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吳風雨一早起床,從包裹裏取出娘親做的一件天青色新衣換上,出了醉仙居,天空卻是淅瀝瀝下起雨來,雨勢不大,隻是打在吳風雨孤單的身影上不免有些落寞之感。


    那真真姑娘也不知住在何處,吳風雨站在門口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她身影,想來真真姑娘是不會來了,吳風雨心下一歎,這才叫小二去牽來了赤練馬出了醉仙居,吳風雨摸著赤練馬的鬃毛:“赤練,還是你好……”


    又想到自己今日便能到達此行的目的地少陽山,一掃心中陰霾,容光煥發,把背上的鬥笠往頭上一戴,


    “走赤練,去那少陽山學道去!”


    說罷一人一馬往那長安之北,正道巨擘少陽劍宗而去。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身後醉仙居一處客房,房門打開,賒刀人白榆進得房門,


    “二位,就在今日!”


    三道人影相視一笑,不言不語,身影隨之消失……


    出了長安城走了約摸半日功夫,終於一座大山橫亙眼前,山高五千仞,削而成四方,山峰巍峨聳立,從山腳看去,五座山峰隱在雲霧之中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清麗而冷峻。四周又有絕壁千丈,懸崖峭壁,陡峭的山石縫隙裏伸出一棵棵粗壯的樹木,之下便是萬丈深淵。端的是一幅奇險無比的瑰麗之勢!


    入得山中,隻有一條狹窄的青石階道,險峻無比,左右兩旁便是萬丈深淵,一座座山峰形狀各異,有的像是駱駝的駝峰,有的像一把鋒利的石刃,似乎要把這少陽山劈成兩半。更有那奇樹探身,怪石嶙峋,山泉叮咚,鳥獸合鳴,不勝枚舉……


    漸漸行的高了,草木之色逐漸退去,多是白色的山峰直插雲霄,山頂似有積雪覆蓋,這一路行來,仿佛走過了春夏秋冬。


    待得登上少陽山主峰齊雲峰極頂,天已轉晴,舉目四望,千峰逶迤,匍匐腳下,天高地闊!遠處一座巍峨的宮殿隱在雲霧深處,吳風雨仿佛聽到了當年正魔在此大戰的呼嘯聲,山上刀光劍影,山下鬆濤怒吼……


    隻是讓吳風雨感到奇怪的是這少陽山上此刻卻有不少觀景之人,有男有女,有說有笑,似乎還有人從那宮殿之內走出,手裏拿了些木劍符篆之類的玩意兒。上山之時吳風雨就見了不少行人,隻當他們是山裏的樵夫獵人之類,此刻看來卻不盡然,這些都是凡人,來到此處單純隻是觀景而來。


    難道這少陽劍宗解除封山之後竟連宗門也對凡人敞開了嗎?還是自己又走錯了,此處不是少陽山?吳風雨再也按耐不住心中奇怪,拉住身邊一人問道:


    “大哥,這裏是少陽山沒錯吧?那座宮殿就是少陽劍宗?”


    被他拉住那人看了看這個少年,想來這少年是從別處而來,第一次來這少陽山,便笑著解釋道:


    “當然了小兄弟,除了少陽山,還能有哪座山頭有這番仙家氣象?一年前那少陽劍宗便大開山門,收取銀錢做一些為百姓驅邪除惡之事,不少人都是慕名而來,求一把仙家木劍或是符篆回去做鎮宅之用呢,當然也有許多人是衝著拜師學道而來,不過有那仙根的人少之又少,多數是來碰碰運氣而已,想必小兄弟也是為此而來?”


    吳風雨含糊的糊弄了過去,那人也不糾纏,自行走開了,吳風雨又是一陣迷茫,不是說一朝入仙門,坐忘紅塵事嗎?不是修道宗門都有禁律不能在凡人之間隨意展露道法嗎?這少陽劍宗到底是怎麽回事?


    吳風雨也不管赤練馬,邊走邊想,徑直來到了少陽劍宗那巨大的宮殿山門處,隻見山門大開,往來的凡人絡繹不絕。


    暫時不管那些人群,吳風雨仔細打量起這少陽劍宗,相比起飛來宗的那座大殿,少陽劍宗端的是氣象萬千,成片的宮殿群連綿不絕,從山門而入,顯現在眼前的是一條寬大的菱形回廊,不遠就有一根朱紅色柱子,柱子之間各有一道拱門通往各處宮殿。


    在那正中有一麵高大的白牆,將這菱形從中一分為二,似乎這下邊一半是對外開放,隻有零星幾個道人模樣的坐在各處殿中,時而閉目沉思,時而與那些行人說些什麽。


    白牆之正中開了一扇大門,兩扇厚厚的朱紅色大門緊閉,隔絕了行人往上深入。白牆正前方是一個寬大的廣場,地麵全用漢白玉鋪就,有些許雲霧繚繞其上,又在陽光的映襯下亮光閃閃,廣場正中並排立著三座銅製大鼎,大鼎之內青煙嫋嫋,味清氣正。鼎後矗立著不知什麽材質的三清祖師神像,一眼望去,不免讓人自覺渺小,頓生敬畏之感,有那三三兩兩的行人手持長香來到神像之前,俯身跪拜,接著把手中長香插入大鼎……


    吳風雨心生感慨,這少陽劍宗果然氣象非凡,不是飛來宗可比的,隻是那些凡人身影不免讓此處多出了許多煙火氣息,卻是不像飛來宗那般清淨,自己要是想拜師學道應該是要去那白牆之後才能如願了。


    吳風雨在那白牆的大門處等了一會,果然吱呀一聲,大門打開,從內走出了一個身穿青袍的道士模樣,看著年紀不大,二十出頭,吳風雨趕緊迎上,口稱道友,


    “道友,我是自家鄉百石山前來拜師學道的,煩請道友代為通告一聲”。


    那道士打量了吳風雨一番,看著是十五六歲少年模樣,一身嶄新的天藍色長衣,背戴鬥笠,麵容清秀,濃眉大眼,懷中鼓鼓囊囊,應是揣的銀子吧?於是嗬嗬一笑,


    “這位少俠,你可知如今已過了我們少陽劍宗今年招收弟子的時節?掌門真人自從三年前入了玄乙洞參悟青萍劍陣至今未出,除了此時主持門中事宜的青陽師叔,其他門中各首座今年的弟子名額都已經滿了,我也是不好把你貿然領進門中呀”。


    說到此處話鋒一轉,眼神直勾勾的盯著吳風雨胸前搓了搓手。


    “不過嘛,看少俠遠道而來,風塵仆仆,想來向道之心十分堅定,我也不忍讓你空手而歸,這樣,我就鬥膽一次,把你領進門中讓青陽師叔一觀,隻是嘛,還需少俠小小的表示一番,嘿嘿……”


    吳風雨有些疑惑,表示?怎麽表示?是要說出一番除魔衛道的豪言壯語還是怎樣?又見他一直盯著自己胸口看,吳風雨自己低下頭一看,正是自己的錢袋子所在,頓時心中了然,原來如此……


    隻是不知這進門需要花費多少銀子?吳風雨也不敢問,心下一狠,從懷中摸出了十兩銀子塞到了那道士手中,那道士一看,頓時眉開眼笑,無比熱情,微微側身,一隻手往那大門方向探出,


    “少俠,請。”


    入了那扇大門,又是另一番仙家景象,首先是一座白石橋立於眼前,橋下流水潺潺,卻是一片規模不小的池塘,池塘之內小荷尖尖,錦鯉成群。有那仙霧繚繞,水汽蒸騰。陽光照在水汽之上,似有無數道細小的絢麗彩虹當空,端的是絢麗繽紛,多姿多彩。


    石橋的另一頭深入雲中,看不真切,那道士引著吳風雨走過石橋,四周的雲霧如那嬌羞的女子一般逐漸散開了身形,露出其內麵目。


    那青衣道士指著前方為吳風雨解釋道:


    “少俠,前方便是我少陽劍宗主殿景陽殿了,青陽師叔正是在此殿主事,一會便可見到,小道道號“聞柏”,不知少俠怎麽稱呼?”


    吳風雨一邊應道:


    “聞柏師兄,我叫吳風雨,有勞師兄”一邊抬眼往那前方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別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生遊青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生遊青天並收藏別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