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的殺手鐧就是大蘑菇。
這是他在看到係統中出現了x光機之後才想到的,氣的他當時就給了自己一個巴掌:“怎麽把這個大殺器給忘了!”
當然,他不可能直接給軍方提供完整的技術,而且係統裏也沒有大殺器的生產製造技術,但這並不妨礙他用大蘑菇來忽悠人。
他又找到軍方,提出了“大規模輻射殺傷武器”的概念,因為這個世界的人已經發現了很多元素具備放射性,但還沒有意識到放射性沾染可以致命,這是他敢忽悠軍方的前提,把大蘑菇偷換概念,解釋成單純依靠輻射進行大規模殺傷的特殊武器,著重強調這種武器可以讓某一方形成武力上的絕對優勢。
“絕對優勢”四個字一拋出來,軍方代表果然動心——分食利益哪有一家獨享來的有誘惑力?
王老板的話半真半假卻很容易得到驗證,見識過核輻射威力的東方軍事集團很快找上王老板商談合作開發此類武器的事宜,王老板借機提出把天山新城作為研究基地,軍方立刻不再和王老板扯皮城牆的問題,甚至還給出了讓他自己組建一支安保隊伍的建議和權限。
王老板利用知識上的優勢不但解決了建設城牆的問題,又得到了建立直屬防衛隊伍的許可,末了還從軍方搞來了一批軍工生產設備,可謂一箭三雕。(見識決定命運啊)
......
王小明的生存等級達到第四級的時候不僅得到了很多地球二戰中後期水平的技術資料和物資,係統還開起了一個新的功能......探測其他人的生存等級,不隻是探查其他人這麽簡單,還能提升自己身邊那些人的生存等級。
王小明身懷係統這樣的金手指,自然有了在麵對末日災難中保命的能力,但有很多人同樣具有相當強的末世生存能力,他們和王小明差別在於他們沒有金手指,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運氣。
他們都是末世裏難得的人才。
這些人很不簡單,不成為自己的夥伴就會成為自己的對手。
經曆過大災的王小明不再懷疑係統的準確性。
係統難得的在這一點上和王小明達成了一致,明確了盡可能拉攏他們來增強自身實力的想法。
王司長和軍方來的幾個代表的生存能力就很高,王司長是四級,幾個軍方代表是三,級,具備很高的拉攏價值。
按照係統的說法,生存等級在三級及以上的人在末日災難爆發後有百分之百的機率幸存下來,當然,幸存之後能不能繼續生存下去就是另一回事了。
其實從幾人的身份就不難猜出災難爆發之後他們的生存概率絕對遠高於普通人,隻是沒想到他們一定會成為幸存者而已。
可惜的是軍方的人員不具備拉攏的可能性,王司長的身份背景也讓拉攏變得機會渺茫。
王小明隻好放棄打他們的主意,轉而去發掘其他生存等級較高的人。
係統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可以不接觸目標便能直接探測到方圓五公裏之內所有人的生存等級並把他們的位置標定出來,妥妥的黑科技有沒有?
搞定了基地建設的兩個攔路虎,王小明接下來就開始了瘋狂的收購模式,重點集中在工業企業,在求全不求大的原則指導下,大量的各種中小工業生產企業連人帶生產機械被王氏集團打包收購,然後陸續把廠址遷往動工不久的生存基地。
為了加快基地的建設,王老板招收了大批災區的產業工人和建築工人往天山附近安置,數量很快超過了一萬人,遠遠超過了原定人數,為此官府還特批王氏集團優先使用天山新城到內地的鐵路運輸物資,給王老板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天山畢竟遠離經濟發達地區,各種條件不比大城市,招收一無所有的難民和中低級的技工不是難事,給出比之前所在企業更高的待遇就行。可隻有生產型人才是不行的,生存基地更需要高端人才。
一座偏遠的新城想要吸引高端的科研型人才和高級技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高端人才多數經濟狀況良好,也就是說他們不缺錢,很難用錢來吸引他們。
費了不少力氣,王小明才找到了招攬高端人才的辦法。
這個辦法說來也簡單。
首先就是放出係統中的那些超越時代的新技術來吸引各路科研人才,其次是打著研究需要的旗號向軍方要人。
買習慣了東西,王小明陷入了一種除了軍方沒有什麽是花錢搞不定的怪圈,忽略了科研人才的心理,更是小看了東方軍事集團的野心。
回過神來後,招收高端人才的行動順利起來,他借助官府和軍方的名義,在新城成立了一所專門研究尖端技術的研究所,又通過王司長的關係在幾十所高校的科研圈子裏小範圍宣發了包括但不限於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醫療、農牧業、無線通訊、化工、航空航天、量子物理等類別在內的一係列論文,這些論文不僅讓王小明在科技界名聲鵲起,更是一下子吸引了各領域很多頂尖大牛來與他接觸,王老板這個文抄公臉皮夠厚,一頓忽悠加利誘,大餅畫了一個又一個,真的讓他給自己那個還沒打地基的研究所招到了不少人才。
本著人盡其用的原則,這些人才被他安排到了研究所的建設之中。
王老板不是科學家,隻是知識的搬運工,建立各種實驗室這類專業的活計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才能顯出他的專業。
不得不說王老板的路子走得很對,不僅解決了高端人才的引進和研究所的建設問題,還給了其他人一種他很務實的錯覺。
連官府和軍方也認為王老板是個腳踏實地的實在人,一些來自其他方麵的阻礙無意間被兩大勢力給擋在了外麵,王老板可以安心做事了。
王小明順勢放開手腳,和天山當地官府達成協議,獲得了在天山當地的采礦權和建立電廠、鋼鐵廠和采石廠並獨家運營的權利。
這是他在看到係統中出現了x光機之後才想到的,氣的他當時就給了自己一個巴掌:“怎麽把這個大殺器給忘了!”
當然,他不可能直接給軍方提供完整的技術,而且係統裏也沒有大殺器的生產製造技術,但這並不妨礙他用大蘑菇來忽悠人。
他又找到軍方,提出了“大規模輻射殺傷武器”的概念,因為這個世界的人已經發現了很多元素具備放射性,但還沒有意識到放射性沾染可以致命,這是他敢忽悠軍方的前提,把大蘑菇偷換概念,解釋成單純依靠輻射進行大規模殺傷的特殊武器,著重強調這種武器可以讓某一方形成武力上的絕對優勢。
“絕對優勢”四個字一拋出來,軍方代表果然動心——分食利益哪有一家獨享來的有誘惑力?
王老板的話半真半假卻很容易得到驗證,見識過核輻射威力的東方軍事集團很快找上王老板商談合作開發此類武器的事宜,王老板借機提出把天山新城作為研究基地,軍方立刻不再和王老板扯皮城牆的問題,甚至還給出了讓他自己組建一支安保隊伍的建議和權限。
王老板利用知識上的優勢不但解決了建設城牆的問題,又得到了建立直屬防衛隊伍的許可,末了還從軍方搞來了一批軍工生產設備,可謂一箭三雕。(見識決定命運啊)
......
王小明的生存等級達到第四級的時候不僅得到了很多地球二戰中後期水平的技術資料和物資,係統還開起了一個新的功能......探測其他人的生存等級,不隻是探查其他人這麽簡單,還能提升自己身邊那些人的生存等級。
王小明身懷係統這樣的金手指,自然有了在麵對末日災難中保命的能力,但有很多人同樣具有相當強的末世生存能力,他們和王小明差別在於他們沒有金手指,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運氣。
他們都是末世裏難得的人才。
這些人很不簡單,不成為自己的夥伴就會成為自己的對手。
經曆過大災的王小明不再懷疑係統的準確性。
係統難得的在這一點上和王小明達成了一致,明確了盡可能拉攏他們來增強自身實力的想法。
王司長和軍方來的幾個代表的生存能力就很高,王司長是四級,幾個軍方代表是三,級,具備很高的拉攏價值。
按照係統的說法,生存等級在三級及以上的人在末日災難爆發後有百分之百的機率幸存下來,當然,幸存之後能不能繼續生存下去就是另一回事了。
其實從幾人的身份就不難猜出災難爆發之後他們的生存概率絕對遠高於普通人,隻是沒想到他們一定會成為幸存者而已。
可惜的是軍方的人員不具備拉攏的可能性,王司長的身份背景也讓拉攏變得機會渺茫。
王小明隻好放棄打他們的主意,轉而去發掘其他生存等級較高的人。
係統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可以不接觸目標便能直接探測到方圓五公裏之內所有人的生存等級並把他們的位置標定出來,妥妥的黑科技有沒有?
搞定了基地建設的兩個攔路虎,王小明接下來就開始了瘋狂的收購模式,重點集中在工業企業,在求全不求大的原則指導下,大量的各種中小工業生產企業連人帶生產機械被王氏集團打包收購,然後陸續把廠址遷往動工不久的生存基地。
為了加快基地的建設,王老板招收了大批災區的產業工人和建築工人往天山附近安置,數量很快超過了一萬人,遠遠超過了原定人數,為此官府還特批王氏集團優先使用天山新城到內地的鐵路運輸物資,給王老板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天山畢竟遠離經濟發達地區,各種條件不比大城市,招收一無所有的難民和中低級的技工不是難事,給出比之前所在企業更高的待遇就行。可隻有生產型人才是不行的,生存基地更需要高端人才。
一座偏遠的新城想要吸引高端的科研型人才和高級技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高端人才多數經濟狀況良好,也就是說他們不缺錢,很難用錢來吸引他們。
費了不少力氣,王小明才找到了招攬高端人才的辦法。
這個辦法說來也簡單。
首先就是放出係統中的那些超越時代的新技術來吸引各路科研人才,其次是打著研究需要的旗號向軍方要人。
買習慣了東西,王小明陷入了一種除了軍方沒有什麽是花錢搞不定的怪圈,忽略了科研人才的心理,更是小看了東方軍事集團的野心。
回過神來後,招收高端人才的行動順利起來,他借助官府和軍方的名義,在新城成立了一所專門研究尖端技術的研究所,又通過王司長的關係在幾十所高校的科研圈子裏小範圍宣發了包括但不限於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醫療、農牧業、無線通訊、化工、航空航天、量子物理等類別在內的一係列論文,這些論文不僅讓王小明在科技界名聲鵲起,更是一下子吸引了各領域很多頂尖大牛來與他接觸,王老板這個文抄公臉皮夠厚,一頓忽悠加利誘,大餅畫了一個又一個,真的讓他給自己那個還沒打地基的研究所招到了不少人才。
本著人盡其用的原則,這些人才被他安排到了研究所的建設之中。
王老板不是科學家,隻是知識的搬運工,建立各種實驗室這類專業的活計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才能顯出他的專業。
不得不說王老板的路子走得很對,不僅解決了高端人才的引進和研究所的建設問題,還給了其他人一種他很務實的錯覺。
連官府和軍方也認為王老板是個腳踏實地的實在人,一些來自其他方麵的阻礙無意間被兩大勢力給擋在了外麵,王老板可以安心做事了。
王小明順勢放開手腳,和天山當地官府達成協議,獲得了在天山當地的采礦權和建立電廠、鋼鐵廠和采石廠並獨家運營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