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青班赴迎江幹部學院,進行為期一周的基地教學活動,目的是體驗生動而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
途中,王弘看著培訓手冊,說道:“這次培訓安排時間比較緊,內容比較多,行程比較滿,學習節奏比在黨校緊張多了!”
王劍明笑著說:“迎江值得學習的地方太多了!陸凡,這可到了你的地盤,‘小米飯養育我長大’,課本裏都寫了,你得盡好班長的職責,讓大家滿載而歸!”
陸凡笑著說:“培訓一周,有兩天休息,我一定當好向導,帶同學們領略迎江風采!”
“班長,我想吃羊蹄,還有擀麵皮!”
“班長,一定要嚐嚐你搞出的那個柏樹灣地椒羊肉。”
……
同學們的要求,陸凡自然全部允諾。
迎江幹部培訓學院為了配合好本次培訓,精心編製了培訓計劃,安排了知名專家學者授課,選派了優秀的班主任團隊。
五天的培訓非常充實,通過現場體驗與課堂講授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學員們先後參觀了眾多革命舊址、紀念館等現場,聆聽現場專題6次,課堂講授2次,大報告1次;觀看了大型實景教育舞台劇《保育院》。除此之外,培訓班還進行了重溫入黨誓詞,學唱秦北民歌等活動。
通過學習曆史成就,學習優良傳統,深刻領悟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深化為人民服務宗旨的。
6月28日,迎江幹部學院舉行座談會,迎江幹部學院副院長、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瑞芳出席。
座談會上,各組學員代表發言。大家紛紛表示不虛此行,此次培訓收獲很大,是一次真正的靈魂洗禮,是一次理想信念、革命傳統的黨性教育。在今後的工作中,
李瑞芳在講話中表示,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是戰勝一切困難、經受任何考驗的強大精神支柱,是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戰勝各種困難的法寶。希望學員們發揚迎江樸素的優良作風,保持艱苦奮鬥意識,厲行勤儉節約,嚴於律己,把革命傳統和實際工作相結合,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夜幕降臨,迎江賓館三樓宴會廳封閉,一場盛大的宴會正在這裏舉行。
市委書記李瑞芳、市長趙濤、市委副書記思戴強、紀委書記吳曉華、政法委書記陳梓駿等常委親自出席,宴請培訓班師生。
李瑞芳書記率先起身,她麵帶微笑,優雅地舉起酒杯,向學員們表示歡迎,聲音充滿了親和力和感染力。
“歡迎各位學員來到迎江學習考察。你們都是優秀的年輕幹部,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希望你們在迎江滿載而歸,同時也能感受到迎江的熱情,我代表迎江敬大家一杯!”
話音剛落,大家紛紛舉起酒杯,場麵非常壯觀。
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晚宴正式開始,一道道精美的地方菜擺在餐桌上。
大家品味美食,觥籌交錯之間,歡聲笑語不斷,每個人都沉浸在熱烈的氛圍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隨著時間的推移,晚宴進入了高潮。
作為東道主,陸凡自然要招待好同學們,於是端著酒杯開始逐個敬酒。思戴強緊隨其後,手裏提溜著酒瓶和分酒器,充當“服務員”,兩人默契感十足!
二百多人,不可能每人碰一杯,陸凡隻能淺嚐輒止,碰杯後輕抿一口,同學們默許了他這種“無恥行徑”。
可就算如此,陸凡也堅持不了二百多下。
看到陸凡求救的眼神,思戴強馬上會意,於是手中的“礦泉水瓶”馬上偷梁換柱,變成了真正的礦泉水。
二人相視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這場宴會從下午六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十點多才結束。
然而,這隻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有更精彩的節目。
散場後,陸凡和思戴強將王剛、陳劍飛、白承誌以及來自華原省的一群幹部們生拉硬拽地拖進了另一個包間,開啟了第二輪狂歡。
迎江人的待客之道:隻有讓客人喝得“不省人事”,才算盡到地主之誼。所以,今天無論如何都要把他們“放翻”,這是對客人最大的尊重!
都是“酒精考驗”的“油袖幹部”,這群客人根本不慫。但是他們忘了,這裏是迎江,是陸凡的“地盤”,根本不缺陪酒的“酒缸”,而且這些“酒桶”都是縣委書記起步,必須得給麵子。
雙方涇渭分明,又都是“酒中豪傑”,於是一場“慘烈”的廝殺拉開了帷幕!
一直持續到半夜十二點多,十幾個客人最終還是敗下陣來,一個個被抬回房間。
周六,陸凡安排了六輛旅遊大巴,早早就停在了迎江賓館。
吃過早飯,學員們登上大巴,前往延水縣,聆聽黃河的咆哮,感受壺口瀑布的魅力。
不到黃河心不死!壺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其奔騰洶湧的氣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從心脈中傳來亙古回蕩的震撼。
學員們站在壺口瀑布之前,水霧一片迷茫,峽穀兩岸密布著數以萬計的觀瀑人群,人群中發出的叫喊聲、歡笑聲、讚歎聲早已與瀑布的巨濤聲混成一片。
黃河以赴湯蹈火之決心,在壺口縱身跳入冶煉的熔爐。猶如鳳凰涅盤,在壺口的烈焰中得以重生,從心脈中發出驚天動的絕唱,震徹寰宇,以一種更加青春的朝氣奔赴大海。
下午,學員們來到坊州縣,拜謁“天下第一陵”,尋根問祖。
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他率先民製衣冠,造舟車,營蠶桑,創文字,建醫學,定音律,演算數,平定戰亂,統一華夏,奠定了民族的初始文明。
這裏山水環抱,林木蔥鬱。路立的一塊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軒轅廟裏麵尚有一些建築、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進廟門,左邊有一棵巨大的柏樹,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故稱“黃帝手植柏”,距今已有五千餘年的曆史,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和“世界柏樹之冠”。
這裏的柏群,是全國最古老、覆蓋麵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共8萬餘株,千年以上3萬餘株 。
在這裏,學員們感受到了文明的源頭,深刻地體會到作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返回迎江的途中,大家又去了甘水縣,在老山國家森林公園遊玩了一番。
這裏是陸凡的“根據地”,縣委書記郭曉鵬、縣長賈達華全程接待,讓中青班的學員們感受到什麽叫賓至如歸。
晚飯直接在老山公園裏開造,一座兩米多高的餄絡架子矗立其中,一鍋能煮幾十碗餄絡,再配柏樹灣地椒羊肉、甘水熗鍋麵、香噴噴的油糕、各種美味的小菜,讓人垂涎欲滴。
當大家端起美味勁道的餄餎麵,呈現出一片熱氣騰騰、味飄宴席的場麵。再配以歡天的嗩呐,悠揚的秦北歌聲,場麵熱鬧非常。
這頓晚飯給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大家對陸凡好感叢生,也給培訓班的迎江之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6月30日,中青班返回黨校,本次培訓也接近了尾聲,大家開始撰寫論文之類的,為畢業做準備。
7月13日,陸凡所在班級召開了最後一次班會,主題為從政經驗交流。
“幹部廉潔自律的關鍵在於守住底線。隻要能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就能守住黨和人民交給自己的政治責任,守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分享自己的從政心得之後,王劍明感慨地說:“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被子放時間長了要曬曬,曬完之後味道就不一樣了。公共權力也是一樣的,要製度化、公開化,使它真正受到監督,這樣才能做到人員安全、事業發展。”
“嚴以用權,廉潔幹淨,不僅需要決心,而且需要堅韌,公開透明地用權,各負其責地用權,才能真正把權力用好,真正將嚴字長久地落到實處。”這是在網信辦工作最深切的體會。
常含武認為,當你到一定位置的時候,一定有人會來希望能夠跟你怎麽怎麽著,你是做還是不做,會有很多難處,怎麽解決?就靠製度!
5位學員發言後,班主任作了簡短的總結。他說,這次從政經驗交流,最大的特點是平、實、簡。大家沒有豪言壯語,清茶一杯,娓娓道來,整個交流非常坦誠、自由,接地氣,且內容豐富,匯成一部從政的“百科全書”。
在持久熱烈的討論中,一場“幹貨滿滿”的從政經驗交流活動接近尾聲。這種交流、碰撞、啟迪、反思是四個月培訓的縮影,沉澱下帶著泥土芬芳的新鮮經驗,孕育著新的思想升華,照亮學員們新的征程。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陸凡在迎江熱情的接待了全體學員,所以他成了這段時間最受歡迎的學員,再加上陸凡的主動結交,他基本上認識了所有的學員,再不濟也混了個臉熟。
途中,王弘看著培訓手冊,說道:“這次培訓安排時間比較緊,內容比較多,行程比較滿,學習節奏比在黨校緊張多了!”
王劍明笑著說:“迎江值得學習的地方太多了!陸凡,這可到了你的地盤,‘小米飯養育我長大’,課本裏都寫了,你得盡好班長的職責,讓大家滿載而歸!”
陸凡笑著說:“培訓一周,有兩天休息,我一定當好向導,帶同學們領略迎江風采!”
“班長,我想吃羊蹄,還有擀麵皮!”
“班長,一定要嚐嚐你搞出的那個柏樹灣地椒羊肉。”
……
同學們的要求,陸凡自然全部允諾。
迎江幹部培訓學院為了配合好本次培訓,精心編製了培訓計劃,安排了知名專家學者授課,選派了優秀的班主任團隊。
五天的培訓非常充實,通過現場體驗與課堂講授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學員們先後參觀了眾多革命舊址、紀念館等現場,聆聽現場專題6次,課堂講授2次,大報告1次;觀看了大型實景教育舞台劇《保育院》。除此之外,培訓班還進行了重溫入黨誓詞,學唱秦北民歌等活動。
通過學習曆史成就,學習優良傳統,深刻領悟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深化為人民服務宗旨的。
6月28日,迎江幹部學院舉行座談會,迎江幹部學院副院長、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瑞芳出席。
座談會上,各組學員代表發言。大家紛紛表示不虛此行,此次培訓收獲很大,是一次真正的靈魂洗禮,是一次理想信念、革命傳統的黨性教育。在今後的工作中,
李瑞芳在講話中表示,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是戰勝一切困難、經受任何考驗的強大精神支柱,是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戰勝各種困難的法寶。希望學員們發揚迎江樸素的優良作風,保持艱苦奮鬥意識,厲行勤儉節約,嚴於律己,把革命傳統和實際工作相結合,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夜幕降臨,迎江賓館三樓宴會廳封閉,一場盛大的宴會正在這裏舉行。
市委書記李瑞芳、市長趙濤、市委副書記思戴強、紀委書記吳曉華、政法委書記陳梓駿等常委親自出席,宴請培訓班師生。
李瑞芳書記率先起身,她麵帶微笑,優雅地舉起酒杯,向學員們表示歡迎,聲音充滿了親和力和感染力。
“歡迎各位學員來到迎江學習考察。你們都是優秀的年輕幹部,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希望你們在迎江滿載而歸,同時也能感受到迎江的熱情,我代表迎江敬大家一杯!”
話音剛落,大家紛紛舉起酒杯,場麵非常壯觀。
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晚宴正式開始,一道道精美的地方菜擺在餐桌上。
大家品味美食,觥籌交錯之間,歡聲笑語不斷,每個人都沉浸在熱烈的氛圍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隨著時間的推移,晚宴進入了高潮。
作為東道主,陸凡自然要招待好同學們,於是端著酒杯開始逐個敬酒。思戴強緊隨其後,手裏提溜著酒瓶和分酒器,充當“服務員”,兩人默契感十足!
二百多人,不可能每人碰一杯,陸凡隻能淺嚐輒止,碰杯後輕抿一口,同學們默許了他這種“無恥行徑”。
可就算如此,陸凡也堅持不了二百多下。
看到陸凡求救的眼神,思戴強馬上會意,於是手中的“礦泉水瓶”馬上偷梁換柱,變成了真正的礦泉水。
二人相視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這場宴會從下午六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十點多才結束。
然而,這隻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有更精彩的節目。
散場後,陸凡和思戴強將王剛、陳劍飛、白承誌以及來自華原省的一群幹部們生拉硬拽地拖進了另一個包間,開啟了第二輪狂歡。
迎江人的待客之道:隻有讓客人喝得“不省人事”,才算盡到地主之誼。所以,今天無論如何都要把他們“放翻”,這是對客人最大的尊重!
都是“酒精考驗”的“油袖幹部”,這群客人根本不慫。但是他們忘了,這裏是迎江,是陸凡的“地盤”,根本不缺陪酒的“酒缸”,而且這些“酒桶”都是縣委書記起步,必須得給麵子。
雙方涇渭分明,又都是“酒中豪傑”,於是一場“慘烈”的廝殺拉開了帷幕!
一直持續到半夜十二點多,十幾個客人最終還是敗下陣來,一個個被抬回房間。
周六,陸凡安排了六輛旅遊大巴,早早就停在了迎江賓館。
吃過早飯,學員們登上大巴,前往延水縣,聆聽黃河的咆哮,感受壺口瀑布的魅力。
不到黃河心不死!壺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其奔騰洶湧的氣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從心脈中傳來亙古回蕩的震撼。
學員們站在壺口瀑布之前,水霧一片迷茫,峽穀兩岸密布著數以萬計的觀瀑人群,人群中發出的叫喊聲、歡笑聲、讚歎聲早已與瀑布的巨濤聲混成一片。
黃河以赴湯蹈火之決心,在壺口縱身跳入冶煉的熔爐。猶如鳳凰涅盤,在壺口的烈焰中得以重生,從心脈中發出驚天動的絕唱,震徹寰宇,以一種更加青春的朝氣奔赴大海。
下午,學員們來到坊州縣,拜謁“天下第一陵”,尋根問祖。
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他率先民製衣冠,造舟車,營蠶桑,創文字,建醫學,定音律,演算數,平定戰亂,統一華夏,奠定了民族的初始文明。
這裏山水環抱,林木蔥鬱。路立的一塊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軒轅廟裏麵尚有一些建築、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進廟門,左邊有一棵巨大的柏樹,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故稱“黃帝手植柏”,距今已有五千餘年的曆史,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和“世界柏樹之冠”。
這裏的柏群,是全國最古老、覆蓋麵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共8萬餘株,千年以上3萬餘株 。
在這裏,學員們感受到了文明的源頭,深刻地體會到作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返回迎江的途中,大家又去了甘水縣,在老山國家森林公園遊玩了一番。
這裏是陸凡的“根據地”,縣委書記郭曉鵬、縣長賈達華全程接待,讓中青班的學員們感受到什麽叫賓至如歸。
晚飯直接在老山公園裏開造,一座兩米多高的餄絡架子矗立其中,一鍋能煮幾十碗餄絡,再配柏樹灣地椒羊肉、甘水熗鍋麵、香噴噴的油糕、各種美味的小菜,讓人垂涎欲滴。
當大家端起美味勁道的餄餎麵,呈現出一片熱氣騰騰、味飄宴席的場麵。再配以歡天的嗩呐,悠揚的秦北歌聲,場麵熱鬧非常。
這頓晚飯給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大家對陸凡好感叢生,也給培訓班的迎江之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6月30日,中青班返回黨校,本次培訓也接近了尾聲,大家開始撰寫論文之類的,為畢業做準備。
7月13日,陸凡所在班級召開了最後一次班會,主題為從政經驗交流。
“幹部廉潔自律的關鍵在於守住底線。隻要能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就能守住黨和人民交給自己的政治責任,守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分享自己的從政心得之後,王劍明感慨地說:“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被子放時間長了要曬曬,曬完之後味道就不一樣了。公共權力也是一樣的,要製度化、公開化,使它真正受到監督,這樣才能做到人員安全、事業發展。”
“嚴以用權,廉潔幹淨,不僅需要決心,而且需要堅韌,公開透明地用權,各負其責地用權,才能真正把權力用好,真正將嚴字長久地落到實處。”這是在網信辦工作最深切的體會。
常含武認為,當你到一定位置的時候,一定有人會來希望能夠跟你怎麽怎麽著,你是做還是不做,會有很多難處,怎麽解決?就靠製度!
5位學員發言後,班主任作了簡短的總結。他說,這次從政經驗交流,最大的特點是平、實、簡。大家沒有豪言壯語,清茶一杯,娓娓道來,整個交流非常坦誠、自由,接地氣,且內容豐富,匯成一部從政的“百科全書”。
在持久熱烈的討論中,一場“幹貨滿滿”的從政經驗交流活動接近尾聲。這種交流、碰撞、啟迪、反思是四個月培訓的縮影,沉澱下帶著泥土芬芳的新鮮經驗,孕育著新的思想升華,照亮學員們新的征程。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陸凡在迎江熱情的接待了全體學員,所以他成了這段時間最受歡迎的學員,再加上陸凡的主動結交,他基本上認識了所有的學員,再不濟也混了個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