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的明媚連連點頭,心道這小子果然是個修道奇才,自己這兩招他竟然隻用了一個時辰便已掌握了大概!比自己當初練習的時候還要快了不少。
又練習了一會兒,吳風雨身上的力氣差不多使完了,這才停下身來,一邊呼哧呼哧的喘著粗氣,一邊高興的對明媚問道:
“明媚大哥,你看我練的怎麽樣?”
明媚聞言麵容一肅,道:
“還算湊合,勉強算你練成了吧,比我當初練習的時候也差不了多少了,嗯……以後再接再厲,多多練習,能有實戰的機會最好,經曆過真正的生死搏殺方能完全掌握關鍵之處。”
吳風雨連連點頭,覺得明媚說的大有道理,自己天資愚鈍,日後自是要勤加練習才是,所謂笨鳥先飛,自己既然不能先飛,那就笨鳥多飛!
恢複了氣力,吳風雨和明媚一起坐在石桌旁,吳風雨好奇的問道:
“明媚大哥,你這劍法是你自創的嗎?你可真是厲害!雖然我隻學了兩招,但感覺其內變化多端,氣象萬千,當真是精妙無雙!”
明媚嗬嗬一笑,道:
“劍術不在多,而在於精,所謂一法通萬法通,隻要你掌握了訣竅,勤加練習,自然能做到一劍破萬法!”
頓了頓,又接著嚴肅的對吳風雨說道:
“其實,這天下不管是道法還是劍法,到最後都是殊途同歸,修習道法,自是為了突破自身的極限,要麽是為了那得道成仙,要麽是為了自己的執念,報仇雪恨、出人頭地、揚名天下、斬妖除魔等等,修習劍法的最終目的也是一樣,不過是為了輔助自身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所以,道法也好,劍法也罷,不在多而在精,隻要你掌握了一門關鍵,就不用再去勞心費力的尋找什麽神功秘籍,因為這天下本就沒有什麽神功劍法,最終靠的還是你自身的修為高低,以及你自己對招式的領悟程度。”
吳風雨不解,問道:
“那為什麽天下人都想著能夠拜入大門大派,再得一部高深的功法,然後學一些高深的法門劍訣呢?”
明媚傲然一笑,長聲說道:
“這正是我今日留下要跟你說的道理,其實不留下不是為了教你什麽劍法,就是要告訴你這番道理,至於說的對與不對,你自己品味,若是覺得不妥,自可不用放在心上。”
見明媚說的認真,吳風雨鄭重其事的點點頭,道:
“請明媚大哥賜教!”
明媚一擺手,道:
“賜教不敢當,權當是我今日酒醉說了些醉話吧,以我的理解,這世上幾乎所有人都落了下乘,一味的尋求自身之外的奇門妙術,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並不是真正的道,試想這些神功妙法可是本來就有?還不是前輩高人所留?那這些前輩高人又是怎麽會的呢?自然是他們自身對道的領悟,後人不過是走在了前輩所開辟的捷徑之上,但反而忽略了自身對道的理解,這樣一來,道路終有盡頭,萬難走出比前人更高更遠的道路!
道家講究清靜無為,道法自然,佛家講究因果輪回,萬法皆空,這才是真正的道,我們隻需窺得了修煉的路徑,自當加深自身對道的理解,走出與前人不同的道路,開辟出屬於自己的道,這才是真正的修道!
就比如那劍修李青蓮,在少陽山一戰之前,可有人知道李青蓮是修道之人?隻聽說他到處遊山玩水,可曾聽說他四處尋仙求道?那為什麽他就能超越了那些名門大派之人?神不知鬼不覺的修到了飛升境,一出手,便擊敗了那同是飛升境的魔主周星瀾,自當是他自己對修道頗有感悟,走上了真正屬於他自己的道路!
所以,你現在已經走上了修煉的道路,自身有了修煉功法,就不必再去強求什麽神功秘籍,安心的在你現在的修道之路上走好每一步,才是關鍵!
你所擔心的自己沒有什麽法決劍術,其實也同樣不必擔心,我所教你的鴛鴦比翼劍也不過是給你參考,引你走上自己的劍術招式一途,你也不必拘泥於形式,大可以自己創新改良,真正的高深劍法反而是那無招勝有招,不管你怎麽出招,隻要能夠打敗對手,那便是好招,奇招!”
明媚這一番話說的極長,見吳風雨聽得入迷,明媚又怕這少年受自己影響太深,萬一自己說的不對,那豈不是誤人子弟?想了想,明媚又笑著自嘲道:
“我所說的也不過是我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對,你可以參考但也不用全信,畢竟我也不是什麽天下無敵之人,反而是屢戰屢敗,我本來是不該跟你說這些的,但見你同樣無門無派,對修道一途又有些迷茫,我便忍不住多說了一些,見諒見諒!”
明媚雖然說的謙虛,但他這一番話實在是金玉良言,對於眼下的吳風雨來說宛如醍醐灌頂,吳風雨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關鍵。
其實無論什麽功法,決定的隻是自身道法的修煉速度,而並不是成敗的關鍵,關鍵在於自己對道的領悟,那些神功秘籍,其實也不過是前輩高人自身對道的領悟,後人得之自是等於走上了捷徑,但真正能否修煉到前人的境界,甚至是突破前人的境界,走上更高更遠的修道之路,還是要靠自身的勤勉與努力。
天分、機緣、努力,三者缺一不可!
天分尚屬天生,我們無法決定自身天分的高低,但後兩者,才是真正的關鍵,即便你天分在高,也得有人引路才行,否則也隻能泯然眾人,這世上又有多少天分極高者卻終生尋不到修煉的門徑,所謂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便是這般道理,所謂機緣,正是修道一途的開端。
天分有了,機緣有了,那剩下的便是自身的努力,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同一門派,功法,招式都是一樣,甚至不同人的天分也差不多,那為何又會有道法高低一說?自是各人自身所付出的努力不同!
劍法招式更是如此,與人對敵自是不會千篇一律,隻要照搬劍法招式便可取勝,自然還是要隨機應變,隻要掌握了一門訣竅,再對此熟練運用,自會生出千變萬化,出奇而致勝,所謂一劍破萬法,所謂無招勝有招,都是同樣的道理!
隱約之間,吳風雨似是抓住什麽,一劍破萬法!無招勝有招!孤獨一劍,光陰……那刺破光陰的一劍,到底該如何祭出?
一時間,吳風雨怔怔出神,心神竟是沉浸在了那演化光陰一劍的玄妙境地,明媚見吳風雨雙眼緊閉,坐在原地發呆,知道他是有所收獲,但無論如何他也不會想到,這吳風雨,竟然是在推演被他視為騙術的劍招光陰!
隨著吳風雨心內的演化,丹田內的那把三仙刀似是有所感應,竟是突兀的在吳風雨眼前現身,刀身之上青光閃動,道韻非凡,似是按耐不住,就要刺破光陰而去。
又過片刻,吳風雨赫然睜眼,雙目之中神光乍現,接著他緩緩握住身前的三仙刀,平淡的往身前遞出。
就那麽,平淡的,緩慢的,從容的,往身前一遞……
似是凡夫俗子一般,沒有絲毫道法流轉的跡象,仿佛隻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個遞刀動作,輕描淡寫,隨心所欲。
那把青刀卻是無聲無息的消失在吳風雨手中。
一切,仿佛都是錯覺,那青刀突兀的出現又突兀的消失,似是從未出現在這片天地之間。
明媚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心內天人交戰,光陰!世上竟然真的有這等劍法?這吳風雨,當真刺破了光陰?
又練習了一會兒,吳風雨身上的力氣差不多使完了,這才停下身來,一邊呼哧呼哧的喘著粗氣,一邊高興的對明媚問道:
“明媚大哥,你看我練的怎麽樣?”
明媚聞言麵容一肅,道:
“還算湊合,勉強算你練成了吧,比我當初練習的時候也差不了多少了,嗯……以後再接再厲,多多練習,能有實戰的機會最好,經曆過真正的生死搏殺方能完全掌握關鍵之處。”
吳風雨連連點頭,覺得明媚說的大有道理,自己天資愚鈍,日後自是要勤加練習才是,所謂笨鳥先飛,自己既然不能先飛,那就笨鳥多飛!
恢複了氣力,吳風雨和明媚一起坐在石桌旁,吳風雨好奇的問道:
“明媚大哥,你這劍法是你自創的嗎?你可真是厲害!雖然我隻學了兩招,但感覺其內變化多端,氣象萬千,當真是精妙無雙!”
明媚嗬嗬一笑,道:
“劍術不在多,而在於精,所謂一法通萬法通,隻要你掌握了訣竅,勤加練習,自然能做到一劍破萬法!”
頓了頓,又接著嚴肅的對吳風雨說道:
“其實,這天下不管是道法還是劍法,到最後都是殊途同歸,修習道法,自是為了突破自身的極限,要麽是為了那得道成仙,要麽是為了自己的執念,報仇雪恨、出人頭地、揚名天下、斬妖除魔等等,修習劍法的最終目的也是一樣,不過是為了輔助自身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所以,道法也好,劍法也罷,不在多而在精,隻要你掌握了一門關鍵,就不用再去勞心費力的尋找什麽神功秘籍,因為這天下本就沒有什麽神功劍法,最終靠的還是你自身的修為高低,以及你自己對招式的領悟程度。”
吳風雨不解,問道:
“那為什麽天下人都想著能夠拜入大門大派,再得一部高深的功法,然後學一些高深的法門劍訣呢?”
明媚傲然一笑,長聲說道:
“這正是我今日留下要跟你說的道理,其實不留下不是為了教你什麽劍法,就是要告訴你這番道理,至於說的對與不對,你自己品味,若是覺得不妥,自可不用放在心上。”
見明媚說的認真,吳風雨鄭重其事的點點頭,道:
“請明媚大哥賜教!”
明媚一擺手,道:
“賜教不敢當,權當是我今日酒醉說了些醉話吧,以我的理解,這世上幾乎所有人都落了下乘,一味的尋求自身之外的奇門妙術,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並不是真正的道,試想這些神功妙法可是本來就有?還不是前輩高人所留?那這些前輩高人又是怎麽會的呢?自然是他們自身對道的領悟,後人不過是走在了前輩所開辟的捷徑之上,但反而忽略了自身對道的理解,這樣一來,道路終有盡頭,萬難走出比前人更高更遠的道路!
道家講究清靜無為,道法自然,佛家講究因果輪回,萬法皆空,這才是真正的道,我們隻需窺得了修煉的路徑,自當加深自身對道的理解,走出與前人不同的道路,開辟出屬於自己的道,這才是真正的修道!
就比如那劍修李青蓮,在少陽山一戰之前,可有人知道李青蓮是修道之人?隻聽說他到處遊山玩水,可曾聽說他四處尋仙求道?那為什麽他就能超越了那些名門大派之人?神不知鬼不覺的修到了飛升境,一出手,便擊敗了那同是飛升境的魔主周星瀾,自當是他自己對修道頗有感悟,走上了真正屬於他自己的道路!
所以,你現在已經走上了修煉的道路,自身有了修煉功法,就不必再去強求什麽神功秘籍,安心的在你現在的修道之路上走好每一步,才是關鍵!
你所擔心的自己沒有什麽法決劍術,其實也同樣不必擔心,我所教你的鴛鴦比翼劍也不過是給你參考,引你走上自己的劍術招式一途,你也不必拘泥於形式,大可以自己創新改良,真正的高深劍法反而是那無招勝有招,不管你怎麽出招,隻要能夠打敗對手,那便是好招,奇招!”
明媚這一番話說的極長,見吳風雨聽得入迷,明媚又怕這少年受自己影響太深,萬一自己說的不對,那豈不是誤人子弟?想了想,明媚又笑著自嘲道:
“我所說的也不過是我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對,你可以參考但也不用全信,畢竟我也不是什麽天下無敵之人,反而是屢戰屢敗,我本來是不該跟你說這些的,但見你同樣無門無派,對修道一途又有些迷茫,我便忍不住多說了一些,見諒見諒!”
明媚雖然說的謙虛,但他這一番話實在是金玉良言,對於眼下的吳風雨來說宛如醍醐灌頂,吳風雨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關鍵。
其實無論什麽功法,決定的隻是自身道法的修煉速度,而並不是成敗的關鍵,關鍵在於自己對道的領悟,那些神功秘籍,其實也不過是前輩高人自身對道的領悟,後人得之自是等於走上了捷徑,但真正能否修煉到前人的境界,甚至是突破前人的境界,走上更高更遠的修道之路,還是要靠自身的勤勉與努力。
天分、機緣、努力,三者缺一不可!
天分尚屬天生,我們無法決定自身天分的高低,但後兩者,才是真正的關鍵,即便你天分在高,也得有人引路才行,否則也隻能泯然眾人,這世上又有多少天分極高者卻終生尋不到修煉的門徑,所謂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便是這般道理,所謂機緣,正是修道一途的開端。
天分有了,機緣有了,那剩下的便是自身的努力,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同一門派,功法,招式都是一樣,甚至不同人的天分也差不多,那為何又會有道法高低一說?自是各人自身所付出的努力不同!
劍法招式更是如此,與人對敵自是不會千篇一律,隻要照搬劍法招式便可取勝,自然還是要隨機應變,隻要掌握了一門訣竅,再對此熟練運用,自會生出千變萬化,出奇而致勝,所謂一劍破萬法,所謂無招勝有招,都是同樣的道理!
隱約之間,吳風雨似是抓住什麽,一劍破萬法!無招勝有招!孤獨一劍,光陰……那刺破光陰的一劍,到底該如何祭出?
一時間,吳風雨怔怔出神,心神竟是沉浸在了那演化光陰一劍的玄妙境地,明媚見吳風雨雙眼緊閉,坐在原地發呆,知道他是有所收獲,但無論如何他也不會想到,這吳風雨,竟然是在推演被他視為騙術的劍招光陰!
隨著吳風雨心內的演化,丹田內的那把三仙刀似是有所感應,竟是突兀的在吳風雨眼前現身,刀身之上青光閃動,道韻非凡,似是按耐不住,就要刺破光陰而去。
又過片刻,吳風雨赫然睜眼,雙目之中神光乍現,接著他緩緩握住身前的三仙刀,平淡的往身前遞出。
就那麽,平淡的,緩慢的,從容的,往身前一遞……
似是凡夫俗子一般,沒有絲毫道法流轉的跡象,仿佛隻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個遞刀動作,輕描淡寫,隨心所欲。
那把青刀卻是無聲無息的消失在吳風雨手中。
一切,仿佛都是錯覺,那青刀突兀的出現又突兀的消失,似是從未出現在這片天地之間。
明媚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心內天人交戰,光陰!世上竟然真的有這等劍法?這吳風雨,當真刺破了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