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的石柱的畫麵延續第一幅,隻是在一方的陣營裏出現了幾隻身形巨大,麵目猙獰的妖獸……
第三條石柱上是那妖獸肆虐,另一方陣營無數的人倒在血泊中,剩下的人皆是跪在地上不斷磕頭,似是不敵妖獸之威,已經是俯首稱臣。
第四條石柱,畫麵一轉,已經脫離了那副戰場的畫麵,描述的是勝利的一方驅使戰敗的一方為奴為隸,頤氣指使,那些奴隸不堪重負,呼天搶地,期待著神明的拯救……
第五條石柱又有變化,出現了一個看著是在奴隸一方陣營的年輕人,這年輕人麵容清奇,長臂過膝,此刻正把那些奴隸聚在一起,大聲說著什麽。
第六條石柱,好像是那群奴隸在年輕人的帶領下逃了出去,來到了一處世外桃源一般的所在休養生息,那年輕人盤坐在一塊巨石之上,好像在修煉什麽法決。
第七條石柱,天空中出現了一個白眉白發的仙人,遞給了那年輕人一把三尺長劍,年輕人手執長劍高聲呼籲眾人起兵反抗。
第八條石柱的畫麵便是這年輕人手執長劍打敗之前勝利的一方,那幾隻巨大的妖獸皆已死在他的長劍之下。
第九條的石柱的畫麵卻無法與之前的八幅畫麵相接,隻有那年輕人一人身影,他就閉目長坐在這處祭台之上,那把長劍也不知所蹤,而在這年輕人身前的祭台上擺著一個精致的丹爐,好像是正在煉丹……
畫麵到這裏截然而止,眾人心下基本明了,這些畫麵講述的應該就是黃帝手執軒轅劍大敗蚩尤的故事,隻是最後那副煉丹的畫麵眾人都不曾聽聞,但想來這黃帝所煉之丹定然非同小可,說不定就是那“九轉還魂丹”一類保命的奇藥,甚至是那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白日飛升丹”也大有可能!
場中的所有人一想到長生不老,白日飛升這般詞匯,心中都是一片火熱,看向那祭台之上的目光不免都露出了濃濃的貪婪之色。
白榆隱在場中,自是把所有人的神色都看了個清清楚楚,知道這群人各懷鬼胎,都不願當下出手,白榆心中冷冷一笑,
“既然你們都不願動手,那還是讓我來助你們一臂之力吧。”
站在這裏的十餘個黑衣人,白榆在創界山的時候多數都見過,其中離他最近的那個紅發老鬼,手中拿了兩個血紅的珠子,這人正是赫赫凶名的一介魔修“嗜血老祖”,他手中那兩個珠子喚作“吸血珠”,是嗜血老祖以一個修為高深的敵手眼珠製成,被他祭煉成了自己的本命法寶,這吸血珠一經祭出,眨眼間便能吸幹一個凡人的精血,而這嗜血老祖本身早已是歸真境巔峰,所修功法又邪異至極,怕是與一般的飛升境也能鬥個有來有回。
嗜血老祖身邊站著一個身長三丈,麵容不怒自威的中年人,這人叫做“厲鬼王”,別看他長得人模人樣,卻是心狠手辣,手段殘忍至極,他有一個奇異法寶喚作“煉魂鼎”,所有與他敵對之人皆被這煉魂鼎煉成了厲鬼為他所用,在魔主周星瀾之前,此人儼然是魔道第一人,自身宗門喚作“萬毒教”,厲鬼王最不是教主,但修為卻在萬毒教教主之上,是萬毒教的第一護法。
厲鬼王身邊站著的一個身影被黑衣包裹的女子,這女子雖然身著黑衣,卻依舊包不住那火辣的身材,麵容也是妖嬈至極,此人正是萬毒教教主金釵夫人,傳聞這金釵夫人自身法寶便是頭上那枚金釵,更是精通用毒之道,常人不知不覺間便會死在她的奇毒之下,甚至到死不覺得痛苦,隻當是自己睡著了一般。
但從未見這金釵夫人與人動手,畢竟有那第一護法厲鬼王作為她的打手,也有傳聞這金釵夫人是厲鬼王的姘頭,不過是厲鬼王扶持的傀儡,其實萬毒教真正的主事之人就是那厲鬼王。
嗜血老祖本是一個魔道散修,此刻與厲鬼王、金釵夫人站在一起,想必是魔主死後,這嗜血老祖已經依附了萬毒教,這三個都是成名已久的魔教巨擘,修為高深莫測,真要出手,怕是頃刻間就會要了那兩個女子性命,但他們都不出手,白榆也不敢去惹他們,當下身形微動,悄無聲息的來到了一個看起來最弱的黑衣人身後,白榆運起暗勁,對著那黑衣人的手肘輕輕一點,那黑衣人便不由自主的舉起了自己手中的法寶向中間兩個女子一指。
他這一動,立馬又收回了自己的法寶,目中露出奇異之色,看了看自己的身後,卻沒有半個人影,不免懷疑是不是自己舉法寶舉的累了,手肘這才不受控製的動了一下,隻是場中的人見有人當動了,便有兩個黑衣人按耐不住,生怕被別人搶了先,竟是各自祭起法寶,身形往任真兩女飛來。
兩人身形剛動,任真與幕祈尚未出手迎敵,那厲鬼王突然神色一變,大聲喊道:
“不要亂動!”
變故陡生!
隻見隨著這兩個人身形一動,落在了那祭台的範圍之內,外圍的九根石柱突然齊齊轉動起來,唰唰唰!一連幾道破空之聲傳來,那些石柱之中射出了一片密密麻麻的弩箭,對著那兩個黑衣人人急速射去。
那兩個黑衣人聽到破空之聲,又見一片黑色的箭雨向自己射來,連忙各自祭起自己的兵器抵擋,隻是這弩箭若是隻有三兩隻還可抵擋,但這成片的飛來,二人又是倉促之間,哪裏抵擋的住,幾乎隻是在眨眼之間,二人便被射成了兩隻刺蝟一般緩緩倒在了地上,身上流出了一些黑色的汙血,接著一股惡臭傳來,二人的身體竟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了,片刻之後,場中又多了兩具白骨。
這弩箭不但數量眾多,還有劇毒!
眾人又不免看向了祭台四周散落的那些枯骨,這些枯骨,都是被這石柱射出的弩箭所殺嗎?也不知這些粗壯的石柱裏邊,還藏有多少弩箭……
兩個黑衣人眨眼變成了兩具白骨,剩下的人更加不敢妄動,誰也不知道怎麽一不小心就會觸動這裏的機關。
任真與幕祈也是對視一眼,心中驚疑不定,她二人早已身處祭台的範圍,卻沒有觸發這些機關,當真是福大命大,老天開眼。
任真對陣法之道一竅不通,幕祈身為月桂宮的首席弟子,而月桂宮傳聞是月宮仙子留下的傳承,本身宮中所修“廣寒神功”並不涉及陣法之道,但曆屆宮主代代鑽研,留下了不少關於陣法一道的傳承書籍,是以幕祈對這陣法之道頗有一些了解。
見過了此地的非凡,又聯想到自己與任真沒有觸發陣法,而那兩個黑衣人一落在祭台的範圍便毫無征兆的觸發了機關,再結合那九根石柱的排列順序,幕祈心中隱隱有了幾分猜測,便小聲對任真說道:
“這裏的陣法應該是九宮飛星陣,是由兩個陣法組成的結合陣,每次隻能承載最多兩個人通過特定的方位走動才不會觸動陣法,超過兩個人陣法便會立即發動,此前我們誤打誤撞著實凶險,應該是正好走在了生門之上,接下來你跟著我的步伐,千萬不要走錯,隻要走到那祭台的陣眼便算成功。”
任真微微點頭,接著便見幕祈抬腳而動,她先是抬起一隻腳向著左前方走了一步,見無事發生,另一隻腳才再次跟上,如此走了六步,任真亦步亦趨的跟在她身後,一雙妙目緊盯著幕祈的雙腳,生怕一不小心邁錯了步子。
外邊一眾魔教之人也沒有動作,隻是站在原地看著這兩女在那小心翼翼的走動,甚至有人忍不住為二女捏了一把汗,生怕這兩個國色天香的美人就此香消玉殞……
而隻有那厲鬼王與隱在暗處的白榆用心記住了兩女走的每一步方位,各自在心中細細推演。
幕祈在邁出第七步的時候,突然嗖嗖兩聲從最近的一根石柱射出了兩根弩箭,幕祈趕緊收回邁出的那隻腳,兩隻弩箭唰的一聲打在了地麵上,竟釘進了那堅硬的石質地麵寸餘,由此可見這弩箭力道之大!
幕祈長出一口氣,清麗的麵容上這一會兒功夫已經泛起了汗珠,顯然是走的用心至極。
這九宮陣法應是連邁七步才對,也不知是與飛星陣結合之後出了變化還是自己在此前誤打誤撞之下已經走出了第一步。
第三條石柱上是那妖獸肆虐,另一方陣營無數的人倒在血泊中,剩下的人皆是跪在地上不斷磕頭,似是不敵妖獸之威,已經是俯首稱臣。
第四條石柱,畫麵一轉,已經脫離了那副戰場的畫麵,描述的是勝利的一方驅使戰敗的一方為奴為隸,頤氣指使,那些奴隸不堪重負,呼天搶地,期待著神明的拯救……
第五條石柱又有變化,出現了一個看著是在奴隸一方陣營的年輕人,這年輕人麵容清奇,長臂過膝,此刻正把那些奴隸聚在一起,大聲說著什麽。
第六條石柱,好像是那群奴隸在年輕人的帶領下逃了出去,來到了一處世外桃源一般的所在休養生息,那年輕人盤坐在一塊巨石之上,好像在修煉什麽法決。
第七條石柱,天空中出現了一個白眉白發的仙人,遞給了那年輕人一把三尺長劍,年輕人手執長劍高聲呼籲眾人起兵反抗。
第八條石柱的畫麵便是這年輕人手執長劍打敗之前勝利的一方,那幾隻巨大的妖獸皆已死在他的長劍之下。
第九條的石柱的畫麵卻無法與之前的八幅畫麵相接,隻有那年輕人一人身影,他就閉目長坐在這處祭台之上,那把長劍也不知所蹤,而在這年輕人身前的祭台上擺著一個精致的丹爐,好像是正在煉丹……
畫麵到這裏截然而止,眾人心下基本明了,這些畫麵講述的應該就是黃帝手執軒轅劍大敗蚩尤的故事,隻是最後那副煉丹的畫麵眾人都不曾聽聞,但想來這黃帝所煉之丹定然非同小可,說不定就是那“九轉還魂丹”一類保命的奇藥,甚至是那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白日飛升丹”也大有可能!
場中的所有人一想到長生不老,白日飛升這般詞匯,心中都是一片火熱,看向那祭台之上的目光不免都露出了濃濃的貪婪之色。
白榆隱在場中,自是把所有人的神色都看了個清清楚楚,知道這群人各懷鬼胎,都不願當下出手,白榆心中冷冷一笑,
“既然你們都不願動手,那還是讓我來助你們一臂之力吧。”
站在這裏的十餘個黑衣人,白榆在創界山的時候多數都見過,其中離他最近的那個紅發老鬼,手中拿了兩個血紅的珠子,這人正是赫赫凶名的一介魔修“嗜血老祖”,他手中那兩個珠子喚作“吸血珠”,是嗜血老祖以一個修為高深的敵手眼珠製成,被他祭煉成了自己的本命法寶,這吸血珠一經祭出,眨眼間便能吸幹一個凡人的精血,而這嗜血老祖本身早已是歸真境巔峰,所修功法又邪異至極,怕是與一般的飛升境也能鬥個有來有回。
嗜血老祖身邊站著一個身長三丈,麵容不怒自威的中年人,這人叫做“厲鬼王”,別看他長得人模人樣,卻是心狠手辣,手段殘忍至極,他有一個奇異法寶喚作“煉魂鼎”,所有與他敵對之人皆被這煉魂鼎煉成了厲鬼為他所用,在魔主周星瀾之前,此人儼然是魔道第一人,自身宗門喚作“萬毒教”,厲鬼王最不是教主,但修為卻在萬毒教教主之上,是萬毒教的第一護法。
厲鬼王身邊站著的一個身影被黑衣包裹的女子,這女子雖然身著黑衣,卻依舊包不住那火辣的身材,麵容也是妖嬈至極,此人正是萬毒教教主金釵夫人,傳聞這金釵夫人自身法寶便是頭上那枚金釵,更是精通用毒之道,常人不知不覺間便會死在她的奇毒之下,甚至到死不覺得痛苦,隻當是自己睡著了一般。
但從未見這金釵夫人與人動手,畢竟有那第一護法厲鬼王作為她的打手,也有傳聞這金釵夫人是厲鬼王的姘頭,不過是厲鬼王扶持的傀儡,其實萬毒教真正的主事之人就是那厲鬼王。
嗜血老祖本是一個魔道散修,此刻與厲鬼王、金釵夫人站在一起,想必是魔主死後,這嗜血老祖已經依附了萬毒教,這三個都是成名已久的魔教巨擘,修為高深莫測,真要出手,怕是頃刻間就會要了那兩個女子性命,但他們都不出手,白榆也不敢去惹他們,當下身形微動,悄無聲息的來到了一個看起來最弱的黑衣人身後,白榆運起暗勁,對著那黑衣人的手肘輕輕一點,那黑衣人便不由自主的舉起了自己手中的法寶向中間兩個女子一指。
他這一動,立馬又收回了自己的法寶,目中露出奇異之色,看了看自己的身後,卻沒有半個人影,不免懷疑是不是自己舉法寶舉的累了,手肘這才不受控製的動了一下,隻是場中的人見有人當動了,便有兩個黑衣人按耐不住,生怕被別人搶了先,竟是各自祭起法寶,身形往任真兩女飛來。
兩人身形剛動,任真與幕祈尚未出手迎敵,那厲鬼王突然神色一變,大聲喊道:
“不要亂動!”
變故陡生!
隻見隨著這兩個人身形一動,落在了那祭台的範圍之內,外圍的九根石柱突然齊齊轉動起來,唰唰唰!一連幾道破空之聲傳來,那些石柱之中射出了一片密密麻麻的弩箭,對著那兩個黑衣人人急速射去。
那兩個黑衣人聽到破空之聲,又見一片黑色的箭雨向自己射來,連忙各自祭起自己的兵器抵擋,隻是這弩箭若是隻有三兩隻還可抵擋,但這成片的飛來,二人又是倉促之間,哪裏抵擋的住,幾乎隻是在眨眼之間,二人便被射成了兩隻刺蝟一般緩緩倒在了地上,身上流出了一些黑色的汙血,接著一股惡臭傳來,二人的身體竟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了,片刻之後,場中又多了兩具白骨。
這弩箭不但數量眾多,還有劇毒!
眾人又不免看向了祭台四周散落的那些枯骨,這些枯骨,都是被這石柱射出的弩箭所殺嗎?也不知這些粗壯的石柱裏邊,還藏有多少弩箭……
兩個黑衣人眨眼變成了兩具白骨,剩下的人更加不敢妄動,誰也不知道怎麽一不小心就會觸動這裏的機關。
任真與幕祈也是對視一眼,心中驚疑不定,她二人早已身處祭台的範圍,卻沒有觸發這些機關,當真是福大命大,老天開眼。
任真對陣法之道一竅不通,幕祈身為月桂宮的首席弟子,而月桂宮傳聞是月宮仙子留下的傳承,本身宮中所修“廣寒神功”並不涉及陣法之道,但曆屆宮主代代鑽研,留下了不少關於陣法一道的傳承書籍,是以幕祈對這陣法之道頗有一些了解。
見過了此地的非凡,又聯想到自己與任真沒有觸發陣法,而那兩個黑衣人一落在祭台的範圍便毫無征兆的觸發了機關,再結合那九根石柱的排列順序,幕祈心中隱隱有了幾分猜測,便小聲對任真說道:
“這裏的陣法應該是九宮飛星陣,是由兩個陣法組成的結合陣,每次隻能承載最多兩個人通過特定的方位走動才不會觸動陣法,超過兩個人陣法便會立即發動,此前我們誤打誤撞著實凶險,應該是正好走在了生門之上,接下來你跟著我的步伐,千萬不要走錯,隻要走到那祭台的陣眼便算成功。”
任真微微點頭,接著便見幕祈抬腳而動,她先是抬起一隻腳向著左前方走了一步,見無事發生,另一隻腳才再次跟上,如此走了六步,任真亦步亦趨的跟在她身後,一雙妙目緊盯著幕祈的雙腳,生怕一不小心邁錯了步子。
外邊一眾魔教之人也沒有動作,隻是站在原地看著這兩女在那小心翼翼的走動,甚至有人忍不住為二女捏了一把汗,生怕這兩個國色天香的美人就此香消玉殞……
而隻有那厲鬼王與隱在暗處的白榆用心記住了兩女走的每一步方位,各自在心中細細推演。
幕祈在邁出第七步的時候,突然嗖嗖兩聲從最近的一根石柱射出了兩根弩箭,幕祈趕緊收回邁出的那隻腳,兩隻弩箭唰的一聲打在了地麵上,竟釘進了那堅硬的石質地麵寸餘,由此可見這弩箭力道之大!
幕祈長出一口氣,清麗的麵容上這一會兒功夫已經泛起了汗珠,顯然是走的用心至極。
這九宮陣法應是連邁七步才對,也不知是與飛星陣結合之後出了變化還是自己在此前誤打誤撞之下已經走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