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回返,李青蓮單手接劍,口誦七殺訣,全力一式落日圓斬向逐日弓,周星瀾一連吐出三口精血手持逐日弓連射三箭擋下了太白之威,一時間僵持不下。
李青蓮失去一臂行動不便,見那太白仙劍無法破防,心中發狠,將全身修為盡數逼入太白仙劍,太白仙劍一聲清吟,仿佛活了過來,自身爆出一陣白光阻住逐日弓,本體卻自白光脫出,直取周星瀾要害而去。
周星瀾本也是強弩之末,此刻眼見太白仙劍氣勢恢弘,自己連番使用逐日弓,此刻卻是連那半點弓弦也拉不開了,知道這一劍抵擋不了,周星瀾也不願束手等死,竟是自爆了元神,一陣血色的光暈以周星瀾為中心向四周蕩開,瞬間籠罩了李青蓮身影。
萬物昭昭寂靜,天籟靡靡無聲……
餘波散盡,空空蕩蕩,天地一片寂靜,再無一人身影,魔主,李青蓮,逐日弓,太白仙劍,盡皆失去了蹤影。
普泓上人見其後魔教數百人此刻洶湧而出,李青蓮不知所蹤,太玄真人重傷垂死,無奈隻能祭出本命法器結界,結界乃是普鴻大師性命交修的一把禪杖,卻是毫無殺伐之威,正如其名結界,是個防禦法器。
此刻普泓上人反其道而行之,結界之力籠罩整片創界山,竟是將創界山以及眾多魔教餘孽一起封於結界之中。奈何結界作為普鴻上人本命法器,沒有普泓上人法力加持堅持不了多久,於是普泓上人未有隻字片語,隻是深深看了身後的太玄真人一眼,心中發大宏願,當場坐化,神魂與結界相融,將一眾魔教封印至今。
三日後,太玄真人獨身回返少陽劍宗,療傷五日,留下話語稱魔主已經灰飛煙滅,魔教眾人也已被普鴻大師封印在創界山不得而出,爾等可安心修煉,強大自身,但魔教總有再臨人間的一天,天下修士需同仇敵愾,做好魔教再次出山的準備。
眾人就此散去,各回宗門修煉整頓。
又三日,少陽劍宗掌教太玄真人宣布傳位於朝陽峰首座齊司封,並由此封山三年,門下眾人安心修煉,新任掌教齊司封入玄乙洞府參悟青萍劍陣。
太玄真人言說當日曾見有白光在創界山東南一閃而逝,疑似仙劍太白,太玄真人為此離開少陽山欲一探究竟,未曾想,此去竟是再無音訊。
時至今日李青蓮也從未再臨人間,隻留諸多詩篇傳送於世,凡夫俗子謂之詩仙李青蓮,而天下修士俱知劍仙李青蓮。
太白仙劍也僅此曇花一現,就此再無消息。傳說李青蓮最後將此劍護持太玄真人,並由太玄真人帶回留在了少陽劍宗,也有說此劍最終護持李青蓮真靈不滅,隨李青蓮歸隱而去,更有說太白仙劍已毀於逐日神弓之下,至於究竟如何那就無從得知了。
此後唐武帝國更國號為新武,以此紀念這場生靈塗炭的浩劫,而今已是新武四年,世間再無李青蓮,未有鬥酒新詩篇。
“爺爺,你說世上真的有神仙嗎?”少年好奇的問道。
少年是哪來的少年,百石山下靠山村,此時正值束發之年。
老道士撫須而笑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世上有沒有神仙,大概隻有劍仙李青蓮知道吧。”
“雨兒,你想不想做個修道中人?以後也找幾把仙劍,去江湖路上走一走,鮮衣怒馬,斬妖除魔,也學學你在書裏看過的那:一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我倒是想啊,可是我這麽笨,私塾的李夫子說我這腦子也就這樣了,這輩子能留在靠山村裏安安穩穩娶房媳婦好好過日子就很好了”,少年有些低落的低下頭來,雙手托腮,眼神中竟有些老道士看不懂的落寞。
“哎,他一個窮酸老秀才懂什麽,一輩子連個舉人都沒考上,哪來的眼界來看清你這小小少年的人生,孩子,記住,劍仙也不是生來就是劍仙,人人都是劍仙,人人可做李青蓮,就在於你有沒有那個勇氣。”老道士撫須而笑。
“那我有勇氣,爺爺你可以教我仙法嗎?”少年猛地抬頭,眼神清澈光亮。
“額,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我要是會仙法能在這破廟中住這麽久嗎?爺爺我呀,飯都吃不上啦,話說小雨兒呀,你明天給爺爺帶兩個你娘包的白菜餡的大包子怎麽樣?
爺爺我雖然不會什麽仙法,但我知道少陽山在哪裏,而且離咱們靠山村也不是很遠呢,你從村裏往南那條路一直走,走五十裏就到了大王鎮,再由大王鎮官道一路向西,走大概四五天的時間,就能看到一大片連綿的山脈,其中最高的那座,就是少陽山。
少陽劍宗就在那座山中,如今三年封山已過,想來齊司封也已經參透青萍劍陣的秘密,今年勢必會大量招收優秀弟子入門學習,像你這麽清秀的孩子,年紀也合適,你去了一定能加入少陽宗修習仙法。”
“真的嗎爺爺?你不會是為了騙我家的包子吃才這麽說的吧?”少年有些半信半疑的問道。
老道士眼一瞪,“唉,你這孩子,爺爺什麽時候騙過你?去年你放羊睡著了,一隻羊跑丟了,是不是爺爺告訴你那隻羊跑到了西邊的山澗裏?
還有前兩年你身子弱,隔三差五就得風寒,你爹光為你跑了多少趟鎮子去請郎中人家都不肯來,是不是我教了你那門吐納法之後你就沒再得過風寒了?”
“那倒是”少年想想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那爺爺,我回家就叫我娘包包子,明天給你帶包子來,你再詳細跟我講講怎麽去少陽山。”
“好孩子,快去吧,你那羊早就吃的五飽六飽了,天也不早了,趕緊回家。”西下的陽光透過破廟照在老道士的身上,老道士端起茶杯一飲而盡,隨後閉目凝神,竟有三分出塵,飄飄欲仙。
少年愉快的出了破廟,趕起山坡上正在吃草的三隻羊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伴著半明忽暗的天光,天色已近黃昏,少年蹦蹦跳跳,羊兒在他身前歡快的跑著,身後,正是鶯飛草長的模樣。
老道士不知何時出了破廟,半依廟門,一路看著少年下山的身影,竟有些癡了,不知道心裏又在想些什麽,風中依稀傳來老道士的呢喃:
“三十三重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
道是神仙不神仙,山村靠山不靠山……”
李青蓮失去一臂行動不便,見那太白仙劍無法破防,心中發狠,將全身修為盡數逼入太白仙劍,太白仙劍一聲清吟,仿佛活了過來,自身爆出一陣白光阻住逐日弓,本體卻自白光脫出,直取周星瀾要害而去。
周星瀾本也是強弩之末,此刻眼見太白仙劍氣勢恢弘,自己連番使用逐日弓,此刻卻是連那半點弓弦也拉不開了,知道這一劍抵擋不了,周星瀾也不願束手等死,竟是自爆了元神,一陣血色的光暈以周星瀾為中心向四周蕩開,瞬間籠罩了李青蓮身影。
萬物昭昭寂靜,天籟靡靡無聲……
餘波散盡,空空蕩蕩,天地一片寂靜,再無一人身影,魔主,李青蓮,逐日弓,太白仙劍,盡皆失去了蹤影。
普泓上人見其後魔教數百人此刻洶湧而出,李青蓮不知所蹤,太玄真人重傷垂死,無奈隻能祭出本命法器結界,結界乃是普鴻大師性命交修的一把禪杖,卻是毫無殺伐之威,正如其名結界,是個防禦法器。
此刻普泓上人反其道而行之,結界之力籠罩整片創界山,竟是將創界山以及眾多魔教餘孽一起封於結界之中。奈何結界作為普鴻上人本命法器,沒有普泓上人法力加持堅持不了多久,於是普泓上人未有隻字片語,隻是深深看了身後的太玄真人一眼,心中發大宏願,當場坐化,神魂與結界相融,將一眾魔教封印至今。
三日後,太玄真人獨身回返少陽劍宗,療傷五日,留下話語稱魔主已經灰飛煙滅,魔教眾人也已被普鴻大師封印在創界山不得而出,爾等可安心修煉,強大自身,但魔教總有再臨人間的一天,天下修士需同仇敵愾,做好魔教再次出山的準備。
眾人就此散去,各回宗門修煉整頓。
又三日,少陽劍宗掌教太玄真人宣布傳位於朝陽峰首座齊司封,並由此封山三年,門下眾人安心修煉,新任掌教齊司封入玄乙洞府參悟青萍劍陣。
太玄真人言說當日曾見有白光在創界山東南一閃而逝,疑似仙劍太白,太玄真人為此離開少陽山欲一探究竟,未曾想,此去竟是再無音訊。
時至今日李青蓮也從未再臨人間,隻留諸多詩篇傳送於世,凡夫俗子謂之詩仙李青蓮,而天下修士俱知劍仙李青蓮。
太白仙劍也僅此曇花一現,就此再無消息。傳說李青蓮最後將此劍護持太玄真人,並由太玄真人帶回留在了少陽劍宗,也有說此劍最終護持李青蓮真靈不滅,隨李青蓮歸隱而去,更有說太白仙劍已毀於逐日神弓之下,至於究竟如何那就無從得知了。
此後唐武帝國更國號為新武,以此紀念這場生靈塗炭的浩劫,而今已是新武四年,世間再無李青蓮,未有鬥酒新詩篇。
“爺爺,你說世上真的有神仙嗎?”少年好奇的問道。
少年是哪來的少年,百石山下靠山村,此時正值束發之年。
老道士撫須而笑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世上有沒有神仙,大概隻有劍仙李青蓮知道吧。”
“雨兒,你想不想做個修道中人?以後也找幾把仙劍,去江湖路上走一走,鮮衣怒馬,斬妖除魔,也學學你在書裏看過的那:一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我倒是想啊,可是我這麽笨,私塾的李夫子說我這腦子也就這樣了,這輩子能留在靠山村裏安安穩穩娶房媳婦好好過日子就很好了”,少年有些低落的低下頭來,雙手托腮,眼神中竟有些老道士看不懂的落寞。
“哎,他一個窮酸老秀才懂什麽,一輩子連個舉人都沒考上,哪來的眼界來看清你這小小少年的人生,孩子,記住,劍仙也不是生來就是劍仙,人人都是劍仙,人人可做李青蓮,就在於你有沒有那個勇氣。”老道士撫須而笑。
“那我有勇氣,爺爺你可以教我仙法嗎?”少年猛地抬頭,眼神清澈光亮。
“額,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我要是會仙法能在這破廟中住這麽久嗎?爺爺我呀,飯都吃不上啦,話說小雨兒呀,你明天給爺爺帶兩個你娘包的白菜餡的大包子怎麽樣?
爺爺我雖然不會什麽仙法,但我知道少陽山在哪裏,而且離咱們靠山村也不是很遠呢,你從村裏往南那條路一直走,走五十裏就到了大王鎮,再由大王鎮官道一路向西,走大概四五天的時間,就能看到一大片連綿的山脈,其中最高的那座,就是少陽山。
少陽劍宗就在那座山中,如今三年封山已過,想來齊司封也已經參透青萍劍陣的秘密,今年勢必會大量招收優秀弟子入門學習,像你這麽清秀的孩子,年紀也合適,你去了一定能加入少陽宗修習仙法。”
“真的嗎爺爺?你不會是為了騙我家的包子吃才這麽說的吧?”少年有些半信半疑的問道。
老道士眼一瞪,“唉,你這孩子,爺爺什麽時候騙過你?去年你放羊睡著了,一隻羊跑丟了,是不是爺爺告訴你那隻羊跑到了西邊的山澗裏?
還有前兩年你身子弱,隔三差五就得風寒,你爹光為你跑了多少趟鎮子去請郎中人家都不肯來,是不是我教了你那門吐納法之後你就沒再得過風寒了?”
“那倒是”少年想想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那爺爺,我回家就叫我娘包包子,明天給你帶包子來,你再詳細跟我講講怎麽去少陽山。”
“好孩子,快去吧,你那羊早就吃的五飽六飽了,天也不早了,趕緊回家。”西下的陽光透過破廟照在老道士的身上,老道士端起茶杯一飲而盡,隨後閉目凝神,竟有三分出塵,飄飄欲仙。
少年愉快的出了破廟,趕起山坡上正在吃草的三隻羊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伴著半明忽暗的天光,天色已近黃昏,少年蹦蹦跳跳,羊兒在他身前歡快的跑著,身後,正是鶯飛草長的模樣。
老道士不知何時出了破廟,半依廟門,一路看著少年下山的身影,竟有些癡了,不知道心裏又在想些什麽,風中依稀傳來老道士的呢喃:
“三十三重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
道是神仙不神仙,山村靠山不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