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寺是在唐武帝國之南的南伽山上,一眾修為高深的得道高僧,心懷慈悲,救苦救難。住持普泓大師專修佛法,從未鑽研武道,但他慧根深種,一法通則萬法通,佛法大乘之後一身精妙佛功隨之而來,其本命法器結界撐開,尋常通天境修士根本無法破防,當日少陽山青萍劍陣也虧得結界加持才與那萬魂幡鬥了個旗鼓相當。


    普鴻大師座下有八大護法金剛,皆是天一武僧,個個身懷絕技,更有一門合擊之陣,威力奇大,佛門秘法“獅子吼”“金鍾罩”也都修習有成。


    但天一寺除了天下有大難之時才會下山走動,平常時候皆是在寺中鑽研佛法,所以世間關於天一寺的傳聞並不多。


    雲夢澤與飛星穀皆在唐武北境的雲夢森林,雲夢澤是雲夢森林中一處仙霧繚繞之地,仙霧之外毒蟲猛獸遍地,仙霧之內卻是綠樹成蔭,鮮花滿地,飛鶴臨空,彩蝶繚繞,一片人間仙境。


    傳聞雲夢澤並不是一處宗門,而是上古流傳下來的一支奇異種族的棲息之地,隻是外人雖知其名,卻從未見過雲夢澤一族的身影。


    雲夢澤往北百裏之地有一處斷崖,斷崖之上瀑布飛流直下,瀑布落下之地形成一個天然的水潭,水潭呈墨黑之色,其水極寒卻不結冰。相傳飛星穀開派祖師本是一修為高深的雲遊散人,一日行至此處忽見潭底隱隱有紅色火焰跳動,大感驚奇,奈何潭水冰冷刺骨,又不知深有幾許。遂在此地結廬而居,以期參透譚底的秘密,久而久之便創立了飛星穀,為這寒潭取名飛星譚,一邊修行一邊尋找下去譚底的方法。


    最讓人稱奇的當屬逍遙門,逍遙門無甚傳承,當任門主便是第一任,門主是一女子,卻叫任逍遙。任逍遙也是近些年才在江湖展露頭腳,沒人知道其師從何人,其功法似是五行屬水,真氣呈天藍色。


    任逍遙也僅有一個男弟子。沒有宗門之地,師徒二人走到哪裏哪裏便是逍遙門。任逍遙此人亦正亦邪,平日裏行走江湖一言不合殺人也有,見死不救也有。偏偏當年正魔大戰卻是出力極多,手中一把仙劍“千古”斬殺魔教賊子無數,更是硬抗魔主三招未退。


    說到魔主周星瀾,本也是一苦命之人。他本為一翩翩書生少年郎,才高八鬥,學富五車。那一年進京趕考,夜宿荒山,在一古刹中邂逅了此生摯愛沈卿離。


    沈卿離本是一青樓女子,因不堪青樓老鴇之欺逃難至此。生的那叫一個花容月貌。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二人半夜相遇於此,皆是一見傾心,私定終身。


    周星瀾也沒了考取功名的念頭,帶著沈卿離回到了家鄉欲要成親,不料家中眾人因周星瀾未考而歸遷怒於沈卿離,又因其曾是青樓女子說什麽也不肯認這門親事,並大罵沈卿離為妖女,一怒之下將二人一並趕出了家門。


    二人眼見無處可去,便回到了當初相遇的荒山古刹,隱居在此。山中本是清苦,但身側有才子佳人相伴,二人也並未覺得有甚苦楚可言。


    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恰似一對神仙可言。


    奈何好景不長,沈卿離曾委身的青樓不知如何找到了此處,言說沈卿離尚未贖身,要麽周星瀾交出三千兩白銀為她贖身,要麽就要將她帶回青樓。


    此時周星瀾與家中斷絕了關係,哪來的白銀三千兩。至於讓沈卿離回青樓受苦那更是萬萬不能。二人抵死不從,奈何寡不敵眾,被青樓一行人打了個半死。


    二人也是血性,眼見今日難得善終,竟雙雙蒙上了死誌。慌亂中周星瀾奪了一把長劍,身前抱著沈卿離一劍刺下,直把兩人一起穿了個透心涼。


    彌留之際二人相視一笑,眼中盡是柔情。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昭昭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不知是上天捉弄還是周星瀾大難不死,青樓眾人走後不久,周星瀾竟是又悠悠活了過來,醒來一看已是人走茶涼,沈卿離早已沒了生息。


    周星瀾忍痛將沈卿離埋在了古刹中的一棵老槐樹下,也正是在這顆老槐樹下的一物改變了周星瀾的一生。


    周星瀾在挖坑的時候竟從老槐樹下挖出了一個黑漆漆的小幡,草草埋下沈卿離之後周星瀾拿過小幡一看,正是天下第一魔器萬魂幡,幡內包著一本小冊,正是萬魂幡的修煉之法。


    周星瀾心懷大恨,自此廢寢忘食,潛心修煉。


    三年有餘,周星瀾出山,當初沈卿離委身的那座青樓包括當時在內的一眾文人雅客六十三口無一生還,神魂俱滅。


    此後短短一年時間,周星瀾竟是收服一眾魔教名宿,自極北冰雪之地創界山開宗立派,就叫“魔門”,自號魔主,一時風頭無倆。


    老道士講到此處,端起桌上茶水淺抿一口,閉目沉吟,回味無窮……


    “雨兒,今日是正月三十也是二月初一,明日,你便出門去吧。”


    吳風雨答應一聲,心中其實早就按耐不住,如今馬兒有了,想來娘親也給自己做好了出門的衣裳……


    “爺爺,你再跟我說說那少陽山怎麽去,我怕記錯了找不到。”


    老道士展顏一笑,


    “不必擔心,大道迢迢,殊途同歸,你隻要走出去,有的是方法到少陽山。”


    老道士看看外麵的天色,太陽又快要落山了,又是少年下山的時候了,也是分別的時候了。


    老道士從懷中摸出一物放在矮桌上,


    “雨兒,今日將此物贈與你,算是離別的禮物吧,你將它綁在手臂上,輕易不可給外人看。”


    吳風雨將桌上那物拿在手中一看,是三把似刃非刃的石刀,其上散發著淡淡的白光,材質一樣形狀卻是各不相同,倒像是一把刀碎成了幾塊,隻是拚起來也並不完整。三把石刀用好看的金色絲線穿在一起做了個刀囊,正好可以綁在手臂上。


    吳風雨綁好之後問道“爺爺,這是什麽好寶貝?有什麽用?”


    老道士看著吳風雨手臂上的石刀,目中似有一些不舍,


    “沒什麽,不過是爺爺閑來無事做的小玩意,送給你算是留個念想,切記不要輕易給外人看,也千萬不要遺失,唔……要是到了少陽山可以給那掌門齊司封看,或者萬一哪天你要是遇到解決不了的麻煩了就把它打碎,說不定到時候爺爺我呀心有所感,就去幫你了。”


    “還有我教你的那門呼吸吐納的法子,日後要勤加練習,對身體有益,但是要在身邊沒人的時候再練習,也不要讓別人知道。”


    “知道啦爺爺,那我這就下山去了。”


    “去吧去吧,以後自己出門在外要多加小心,凡事要多個心眼,外麵可不如家裏,還有你明天出門爺爺就不去送你了,免得傷感再不舍得你走了。”


    “好的爺爺,我知道了,等我學成了大劍仙再回來看你。”


    吳風雨出了廟門,牽起馬兒趕起羊,高高興興的下山去了。


    老道士身形未動,目光卻仿佛一直盯著少年下山的身影。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少年腳下的路,長著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別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生遊青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生遊青天並收藏別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