,日本是瘋狂癡迷於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泰國可能是沉浸在國內網文中最難以自拔的那個,如《慶餘年》、《鬥破蒼穹》,《靈飛經》,《將夜》等等,在泰國不僅網站上瀏覽量驚人,在書店裏實體書同樣供不應求。


    越南也是國內網文的忠實讀者,特別《鬼吹燈》在東南亞文化圈內引起巨大共鳴,在越南一度成為最佳讀物,至今還有眾多讀者希望作者繼續更新。甚至有人直接進行了改編和續寫,另外還有許多製作視頻的媒體解析小說內的暗線和我們的曆史文化,以及民間傳說等。在這數十年時間裏,越南翻譯了一千餘部國內小說,很多年輕人的主要娛樂活動就是看中國小說。


    數千萬老外忙“修真”,中國網文出海,成“文學奇觀”。截止到2020年,僅賴靜平在北美的“武俠世界”網站,每日平均瀏覽量已達到700餘萬,而世界範圍內的點擊量已經遠遠超過15億次,相比較2015年日均瀏覽量高出300萬,全球訪問量高出5億次。北美地區訪問量最多占50%的訪問量,另外25%是來自歐洲各國,餘下就是東南亞還有其他地區的國家的讀者。國外網文也會出現斷更的情況,那時會有2000萬國外讀者在線催更。


    有時因為小說情節勵誌熱血,很多國外讀者在追更過程中並不滿足“爽”的程度,可能是文章更新太慢,或者是翻譯不完整導致在閱讀中有很大缺失感。這種缺失感激起了他們的創作欲,但因為語言問題,讓他們在創作中國式小說時吃盡苦頭。不僅要學習中國文化,了解中國小說體係裏一些詞匯的意思,並且要分出等級,比如築基,練氣,金丹,元嬰等等。但是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作者還必須要會用漢語拚音取中國名字,因為小說內容可以英譯,但是小說角色的名字必須是漢語拚音,這樣才夠“原汁原味”,如果沒有漢語拚音的角色名,那國外的讀者會直接把它當成假書,可見國外網友不僅愛看還很嚴格。


    為什麽外國人如此喜愛中國的網文?一些國外網友表示中國小說裏的主人公雖然成長經曆坎坷,但是為了夢想從未妥協,雄心壯誌披荊斬棘,自己非常喜歡這一點。西方的讀者們反饋出來的情況也差不多,中國網文中最吸引他們的就是主角麵對挫折時積極向上的態度。


    雖然中國網絡小說在國外斬獲頗豐,但是仍然要向著更遠的目標前進,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保持正向輸出,沉澱下來打磨出更好的作品,這樣才能更好的傳播中國文化。


    引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沙華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很潮的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很潮的洋並收藏沙華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