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路人乙的話,路人丙撇嘴說道:“你這話就誇張了吧?真有那麽漂亮?說的好像你看見了似的。”
路人乙笑道:“嗨~這不是聽說的嘛,再說了,要不是這樣,那匈奴單於至於這樣?”
路人丙搖了搖頭,當即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不這麽覺得,說不定人家匈奴單於,根本就是日常劫掠,然後這圖安為了拉個靠山,才扯虎皮做大旗,再之後就都是以訛傳訛,全都是假的。”
路人乙不滿的說道:“去去去,懶得跟你解釋~都八百裏加急了!還假的?
始皇帝可能也早就想對匈奴用兵,一直沒有什麽好的借口,隻是故意借此機會出兵匈奴呢,如果真的美若天仙,也算是不虧。”
路人甲聽完他們的消息後,插話說道:“說到戰事,我覺得這世道可能很快就不再太平了。”
路人乙問道:“此話怎講啊?”
路人甲問道:“你們難道沒聽說麽?最近又多了好些個攔路搶劫的團夥。”
路人甲回答道:“當然聽說了,我還差點遇上,說是劫匪,其實都是徭役逾期了,又怕殺頭,也不敢回去,就隻能落草為寇了。”
路人甲接著他的話繼續說道:“哎,你說的沒錯,所以啊,這秦國要是再這麽發展下去,遲早得發生戰事,秦國遲早也得玩完。”
路人乙嚇得連忙伸手製止了他繼續說下去:“噓!慎言~小心被有心人聽到,抓你殺頭。”
路人甲回過神來,也嚇得一哆嗦,當即便提出告辭:“我剛什麽也沒說,你們也什麽都沒聽見,我還有事,我就先走了。”
聽著他們的交談,吳名想到了玉漱,想到了匈奴入侵,想到了龐副將(木村武之)與德香的愛情,也想到了劉邦。
按照原劇情,這家夥運送徭役的時候,讓兩個徭役騎馬跑了......
咱先不管這馬是哪裏來的,如果這件事依舊發生了,那麽他肯定是不願意死的,現在也必定是落草為寇了。
也許,這世道,真的很快就亂了。
又行了一個多月,一行人已經即將進入南陽郡境內,此刻,他們離鹹陽,已經沒有想象中的遠了。
三周後,他們來到了南陽郡,吳名特地去了一趟酒館,想探聽一些消息或者新鮮事。
“聽說了麽?那個匈奴單於和始皇帝,都想迎娶的圖安公主,不日就要抵達鹹陽,終究還是大秦贏了。”
“大秦侵吞天下,靠的就是強盛的武力,打匈奴還不是小菜一碟?
隻不過匈奴到處跑,居無定所,時常劫掠邊境,不然早都被大秦剿滅了。
而且近期的徭役又加重了,據說是為了修建皇陵和繼續修擴長城,攔路搶劫的賊寇,又增加了不少呢。”
“關你我何事?反正他們進不了城,隻敢待在山裏,吃吃吃……”
探聽到一些‘最新消息’之後,吳名便回到了他們的住處。
一個月後,在吳名的帶領下,他們再次來到了湯巫山。
他們依舊沒有見到想見的人,也依舊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
當易小川親自聽聞那些回答後,他有些失望,但也很慶幸,這些表情都沒能逃脫吳名的眼睛。
吳名拍了拍易小川,說道:“走吧,去鹹陽城看看,這可是秦朝的首都,難得來一趟。”
幾日後,他們一行人便抵達了鹹陽城。
看著遠處絡繹不絕的人流,吳名也不得不感慨,首都的繁華就是不一樣。
與其他地方不同,作為秦朝的首都,鹹陽的盤查比其他地區都要嚴格無數倍。
就連畫師的技術,畫板的用材,都比其他地方要好。
那掛在牆上的東西,不是紙,而是白色的綢緞,上麵畫著易小川與呂素兩人的畫像。
吳名調侃道:“這個倒是很像啊。”
“閃開閃開!不準擋路!速速列隊迎接圖安公主!”
一匹快馬疾馳而來,隨後守衛們,便將要進城的百姓全部分散開來,緊接著便嚴陣以待起來。
一瞬間,百姓嘩然,吳名等人也來了興趣,都希望能看一眼這個傳說之中的圖安公主。
“他剛說圖安公主?”
“圖安公主來了?不知道我們能不能見到真人。”
“那都是坐在馬車裏的,你能看得到麽?別想美事了。”
“也不知道啥時候能來?”
“那誰知道,可能還有十幾裏地?”
“這要等到啥時候去?”
“不知道啊……隻能等。”
半個小時之後,吳名忽然眺望向遠方,口中說道:“來了。”
話音落下不久之後,地平線上便出現了一支旗杆,緊接著便是長戈,以及一隊兵馬。
很快,他們便來到城門,浩浩蕩蕩,威武霸氣,正是蒙家軍精銳。
沒過多久,眾人便看到了負責護送玉漱的蒙恬,以及玉漱的豪華馬車。
見狀,百姓們再度議論紛紛起來:“圖安公主就在這裏麵?”
“對,可惜她在馬車裏,見不到真容。”
“真希望能一睹芳容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傳說中的那麽漂亮。”
興許是緣份,興許是天意,也興許是好奇百姓的議論,馬車的簾子忽然緩緩拉開了一角,露出了一個小姑娘,約莫十七八歲的樣子。
她有著白皙的皮膚,高挺的鼻梁,宛如琥珀般的雙眼,瑩潤適中的血色雙唇,好像是女媧最為認真捏造的泥人。
一瞬間,不論男女老幼,都為之傾倒,畢竟美麗的事物,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歡。
玉漱的動靜也驚動了蒙恬,順著玉漱的目光,蒙恬也掃視了一下四周的百姓。
當他看到人群中的易小川,吳名以及崔文子等人時,他的眉頭微微皺起,至於毫無威脅的呂素和高要,則被其忽略。
蒙恬緊了緊腰間的青銅劍,但並未多做停留,而是繼續伴隨著大隊人馬護送玉漱進城。
也許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玉漱也在吳名這一行人身上注視良久,準確的說,是在注視易小川和呂素兩人,直至進入城門。
高要出聲感慨:“我本以為傳言根本不可信。”
“傳言這種東西,還是可以信三分的。”吳名接話道。
路人乙笑道:“嗨~這不是聽說的嘛,再說了,要不是這樣,那匈奴單於至於這樣?”
路人丙搖了搖頭,當即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不這麽覺得,說不定人家匈奴單於,根本就是日常劫掠,然後這圖安為了拉個靠山,才扯虎皮做大旗,再之後就都是以訛傳訛,全都是假的。”
路人乙不滿的說道:“去去去,懶得跟你解釋~都八百裏加急了!還假的?
始皇帝可能也早就想對匈奴用兵,一直沒有什麽好的借口,隻是故意借此機會出兵匈奴呢,如果真的美若天仙,也算是不虧。”
路人甲聽完他們的消息後,插話說道:“說到戰事,我覺得這世道可能很快就不再太平了。”
路人乙問道:“此話怎講啊?”
路人甲問道:“你們難道沒聽說麽?最近又多了好些個攔路搶劫的團夥。”
路人甲回答道:“當然聽說了,我還差點遇上,說是劫匪,其實都是徭役逾期了,又怕殺頭,也不敢回去,就隻能落草為寇了。”
路人甲接著他的話繼續說道:“哎,你說的沒錯,所以啊,這秦國要是再這麽發展下去,遲早得發生戰事,秦國遲早也得玩完。”
路人乙嚇得連忙伸手製止了他繼續說下去:“噓!慎言~小心被有心人聽到,抓你殺頭。”
路人甲回過神來,也嚇得一哆嗦,當即便提出告辭:“我剛什麽也沒說,你們也什麽都沒聽見,我還有事,我就先走了。”
聽著他們的交談,吳名想到了玉漱,想到了匈奴入侵,想到了龐副將(木村武之)與德香的愛情,也想到了劉邦。
按照原劇情,這家夥運送徭役的時候,讓兩個徭役騎馬跑了......
咱先不管這馬是哪裏來的,如果這件事依舊發生了,那麽他肯定是不願意死的,現在也必定是落草為寇了。
也許,這世道,真的很快就亂了。
又行了一個多月,一行人已經即將進入南陽郡境內,此刻,他們離鹹陽,已經沒有想象中的遠了。
三周後,他們來到了南陽郡,吳名特地去了一趟酒館,想探聽一些消息或者新鮮事。
“聽說了麽?那個匈奴單於和始皇帝,都想迎娶的圖安公主,不日就要抵達鹹陽,終究還是大秦贏了。”
“大秦侵吞天下,靠的就是強盛的武力,打匈奴還不是小菜一碟?
隻不過匈奴到處跑,居無定所,時常劫掠邊境,不然早都被大秦剿滅了。
而且近期的徭役又加重了,據說是為了修建皇陵和繼續修擴長城,攔路搶劫的賊寇,又增加了不少呢。”
“關你我何事?反正他們進不了城,隻敢待在山裏,吃吃吃……”
探聽到一些‘最新消息’之後,吳名便回到了他們的住處。
一個月後,在吳名的帶領下,他們再次來到了湯巫山。
他們依舊沒有見到想見的人,也依舊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
當易小川親自聽聞那些回答後,他有些失望,但也很慶幸,這些表情都沒能逃脫吳名的眼睛。
吳名拍了拍易小川,說道:“走吧,去鹹陽城看看,這可是秦朝的首都,難得來一趟。”
幾日後,他們一行人便抵達了鹹陽城。
看著遠處絡繹不絕的人流,吳名也不得不感慨,首都的繁華就是不一樣。
與其他地方不同,作為秦朝的首都,鹹陽的盤查比其他地區都要嚴格無數倍。
就連畫師的技術,畫板的用材,都比其他地方要好。
那掛在牆上的東西,不是紙,而是白色的綢緞,上麵畫著易小川與呂素兩人的畫像。
吳名調侃道:“這個倒是很像啊。”
“閃開閃開!不準擋路!速速列隊迎接圖安公主!”
一匹快馬疾馳而來,隨後守衛們,便將要進城的百姓全部分散開來,緊接著便嚴陣以待起來。
一瞬間,百姓嘩然,吳名等人也來了興趣,都希望能看一眼這個傳說之中的圖安公主。
“他剛說圖安公主?”
“圖安公主來了?不知道我們能不能見到真人。”
“那都是坐在馬車裏的,你能看得到麽?別想美事了。”
“也不知道啥時候能來?”
“那誰知道,可能還有十幾裏地?”
“這要等到啥時候去?”
“不知道啊……隻能等。”
半個小時之後,吳名忽然眺望向遠方,口中說道:“來了。”
話音落下不久之後,地平線上便出現了一支旗杆,緊接著便是長戈,以及一隊兵馬。
很快,他們便來到城門,浩浩蕩蕩,威武霸氣,正是蒙家軍精銳。
沒過多久,眾人便看到了負責護送玉漱的蒙恬,以及玉漱的豪華馬車。
見狀,百姓們再度議論紛紛起來:“圖安公主就在這裏麵?”
“對,可惜她在馬車裏,見不到真容。”
“真希望能一睹芳容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傳說中的那麽漂亮。”
興許是緣份,興許是天意,也興許是好奇百姓的議論,馬車的簾子忽然緩緩拉開了一角,露出了一個小姑娘,約莫十七八歲的樣子。
她有著白皙的皮膚,高挺的鼻梁,宛如琥珀般的雙眼,瑩潤適中的血色雙唇,好像是女媧最為認真捏造的泥人。
一瞬間,不論男女老幼,都為之傾倒,畢竟美麗的事物,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歡。
玉漱的動靜也驚動了蒙恬,順著玉漱的目光,蒙恬也掃視了一下四周的百姓。
當他看到人群中的易小川,吳名以及崔文子等人時,他的眉頭微微皺起,至於毫無威脅的呂素和高要,則被其忽略。
蒙恬緊了緊腰間的青銅劍,但並未多做停留,而是繼續伴隨著大隊人馬護送玉漱進城。
也許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玉漱也在吳名這一行人身上注視良久,準確的說,是在注視易小川和呂素兩人,直至進入城門。
高要出聲感慨:“我本以為傳言根本不可信。”
“傳言這種東西,還是可以信三分的。”吳名接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