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商議
有些事情不能說的太透,秘密就是秘密。
係統是王小明最大的秘密,他不可能告訴別人的,不要說是自己的族人,就是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不能說。
最終他也沒有告訴三人係統的存在,而是拿出了自己的另一個身份來說話——當下科學界的當紅炸子雞,全才科學家王正明。
他以科學家的身份向三人說明,通過自己縝密的測定和推算,這個世界會在一年多以後發生全球性的巨大災難,災難的毀傷程度比上次災難大上無數個數量級,極有可能會造成人類的大量死傷和文明體係的崩潰,他建立這座新城就是為了對抗大災難,也是為了保住王氏一族。
沒有直接說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因為他知道說了也不會有人信,反倒容易讓人以為自己是杞人憂天,倒不如找個半真半假的理由來的靠譜。
科學家,王小明的最新身份,知名度僅次於他千億富豪的身份。
他在幾個月前連續發表了大量的高質量論文,在科學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名字也在社會上傳播開來,坐實了他科學家的身份。
王小明沒想成為科學家,放出那些技術隻是為了給基地的控製權建設提供方便,但這不妨礙人們給他加上了“科學家”的頭銜,也不妨礙他拿這個頭銜去忽悠人。
王榮親眼見識過王小明不要錢似的往外拋論文,雖然自己照顧了王小明二十年也沒有見過他有多好學,但看到他在科學界取得的成就依舊是老懷大慰,自己把他去照顧的很好,對得起他父母的囑托了。
王正道和王正全倒是對王小明的新身份有些詫異,王氏幾百年來還是第一次出科學家呢!
不過有了王榮的背書,他們選擇了相信王小明科學家的身份……王氏一向尊重知識,王小明這個著名科學家的話他們還是比較信服的,可依舊免不了疑慮。
“正明兄弟,不是老哥哥們不信你,實在是你說的太過離奇了,你是怎麽確定大災難一定會出現的?”
王正道和王正全兩人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想法,對視一眼後直接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王小明沉默著,努力梳理腦中思緒,不多時便打好了腹稿。
“兩位老哥哥,還有榮叔,具體的探測過程很專業,涉及到很多艱深晦澀的知識和技術,說了你們估計也不懂,我就不多做解釋了。”
“我能告訴你們的就是如果不提前做好足夠的準備,我們可能都要在大災難中消失。”
王正道孬撓撓自己頜下的花白胡須,若有所思道:“你說的這些老頭子我不懂,隻是你有幾分把握?”
王正全也是撓著下巴盯著他看,眼睛中帶著複雜的情緒。
王小明肯定道:“十成!之前的地震和海嘯就是大災難的預演,一次波及沿海地區的自然災害就造成了太平洋沿海各國的經濟大倒退,治安也大不如前,半年過去災區都沒有清理完畢,受災核心區域的社會體係一度瀕臨癱瘓,可見我們的社會體係是多麽脆弱,一旦有更大的災難爆發,出現大麵積的混亂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混亂還不算什麽,早晚能恢複秩序,我最擔心的是出現什麽從未見識過的災禍,一下子摧毀文明的根基,措手不及之下,缺少應對經驗的人類可能會重回刀耕火種、艱難求生的時代。”
“所以你才決定在我們這個窮鄉僻壤建這麽一座新城來在大災難中自保?”
王正全說道:“你都看出來了,官府就不知道嗎?借助官府的力量我們豈不是能更快的建好新城?”
王小明搖搖頭:“除了你們三位我從沒有對其他人提起過大災難的事情。”
“為什麽不告訴官府?”
“因為說了也沒人信,災難還沒有發生,你們都不相信我,官府憑什麽相信?再說了,提前告訴他們就有用嗎?他們有能力抵抗災難還是有能力保全平民?”
王小明不客氣道:“不,他們沒有這種能力,最多是保全一些權貴而已,提前通知他們說不定會讓社會出現恐慌,讓局勢提前亂起來,說不定這種混亂反而會使得整個社會原本就弱的抗災能力大打折扣,提前泄露消息的後果實在難料。這隻是我不想對外宣布這個消息的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說起來有些自私,外麵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王氏集團這塊肥肉呢,我不能給他們發難的機會,至少在我的計劃沒有完成之前不能泄露風聲,大災難雖然會摧毀很多東西,但未必不是我們的機會。”
“我隻能說這麽多了,證據不能給你們看,我隻希望你們能相信我,配合我盡快完成基地的建設。”
王榮三人都是低著頭,沉默不語。
盡管王小明沒有明說會出現世界末日,但他們很容易就從他的話語之中得到了結論。
世界末日,
荒繆,
可笑,
像是八流科幻作家的老套路,販賣的是廉價的焦慮,而非是對未來的合理、美好的向往。
真的很難讓人相信他不是在為自己在天山建新城的任性決定找借口。
王榮更是有些惱怒:
“你小子還說什麽工業園區關係到很多人的生死,後來還說是為了家鄉發展把工業園區升級成了西部新城,合著就是不相信我唄!你直接說是建生存基地我還能攔著你不成?”
王小明給了他一個幽怨的白眼:“榮叔,不是我不信你,你拍著胸脯問問自己,直接告訴你我要搞末日生存基地的話,你會不會把我送精神病院去。”
“額......”
王榮不知該如何回答,按照自己的性格真的有可能認為王小明是瘋了,不過他還是擠出一句道:“所以你就先上車再補票?”
王小明大窘:“榮叔,這句話不是這麽用的......”
王榮撇過臉去,嘴裏說道:“別叫我叔,我還沒結婚呢,叫老了。”
他在王氏是個特殊存在,本身屬於王氏遷出去的遠房分支,在輩分上和王小明是平輩,但是王建靈夫婦從小就讓小明稱他為叔叔,平時沒什麽,一到王氏老家就有亂輩分的嫌疑,特別是當著族中老人的麵時更是尷尬。
王小明沒有和他在稱呼問題上糾纏,而是轉向兩個當家人:“兩位老哥哥,我無意欺騙你們,也不強求你們相信我說的大災難,你們可以把新城的建城單純的看成我對家鄉的回報,我隻拜托兩位三件事,希望族裏能夠支持我。”
“唉,說說看吧!”
“能幫忙的我們不會推辭。”
王正道二人雖然不怎麽相信王小明的末世說,但正如他所言,無論如何新城的建立都對王氏一族有利無害,不管他要做什麽,能幫他一把也是好的,所以也沒有拒絕。
王小明見二人應承下來,開口道:“第一,明年十一月份之前,無論用什麽辦法都要把在外的所有族人召集回來,那些分支也是一樣。”
王正道:“這一點不難,我們可以以增修族譜的名義請他們回來祭祖,到時候想辦法留住他們要看你的。”
王小明:“隻要人來了,我沒問題。”
“你接著說吧。”
“第二,加快洞窟的修繕進度,明年五月中旬我要往洞裏存儲大量物資,這一點有沒有問題?”
王正全麵有難色地說道:“工期太趕了,族裏的人手不足,運送材料都是晚上進行的,沒辦法大張旗鼓的施工,又不好用外人,有點難辦了。”
王小明還沒說話,王榮就出言道:“這個好辦,我先把寨子的圍牆加高,再以翻修寨子的名義把材料運進來,這樣一來能節省很多時間,人員方麵可以用沿海災區的難民,就用軍事設施的理由讓他們簽署保密協議,隻要管理到位,再給夠好處,不怕他們泄密。”
王正全點頭道:“可以,我們寨子這麽多人,看住他們不成問題,老哥,你認為咋樣?”
“不咋樣!”王正道皺眉道:“外姓不入洞是祖訓,後路能讓人知道?”
王小明道:“人力不夠也不一定要招外人,我這裏有些先進的工具,能提高施工效率,回頭我讓榮叔運過來,應該能彌補人力缺口。”
“就是新城工地上的那些電動工具?”王正道問道。
“是的,族裏派些人去工地學習一下操作,發電機,起重機等配套的大型機械不好運進去,入口可能要加寬一些。”
“入口加寬很容易。”
“那就好,這個問題解決了,我說說第三個請求。”
王小明道:“我需要兩百個年輕族人組建一支私人安保隊,男女都行,年齡三十五歲以下,身體健康,沒有隱疾就好。”
王正道和王正全為難了,族裏的青壯本來就少,整修洞窟都緊巴巴的,再抽調兩百人著實有些難了。
見二人為難,王榮對王小明道:“安保隊伍要可信,自己人最好,要是族裏出不了這麽多人,我可以通知其他幾個分支,湊個百十來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有些事情不能說的太透,秘密就是秘密。
係統是王小明最大的秘密,他不可能告訴別人的,不要說是自己的族人,就是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不能說。
最終他也沒有告訴三人係統的存在,而是拿出了自己的另一個身份來說話——當下科學界的當紅炸子雞,全才科學家王正明。
他以科學家的身份向三人說明,通過自己縝密的測定和推算,這個世界會在一年多以後發生全球性的巨大災難,災難的毀傷程度比上次災難大上無數個數量級,極有可能會造成人類的大量死傷和文明體係的崩潰,他建立這座新城就是為了對抗大災難,也是為了保住王氏一族。
沒有直接說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因為他知道說了也不會有人信,反倒容易讓人以為自己是杞人憂天,倒不如找個半真半假的理由來的靠譜。
科學家,王小明的最新身份,知名度僅次於他千億富豪的身份。
他在幾個月前連續發表了大量的高質量論文,在科學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名字也在社會上傳播開來,坐實了他科學家的身份。
王小明沒想成為科學家,放出那些技術隻是為了給基地的控製權建設提供方便,但這不妨礙人們給他加上了“科學家”的頭銜,也不妨礙他拿這個頭銜去忽悠人。
王榮親眼見識過王小明不要錢似的往外拋論文,雖然自己照顧了王小明二十年也沒有見過他有多好學,但看到他在科學界取得的成就依舊是老懷大慰,自己把他去照顧的很好,對得起他父母的囑托了。
王正道和王正全倒是對王小明的新身份有些詫異,王氏幾百年來還是第一次出科學家呢!
不過有了王榮的背書,他們選擇了相信王小明科學家的身份……王氏一向尊重知識,王小明這個著名科學家的話他們還是比較信服的,可依舊免不了疑慮。
“正明兄弟,不是老哥哥們不信你,實在是你說的太過離奇了,你是怎麽確定大災難一定會出現的?”
王正道和王正全兩人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想法,對視一眼後直接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王小明沉默著,努力梳理腦中思緒,不多時便打好了腹稿。
“兩位老哥哥,還有榮叔,具體的探測過程很專業,涉及到很多艱深晦澀的知識和技術,說了你們估計也不懂,我就不多做解釋了。”
“我能告訴你們的就是如果不提前做好足夠的準備,我們可能都要在大災難中消失。”
王正道孬撓撓自己頜下的花白胡須,若有所思道:“你說的這些老頭子我不懂,隻是你有幾分把握?”
王正全也是撓著下巴盯著他看,眼睛中帶著複雜的情緒。
王小明肯定道:“十成!之前的地震和海嘯就是大災難的預演,一次波及沿海地區的自然災害就造成了太平洋沿海各國的經濟大倒退,治安也大不如前,半年過去災區都沒有清理完畢,受災核心區域的社會體係一度瀕臨癱瘓,可見我們的社會體係是多麽脆弱,一旦有更大的災難爆發,出現大麵積的混亂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混亂還不算什麽,早晚能恢複秩序,我最擔心的是出現什麽從未見識過的災禍,一下子摧毀文明的根基,措手不及之下,缺少應對經驗的人類可能會重回刀耕火種、艱難求生的時代。”
“所以你才決定在我們這個窮鄉僻壤建這麽一座新城來在大災難中自保?”
王正全說道:“你都看出來了,官府就不知道嗎?借助官府的力量我們豈不是能更快的建好新城?”
王小明搖搖頭:“除了你們三位我從沒有對其他人提起過大災難的事情。”
“為什麽不告訴官府?”
“因為說了也沒人信,災難還沒有發生,你們都不相信我,官府憑什麽相信?再說了,提前告訴他們就有用嗎?他們有能力抵抗災難還是有能力保全平民?”
王小明不客氣道:“不,他們沒有這種能力,最多是保全一些權貴而已,提前通知他們說不定會讓社會出現恐慌,讓局勢提前亂起來,說不定這種混亂反而會使得整個社會原本就弱的抗災能力大打折扣,提前泄露消息的後果實在難料。這隻是我不想對外宣布這個消息的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說起來有些自私,外麵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王氏集團這塊肥肉呢,我不能給他們發難的機會,至少在我的計劃沒有完成之前不能泄露風聲,大災難雖然會摧毀很多東西,但未必不是我們的機會。”
“我隻能說這麽多了,證據不能給你們看,我隻希望你們能相信我,配合我盡快完成基地的建設。”
王榮三人都是低著頭,沉默不語。
盡管王小明沒有明說會出現世界末日,但他們很容易就從他的話語之中得到了結論。
世界末日,
荒繆,
可笑,
像是八流科幻作家的老套路,販賣的是廉價的焦慮,而非是對未來的合理、美好的向往。
真的很難讓人相信他不是在為自己在天山建新城的任性決定找借口。
王榮更是有些惱怒:
“你小子還說什麽工業園區關係到很多人的生死,後來還說是為了家鄉發展把工業園區升級成了西部新城,合著就是不相信我唄!你直接說是建生存基地我還能攔著你不成?”
王小明給了他一個幽怨的白眼:“榮叔,不是我不信你,你拍著胸脯問問自己,直接告訴你我要搞末日生存基地的話,你會不會把我送精神病院去。”
“額......”
王榮不知該如何回答,按照自己的性格真的有可能認為王小明是瘋了,不過他還是擠出一句道:“所以你就先上車再補票?”
王小明大窘:“榮叔,這句話不是這麽用的......”
王榮撇過臉去,嘴裏說道:“別叫我叔,我還沒結婚呢,叫老了。”
他在王氏是個特殊存在,本身屬於王氏遷出去的遠房分支,在輩分上和王小明是平輩,但是王建靈夫婦從小就讓小明稱他為叔叔,平時沒什麽,一到王氏老家就有亂輩分的嫌疑,特別是當著族中老人的麵時更是尷尬。
王小明沒有和他在稱呼問題上糾纏,而是轉向兩個當家人:“兩位老哥哥,我無意欺騙你們,也不強求你們相信我說的大災難,你們可以把新城的建城單純的看成我對家鄉的回報,我隻拜托兩位三件事,希望族裏能夠支持我。”
“唉,說說看吧!”
“能幫忙的我們不會推辭。”
王正道二人雖然不怎麽相信王小明的末世說,但正如他所言,無論如何新城的建立都對王氏一族有利無害,不管他要做什麽,能幫他一把也是好的,所以也沒有拒絕。
王小明見二人應承下來,開口道:“第一,明年十一月份之前,無論用什麽辦法都要把在外的所有族人召集回來,那些分支也是一樣。”
王正道:“這一點不難,我們可以以增修族譜的名義請他們回來祭祖,到時候想辦法留住他們要看你的。”
王小明:“隻要人來了,我沒問題。”
“你接著說吧。”
“第二,加快洞窟的修繕進度,明年五月中旬我要往洞裏存儲大量物資,這一點有沒有問題?”
王正全麵有難色地說道:“工期太趕了,族裏的人手不足,運送材料都是晚上進行的,沒辦法大張旗鼓的施工,又不好用外人,有點難辦了。”
王小明還沒說話,王榮就出言道:“這個好辦,我先把寨子的圍牆加高,再以翻修寨子的名義把材料運進來,這樣一來能節省很多時間,人員方麵可以用沿海災區的難民,就用軍事設施的理由讓他們簽署保密協議,隻要管理到位,再給夠好處,不怕他們泄密。”
王正全點頭道:“可以,我們寨子這麽多人,看住他們不成問題,老哥,你認為咋樣?”
“不咋樣!”王正道皺眉道:“外姓不入洞是祖訓,後路能讓人知道?”
王小明道:“人力不夠也不一定要招外人,我這裏有些先進的工具,能提高施工效率,回頭我讓榮叔運過來,應該能彌補人力缺口。”
“就是新城工地上的那些電動工具?”王正道問道。
“是的,族裏派些人去工地學習一下操作,發電機,起重機等配套的大型機械不好運進去,入口可能要加寬一些。”
“入口加寬很容易。”
“那就好,這個問題解決了,我說說第三個請求。”
王小明道:“我需要兩百個年輕族人組建一支私人安保隊,男女都行,年齡三十五歲以下,身體健康,沒有隱疾就好。”
王正道和王正全為難了,族裏的青壯本來就少,整修洞窟都緊巴巴的,再抽調兩百人著實有些難了。
見二人為難,王榮對王小明道:“安保隊伍要可信,自己人最好,要是族裏出不了這麽多人,我可以通知其他幾個分支,湊個百十來人還是沒有問題的。”