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風雨被賒刀人白榆蠱惑,聽信了他所說的隻有他手中的三仙刀,也就是仙劍青萍的碎片才能夠打開玄乙洞,幫助少陽山開啟青萍劍陣。
他知道了三仙刀就是青萍的碎片之後,也猜到家中那贈他三仙刀的老道士多半就是少陽宗的前任掌教太玄真人,隻是不明白他為何自己不回少陽宗,卻要指使自己來這少陽山學道,但這些不解並不影響他對少陽山的歸屬之感,原來自己早就與少陽劍宗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此刻少陽宗有難自己當然要全力相助。
他對那老乞丐又沒有戒心,畢竟之前也曾見過一麵,還贈了他孤獨一劍,此刻又是這老乞丐告訴了他三仙刀的秘密,他隻當這老乞丐也是與少陽劍宗交好之人,當下不疑有他,跟著老乞丐出了景陽殿,往那後山的玄乙洞而去。
期間老乞丐領著他左拐右拐,避開了一眾在祖師殿避難的少陽宗弟子,似乎對這少陽宗頗為熟悉。
吳風雨麵露不解,忍不住出聲問道:
“老前輩,我們不該叫上一些少陽宗的弟子一起前往玄乙洞,也好有個幫襯嗎?”
賒刀人白榆領頭在前邊走著,聞言腳步一滯,以為是吳風雨看出了什麽端倪,遲疑了片刻,也不回頭沉聲說道:
“青萍劍陣事關重大,是少陽劍宗最大的隱秘,此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況且眼下修為高深之人都在山門處迎敵,剩下的這些弟子跟來也幫不上忙。”
吳風雨點點頭答應下來,覺得這老乞丐說的也有道理,也不再糾結此事,又接著問道:
“敢問前輩尊姓大名?與少陽劍宗又有什麽淵源?”
老乞丐腳下不停,回頭對他露出了一個笑容,
“我名白榆,至於我與少陽山的關係頗有些為妙,卻是不便與你多說。”
吳風雨見他這麽一說也不便多問,當下也不再出聲,跟在那白榆身後快步往玄乙洞而去。
二人在山中兜兜轉轉,一直行到了後山的一處懸崖之前才停下腳步,吳風雨定睛看去,這少陽宗後山竟是一片平坦之勢,仿佛被什麽巨大的兵刃砍了一刀,邊緣是一麵齊整的懸崖峭壁,懸崖之下被那白霧籠罩,看不清其下景象,也不知深有幾許。
隻是此處平整至極,哪裏有什麽洞府的影子,於是吳風雨又出言問道:
“白榆前輩,那玄乙洞在哪裏?”
白榆指著懸崖下的一片白霧說道:
“玄乙洞,就隱在這白霧之中的峭壁上。”
接著不待吳風雨反應,一手提起吳風雨,縱身一躍,二人竟是跳下了懸崖。
吳風雨隻覺得風聲呼嘯,一團團白霧打在臉上頗有幾許清涼之意,知道這白榆乃是前輩高人,他倒也不甚害怕,總不能這白榆帶著自己來此處懸崖跳崖尋死吧。
下落了好一會兒,吳風雨睜眼隻能看到濃濃的白霧,其他的一概看不清楚,當真是雲裏霧裏,終於感覺腳下一片軟綿之感,吳風雨往腳下看去,卻是已經落在了一片草地之上,此處是一個極為狹小的平台,勉強能容下二人容身,平台之外,還是看不清盡頭的懸崖峭壁……
在這平台之後的峭壁之上,正有一座古樸的洞府大門,上麵有古篆所寫成的玄乙二字,隻是年歲過於久遠,此時那二字已是筆畫淺淡,要不是仔細辨認,幾乎就要看不出來了。
洞府大門呈土黃色,與周圍的山體別無二致,隻是這大門卻是堅硬異常,也不知究竟是什麽材質,在這懸崖之上風吹雨打不知多少年歲,依然是纖塵不染,堅硬非常,絲毫看不出歲月的痕跡。
大門正中有一個玄妙的道家圖案,隱隱有一些青色流光一閃而過,吳風雨從未見過,也不知究竟代表著什麽,這玄乙洞自外表看去無甚神奇,一幅普通的洞府形象,沒有那流光溢彩,也沒有那鏊金覆銀的奢華景象,甚至少人有至,這狹小的平台之上長滿了雜草,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洞府,卻隱藏著少陽山最大的秘密,青萍劍陣。
當年魔主打上少陽山,太玄真人正是憑借青萍劍陣擋下了凶威無上的萬魂幡,護住了天下正道眾人的性命,也護住了少陽劍宗傳承千年的基業,更是因此讓少陽劍宗真正的名揚天下,是為少陽劍宗崛起的最大依仗!
吳風雨看了看同樣站在身邊打量著玄乙洞的白榆,隻見他眼神奕奕,不知在想些什麽,
“前輩,該如何開啟這玄乙洞?”
白榆聞言回過神來,用手指了指那大門正中的圖案,口中說道:
“你把那青萍碎片貼近那圖案,自會生出感應。”
吳風雨一時也不知道是該用一把三仙刀貼在那圖案上,還是三把都要貼上才行,幹脆直接舉起了左臂,也沒把三仙刀取下,直接把左臂貼在了那圖案之上。
等了一會兒,沒有任何反應,不知是三仙刀並非青萍碎片,還是因為這碎片太少,無法開啟玄乙洞,吳風雨茫然的看向白榆,卻見那白榆同樣也是麵露茫然之色,似乎還夾雜了一些惱怒之色。
吳風雨尷尬的剛要放下手臂,卻聽那大門處傳來了一陣喀啦啦的響聲,接著大門從圖案正中緩緩裂開了一道縫隙,大門一分為二,緩緩退到了兩側的峭壁之內,露出了玄乙洞的真容。
從外望去,洞內是一條長長的走道,走道兩側點綴著些許泛著白光的石頭,那些石頭宛如燈火一般散發著瑩瑩的白光,使得洞內不至於一片黑暗,隻是這白光也不甚強烈,洞內朦朦朧朧看不真切,依稀在那走道盡頭有一座圓形的祭台,祭台光滑平整,占地頗大。
見那洞門大開,白榆重新換上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卻是讓吳風雨走在前邊,他跟在吳風雨身後,兩道身影一前一後入了玄乙洞,二人尚未走過那段走道到達祭台,隻聽身後又傳來了一陣轟隆隆的悶響,卻是那兩道大門又重新合攏了起來。
二人繼續向前,一直走到那祭台處才停下腳步,隻見這祭台光滑的地麵上,刻有一個與祭台同等大小的太極陰陽圖案,在那圖案的邊緣有一排三十六個小孔,呈天罡之勢有序排列。
除了進洞的那條長長的走道和這座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祭台之外,玄乙洞再無他物,四周都是光滑的石壁,不像是再有門戶的樣子,也沒有什麽暗格法陣之類的隱藏手法,更是半點看不出什麽青萍劍陣的影子。
一切都是平平無奇,隻有那些泛著白光的石頭稍微有一點光線的微弱變動,此處一片寂靜,地上那座祭台仿佛隻是多了個太極圖案的地麵而已,看不出任何神異之處。
二人一時無話,都在各自打量著這玄乙洞,白榆內心之中更是波濤洶湧,久久不能平靜,自己甘冒奇險,甚至不惜違背賒刀人一脈的組訓,出言哄騙這吳風雨為自己打開了這玄乙洞,他自然不是為了什麽拯救少陽宗而來,今日這一切,包括三年前的那場正魔大戰,都是他一手促成,目的,就是為了進入這玄乙洞一窺真正的仙人法門。
隻是眼下自己終於費盡心機,好不容易進了這玄乙洞,卻發現這洞內簡樸至極,更是別無長物,那仙人之法究竟藏在何處,當真是毫無頭緒,他又放出神識,仔細檢查了一遍這洞內所有的角落,確定了沒有機關暗格,那此間所有的秘密,定是在這祭台之處無疑了,隻是這祭台自己也用神識查看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任何端倪,難道還是得要那青萍仙劍才能催動不成?
想到此處他不禁又看了一眼吳風雨,心裏慶幸這青萍碎片正好在這少清境的毛頭小子身上,要是換作其他修為高深的人自己恐怕更難得手,此刻這小子與自己身處玄乙洞,自己抬手便可製住他,不過他倒也不想此時顯露出凶惡嘴臉,以免多沾了因果,還是好言欺騙,讓他相信自己才是。
他知道了三仙刀就是青萍的碎片之後,也猜到家中那贈他三仙刀的老道士多半就是少陽宗的前任掌教太玄真人,隻是不明白他為何自己不回少陽宗,卻要指使自己來這少陽山學道,但這些不解並不影響他對少陽山的歸屬之感,原來自己早就與少陽劍宗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此刻少陽宗有難自己當然要全力相助。
他對那老乞丐又沒有戒心,畢竟之前也曾見過一麵,還贈了他孤獨一劍,此刻又是這老乞丐告訴了他三仙刀的秘密,他隻當這老乞丐也是與少陽劍宗交好之人,當下不疑有他,跟著老乞丐出了景陽殿,往那後山的玄乙洞而去。
期間老乞丐領著他左拐右拐,避開了一眾在祖師殿避難的少陽宗弟子,似乎對這少陽宗頗為熟悉。
吳風雨麵露不解,忍不住出聲問道:
“老前輩,我們不該叫上一些少陽宗的弟子一起前往玄乙洞,也好有個幫襯嗎?”
賒刀人白榆領頭在前邊走著,聞言腳步一滯,以為是吳風雨看出了什麽端倪,遲疑了片刻,也不回頭沉聲說道:
“青萍劍陣事關重大,是少陽劍宗最大的隱秘,此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況且眼下修為高深之人都在山門處迎敵,剩下的這些弟子跟來也幫不上忙。”
吳風雨點點頭答應下來,覺得這老乞丐說的也有道理,也不再糾結此事,又接著問道:
“敢問前輩尊姓大名?與少陽劍宗又有什麽淵源?”
老乞丐腳下不停,回頭對他露出了一個笑容,
“我名白榆,至於我與少陽山的關係頗有些為妙,卻是不便與你多說。”
吳風雨見他這麽一說也不便多問,當下也不再出聲,跟在那白榆身後快步往玄乙洞而去。
二人在山中兜兜轉轉,一直行到了後山的一處懸崖之前才停下腳步,吳風雨定睛看去,這少陽宗後山竟是一片平坦之勢,仿佛被什麽巨大的兵刃砍了一刀,邊緣是一麵齊整的懸崖峭壁,懸崖之下被那白霧籠罩,看不清其下景象,也不知深有幾許。
隻是此處平整至極,哪裏有什麽洞府的影子,於是吳風雨又出言問道:
“白榆前輩,那玄乙洞在哪裏?”
白榆指著懸崖下的一片白霧說道:
“玄乙洞,就隱在這白霧之中的峭壁上。”
接著不待吳風雨反應,一手提起吳風雨,縱身一躍,二人竟是跳下了懸崖。
吳風雨隻覺得風聲呼嘯,一團團白霧打在臉上頗有幾許清涼之意,知道這白榆乃是前輩高人,他倒也不甚害怕,總不能這白榆帶著自己來此處懸崖跳崖尋死吧。
下落了好一會兒,吳風雨睜眼隻能看到濃濃的白霧,其他的一概看不清楚,當真是雲裏霧裏,終於感覺腳下一片軟綿之感,吳風雨往腳下看去,卻是已經落在了一片草地之上,此處是一個極為狹小的平台,勉強能容下二人容身,平台之外,還是看不清盡頭的懸崖峭壁……
在這平台之後的峭壁之上,正有一座古樸的洞府大門,上麵有古篆所寫成的玄乙二字,隻是年歲過於久遠,此時那二字已是筆畫淺淡,要不是仔細辨認,幾乎就要看不出來了。
洞府大門呈土黃色,與周圍的山體別無二致,隻是這大門卻是堅硬異常,也不知究竟是什麽材質,在這懸崖之上風吹雨打不知多少年歲,依然是纖塵不染,堅硬非常,絲毫看不出歲月的痕跡。
大門正中有一個玄妙的道家圖案,隱隱有一些青色流光一閃而過,吳風雨從未見過,也不知究竟代表著什麽,這玄乙洞自外表看去無甚神奇,一幅普通的洞府形象,沒有那流光溢彩,也沒有那鏊金覆銀的奢華景象,甚至少人有至,這狹小的平台之上長滿了雜草,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洞府,卻隱藏著少陽山最大的秘密,青萍劍陣。
當年魔主打上少陽山,太玄真人正是憑借青萍劍陣擋下了凶威無上的萬魂幡,護住了天下正道眾人的性命,也護住了少陽劍宗傳承千年的基業,更是因此讓少陽劍宗真正的名揚天下,是為少陽劍宗崛起的最大依仗!
吳風雨看了看同樣站在身邊打量著玄乙洞的白榆,隻見他眼神奕奕,不知在想些什麽,
“前輩,該如何開啟這玄乙洞?”
白榆聞言回過神來,用手指了指那大門正中的圖案,口中說道:
“你把那青萍碎片貼近那圖案,自會生出感應。”
吳風雨一時也不知道是該用一把三仙刀貼在那圖案上,還是三把都要貼上才行,幹脆直接舉起了左臂,也沒把三仙刀取下,直接把左臂貼在了那圖案之上。
等了一會兒,沒有任何反應,不知是三仙刀並非青萍碎片,還是因為這碎片太少,無法開啟玄乙洞,吳風雨茫然的看向白榆,卻見那白榆同樣也是麵露茫然之色,似乎還夾雜了一些惱怒之色。
吳風雨尷尬的剛要放下手臂,卻聽那大門處傳來了一陣喀啦啦的響聲,接著大門從圖案正中緩緩裂開了一道縫隙,大門一分為二,緩緩退到了兩側的峭壁之內,露出了玄乙洞的真容。
從外望去,洞內是一條長長的走道,走道兩側點綴著些許泛著白光的石頭,那些石頭宛如燈火一般散發著瑩瑩的白光,使得洞內不至於一片黑暗,隻是這白光也不甚強烈,洞內朦朦朧朧看不真切,依稀在那走道盡頭有一座圓形的祭台,祭台光滑平整,占地頗大。
見那洞門大開,白榆重新換上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卻是讓吳風雨走在前邊,他跟在吳風雨身後,兩道身影一前一後入了玄乙洞,二人尚未走過那段走道到達祭台,隻聽身後又傳來了一陣轟隆隆的悶響,卻是那兩道大門又重新合攏了起來。
二人繼續向前,一直走到那祭台處才停下腳步,隻見這祭台光滑的地麵上,刻有一個與祭台同等大小的太極陰陽圖案,在那圖案的邊緣有一排三十六個小孔,呈天罡之勢有序排列。
除了進洞的那條長長的走道和這座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祭台之外,玄乙洞再無他物,四周都是光滑的石壁,不像是再有門戶的樣子,也沒有什麽暗格法陣之類的隱藏手法,更是半點看不出什麽青萍劍陣的影子。
一切都是平平無奇,隻有那些泛著白光的石頭稍微有一點光線的微弱變動,此處一片寂靜,地上那座祭台仿佛隻是多了個太極圖案的地麵而已,看不出任何神異之處。
二人一時無話,都在各自打量著這玄乙洞,白榆內心之中更是波濤洶湧,久久不能平靜,自己甘冒奇險,甚至不惜違背賒刀人一脈的組訓,出言哄騙這吳風雨為自己打開了這玄乙洞,他自然不是為了什麽拯救少陽宗而來,今日這一切,包括三年前的那場正魔大戰,都是他一手促成,目的,就是為了進入這玄乙洞一窺真正的仙人法門。
隻是眼下自己終於費盡心機,好不容易進了這玄乙洞,卻發現這洞內簡樸至極,更是別無長物,那仙人之法究竟藏在何處,當真是毫無頭緒,他又放出神識,仔細檢查了一遍這洞內所有的角落,確定了沒有機關暗格,那此間所有的秘密,定是在這祭台之處無疑了,隻是這祭台自己也用神識查看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任何端倪,難道還是得要那青萍仙劍才能催動不成?
想到此處他不禁又看了一眼吳風雨,心裏慶幸這青萍碎片正好在這少清境的毛頭小子身上,要是換作其他修為高深的人自己恐怕更難得手,此刻這小子與自己身處玄乙洞,自己抬手便可製住他,不過他倒也不想此時顯露出凶惡嘴臉,以免多沾了因果,還是好言欺騙,讓他相信自己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